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二种溶栓剂应用致死亡的病例分析

    作者:华潞;张叶萍;庞会敏;胡颖;李一石

    目的 分析2005~2009年期间本院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院内死亡发生情况.方法 对应用rt-PA或UK溶栓治疗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57)和肺血栓栓塞症患者(n=60)的溶栓剂应用情况、死亡原因等进行回顾分析研究. 结果 117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院内死亡10例(8.5%),原因为心源性休克(6例)、心脏破裂(3例)和心室颤动(1例).10例死亡患者中,无1例因出血并发症死亡;7例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因心源性休克死亡3例.应用rt-PA溶栓治疗的98例(84%)患者院内死亡7例,19例患者接受UK溶栓治疗,死亡3例.结论 接受溶栓治疗患者的院内死因主要与基础疾病相关,科学规范的应用溶栓治疗是安全的.

  • 低剂量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黄勇华;张微微;张国鲁;范慧敏;石进;牛俊英;马维娅

    目的 评价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发病6h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发病6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1例,其中联合溶栓组(A组)44例、单用rt-PA组(B组)37例、单用尿激酶组(C组)32例、对照组(D组)48例.评价4组治疗后28 d的疗效,包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同时观察再梗死率、脑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3个溶栓组与D组在28 d有效率及疗效满意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溶栓组之间28 d有效率及疗效满意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再发脑梗死率、病死率及非症状性脑出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脑出血(症状性脑出血+非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0%、27.0%、28.1%、4.2%,A与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与B、A与C、B与D、C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远期疗效和单用rt-PA组、单用尿激酶相当,但脑出血发生率低于两组,因此该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乔宏泉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合并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与讨论.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显效13例,有效16例,治疗有效率高达72.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治疗有效率为55.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具有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的价值.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早期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疗效探讨

    作者:黄炎青;陈仁智;刘彩霞

    目的:探讨高龄脑梗死患者经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年龄≥75岁的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溶栓组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0.9 mg/kg,1/10静脉推注,余9/10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1 h内静脉滴注,溶栓24 h后应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常规对照组只应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结果溶栓组总有效率为83.3%,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6.7%,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溶栓组不良反应率高于常规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8)。结论早期静脉应用rt-PA治疗急性高龄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疗效与卫生经济学评价

    作者:吴育彬;彭佳鹏;吴伟;张庆英

    目的 探讨研究时间窗内(<3 h)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和卫生经济学状况.方法 收集汕头市潮南民生医院2009年3月-2013年7月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入院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溶栓组)的患者45例,同期入院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对照组)45例,按性别、年龄及发病时间进行1:1配对.收集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成本的差异,做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 治疗30 d时,溶栓组NIHSS评分减少(7.81±0.23),对照组NIHSS评分减少(2.90±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本效果分析发现,溶栓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治疗费用分别为18 081.75元与13 619.01元;NIHSS评分每减少1分,溶栓组所需成本为2 315.21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 696.21元.溶栓组有2例并发脑出血而死亡,对照组有1例出现脑水肿疝形成死亡.结论 溶栓组患者较对照组获得更好治疗效果,具有卫生经济学优势.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作者:廖勇;夏剑波;陈正凯

    目的 比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治疗AM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62例AMI患者均行溶栓治疗,4组均用常规药物,此外,A组采用rt-PA 50 mg 30 min方案,B组采用rt-PA 50 mg 90 min方案,C组采用rt-PA 100 mg 90 min方案,D组采用UK方案.结果 给药60 min时A组的ST段回降率高于B组(P < 0.05),且A组的冠状动脉再通率高于B组;B、C组冠状动脉再通率、溶栓时间均优于D组(P < 0.05);C组的出血发生率高于B、D组(P < 0.05);溶栓时间窗越短,效果越好.结论 rt-PA小剂量,短时间溶栓疗效佳,且应尽早行溶栓.

  • 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时间窗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对照研究

    作者:陈克强;钟建新;孙巧松;刘华钊;刁士元

    目的 观察临床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时间窗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5例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患者或家属溶栓治疗意愿分为溶栓组20例,非溶栓组25例.非溶栓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溶栓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rt-PA溶栓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溶栓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后3个月的ADL比较,溶栓组评分优于非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有颅内出血现象发生,溶栓组发生率高于非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时间窗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方法,但颅内出血可能性增大.

