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带状疱疹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意义

    作者:符青梅;于敬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临床治愈后可能遗留持续性疼痛,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PHN),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因此早期治疗得当对预防PHN很重要.2006年1月~2007年10月我们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有效预防了PHN.现报告如下.

  • 人免疫球蛋白治疗Epstein-Barr病毒感染患儿的疗效观察

    作者:彭红霞;王艳格;娄营;牛凤英

    目的 探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Epstein-Barr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 本组Epstein-Barr病毒感染患儿共96例,均为某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将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糖腺苷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为8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出现寒颤,对症处理后,症状恢复,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IL-8、CRP以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人免疫球蛋白治疗Epstein-Barr病毒感染抗炎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儿症状快速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

  • 阿糖腺苷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BsAg、HBcAg表达

    作者:孙祁岩;赵伟;罗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糖腺苷治疗后肝组织中HBsAg、HBcAg的表达.方法:选择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33±4岁),静脉滴注阿糖腺苷400mg/d(1次/d)×2M.治疗前、后分别行肝穿刺活检,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测其肝组织中HBsAg、HBcAg.结果:阿糖腺苷治疗前患者肝组织中HBsAg、HBcAg分别检出20例、18例,治疗后分别减至12例、10例.阿糖腺苷治疗前后肝组织中HBcAg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阿糖腺苷治疗前后肝组织中HBsAg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阿糖腺苷可以有效促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BcAg阴转.

  • 干扰素联合热毒宁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雷琴

    目的:比较重组人干扰素α1b(α-INF联合热毒宁)和阿糖腺苷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儿童IM分为阿糖腺苷治疗组(33例)、α-INF联合热毒宁治疗组(33例)和其他药物(利巴韦林等)治疗组(34例),3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无明显差异.阿糖腺苷治疗组给以阿糖腺苷 10 mg/(kg·d),1天1次,静脉滴注,总疗程5-7d.α-INF联合热毒宁治疗组给以α-INF1ug/(kg·d),肌内注射,总疗程5d,热毒宁0.5ml/Kg 静脉滴注,1天1次,疗程5-7d.结果:阿糖腺苷治疗组和α-INF联合热毒宁治疗组在热程、咽峡炎改善、淋巴结、肝脾开始缩小、异型淋巴细胞恢复至<10%的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其他药物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两个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阿糖腺苷治疗组5例出现恶心、呕吐,α-INF联合热毒宁治疗组有1例出现皮疹,停药后消退.结论:应用阿糖腺苷及α-INF联合热毒宁治疗IM均可取得明显疗效,阿糖腺苷与α-INF联合热毒宁之间的疗效比较并无明显差别,两种药物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 阿奇霉素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雪琴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124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予以阿奇霉素联合阿糖腺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咳嗽、啰音及肺X线浸润影等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7.84±2.18)天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0.62±2.7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4例,发生率为6.45%,观察组为6例,发生率为9.5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糖腺苷治疗前后肝组织中HBsAg、HBcAg表达

    作者:刘伟;赵伟;罗婵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糖腺苷治疗后肝组织中HBsAg、HBcAg的表达.选择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脉滴注阿糖腺苷400mg qd×60d.治疗前、后分别行肝穿刺活检,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测其肝组织中HB-sAg、HBcAg.治疗前患者肝组织中HBsAg、HBcAg分别检出20例、18例,治疗后分别减至18例、10例.阿糖腺苷治疗前后肝组织中HBcAg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HBsAg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阿糖腺苷可以有效促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BcAg阴转.

