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侧路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董振宇;安春青;李建江;黄异飞;楚戈

    [目的]探讨侧路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6月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患者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55 ~71岁,平均(65.7±13.58)岁.采用侧路融合术Cross-Fuse假体置入.[结果]平均随访22个月(10 ~34个月),随访期间腰椎冠状面及矢状面序列矫正度数及椎间孔平均高度、椎间隙平均高度未见明显丢失,融合器无移位,未见假关节形成.末次随访腰痛及腿痛VAS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术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提示腰痛及腿痛等症状经手术治疗后有所改善.手术后腰椎冠状面及矢状面Cobb角较手术前有所降低,而术后腰椎侧方滑移度、椎间孔平均高度和椎间隙平均高度则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侧路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临床效果较好.

  • 侧凸宽/长比值在短节段矫形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并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作者:姜传杰;杨永军;谭远超;周纪平;姚树强;杨凯

    退变性腰椎侧凸并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1].手术处理方案主要包括短节段与长节段矫形固定,目前如何选择两种方案尚未取得一致意见[2-3].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影像学评估参数较多,各个参数较为专一,对选择长短节段的治疗方案指导性不强,可能会造成治疗效果的较大差异.针对此种情况,作者新提出侧凸宽/长比值的新参数,并重点应用于短节段矫形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并腰椎管狭窄症,现报告如下.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精准减压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侧凸伴神经根病的短期疗效

    作者:冯伟;勾瑞恩;曹珺;刘纪恩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技术精准减压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侧凸伴神经根病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01-2017-12间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神经根减压手术治疗的44名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单侧神经根刺激症状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3.1±1.5)d,手术时间(64+10.2)min,术中出血量(20 ± 11.7)mL.未发生明显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感染等术后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出现腰椎侧凸明显进展现象.术后均获随访6.1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创伤小、短期疗效显著,但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 退变性腰椎侧凸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观察

    作者:牛辉;张本立;李林军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5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根据临床表现,选择两种手术方法:A 组(10例)以根性症状为主,腰部疼痛较轻,无冠状位及矢状位失平衡,行短节段固定、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B 组(15例)以大范围的下腰痛为主,伴有腰部支撑功能受损,行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矫形、椎管选择性减压、选择性椎间或横突间植骨融合;两组均术后1周左右佩带胸腰部支具下床活动。结果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腰椎侧凸 Cobb’s 角平均9.7°(5°~20°),VAS 评分平均为2.3分,术中脑脊液漏1例,术后切口不愈合1例。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 VAS 评分和 ODI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疗效满意,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症状、脊柱失平衡状态及退变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经后路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韩伟峰;刘宝戈

    目的 观察椎管狭窄症合并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手术疗效,探讨手术方式及固定节段的选择.方法 椎管狭窄症合并退行性腰椎侧凸症患者27例.采用后路有限减压、固定、融合手术进行治疗并随访.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测量Cobb角、腰椎前凸角、C7铅垂线(C7PL)与S1椎体后上缘距离(SVA),C7PL与骶骨中线距离(CVA),并与术前进行比较,术后采用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运用SF-36调查问卷对患者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20个月.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分别为(22.1±10.5)、(10.2±7.3)°和(10.4±4.8)°,腰椎前凸角分别为(21.2±10.3)°、(25.7±12.2)°和(25.3±12.3)°,SVA分别为(7.5±6.1)cm、(0.6±3.1)cm和(0.5±2.4)cm,CVA分别为(6.9±5.3)cm、(2.8±1.3)cm和(2.9±1.2)c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矫正效果持续性良好,术后与末次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0.8±1.4)分、(21.3±2.4)分和(23.5±2.3)分;SF-36调查问卷表中的8个维度分值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结论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进行选择性减压、融合及固定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后路长、短节段固定结合有限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比较研究

