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IV-1感染者家庭慢性病现况及发病因素分析

    作者:白立石;刘启浩;金芳;李红霞;任海英;周玲;曾毅

    目的 了解目前吸毒和有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家庭中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发病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法,在4个省份抽取718个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其中HIV感染者(感染组)289个家庭,非HIV感染者(非感染组)429个家庭.结果 感染组家庭中有慢性病家庭的比率为11.04%,非感染组家庭中的比率为12.89%,2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0,P=0.44).城镇和农村吸毒人群的感染和非感染组家庭之间每户慢性病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农村有偿献血人群的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家庭的该项指标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为0.2).1种和2种以上慢性病家庭的比率在吸毒和献血人群的感染和非感染组家庭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家庭的慢性病谱基本相同,在自我报告的8种慢性病中,只有肺心病/慢性气管炎在感染和非感染组家庭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口数和低经济收入(0~2000元/年)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农村和城镇地区中,有慢性病家庭比率和每户慢性病人数2项指标在HIV感染家庭和非感染家庭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家庭中是否有慢性病与HIV感染无显著相关性,与人口多和低经济收入呈显著相关.

  • 河南省实施HIV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效果分析

    作者:陈昭云;王羽;孙定勇;王奇;王万民;彭元娥

    目的 了解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 对河南省31个重点县HIV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婴幼儿干预状况进行调查.调查新生儿出生时服药情况、喂养方式及其母亲的分娩方式、服用抗病毒药物等情况,比较服药组与未服药组幼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实施药物阻断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3.45%,未实施药物阻断组的母婴传播率为15.38%,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产妇实施药物阻断措施后,自然分娩方式HIV传播率明显低于剖宫产方式的传播率.结论 对阳性孕产妇新生儿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并对婴儿实施纯人工喂养等措施,可有效降低HIV母婴传播率.建议在实施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地区,不主张将HIV抗体阳性作为剖宫产的指征,好选择自然分娩方式.

  • 艾滋病项目地区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现况分析

    作者:张治英;周文丽;陈仲丹;陈昭云;王华东;山建国;陶小润;白广义;王三桃;王百锁

    目的 对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启动以来,项目地区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进展状况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项目地区咨询检测点按规范要求完成的所有咨询个案表及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至2006年底,72个项目县共建立咨询点645个,是项目启动时(149个)的4.33倍,平均为每个咨询检测点培训咨询员5.41人次,每个咨询点月平均提供服务仅7.58人次;项目地区共提供VCT服务134 098人次,接受VCT服务者中以行为状况不详者所占比例大,占29.46%,其次为孕产妇、性接触者及既往卖血/受血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6.4%,20.99%和17.77%.各项目省咨询对象的特征分布也不完全相同;项目地区接受VCT服务的人中HIV抗体的总检出率为2.62%(3 516/134 098),其中既往卖血/受血或血制品的人群抗体检出率高达10.80%,其次为HIV感染者或患者(PLAHA)配偶/性伴、吸毒人群及性接触,抗体检出率分别为7.45%,2.29%和0.76%;占咨询检测人数的56.06%;其他人群及孕产妇中检出的HIV抗体阳性者仅占总阳性者的7.6%.结论 VCT提高了项目地区VCT服务的能力及可及性;但目前咨询点的利用率较低、VCT服务对高危及重点人群的覆盖不够、部分地区服务目标人群定位仍不清楚等.

  • 农民工对HIV感染者歧视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爱莲;王艳军;董海原;杨勇;陈永丽

    目的 了解农民工艾滋病歧视现状及探索引起歧视的可能因素.方法 自行编制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农民工147人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8.7%,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为91.2%,非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为73.3%;农民工普遍存在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歧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艾滋病歧视与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掌握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农民工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缺乏,是导致对艾滋病恐惧和相关社会歧视的主要原因.

  • 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及感染状况调查

    作者:张贻庆;术洪英;刘德艳;孔燕;张传英;李自创;李雪涛

    目的 了解外出农民工的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行为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年春节期间回家的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检测HIV抗体.结果 2006名农民工中,97.41%听说过艾滋病,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29.21%,HIV/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11.57%,不安全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检出HIV感染者1例,感染率为0.5‰.结论 农民工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仍处于较低水平.亟需对他们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防止艾滋病向农村传播.

