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制药过程控制及集成化生产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作者:杨辉;杜思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中药制药企业的工业化生产系统也在逐渐的完善.中药制药生产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中药处理、中药生产、中药包装.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推动了中药制药生产的智能化发展,其控制系统的信息集成化发展日趋成熟.基于此,本文对中药制药过程控制及集成化生产若干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 通宣理肺丸制备工艺的研究

    作者:胡文主

    根据通宣理肺丸在生产过程中苦杏仁苷的变化进行工艺研究.找出适应通宣理肺丸生产的工艺条件.采用该工艺条件,生产的通宣理肺丸各项指标符合规定.

  • 贝羚胶囊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

    作者:陈怀红

    笔者于2000年8~10月用上海中药制药一厂生产的贝羚胶囊治疗32例急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 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研究开发体系建设的思考

    作者:柳小衡

    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五部一省共建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经一年多的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省16个市(州)成立了中药业发展领导小组,14个市(州)已制定或正在制订中药现代化发展规划,75个县(市区)将中药材生产列为当地支柱产业或经济发展重点,规划重点发展品种达40余种.特别是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研究开发体系的建设,大大提升了四川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地位,推进四川省中医药研究开发的跳跃式发展.目前,基地按"一园四体系”的构架建设,即一个科技产业园区和药材生产、研究开发、中药制药及配套服务四个体系,现已初步形成.本文报道了我省在中药现代化基地建设中的一些经验体会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供国内外同行借鉴和注意.

  •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过程轨迹”用于中药制药过程监控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文龙;瞿海斌

    该文介绍了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过程轨迹”方法的原理,该技术的主要步骤包括:在线采集各工艺过程的在线近红外光谱;对在线采集的三维光谱数据进行展开;确定主成分、Hotelling T2、DModX等统计量的运行迹线及其正常波动范围;用所建多变量统计过程控制模型监测新批次的运行情况.该文对该技术在生物制药及化学制药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介绍了作者所在的实验室将该技术应用于中药制药过程监控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中试情境下中药制药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作者:王志;沈岚;魏莉;冯年平

    针对目前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业化生产脱离的现状,探讨在中试情境下的中药制药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设计能力、完善考核方式等途径,对中试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结果 表明,该模式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更早地了解社会需求,从而有效达到中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

  •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中药制药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作者:李存玉;郑云枫;潘林梅;彭国平

    实践创新能力是中药制药专业学生的培养重点,其中实验课程是沟通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主要手段[1]. 中药制药专业基础实验部分主要强化学生的基础操作能力,存在实验单元间沟通性差,造成学生在专业性实验开展时操作能力欠缺和理论知识断层的现象. 因此开放性实验的开展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带来更高的挑战.

  • 中药制药专业中试实践教学中形成性评价方式的应用

    作者:王秀丽;马群;艾璐;刘勇

    针对现阶段中药制药专业高等教育学生成绩评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整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组成项目、分配比例,以及根据教学过程阶段成果灵活修正教学计划,对形成性评价在中药制药中试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结果形成性评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促进了授课教师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在“教”与“学”两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中药制药综合实验教程的探索与建设

    作者:李存玉;彭国平

    针对目前制药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结合中药制药专业特点,吸收现有高校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实践经验,以“制药企业命题-学生立项实施-老师指导考核”为主题,以开放性、实用性和创新性为特点,开展中药制药综合实验教学,依靠多效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中药学专业人才。

  • 红药奇兵

    作者:杨玉云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像云南白药那样有影响力的企业,"这是沈阳中药制药公司总经理赵喆心中的愿景.在中药活血化瘀、止血生新领域,云南白药的确是一座很难逾越的高山,2003年母公司利润达到1.1亿多,总资产十多亿,而云南白药这一百年品牌更是无价之宝,沈阳中药制药公司(下称沈阳中药)将如何追赶云南白药?沈阳中药敢于赤膊上阵争抢活血化瘀药全国市场的底气来自哪里?

  • “绣”出我人生

    作者:何迎春

    "一个人一生所取得的成就,往往取决于他工作之余的那几个小时……"她,身材修长,肤色微黑,智慧与灵动无时无刻不透过她那平凡朴实的身躯展露无遗——一个很爱家的农家女孩,她叫叶晓雯,2012年4月,来到成都维特大药房实习.刚来上班的晓雯,几乎什么活都抢着干,大家经常能在柜台间看到一个瘦瘦弱弱的姑娘进进出出地搬放货物,或者是拿着扫把扫地.由于她学的是中药制药,中药房营业员就成为了她的"专属地"——抓药认真、快速、仔细且从不出差错.每当看到这些,人们都不禁会想起一句俗话:村庄儿女早当家.

  • 中成药专业委员会

    作者:

    十七大代表、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平孃委员:首先认为此次药典委员会成立大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党十七大精神的一种体现;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提出了重视中医药发展、重视民族医药的发展,在邵局长讲话中得到充分地体现,同时邵局长讲话中重点讲到保证药品质量以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和健康,是对我们这一届委员的要求.2010年版<中国药典>编制大纲要求非常务实、具体,自己感觉任务繁重,作为药典委员,尽自己所能,按照邵局长讲话要求,完成药典的工作任务.