    作者:叶劲;龙厚清;陈应东;谢文翰;李广盛;刘少喻;李佛保

    目的 比较两种后路减压、矫形术式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症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 方法 回顾两种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式治疗46例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临床和影像资料,A组:选择性责任节段有限减压、短节段固定(2.7±0.5)26例;B组: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固定(5.8±1.7)20例.应用JOA、VAS评价腰腿痛和活动功能,用Cobb法测量腰椎侧凸角、前凸角;比较两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 结果 平均随访2.8年(2~6.5年),手术时间和出血量B组显著大于A组(Pt<0.001,Pb<0.001);术前侧凸角分别为(22±4.6)°(A组)和(28±7.3)°(B组),术后随访末期分别为(11±3.8)°(A组)和(12±5.9)°(B组),B组改善率显著优于A组(P<0.001);术前腰椎前凸角分别为(19±4.6)°(A组)和(18±7.3)°(B组),术后随访末期分别为(29±3.8)°(A组)和(32±5.9)°(B组),两组矫正率无显著差别(P=0.17).术前、随访末期JOA评分为14±3.6、23±4.7 (A组)和13±3.8、21±5.9(B组),分别较术前显著改善(PA<0.001,PB<0.001),改善率两组无显著差别(P=0.24);术前、随访末期VAS评分为8±0.16、3±0.07(A组)和8±1.8、4±2.7(B组),分别较术前显著改善(PA<0.001,PB<0.001),两组改善率无显著差别(P=0.22);并发症发生率B组显著大于A组(P<0.001). 结论 长节段固定侧凸矫正率高于短节段固定,但两组矢状面矫正和临床症状改善率相似,长节段固定手术并发症多、术后腰椎活动功能差,应该谨慎选择.

  • 后路椎弓根钉系统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近期疗效

    作者:林宏生;李德彦;陈飚;吴昊;张国威;郑力恒

    目的 评价后路椎弓根钉矫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09年8月收治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3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均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矫形,根据不同患者分别采用椎问植骨融合(15例)或后外侧植骨融合(21例),分析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s角;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腰椎JOA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临床改善率83.3%;术前ODI为(67.1±11.4)%,术后改善至(32.1±10.8)%(P<0.01);冠状位Cobb's角术前平均26.7°,术后改善至平均12.3°(P<0.01);矢状位腰椎前凸角术前平均10.7°,术后改善至平均36.6°o(P<0.01).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8个月(12~50个月),随访期间无矫正效果丢失;内固定物无松动、移位、断裂现象,植骨融合良好,无假关节形成.结论 后路椎弓根钉矫形、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畸形可获得良好疗效,充分的术前评估,正确的术式选择是获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 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

    作者:桑亮;夏磊

    目的:探讨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LS)的中期疗效.方法:通过影像学方法和临床功能的评分分析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的33例DLS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2±1.1)年.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面Cobb角、矢状面腰椎前凸角、冠状面失衡及矢状面失衡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出现3例腰部轴性疼痛加重,4例轻度下肢麻木.结论: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是治疗冠状面Cobb角>30°、冠状面和矢状面失衡的DLS的有效方法,其中期疗效较好.

  • 短节段固定联合选择性减压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中期疗效观察

    作者:兰家平

    目的:探讨短节段固定联合选择性减压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症(DS)的中期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于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骨科中心确诊为DS的42例患者,进行短节段固定联合选择性减压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5年,平均4年,对比术前、术后随防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冠状面Cobb's角、矢状面腰椎前凸角、冠状面平衡、矢状面平衡、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下腰痛功能障碍问卷(ODI指数)、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中期疗效.结果: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四项指标明显好转:术前、术后1年、末次随访患者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37.2±4.8,24.3±4.4,20.1±5.7,矢状面腰椎前凸角(°)分别为27.3±6.1,36.2±5.0,37.0±4.7,冠状面平衡(mm)分别为28.3±3.7,11.8±3.1,6.9±2.8,矢状面平衡(mm)分别为72.1±8.1,52.3±5.9,43.3±7.5,VAS评分(分)分别为7.3±2.1,2.0±0.5,2.1±0.8,ODI指数(%)分别为55.4±4.8,27.5±6.3,19.7±8.8,JOA评分(分)分别为11.9±2.9,25.3±2.7,23.1±2.4.各项指标术后1年、末次随访检测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侧凸角度不大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采用短节段固定联合选择性减压手术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可以明显改善症状,降低并发症和损伤的发生.

  • 退变性腰椎侧凸与有效颈椎管率及其相关性研究

    作者:覃静

    部分颈椎病患者可同时或先后出现退变性腰椎侧弯,也有部分退变性腰椎侧弯患者可同时或先后出现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同时上述现象也提示退变性腰椎侧凸可能与颈椎病变存在相关性.有效椎管率是反映颈椎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与有效颈椎管率的相关性,旨在为颈腰综合征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指导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进行预防性功能训练,进一步改善颈腰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