  • 产气肠杆菌菌体内核苷磷酸化酶的诱导表达

    作者:魏晓琨;刘岩岩;周丽娜;丁庆豹;王昌禄

    目的:阿糖腺苷(Ara-A)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临床上用于治疗多种病毒性疾病.同时也是合成阿糖腺苷单磷酸(Ara-AMP)的重要原料.本课题旨在寻找一种高效酶法生产嘌呤类阿糖核苷的方法.方法:以产气肠杆菌完整细胞为酶源,研究产气肠杆菌菌体培养条件对核苷磷酸化酶的影响及其诱导性.结果:胸苷磷酸化酶、尿苷磷酸化酶和嘌呤核苷磷酸化酶均可被多种核苷、核苷酸甚至碱基诱导.胞苷或胞苷酸的添加量为15-20mmol/L,诱导时间在0-8小时均可.经胞苷和胞苷酸诱导的菌体可使酶反应时间缩短6倍,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经诱导的菌体,在反应后仍保持较高的核苷磷酸化酶活力;而未经诱导的菌体,一次反应后即丧失大量的酶活力.结论:核苷磷酸化酶的活性可以通过诱导而提高,以此优化阿糖腺苷的生产.

  • 丽科伟、黄芪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作者:车颖悟;白亚芝;宋燕

    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期主要发病及死亡的原因.新生儿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为多器官侵犯,且病毒在受感染器宫内可持续复制,导致预后不良.既往用于治疗CMV感染的药物,如:阿糖腺苷、阿昔洛韦、干扰素和穿琥宁等的疗效均不满意.于2000~2003年用丽科伟及黄芪治疗CMV感染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 阿糖腺苷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沐新美

    目的:观察和分析采用阿糖腺苷与热毒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47例病毒性肺炎患儿,将其分成A组(n=73)和B组(n=74),A组患儿予以阿糖腺苷+热毒宁进行治疗,而B组患儿予以利巴韦林治疗,在连续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肺炎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26%,而B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各种症状消失时间均比B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热毒宁+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患儿在治疗后症状较快消失,治疗时间缩短.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100例

    作者:李超贤;赵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8例),两组均采用阿糖腺苷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同时辨证加用中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0%、99.0%,对照组分别为61.2%、96.9%,组间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4.90±1.11)d和(5.34±1.6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值得f临床推广应用.

  • 阿糖腺苷序贯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作者:杨永峰;赵伟;钟艳丹;张宁;黄平;杨毅军;陆伟明;沈玲;田玉岭

    IFN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然而IFN的疗效并不理想,其HBeAg血清转化率仅30%左右.影响IFN疗效的因素很多,其中治疗前HBV载量和疗效呈负相关.我们先应用阿糖腺苷,使病毒载量降低后再行IFN治疗,以观察IFN应答率的改变.

  • 阿糖胞苷与阿糖腺苷之误

    作者:欧美贤;卢金淼;李水军

    阿糖胞苷与阿糖腺苷均为临床常用的药物,使用过程中易被误用。本文结合热点事件对临床药物阿糖胞苷与阿糖腺苷的来源,临床用途等做一叙述。继而结合我国医疗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分析导致临床用药差错的成因、用药差错的后果以及预防措施等。本文旨在减少临床用药差错,进一步提高我国临床用药水平。

  • 阿糖腺苷的HPLC测定

    作者:徐明全;黄福星

    阿糖腺苷(vidarabine,Ara-A,1)是广谱的DNA病毒抑制剂,对由疱疹、巨细胞病毒等所致的角膜炎、皮炎、脑炎等疗效显著,已列入国家基本治疗药物,对乙肝病毒也有较好疗效.以往多采用UV法测定1含量,由于1合成过程中未完全转化的核糖腺苷(adenosine,2)的干扰,结果往往偏高[1].本研究采用RP-HPLC法测定1含量,2不干扰测定,可应用于生产过程的检测.

  • 固定化细胞转化阿糖尿苷合成阿糖腺苷

    作者:刘国生;焦璐;邢善涛;张建璀;曹倩

    采用聚乙烯醇、卡拉胶和聚丙烯酰胺为混合载体固定化埃希菌AEM0812细胞.以8.0%聚乙烯醇、1.0%卡拉胶和10%聚丙烯酰胺作为载体,菌体浓度为30%,在pH 7.0、含4.0%氯化钾的饱和硼酸溶液(成型剂)中处理36h,得相对酶活力为98.17%且较稳定的颗粒型固定化细胞,用来催化转化阿糖尿苷合成阿糖腺苷,在54℃、pH 6.5和缓冲液离子浓度120 mmol/L的适条件下,阿糖尿苷的转化率为68%.固定化细胞连续5次反应的平均转化率约54.3%.

