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后路内固定椎问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黄河;陈国斌;张怀成;孟炼

    目的 探讨后路内固定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采用后路内固定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48例,Ⅰo滑脱7例,Ⅱo滑脱36例,Ⅲo滑脱5例.经椎弓根RF-Ⅱ器械复位,行一侧椎板切除,将硬脊膜及神经根向对侧牵开.将滑脱椎体间隙的大部分椎间盘及上下椎体的软骨板逐一切除,充分准备好椎体间植骨床面,取充足自体髂骨打压嵌入椎体间植骨.结果 48例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月~3年,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椎体间植骨在6~12月融合,临床优良率87.5%.结论 后路内固定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在RF-Ⅱ器械复位固定的基础上,植骨量大,骨性融合满意,并发症少.

  •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加后路植骨治疗峡部裂腰椎滑脱疗效观察

    作者:罗斌;房安毓;张云;雷志福

    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RFⅡ)内固定加后路植骨治疗峡部裂腰椎滑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26例峡部裂腰椎滑脱行RFⅡ复位内固定后行椎管、神经根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其中7例加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本组患者随访11月至3年,平均17个月,根据macnab疗效评价,优良率88.4%.结论 RFⅡ内固定、后路减压、行椎体间植骨或加横突间植骨治疗峡部裂腰椎滑脱效果好.

  • 胸椎结核术后椎间植骨的改进

    作者:张旭;徐泽贵

    胸椎结核常见,易引起脊柱后凸畸形,对脊柱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为避免手术后脊柱不稳定,我院自1991年以来对过去植骨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带肋间血管蒂的肋骨瓣移位做椎体间植骨,术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椎弓根固定加椎体间植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作者:刘小平

    目的:探讨椎弓根固定加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髓核摘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椎弓根固定加椎体间植骨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优良率为51.4%,总有效率为71.4%;观察的优良率为88.5%,总有效率为97.1%.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另外两组在术后椎间隙的高度恢复上、术后腰背部疼痛和生活质量评分上也有明显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在术后的出血量和术后感染上无明显差异性.结论:椎弓根固定加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明显,可增加椎间隙高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椎体间融合相关局部因素研究及进展

    作者:李鑫;曹广如

    自Albee于1911年首次使用脊柱融合来治疗脊柱结核以来,脊柱融合术现阶段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脊柱退变性疾病、结核、创伤、畸形以及肿瘤等脊柱外科疾病,脊柱融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众多.随着人们对脊柱融合机制的不断研究,以及手术入路、内固定系统以及植入材料的不断进展和改进,脊柱融合术的融合率已明显提高.由于脊柱的前柱及中柱承受脊柱压力的80%,椎体间融合可以有效的分担内固定负荷,防止内固定的松动、断裂[1],椎体间植人物受到的轴向压力负荷可促进融合,在影像学上判断融合情况亦较后外侧融合更加容易可靠[2].理论上椎体间植骨的效果较脊柱其他部位植骨好[3].本文就近些年来椎体间融合相关局部因素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AO锁定钢板固定术的配合体会

    作者:许新华;王惠琴;邵丽

    颈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已广泛用于颈椎各种疾患的治疗.由于植骨块缺乏稳定支持,与植骨相关的并发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我院近期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AO锁定钢板固定术,既确保植骨块的稳定又提高融合率,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 经后路椎间植骨治疗下腰椎滑脱

    作者:左华;黄永辉;沈铁城

    目的 观察经后路椎体间和椎板、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对比两种不同植骨融合的近远期效果.方法 腰椎滑脱有手术指征患者,据CT判断椎管内马尾及神经根受压情况及平卧位后有无神经症状分为两组,A组14例,CT示椎管内硬脊膜囊及神经根受压明显及平卧位后神经症状部分消失,采用经后路椎管开窗减压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B组20例,CT示椎管内硬脊膜囊及神经根受压不明显及平卧位后神经症状基本消失,采用椎板间或横突间植骨,以上患者均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结果 随访时间1~2年,4~6个月椎体融合,无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无椎体间植骨脱落至椎管内,腰、下肢疼痛明显缓解及下肢肌力、感觉均有恢复,4~6个月后均能恢复日常生活及极轻体力工作.取得较满意疗效.结论 椎体间和椎板、横突间植骨融合率和融合时间及术中平均输血量无明显差异,功能恢复无显著差异,A组植骨所需量少于B组.

  •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胸腰骶结核

    作者:覃祖恩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6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前经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等抗结核治疗2w后,采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 随访12-39个月,平均2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椎体间植骨4-6个月融合,平均5个月,后凸畸形矫正满意,无1例复发.结论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有效防止植骨块松动和移位,提高植骨融合率,矫正和预防后凸畸形,减少复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48 条记录 3/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