  • 三联疗法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宋元清;童国强;王熠

    目的 探讨三联疗法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推广作指导.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三联疗法(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治疗,对照组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PaO2、PaCO2,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疗法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 rt-PA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作者:龙俊国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将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rt-PA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1、7、14 d的NIHSS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14 d的NIHSS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治疗1、7、14 d的NIHSS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采用rtPA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溶栓治疗是有效的.

  •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作用和安全性

    作者:丘宝;饶俊平;宋宏中;陈培材;罗凌云;龙玲;丘柳玉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诊断脑梗塞的患者86例(86例患者均在溶栓时间窗内,无溶栓禁忌症),同意溶栓患者分为一组,拒绝溶栓治疗者分为一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使用rt-PA进行溶栓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情况、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状况评分,并记录其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均能起效,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为69.77%,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状况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P<0.05),组间比较有差异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对照组为30.23%,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治疗脑梗塞,溶栓效果显著,安全性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观察

    目的:探究和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份到2015年5月份接收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NIHSS分值以及ADL分值改善比较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治疗,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普及。

  • 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作者:罗小春;龚文健;李敏辉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5例从发病至给药时间<4.5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从发病至给药时间<3h,且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患者24例(A组),发病至给药时间3~4.5h,且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患者30例(B组),发病至给药时间<4.5h未溶栓而常规治疗患者21例(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7d三个时间点分析比较其NIHSS评分,并在治疗后7d对3组的临床疗效、颅内出血及死亡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A组、B组治疗后24 h、7d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t≥3.38,均P<0.0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3.42,均P<0.05);A组、B组治疗后24 h、7d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0.99,均P<0.05).A组、B组治疗后7d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1.667、11.286,P<0.05),但A组、B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98,P>0.05).A组、B组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3.780、4.989,P<0.05),但A组、B组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6,P>0.05).B组的颅内出血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3.881,P<0.05).结论 发病3~4.5 h和<3h进行rt-PA溶栓临床疗效均显著,但时间窗的延长可导致颅内出血的风险增加,但死亡风险未增加,对发病4.5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当积极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疗效观察

    作者:赵景礼;赵云;吕希峰;姜娟;单联斌;王学振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肺复苏(CPR)后静脉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AMI合并呼吸、心脏骤停患者70例,其中治疗组29例,CPR后即刻给予尿激酶(UK)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41例,CPR后给予除静脉溶栓外的积极抢救治疗.观察两组自主呼吸恢复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冠状动脉再通率、24 h病死率、出院存活率以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自主呼吸恢复率[48.3%(14/29)]、冠状动脉再通率[75.9%(22/29)]、出院存活率[44.8%(13/29)]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6%(6/41)、9.8%(4/41)、14.6%(6/41)](P<0.01),24 h病死率[44.8%(13/29)]、自主呼吸恢复时间[(60.6±63.4)mini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2.9%(34/41)、(122.3±13.8)min](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CPR后溶栓治疗效果显著,且相对安全.在无条件施行急诊血管重建时,施行静脉溶栓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 不同时间窗rt-PA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唐观跃;刘静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VBA)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不同溶栓时间窗,对62例VBA脑梗死分为两组:<4.5h组和4.5 ~6.0h组,各31例.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不同时间窗及不同年龄组间溶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溶栓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溶栓前显著下降(P<0.05);<4.5h组、4.5~6.0h组溶栓后各时间点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两组BI指数均较溶栓前显著升高(P<0.05);溶栓后90天,<4.5h组BI指数显著高于4.5 ~6.0h组(P<0.05);4.5~6.0h组<60岁患者的有效率47.1%,显著低于<4.5h组有效率77.4% (P <0.05),而4.5 ~6.0h组年龄≥60岁患者与<4.5h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5h内溶栓不增加出血的风险,而4.5 ~6.0h溶栓中,年龄≥60岁患者出血的风险较低.结论 VBA脑梗死发病6h内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均是安全、有效的,4.5h内溶栓预后相对更好.对于发病4.5 ~6h的患者内不应轻易放弃溶栓治疗.

