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刘祥璐;蒋秋华;何春明;杨瑞金

    目的:提高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2例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入路与疗效.结果:2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除2例术中自三叉神经入脑干区全程未见血管压迫,行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外,其余20例术中均发现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均在显微镜下用Teflon片与神经根隔离,完整保留三叉神经根.术后疼痛完全消失20例,部分消失或减轻2例.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能减轻手术创伤同时提高了手术效果,降低了复发率.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35例三叉神经痛

    作者:龙敏;胡志斌;黄波;汤予云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价值。方法3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均采取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疗效。结果35例中,术中发现责任血管压迫33例(94.29%),术后面部麻木4例(11.43%)、脑脊液漏1例(2.86%)、一过性听力下降1例(2.86%)。住院时间6~14(9.8±2.5)d。治愈30例,显效和有效分别为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患者均获得1年随访,复发1例,行针对性治疗后治愈。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 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听力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高飞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后患者听力障碍的影响因素.回顾性对照研究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面部痉挛患者,共2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术后均出现患侧听力障碍,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在我院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部痉挛术后没有出现听力障碍的患者27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探究听力障碍的影响因素.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面部痉挛的侧别、术前症状的轻重、年龄、病史以及责任动脉类型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使用了BAEPs(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比例为14.8%,对照组使用了使用BAEPs的比例为63.0%,观察组使用的比例明显比对照组的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听力障碍的患者中,其中永久性听力障碍的16例,暂时性听力障碍的有11例;听力丧失的有7例,听力下降的有9例.对听力障碍患者及时进行过针灸、高压氧治疗、营养神经和改善患者微循环等,术后1年内有8例患者的患侧听力完全恢复到手术前水平,平均恢复时间为(3.7±1.0)个月.面部痉挛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听力障碍与患者的性别、面部痉挛的侧别、术前症状的轻重、年龄、病史以及责任动脉类型无相关性,与患者是否使用BAEPs具有相关性,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使用BAEPs减少患者术后出现听力障碍.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作者:蒋秋华;何春明;张旭忠;杨瑞金;汤涛;吴若秋;孙业忠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对2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结果:术后91.3%疼痛消失,8.7%疼痛减轻,无1例死亡.结论:发现三叉神经进出桥脑处三叉神经与动、静脉有密切关系.

  • 乙状窦后锁孔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

    作者:李金星;裘伟光;陈伟;滕斌;马勇;王炳勇;胡勇;殷和平;黄海鹰;刘如恩

    目的 探讨乙状窦后锁孔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12例面肌痉挛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采用乳突后发际内小切口,小骨窗入颅,寻找和判断责任血管,将责任血管从面神经出脑干区分离,置入Teflon棉絮减压.术后记录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责任血管为迂曲的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12例患者术后面肌痉挛立即消失;随访至术后3个月,遗有轻度耳鸣、听力下降1例,轻度眩晕1例,无面肌痉挛复发.结论 乙状窦后锁孔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治愈率高、创伤小,远期并发症少.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66例临床分析

    作者:钟荣德;万志刚;李芸青;陈先震;薛飞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诊断以及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MVD治疗的16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7个月.166例患者术中发现血管压迫155例.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7.5%,病死率为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25%,术后复发率为4.3%.结论 原发性三叉神痛的主要病因是血管压迫,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好,安全可靠,可作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早期首选治疗方法.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

    作者:裘伟光;李金星;滕斌;马勇;王炳勇;胡勇;殷和平;黄海鹰;刘如恩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收集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8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手术方法和效果.采用乳突后发际内小切口,小骨窗入颅,寻找和判断责任血管,将责任血管从面神经出脑干区分离,置入Teflon棉絮减压.术后记录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责任血管为迂曲的小脑前下动脉或小脑后下动脉,8例患者术后面肌痉挛立即消失,随访至术后3个月,遗有轻度耳鸣、听力下降1例,轻度眩晕1例,无面肌痉挛复发.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治愈率高,创伤小,远期并发症少.

  • Teflon材料在神经外科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黎;于炎冰;郭京;左焕琮

    探讨了Teflon材料在神经外科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75例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应用Teflon减压垫棉行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并观察了21例无效和复发病例二次手术中Teflon垫棉在颅内的情况.手术总有效率为85.7%.术后及长期随访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在神经外科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应用Teflon材料制成的减压垫棉,疗效满意.Teflon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和组织相容性,是制作减压垫棉的理想材料.