  • 多节段开窗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并多节段腰椎管狭窄

    作者:兰家平;汤逊;徐永清;周田华;石健;崔轶;向启利;蔡芝军;赵庆凯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并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指征、减压融合技术及固定节段的选择. 方法 2000年4月-2011年11月,采用多节段开窗椎管潜行扩大减压联合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术(5节段或以上)治疗46例DLS并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65~81岁,平均70.2岁;病程4年6个月~13年,平均6.4年.X线片示腰椎Cobb角(26.7±10.0)°,腰椎前凸角(20.3±8.8)o;腰椎CT及MRI检查示3节段狭窄24例,4节段狭窄17例,5节段狭窄5例.共165个狭窄节段,分别位于L1、212个,L2、3 34个,L3、4 43个,L4、5 45个,L5、S1 31个.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腰椎功能评分29分法评价疗效. 结果 术中13例出现脑脊液漏,经相应处理后未出现严重感染.术后4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予以抗感染治疗缓解;8例切口愈合不良,给予换药、充分引流、清创缝合,均治愈.无死亡、瘫痪、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4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72个月,平均36.2个月.患者腰背痛、间歇性跛行及下肢疼痛麻木症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随访期间X线片及CT扫描三维重建均未见螺钉切割、松动、断钉、断棒及固定节段假关节形成.末次随访时,腰椎Cobb角减小至(9.8±3.6)°,腰椎前凸角增大至(34.1±9.4)°,均较术前显著改善(t=16.935,P=0.000; t=15.233,P=0.000).末次随访时VAS、ODI及JOA评分分别为(3.2±1.2)分、35.5%±14.0%和(26.6±5.7)分,均较术前的(8.0±2.2)分、60.8%±13.3%和(12.9±3.4)分显著改善(t=19.857,P=0.000;t=16.642,P=0.000; t=15.922,P=0.000). 结论 多节段开窗椎管潜行扩大减压联合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DLS并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有利于解除神经压迫、重建脊柱平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方法.

  • 退变性腰椎侧凸六种工况运动下的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周仕炼;胡星新;杨曦;刘立岷

    目的 完整建立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全腰椎节段的三维仿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探讨其侧凸节段的生物力学改变.方法 选取一例DLS患者的L1.5节段CT平扫数据,导入MIMICS 15、SolidWorks、HyperMesh等软件中进行三维仿真模型的建立,并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5对模型进行分析,同时对各种结构赋予不同的材料属性及边界加载条件来模拟人体实际情况.结果 所建成的三维模型总计856 154个单元、232 850个节点,包括精细重建的各个椎体、椎间盘组织、各种韧带以及关节突软骨等组织结构.在加载负荷和扭矩下,全腰椎节段活动范围减小,在4个椎间盘的应力分布情况中,呈现L2/3节段椎间盘(3.320 MPa) >L4/5节段椎间盘(0.783 MPa) >L3/4节段椎间盘(0.551 MPa) >L1/2节段椎间盘(0.462 MPa);在椎体的应力分布情况中,L5椎体(34.0 MPa) >L4椎体(33.6 MPa) >L3椎体(30.0 MPa) >L1椎体(23.3 MPa) >L2椎体(22.4 MPa).结论 DLS患者腰椎六自由度活动范围下降,侧凸腰椎局部应力分布异常,顶椎体及顶椎间盘的反常应力改变可能是DLS发生或进展的生物力学基础.

  • 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腰椎和髋关节骨密度特点分析

    作者:胡星新;宋跃明;刘立岷;陵廷贤;周帮健;强喆;周春光

    目的 总结并分析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在双能量X线吸收测量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检查下腰1-腰4椎体和髋关节区域骨密度的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骨科住院的所有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术前全脊柱正侧位片和DEXA检查结果,并用统计学软件SPSS分析所有患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以及腰1-腰4各个椎体骨密度、腰1-腰4整体区域骨密度、T值评分和腰椎骨质测量结果以及左侧股骨颈、Wards三角、大粗隆、股骨干、股骨颈总体骨密度、T值评分和左侧股骨颈骨质测量结果等参数.结果 总共纳入38例患者,患者平均年龄(67.4±8.2)岁,通过DEXA骨密度测量腰椎结果为骨质疏松9例(23.7%),测量左侧股骨颈结果为骨质疏松11例(28.9%),腰椎总体骨质情况与股骨颈总体骨质情况检查结果相符者23例(60.5%).在腰椎中,腰4区域骨密度>腰3区域骨密度>腰1-腰4总体区域骨密度>腰2区域骨密度>腰1区域骨密度,腰1-腰4椎体骨密度依次呈现阶梯样升高,腰4椎体骨密度显著大于腰1椎体骨密度;在髋关节中,股骨干区域骨密度>股骨颈总体区域骨密度>股骨颈区域骨密度>大粗隆区域骨密度>Ward三角区域骨密度,股骨干区域骨密度显著大于Ward三角区域骨密度,而在整个DEXA检查中,腰1-腰4区域总体骨密度和T值评分均比左侧股骨颈区域骨密度和T值评分要大.结论 腰椎整体骨密度呈现虚假升高趋势,而腰1椎体骨密度更能准确反映腰椎的骨密度,相对整个腰椎来说,髋关节骨密度受骨关节炎、骨赘的影响较小,其结果更具有诊断和监测的临床意义.

