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养心颗粒治疗颈源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养心颗粒治疗颈源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32例颈源性心绞痛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于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并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6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心绞痛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养心颗粒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绞痛发作频率(次/月)及心绞痛持续时间(min/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56.25%).对照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心绞痛持续时间,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分别为(19.2±6.1,10.36±3.05),(6.3±2.1,7.12±2.02),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分别为(19.8±8.4,10.49±3.26)(9.4±3.2,9.69±4.32),两组评分治疗前后的t值对应为0.2312,0.1165,3.2397,2.1556,可以进行比较.结论: 养心颗粒对颈源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良好 , 安全性较好 , 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和康复 , 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产期心肌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围产期心肌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6例患者全部采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加服养心颗粒冲剂,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对照组仅用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平均住院治疗天数治疗组16.3天,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0.4天(P<0.05).心律失常病例数治疗组有6例,比对照组降低66.7% (P <0.05);治疗组心功能分级提高2级的11例,提高1级的6例,非常显著的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抑制心肌病变引发的心律失常,纠正心衰,增强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养心颗粒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养心颗粒系参照明代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杂病证治类方》中“养心汤”制备成的养心颗粒粉末,“养心汤”以重用补气活血药辅以养心安神药为其组方鲜明特点,主治心虚血少之惊惕不宁,原方组成有黄芪、茯神、白茯苓、半夏曲、当归、川芎各一钱半,远志、酸枣仁、辣桂、柏子仁、五味子、人参各一钱,炙甘草半钱。
-
养心颗粒对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模型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养心颗粒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确切作用机制.方法 以球囊一次性损伤家兔颈动脉结合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将28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养心颗粒组、异山梨酯(消心痛)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各7只,另取7只家兔为空白组,于10周末进行药物触发的方法复制成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9的表达,采用HE染色观察模型血管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模型组MMP-9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养心颗粒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均可下调MMP-9的表达(P<0.01),养心颗粒组的MMP-9表达显著低于消心痛组(P<0.05),而养心颗粒组和阿托伐他汀组MMP-9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研究结果表明,除空白组外,各组均出现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膜增厚,脂肪沉积明显,脂质斑块形成.各治疗组颈总动脉内皮细胞轻度减少,内膜轻度增厚,内膜下脂质沉积减少.结论 以益气养心安神法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养心颗粒可以下调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模型MMP-9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
养心颗粒对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通过建立实验性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动物模型,探讨养心颗粒对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以球囊一次性损伤家兔颈动脉结合高脂饮食喂养,8周末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养心颗粒组、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各7只,另取7只家兔为空白对照组,于10周末进行药物触发的方法复制成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动物模型.各组兔分别于实验开始后第8周、第10周末,经耳中央动脉采血,测CRP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组在8周末CRP的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周末,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CRP含量均有所降低,养心颗粒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间比较,养心颗粒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疗效优于消心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复方制剂养心颗粒对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模型具有明确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CRP水平有关.
-
养心颗粒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模型家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养心颗粒对冠心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模型家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叶酸组、维生素B12组、养心颗粒组,每组8只.高脂饮食喂养和药物触发的方法复制成不稳定型心绞痛动物模型.4周末、6周末采用ELISA法检测HCY水平.结果 实验4周末,与空白组比较,各造模组HCY含量明显升高(P<0.01).6周末,模型组HCY继续升高,与4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组、维生素B12组、养心颗粒组HCY含量降低,与4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养心颗粒组HCY含量较叶酸组,维生素B12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养心颗粒可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模型家兔实验模型HCY的水平,这可能是养心颗粒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
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模型兔血浆一氧化氮及前列环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模型兔血浆一氧化氮(NO)及前列环素(PGI2)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高脂饮食喂养并结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复制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养心颗粒治疗组、养心颗粒防治组、胺碘酮治疗组,并另取7只做为空白组,测定各组家兔NO及PGI2含量.结果 模型组、养心颗粒治疗组、胺碘酮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家兔血浆NO及PGI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养心颗粒防治组与模型组比较,家兔血浆NO及PGI2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用高脂饮食喂养家兔并结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可以复制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动物模型,与人类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相近似;以益气养心安神为立法组成的养心颗粒能够增加NO的合成和PGI2的含量,进而改善内皮功能,这可能是其防治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之一.