  • 农村外省籍嫁入妇女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作者:张贻庆;李自创;孔燕;李雪涛;刘德艳;术洪英;张传英

    目的 了解山东省邹城市农村外籍嫁入妇女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5年以来由外省迁入邹城市与当地农民婚配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4 ml,检测HIV抗体和梅毒抗体.结果 邹城市外来妇女HIV感染8例,感染率为0.30%;梅毒感染38例,感染率为1.41%; HIV和梅毒双重感染者4例.HIV感染者原籍均为云南省,HIV感染者迁入时间早为2003年.同时发现3例通过性接触将HIV传染给配偶,1例经母婴传播将HIV传染给子女.梅毒感染者中云南籍占81.58%.结论 邹城市农村外来妇女存在HIV和梅毒的感染流行,并已有HIV二代传播;外来妇女成为当地传播HIV/AIDS的危险因素之一.

  • 男性性病患者HIV感染风险意识及相关知识调查

    作者:赵敏;普鑫;唐婷婷;田丽春;李玉叶;何黎;韩建文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男性性病患者艾滋病的感染情况,分析该人群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意识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用统一设计的标准化问卷对云南省某省级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的258名男性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男性高危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的检测率为2.0%(2/100).男性性病患者感染HIV的风险与非固定性伴的情况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意愿等因素的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相关的知识总得分>12分(共21分)以上者有169人,比例为65.5%;文化程度、年龄和职业等因素与艾滋病相关的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性病门诊男性性病患者艾滋病的感染率较高,不安全性行为比较普遍,自愿咨询检测的比例低,应加强该人群艾滋病预防的教育干预工作.

  • 陕西省艾滋病项目县基线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常文辉;王百锁;王敬军;邢爱华;李翔;崔萌;张家驹

    目的 探讨陕西省第三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县与艾滋病防治有关的资源分配,各类高危人群的人数与分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及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KAP)水平.方法 召开政府多部门协调会议,对既往有偿献血员、暗娼、吸毒者、性病门诊就诊者等进行知情访谈,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结果 2003年前,3个全球基金项目县用于防治艾滋病经费仅为0.6万/(年·县).此次调查既往有偿献血员557人,暗娼63人,吸毒者11人,性病门诊就诊者32人.检测出HIV感染者21例,既往有偿供血人群HIV感染率高为3.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在50%以下,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率高为50.8%.获得知识的佳途径是收看电视.结论 3个全球基金项目县艾滋病防治工作处于起步阶段,防治艾滋病经费投入少,高危人群数量多,行为感染HIV的危险性性高.

  • 深圳市HIV阳性人群HPV病毒载量分析

    作者:温贵华;刘晋洪;黄玲;申杰;刘婷;郭夏娜;翁琼琳;邓文国

    目的 了解深圳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及阴性人群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方法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PV感染情况以及病毒载量.结果 40例HIV阳性组中HPV阳性20例,感染率为50.0%,在HIV阴性组中HPV阳性7例,感染率为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阳性组HPV病毒载量比H1V阴性组至少高1个数量级(P<0.05);检出16种HPV亚型,其中包括11种高危型,5种低危型,感染率高的为16型(5例),其次为52型(4例)、58型(3例).结论 HIV感染人群中HPV感染率、病毒载量较高,且多型感染情况较严重.

  • 移动医疗干预在HIV相关人群中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迪;杜璇;焦明旭;顾菁;郝元涛

    近年来,移动医疗(mhealth)因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迅猛发展而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一种新兴干预手段,mhealth在加强艾滋病预防、治疗、护理和支持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在全球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仅靠传统医疗手段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防控难以满足各个国家需求的背景下,利用mhealth干预加强HIV防控,是全球尤其是HIV高发的中低收入国家和偏远地区的有利选择.为此,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mhealth干预在HIV相关人群中的应用研究及效果,为未来中国HIV相关人群的mhealth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 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期间受治者HIV、梅毒阳转分析