  • 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固定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宁;吴鹏;吴义刚

    目的 分析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固定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退变性腰椎侧凸老年患者42例,入院后行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固定,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脊柱侧弯角度与JOA评分、VAS评分、Oswestry评分及活动能力评分,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后3个月及手术后6个月患者的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前Oswestry评分在手术后1、3、6个月有明显下降(P<0.05),患者手术后1个月与6个月脊柱侧弯的正位角度较术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位角度手术后1个月、6个月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后1、3、6个月VA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活动能力手术后1、3、6个月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患者术后出现泌尿系感染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固定可显著提高手术效果,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 局限减压结合内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

    作者:尹承慧;黄昌富;符臣学;叶永平

    目的 探讨应用局限神经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 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采用局限神经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和后外侧植骨融合的术式治疗,分析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总结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同时对减压和固定融合范围、融合方式等进行探索.结果 术后随访24~46个月(平均32个月),临床疗效采用Suk标准评定,植骨融合率88.9%,优良率为93.3%.脑脊液漏1 例,神经并发症3 例,内固定松动、断裂1 例,肺部感染1 例,肺栓塞死亡1 例.结论 采用腰椎管局限神经减压,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减压要彻底,但范围不宜过大.

  • 阿仑膦酸钠治疗腰椎侧凸术后疼痛的疗效研究

    作者:盛晓文;钱宇锋;薛峰;陆建民;陈兵乾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钠在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术后残余疼痛的作用。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行后路选择性减压短节段融合固定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侧凸症患者73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阿仑膦酸钠组和对照组,术后2周开始分别予以抗骨质疏松干预,门诊随访并收集患者腰部疼痛、障碍评分和测量跟骨骨密度、血清钙磷、血清总碱性磷酸酶( alkaline phosphatase,ALP)、Ⅰ型胶原C端肽( serum C-terminal telopeptides of typeⅠcollagen,S-CTX)。结果两组分别有37例、32例患者完成随访,干预前两组各指标无明显差异,末次随访时阿仑膦酸钠组具有更好的腰部功能和骨密度,更低的骨转化指标和术后残余疼痛。结论腰椎侧凸术后使用阿仑膦酸钠抗骨质疏松对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术后残余疼痛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 单纯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退变性腰椎侧凸

    作者:张志成;李放;孙天胜;关凯;赵广民;单建林

    目的 探讨单纯减压治疗合并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手术适应证,并观察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我院治疗并获得随访的单纯减压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28例,其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61~89岁,平均65.1岁.本组患者以间歇性跛行和根性疼痛为主要症状,无冠状位及矢状位的失平衡,前屈后伸动力位片无不稳定的表现,侧凸顶椎Nash-Moe旋转分级小于等于11°,左右侧屈位椎体间侧方滑移小于等于5 mm.计算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腰痛及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椎前凸角、侧凸角的变化.结果 28例患者平均随访8.3年(5~16年),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95±16)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83±32) mL,1例行自体血回输,无异体血输入病例.脑脊液漏1例,经改变体位及换药局部处理后愈合;1例切口脂肪液化,经换药对症处理后愈合.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症状无加重,神经功能无恶化.术后1年随访及末次随访时腿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手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痛视觉模拟评分虽较术前有所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腰椎前凸角减小,但进展缓慢,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腰椎侧凸角虽有所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退变性腰椎侧凸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够较好解除压迫,缓解神经症状,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容易被老年人接受,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注意责任节段的判断和处理.

  • 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体会

    作者:刘现景

    目的:探索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单纯椎管减压术,观察组采用后路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腰痛症状改善时间、疼痛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效果显著.

  • 观察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炳志

    目的 讨论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骨外科就诊并接受治疗的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症34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采取短节段固定融合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结果 通过比较后得知,研究组患者在Cobb's角、ODI评分、腰椎凸角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明显,可使患者的临床表现得到明显的缓解,提高其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59 条记录 3/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