  • 埃希菌全细胞转化阿糖尿苷合成阿糖腺苷

    作者:刘国生;邢善涛;王建琨;王秀强;赵更峰

    利用选择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到具有高核苷磷酸化酶活性的AEM0812菌株,通过16S rDNA鉴定,初步确定为埃希菌(Escherichia sp.).该菌株的适生长温度与产酶温度均为37℃,适产酶pH为7.5~8.0,通气培养佳产酶的发酵时间为8~9 h.利用该菌全细胞建立了以阿糖尿苷为底物酶促合成阿糖腺苷的反应体系,成功得到阿糖腺苷.优化反应条件,并进行了100 L放大试验,结果阿糖尿苷转化率为78.17%,反应液中阿糖腺苷浓度为9.38 g/L.

  • 炎琥宁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

    作者:郭黎;段武琼

    目的 探讨炎琥宁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9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炎琥宁治疗,观察组采用炎琥宁联合阿糖腺苷进行治疗,疗程均为7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0% (P <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精神症状缓解时间、头痛及呕吐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2组CD3+、CD4+、CD8+T细胞亚群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1),观察组增加程度更为显著(P<0.01);2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炎琥宁联合阿糖腺苷可有效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T细胞亚群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 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研究现状

    作者:李磊;杨东亮;高人焘

    慢性乙型肝炎是当前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目前有3.5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其中约75%分布在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的预后不良,可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疾病,占疾病死因的第9位[1].HBV感染目前无有效的药物治疗,磷酸阿糖腺苷和INF-α仅能抑制20%~4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核苷类似物的药效也因病毒的耐受性突变而大大降低.近年来随着对乙型肝炎免疫发病机制、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尤其是可消除免疫耐受加强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治疗性疫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本文就有关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

  •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分析

    作者:汪山林

    目的: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的效果。方法:165例确诊为IM患儿,按照治疗方案分为阿糖腺苷组92例和更昔洛韦组73例,阿糖腺苷组静脉滴注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10 mg/kg,1次/天,总疗程10~14 d;更昔洛韦组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注射液10 mg/kg,2次/天,7 d 后改为5 mg/kg,1次/天,总疗程10~14 d。观察2组急性期热程、咽峡炎改善时间、肝脾淋巴结回缩时间、异型淋巴细胞数恢复至正常时间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在急性期热程、咽峡炎的改善、肝脾淋巴结回缩及异型淋巴细胞计数恢复至正常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可取得与更昔洛韦治疗儿童IM相同的效果。

  • 阿糖腺苷与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任盛超;赵卫东;李敏

    目的 比较阿糖腺苷与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铜陵市疾控中心医疗部皮肤科门诊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阿糖腺苷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静脉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甲钴胺片、转移因子口服液、a-干扰素凝胶等基础治疗.连续治疗14天,比较两组患者水疱止发时间,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发生不良反应和治疗结束后发生遗留疼痛的例数.结果阿糖腺苷治疗组水疱止发时间、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小于更昔洛韦治疗组[(5.02±0.36)d vs(7.01±1.03)d;(8.15±1.05)d vs(10.58±1.33)d;(6.13±0.36)d vs(8.05±0.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遗留疼痛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优于更昔洛韦,其结痂、止疱时间短,疼痛缓解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 阿糖腺苷联合干扰素α2b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58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会;邵媛媛;张艳;胡秀娥

    目的:观察阿糖腺苷联合干扰素α2b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所有患儿均予儿科护理常规及一般支持治疗,对照组以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糖腺苷联合干扰素α2b 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后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显著高于对照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P <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糖腺苷联合干扰素α2b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好,安全性较高,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90 条记录 2/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