  • 心理护理干预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转感觉根切断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江雪莲;庄红霞;王雪琪;姜伟;荆晓雷

    目的:分析三叉神经痛(PTN)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转感觉根切断术(Dandy)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行MVD治疗的271例PTN患者资料,将其中253例完成MVD治疗者作为MVD组,18例因MVD治疗中未发现责任血管而中转Dandy治疗者作为Dandy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20例MVD中转Dandy治疗的患者作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环节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患者入院和术后1个月McGill疼痛问卷(MPQ)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中文版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术后1个月MPQ、SAS评分低于入院时(P<0.05),SF-36评分高于入院时(P<0.05);Dandy组术后1个月MPQ、SAS评分高于MVD组(P<0.05),SF-36评分低于MVD组(P<0.05);干预组术后1个月MPQ、SAS评分低于Dandy组(P<0.05),SF-36评分高于Dandy组(P<0.05).结论:完成MVD治疗的PTN患者疼痛感、焦虑心理和生活质量均优于MVD治疗中转Dandy治疗的PTN患者,而通过实施多环节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26例护理配合

    作者:姜焕芹;刘敬敏

    1996年1月以来,我院为2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66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王红;刘爽;刘新静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对症处理.结果:本组术后疼痛消失41例,症状缓解22例,3例复发.随访3~10个月,本组治疗效果优46例,良18例,无效2例.结论:加强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的相关因素

    作者:张斌;张良文;迟令懿;王传伟;朱树干

    目的 探讨影响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53例原发性TN患者施行MVD,对临床资料行单因素x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影响MVD治疗原发性TN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①疼痛完全消失125例,疼痛明显缓解26例,未愈2例;②103例单纯受动脉压迫,49例合并静脉压迫,1例无明显责任血管,合并静脉压迫的患者术后疼痛完全消除率(71%)较单纯动脉压迫者(81%)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V2支疼痛的患者术后疼痛完全消除率(55%)较其他疼痛分布区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2支疼痛的患者,责任血管多自三叉神经的腹侧压迫(5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静脉压迫和V2支疼痛是影响MVD治疗原发性TN临床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静脉压迫、V2支疼痛的患者术后疗效较差,为独立危险因素;V2支疼痛的患者,其责任血管多自三叉神经腹侧压迫三叉神经,这成为难治性V2支疼痛新的研究方向.

  • 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附142例报告)

    作者:张良文;王萍;李峰;杨扬;朱树干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42例TN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28例(90%)疼痛消失,9例(6.4%)疼痛明显减轻,手术有效率迭96.5%.随访期大于2年的82例患者中,74例疼痛完全消除,5例时有疼痛可药物(卡马西平)控制,3例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结论 MVD是治疗TN的有效办法;对责任血管的准确判断及合理处理是微血管减压术成功的关键;良好的显微操作能大程度降低各种手术并发症.

  • 微骨孔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45例报告

    作者:宗强;韩光良;杨胜烨;陆成芳;张黎

    2006年11月~2009年2月,我院经微骨孔乙状窦后入路行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45 例.现就患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如下.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48例疗效观察

    作者:赵然;王永阁;张树全

    面肌痉挛(HFS)是神经科常见病,目前该病治疗首选显微血管减压术(MVD).2004年6月~2007年6月,我科采用MVD手术治疗48例HFS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麻醉处理

    作者:张中利;唐时荣;王玲;吴青华

    三叉神经痛是较为常见的神经性疼痛病患.传统的神经根切断术、射频电凝术、无水乙醇封闭术等治疗三叉神经痛,不但创伤大、效果差,还容易造成面部肌肉瘫痪等严重并发症[1].目前,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广泛开展,显微血管减压术已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成熟手段,其优点在于:患者不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而且保留各颅神经的功能,较少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延伟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效果.方法 2013-04-2016-04间荥阳市中医院对156例面肌痉挛患者实施显微血管减压术,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治愈121例(77.56%)、缓解31例(19.87%)、无效4例(2.56%),总有效率为97.44%.出现3例(1.92%)一过性耳鸣,经对症治疗后,2例恢复正常、1例变为永久性听力下降.2例(1.28%)脑脊液耳漏,应用骨蜡封堵乳突气房开口后均恢复正常.1例(0.64%)轻度面瘫,经营养神经治疗后,症状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随访1~3 a,均未见复发.结论 应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 显微血管减压联合三叉神经感觉根定向毁损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作者:代明安;冯书贵;杨磊;杜军霞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联合三叉神经感觉根定向毁损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联合三叉神经感觉根定向毁损术治疗。结果53例术中发现三叉神经根部有血管压迫,3例无明确责任血管。56例患者术后疼痛即刻消失,并出现轻度至中度的面部感觉迟钝和麻木感。随访0.5~3年,无疼痛复发病例,48例仍有轻度的面部麻木,8例无面部麻木。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联合三叉神经感觉根定向毁损术是安全有效,如果在术中能确定有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时,在行减压术的同时对病变的三叉神经感觉根行定向毁损术,是降低复发率和取得长期满意效果的重要因素。

  • 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晓东;贾继明

    目的:观察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0-07—2014-09我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28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改良组(n=71)和常规组(n=57),常规组给予常规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改良组给予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记录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检测术前后三叉神经周围部分脑池容积,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常规组比较较短[(2.76±0.52)h、(7.23±1.59)d vs (3.87±0.64)h、(9.85±2.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2组三叉神经周围部分脑池容积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术后改良组(17.98±2.94)cm3显著大于常规组(17.10±1.67)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改良组总有效率95.77%高于常规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改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04%较常规组19.3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复发率(1.41% vs 5.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佳,能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安全性高。

  • 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许斌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系数.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11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58).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纯显微镜下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55例,延迟治愈4例,无效1例,治愈率98.33%.对照组治愈44例,延迟治愈6例,无效8例,治愈率为86.21%.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对照组为25.8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327 条记录 9/17 页 « 12...6789101112...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