-
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模型家兔丙二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家兔丙二醛(MDA)的影响,探讨养心颗粒对高脂饮食家兔所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高脂饮食喂养并结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复制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养心颗粒治疗组、养心颗粒防治组、胺碘酮治疗组(每组7只),并另取7只作为空白组,测定各组家兔MDA含量.结果 养心颗粒治疗组给药10周后MDA含量较8周明显降低(P<0.001),有抗氧化作用.结论 养心颗粒有抗氧化作用,这可能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之一.
-
养心颗粒对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模型外周血清MCP-1的影响
目的 观察以益气养心安神为立法组成的中药复方养心颗粒对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UA)家兔模型外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 以球囊一次性损伤家兔颈动脉结合高脂饮食喂养,8周末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养心颗粒组,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各7只,另取7只家兔为空白对照组,于10周末进行药物触发的方法 复制成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动物模型.实验终点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家兔外周血清MCP-1水平.结果 养心颗粒组家兔外周血清MCP-1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和消心痛组比较,养心颗粒组MCP-1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 中药复方养心颗粒能够抑制UA病理生理过程中炎症反应,起到防治UA的作用.
-
养心颗粒对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模型血脂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养心颗粒对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模型血脂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确切作用机制.方法 家兔3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养心颗粒组、异山梨酯(消心痛)组、阿托伐他汀组.应用球囊损伤颈总动脉、高脂饮食喂养和药物触发的方法 复制成近似人类不稳定型心绞痛动物模型.采用酶标法检测血脂含量.结果 8周末各造模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养心颗粒组TC、LDL-C降低,与8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HDL-C与8周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心痛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TG、TC、LDL-C明显降低,HDL-C升高,与8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心颗粒可明显降低实验模型的血脂水平,从而减轻高脂血症损害动脉壁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这可能是养心颗粒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
养心颗粒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目的:观察养心颗粒灌胃给药的小鼠急性毒性反应,为该药的安全性评价和药效试验剂量的设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给药量法,按照《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附录Ⅱ中要求的指征进行观察,并每7d记录体重.结果:养心颗粒205.95g生药/kg对小鼠灌胃给药,与空白对照组比较,7d、14d体重未见明显减轻,未见组织器官有体积、颜色、质地的改变.结论:以大给药量给予小鼠灌胃2次(即总给药量为205.95g生药/kg),相当于临床人用剂量的约74倍,该剂量下小鼠未见死亡,各个系统和靶器官未表现相应的毒性反应.
-
养心颗粒对家免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电图时相性及心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电图时相性及心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饮食喂养并结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复制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养心颗粒治疗组、养心颗粒防治组、胺碘酮治疗组,并另取7只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各组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家兔心肌Na+-K+-ATP酶活性.结果:养心颗粒可以有效延长快速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缩短持续时间,改善心肌Na+-K+-ATP酶活性.结论:用高脂饮食喂养家兔并结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可以复制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动物模型,与人类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相近似;以益气养心安神为立法组成的养心颗粒具有提高心律失常家兔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的作用,这可能是其防治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 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 益气养心安神法 养心颗粒 Na+-K+-ATP酶 -
养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心律失常48例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养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94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仅口服芙托洛尔治疗,治疗组48例口服美托洛尔,同时加服养心颗粒.[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7.9%、93.7%,对照组单用美托洛尔治疗显效率30.4%和总有效率71.7%,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养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是值得推广的临床联合用药.