    作者:邹霞;陈雯;凌莉

    目的 探讨在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期间相关因素对受治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梅毒阳转的影响.方法 对广东省13个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4 909名受治者进行3年随访,于入组时及随后每年进行HIV、梅毒检测,每6个月进行1次问卷调查随访,入组时及入组后每个月记录尿检情况.结果 4 909名受治者中,HIV、梅毒阳转率分别为0.41/100人年、1.30/100人年;已婚(RR=2.211)、过去1个月注射吸毒次数较多(RR=1.023)、过去3个月发生过性行为(RR=3.614)、基线时梅毒感染(RR=6.357)、阳性尿检次数比例较大(RR=3.235)是HIV阳转的危险因素,服用较高剂量美沙酮(RR=0.966)是HIV阳转的保护因素(P<0.05);女性(RR =4.148)、年龄较大(RR=1.098)、无工作(RR=1.866)、过去1个月注射吸毒(RR =4.515)以及过去3个月因吸毒发生性行为者(RR=17.910)梅毒阳转率较高(P<0.05).结论 注射吸毒及高危性行为是HIV及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服用较高剂量美沙酮是HIV阳转的保护因素.

  • 男男性行为者梅毒合并HIV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蔡于茂;宋亚娟;潘鹏;洪福昌;冯铁建

    目的 了解深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梅毒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5-2011年广东省深圳市MSM梅毒/HIV监测资料进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 232例接受自愿咨询检测MSM中梅毒感染率为20.97%,HIV感染率为6.46%,梅毒合并HIV感染率为3.56%;2005-2011年深圳市MSM人群梅毒合并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Z=-3.735 9,P=0.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年龄≥40岁者梅毒合并HIV感染的危险性是年龄<40岁者的2.165倍(OR=2.16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梅毒合并HIV感染的危险性是初中及以下者的0.522倍(OR=0.522),性角色以主动为主者和主、被动二者兼有者梅毒合并HIV感染的危险性分别是被动为主者的0.388倍(OR=0.388)和0.606倍(OR =0.606).结论 广东省深圳市MSM人群梅毒合并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梅毒/HIV预防控制工作迫在眉睫.

  • 不同常用消毒剂对HIV消毒效果评价

    作者:陈路瑶;吴守丽;林立旺;颜苹苹;严延生

    目的 观察各类常用消毒剂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核酸定量法及病毒细胞培养法,对存在于全血或血浆中的HIV进行消毒试验.结果 核酸定量法试验结果,含有效氯3 000 mg/L含氯消毒剂作用5 min、有效碘含量为100 mg/L碘伏作用1min、75%酒精作用1 min对血浆中的HIV灭活对数值>4.00,有效含量5 000 mg/L过氧乙酸作用20 min对全血及血浆中的HIV灭活对数值均≤2.00;对于存在于全血中的HIV含氯消毒剂的杀灭能力受到影响较大,碘伏类消毒剂也需增加较大剂量;病毒细胞培养法试验结果,有效氯100 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 min、有效含量100 mg/L过氧乙酸作用3 min、有效碘含量50 mg/L碘伏作用1min、75%的酒精作用30 s、0.05%戊二醛作用5 min,对HIV的灭活对数值均>4.00.结论 核酸定量法与病毒灭活试验结果差异较大,前者是反映病毒灭活的间接指标,可用于快速筛选试验;后者是反映病毒灭活的直接指标,可作为终判定.

  • 男男性行为者异性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清春;杨烨;梁红元;李东亮;罗凤基;师伟;阮玉华;邵一鸣

    目的 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的异性性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6年11月~2007年2月,在北京市招募男男性行为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社会人口学和高危性行为特征.结果 47.1%(255/541)的人曾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中,文化程度低(HR=1.98,95%CI=1.54~2.56);性行为方式以异性为主(HR=2.92,95%CI=2.06~4.15);与男男性行为者首次异性性行为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9%(75/541)的人近3个月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6岁(OR=2.0,95%CI=1.12~3.56)、性行为方式以异性为主(OR=24.2,95%CI=11.1~52.6)和近1个月喝醉过(OR=2.6,95%CI=1.3~5.0)与男男性行为者近3个月发生异性性行为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从男男性行为者向其女性性伴扩散.