  • 药剂学家郑梁元教授

    作者:庄洪波

    郑梁元教授,江苏苏州人,1943年10月生.1968年毕业于南京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药学系,1968~1978年在河南531工程总指挥部中心医院任药师,1978~1981年在南京药学院读硕士研究生,后留校任教.1987年2月~1988年8月赴美国IOWA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以后多次赴美国、德国、意大利、香港做学术访问及学术报告.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先后担任中国药科大学药学系主任、教务处处长、药学院院长、副校长等职.现任丽珠医药集团副总经理和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郑梁元教授长期在一线从事药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专业为药剂学,包括生物药剂学、物理药剂学及工业药剂学,先后主讲了本科生的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研究生的药剂学选论、主动靶向给药系统、药物释放技术、药剂学进展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缓控释制剂、液体制剂及苦味掩盖技术等.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建树颇多,在控释制剂体内外相关性数学模型的研究、促渗剂对水合胼胝类脂盐转变影响的研究以及苦味掩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绩卓著.并主持了红山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特非那汀分散片、罗红霉素分散片、己酮可可碱缓释微片胶囊、胰岛素微球、托布霉素眼胶等多个新药研究.先后发表了专业著述50多篇(部),包括<药用聚合物的理论和实践>、<中成药学>、<药剂学>、<高等药学教学模式的研究>等专著.特别是在药剂学科的教学、科研和事业发展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提出的"基础理论厚,专业知识面宽,基本技能熟练”的教育思想在药学教育实践中取得了很大成功.他组织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套(17部)药学专业实践指导教学丛书,为规范实验指导、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但任中国药学会药剂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副会长、广东省药学会副理事长,同时还应邀担任多家著名高校兼职或荣誉教授,如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以及香港浸会大学等,并为<中国药学杂志>、<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广东药学>等多家学术杂志的编委,在推动我国药剂学科发展的社会活动、学术活动中表现突出.郑梁元教授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勇于开拓,他任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3年来,做了大量创造性工作,为中药现代化、中药制药工程化进行了宝贵的实践.他对中药悉心研究,从生药资源到现代中药,从定性到定量,从传统的检测控制手段到指纹图谱控制,从单方到复方,从新药研究到二次开发,从中药传统加工技术到中药制药工程化的研究等,都提出了建设性思路.他重视各学科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采取"小核心、大网络”的工作框架,整合社会资源为中药行业服务,他率先主持了超细粉体技术在中药领域科学系统的研究,他亲自承担了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科技厅多项科技攻关项目,其中"现代中药质量评价系统方法学研究”被列为广东省百项科技创新项目,该课题被誉为中药发展的"瓶颈”工程.郑梁元教授治学严谨,诲人不倦,是我国药剂学界颇有声望、具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之一.他具有高尚的人品,不图虚荣、不谋权势,淡泊名利,严于律己,待人宽厚真诚,他以自己的品德深深影响着他的学生、同事们,是大家公认的良师益友.

  • HPLC法测定中药成方制剂中有效成分

    作者:郑末晶;李博;杨静;吴桂芝;于奇燕

    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定量困难,一直是影响中药制药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课题通过对穿山龙注射液、当归寄生注射液、复方丹参片、元胡止痛片等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确定了一套采用HPLC法测定中药成方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可行方法.

  • 点亮中药现代化前程--访扬子江南京海陵中药制药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作者:

    成立于2002年的南京海陵中药制药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由扬子江药业集团投资兴建,总投资1.58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000万元,江苏省投资500万元.中心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中药制药工艺的研究,几度春秋,几经拼搏,五大技术平台的搭建,标志着扬子江在中药制药工艺技术领域有了质的飞跃,而现在工程中心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也成为扬子江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走中药现代化之路的强有力保障.

  • 352名中药厂制药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邢洁玲

    目的 了解某中药厂制药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3年天津市某中药厂352名中药制药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常规、B超、心电图(ECG)的测定,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选择166名不从事中药制药行业工作的其他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 共体检518人,其中制药组352人,对照组166人,制药组平均年龄(41.12±6.3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5.66±7.30)岁.从事中药制药作业人员平均工龄为(12.45±7.75)年;制药组人群失眠、头痛、厌食、血压、B超、胸片、电测听、ECG、血常规、ALT、眼科检查的异常率分别为11.1%、15.6%、8.2%、12.8%、10.8%、1.10%、7.90%、8.8%、7.4%、5.1%、10.8%,对照组人群分别为13.2%、18.4%、8.7%、12.4%、10.9%、0.60%、3.00%、9.4%、10.5%、4.9%、9.8%,两组人群各指标异常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制药组人群中血压异常率、眼底异常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线性趋势检验P<0.05.结论 该中药制药厂工人未受到职业健康危害,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制药人员工作场所的防护和人员健康的管理,以确保制药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关键词: 中药制药 职业健康
  • 中药制药过程的危害及应对策略分析

    作者:杨迪

    随着制药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在经历了几个阶段的进化和改革之后,传统的中药制药工艺逐渐被药企所抛弃,但是我国制药技术正处于现代化的初级阶段,难免导致制药工艺比较复杂,这就导致了在制药过程中存在着更多的职业危害,对药品的制造质量和工作人员均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对中药制药过程危害以及相对应的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中药制药 危害 对策
  • 浅议中药制药专业生产实习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吕佳;程岚;沙明

    中药制药专业的中心培养目标是培养能掌握一般中药剂型理论并能熟练的进行中药制剂生产操作的合格人才.为了达到上述培养目标,除了课堂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外,药厂生产实习也是必不可少.为使生产实习能较顺利的进行,达到预期的实习目的,故制定较为周详的规范化的管理方法十分必要.笔者认为,该管理方法应包括以下核心内容.

  • 中药制药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各方面的建设上都提出了现代化的口号,在中药制药方面也不例外。在新时代的中药建设上,要学会充分利用中药制药的特色,不断去提高应用的技术。利用当今发达的现代技术对药物的特性进行更为充分的研究,减少对于患者的毒副作用,使中药更好地发展。

  • 中药制药新技术

    作者:雷涛;孟繁钦;郑毅男

    现代工业工程技术的不断革新,随着高新技术不断被应用到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中,促进了中药产业的迅猛,促使中药制药技术水平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4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