-
养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和药理分析
目的:分析与探讨养心颗粒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以及药理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共100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养心颗粒治疗1个月,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养心颗粒治疗3个月,对比不同的疗程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增长,药物的效率能够明显提高,故表现出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的现象.观察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症状疗效也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中观察组共3例患者出现恶心,2例患者出现头痛,对照组共2例患者出现恶心,1例患者出现腹胀,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所有患者继续用药后症状均消失.结论:采取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心律失常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心律失常症状,并改善患者心电图表现,且其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
养心颗粒含药血清对豚鼠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影响
目的:研究养心颗粒含药血清对单个豚鼠心室肌INa、Ica-L电流的影响,探讨养心颗粒在离子通道水平的药理机制.方法:胶原酶解法分离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2%、4%、8%养心颗粒含药血清组,采用全细胞膜片钳的方法,记录养心颗粒各组对INa、Ica-L电流的影响.结果:养心颗粒4%、8%组可延长Ica-L电流,对INa无明显影响.养心颗粒2%组对Ica-L、INa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养心颗粒通过延长Ica-L电流来延长ADP50、ADP90,发挥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且可能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
养心颗粒对易损斑块Rho/Rho激酶信号通路血清LDL-C、TC、ET-1、TNF-α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养心颗粒对易损斑块Rho/Rho激酶信号通路血清LDL-C、TC、ET-1、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2只雄性家兔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养心颗粒组、法舒地尔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及高脂饮食喂养8周,采用球囊损伤颈总动脉并注射P53基因转染建立易损斑块模型.药物治疗2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LDL-C、TC、ET-1、TNF-α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养心颗粒组和法舒地尔组血清中LDL-C、TC、ET-1、TNF-α含量下降(P<0.05);养心颗粒组与法舒地尔组比较,血清中LDL-C,TC、ET-1、TNF-α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颗粒可降低易损斑块Rho/Rho激酶信号通路血清中LDL-C、TC、ET-1、TNF-α的含量.
-
养心颗粒含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养心颗粒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通心络组.采用MTT法检测养心颗粒含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养心颗粒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且养心颗粒高剂量组效果好,与其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养心颗粒可以改善血管内皮系统功能障碍,促进心肌缺血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
养心颗粒对药物诱发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模型心肌ATP敏感性钾通道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养心颗粒对实验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心电图以及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心律失常的确切作用机制,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的28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养心颗粒防治组、养心颗粒治疗组、胺碘酮对照组,每组各7只,另取7只家兔做为空白对照组,于末次灌胃1h后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常规观察Ⅱ导联心电图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RT-PCR法测定心肌ATP敏感性钾通道的表达情况.结果:1)心电图显示:养心颗粒能延缓家兔快速型心律失常模型的出现时间,减少持续时间,且养心颗粒防治组与养心颗粒治疗组、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胺碘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T- PCR检测显示:养心颗粒治疗组、养心颗粒防治组和胺碘酮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KATP mRNA/β - actin mRNA比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以养心颗粒防治组和胺碘酮组疗效为佳.结论:养心颗粒能够明显延缓高脂饮食并肾上腺素诱发家兔实验性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缩短其恢复时间并可下调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 mRNA的表达,起到防治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作用.
-
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肌组织Ca2+ -Mg2+ -ATP ase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肌组织Ca2+ -Mg2+ -ATP ase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家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7只,即:空白组、养心颗粒防治组、养心颗粒治疗组、胺碘酮治疗组、模型组,在高脂饮食8周后给予耳缘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复制类似于人类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病理变化的家兔模型,观察养心颗粒对其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养心颗粒可以提高心肌组织Ca2+ -Mg2+ -ATP ase的活性,使快速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延迟,持续时间缩短.结论:养心颗粒通过提高心肌组织Ca2+ -Mg2+ -ATP ase的活性来增加Ca2+ 由肌浆逆浓度梯度主动转运到纵管系统,从而维持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以及调节心肌的收缩、舒张功能.
-
养心颗粒对犬心肌梗死后心脏局部自主神经的影响
目的:观察养心颗粒对犬心肌梗死(MI)后心脏局部交感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21只犬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7)、MI组(n=7)与MI+养心颗粒组(n=7),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左心室前侧壁心肌梗死模型.4周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犬梗死区旁非梗死区相同部位的神经纤维密度.结果:MI组梗死区周边非梗死区神经纤维密度(3 779.86±286.57um2/mm2)明显高于对照组(2 917.71±190.99um2/mm2;P<0.01).MI+养心颗粒组,神经密度虽高于对照组,但较MI组密度明显降低(3 134.48±265.27um2/mm2;P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养心颗粒能够抑制心肌梗死后心脏局部交感神经过度再生,这可能是其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