  • 探讨肺栓塞致右心功能不全的治疗

    作者:李凤玲;栾天竹;周立君;徐义喜

    目的 探索肺栓塞致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依据用药的不同将确诊的60例肺栓塞致右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四组,尿激酶组(Ⅰ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组(Ⅱ组)、尿激酶与西地那非合用组(Ⅲ组)、rt-PA与西地那非合用组(Ⅳ组),每组各15例.疗程为1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及以下指标: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三尖瓣反流压差(PGTI)、D-二聚体(D-D)、动脉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结果 四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明显缓解,mPAP、RVD、PGTI、D-D、PO2、PCO2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各组间比较,mPAP、RVD、PGT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PO2、P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mPAP、RVD、PGTI下降明显.结论 溶栓、抗凝治疗是肺栓塞致右心功能不全的根本治疗方案,溶栓联合降肺动脉高压治疗疗效显著,rt-PA联合西地那非治疗疗效尤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血管再通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用法探讨

    作者:张彤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血管再通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用法.方法 选取北京世纪坛医院2007年1月~2012年6月以急性脑梗死人院进行动脉溶栓血管再通的患者9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患者继续使用r-tPA达高批准剂量(22 mg),对照组则停止溶栓.对入选患者进行为期90 d的随诊,收集其在该时间段内是否发生继发性脑出血、血管再闭塞等不良反应,并进行NIHSS量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结果 治疗后24 h试验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3.72±4.80)分比(6.24±4.80)分,P=0.041].在治疗后90 d时,试验组mRS评分预后良好者较对照组增多(87.7%比72.7%,P=0.022).结论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血管再通后继续使用r-tPA直到22 mg是安全有效的.

  • 不同急救方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的比较

    作者:潘茂才

    目的:观察不同急救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科收治的12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尿激酶组(UK组)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rt-PA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镇静、止痛等一般处理,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UK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UK.rt-P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rt-PA.比较组间患者治疗效果和价效比.结果:rt-PA组心绞痛发生率(7.5%)明显低于UK组(25.0%)(P<0.05);rt-PA组及UK组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脏衰竭、住院病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rt-PA组的价效比(15 309.3)高于UK组(2 976.8)(P<0.01).结论:rt-PA溶栓效果好于UK,是不具备介入治疗条件时的首选再灌注方案.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25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君

    目的: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疗效.方法:对经确诊为大面积肺血栓栓寒症患者,无禁忌证,在溶栓的时间窗14 d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50 mg持续静脉滴注2 h,溶栓后继续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结果:20例治疗1周后显效,患者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咯血等症状缓解,动脉血氧分压(PaO2)>85 mm Hg(1 mm Hg=0.133 kPa),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平均压降至正常,右心房右心室形态恢复正常,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缺损肺段减少≥75%;3例有效;1例无效;1例颅内出血死亡.结论:经确诊为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无禁忌证,在溶栓的时间窗14 d内,越早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50mg持续静脉滴注2 h,溶栓后继续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取得满意效果,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较研究

    作者:杨宁;任付先

    目的:比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经外周静脉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组,18例)与尿激酶(UK组,22例)溶栓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发病至溶栓时间、溶栓后各阶段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变化、24 h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半年后的心功能状况.结果:rt-PA组患者冠脉再通率较UK组高(P<0.05);rt-PA组发生轻度出血7例(38.89%),UK组2例(9.5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过敏反应发生,再灌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心肌梗死溶栓后再通患者6个月后,rt-PA组与UK组左室射血分数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t-PA在梗死冠脉血管开通率高于UK,但出血发生率亦高于UK.两者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轻型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及静脉溶栓的研究

    作者:朱海暴;杨静;沈永玲;齐丽敏;冯丽;张冠文;桑晓一;程瑞年

    目的 评测轻型缺血性卒中TOAST各亚型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短期预后.方法 选取承德市中心医院2013年1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56例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136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静脉溶栓组),120例接受口服药物治疗(未溶栓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TOAST病因分型.治疗90d后评测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其中NIHSS评分0~1分、mRS为0~1分者定义为良好结局,并比较两组患者90 d内脑出血率、死亡率和复发率.结果 静脉溶栓组患者良好结局的比例明显高于未溶栓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未溶栓组(P<0.05).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亚组患者接受静脉溶栓良好结局的比例明显高于未溶栓者(P<0.05),其脑梗死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轻型缺血性卒中,尤其是LAA型患者90 d内良好结局的比例,减少复发率,安全性可.

365 条记录 4/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