  • 天津市低档场所女性性服务者HIV/TP/HCV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郭燕;张天璐;周宁

    目的 了解天津市低档场所女性性服务者(FSw)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rP)、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3-2014年每年的4-6月对天津市3个区县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低档场所FSW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共监测1 377人,平均年龄为(33.20±8.755)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0.7% (836/1 377),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81.4%(1 121/1 377),近1年接受检测比例仅为27.3% (295/1 081);HIV、TP和HC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1%(2例)、7.6%(104例)和1.4%(19例).汉族(OR =0.261,95% CI =0.141 ~0.486)与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OR =0.491,95% CI =0.314 ~0.769)为FSW感染TP的保护因素,近1年被诊断患过性病(OR=8.120,95% CI=2.815~23.423)为感染TP的危险因素.结论 天津市低档场所FSW接受HIV检测的比例较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风险较大.

  • 瑞安市孕产妇HIV/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杜文君;郑海雪;孙传聪;柯汝淑;冯维良;孙庆丰

    近年来,艾滋病(AIDS)和梅毒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控制任务十分艰巨,在孕产妇这一特殊人群中,艾滋病和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将严重影响下一代健康.

  • HIV感染者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单多;葛增;段松;刘伟;王璐;张丽芬;刘志远;康永然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6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946例被告知HIV阳性的感染者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法调查其一般情况、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被告知HIV阳性检测结果后的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等.结果 调查对象经吸毒感染占22.1%,经性传播感染占69.6%.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3.4%;655人过去6个月发生过性行为,平均安全套使用率为55.3%;97人近1次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不同民族(OR=5.61,95%CI=1.66~18.94)、免费安全套的可及性(OR=0.33,95%CI=0.13~0.85)、家庭人均月收入(OR=0.26,95%CI=0.10~0.69)等因素与近1次性行为时是否使用安全套有关.结论 知晓自己感染状态的HIV阳性人群艾滋病知晓率普遍较高,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感染者发生性行为时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甚至不使用安全套,危险性行为的发生率仍然较高.

  • 香菇多糖体外抗HIV的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丹;尚红;姜拥军;王亚男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在HIV感染中发挥的免疫调节作用,为HIV/AIDS治疗中的免疫重建探讨新的途径.方法:将香菇多糖与不同浓度的感染/未感染HIV的人PBMC经体外培养后通过ELISA法分别检测PBMC分泌IL-2、IL-12、IFN-γ、IL-4、IL-10、TNF-α的情况.结果:PBMC在感染HIV前后与香菇多糖体外共培养60小时后,都可检测到IL-2、IL-12、IFN-γ分泌增加、IL-4、IL-10、TNF-α分泌减少,感染HIV组表现更为明显,并且表现出浓度依赖关系.结论:香菇多糖促进感染/未感染HIV的PBMC分泌Ⅰ类细胞因子,抑制分泌Ⅱ类细胞因子.香菇多糖抑制感染HIV-1的PBMC分泌TNF-α.

  • 临床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应用

    作者:辛晓敏

    临床分子生物学技术成长的过程,就是分子生物学应用于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及转归、监控过程等方面的一个发展历程.临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肿瘤、遗传疾病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随着临床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 云南西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弓形虫双重感染者一氧化氮水平的研究

    作者:陈凌娟;贾玉玺;聂大平;尤英霞;罗米;李伟;申丽洁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与弓形虫双重感染者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及感染弓形虫与NO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144例HIV阳性者血清,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于9个月后再次取血,前后两次取得的血清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其NO的水平;对HIV阳性者血清进行CD4+细胞计数,根据CD4+细胞计数水平将患者分为免疫功能正常组、免疫功能受损组和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组,检测三组患者的NO水平.用SPSS 16.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HIV与弓形虫双重者感染者的血清NO值为(82.77±5.82) μmol/L,HIV阳性无弓形虫感染者的NO值为(44.56±5.38) μmol/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和第二次检测的HIV与弓形虫双重感染者NO水平分别为(81.37±8.22)μmol/L和(84.18±8.28) 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和第二次检测的HIV单一感染者NO值分别为(48.35±9.16) μmol/L和(40.78±5.67)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功能正常组NO水平与免疫功能受损组、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组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功能受损组NO水平高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IV与弓形虫双重感染者血清NO水平比HIV阳性单一阳性者高,随着HIV阳性者CD4+细胞计数的下降,机体产生NO的能力也在减弱.

105 条记录 3/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