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肿瘤也有休眠时

    作者:张传生

    肿瘤学专家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些病人体内已经有了肿瘤存在,但却长期无变化,也无特殊症状,多种检查结果又在正常范围内,于是,他们将这种有趣的现象称为"肿瘤休眠".

  • 肿瘤休眠与复苏的分子调节及临床对策

    作者:殷正丰;姜治国

    肿瘤转移实际上是一个低效率的过程.肿瘤休眠的病例在临床也很多见,比如乳腺癌在长期休眠之后才出现转移复发.阐明诱导、维持和终止肿瘤休眠的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认为,一旦到达新的器官,癌细胞和靶器官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可能决定了癌细胞是进入休眠状态还是生长状态.转移生长提供了一个时空广阔的肿瘤治疗靶标.任何能够防止转移生长的治疗都具有临床应用潜能.

  • 以中药诱导肿瘤休眠作为肿瘤防治策略的探讨

    作者:王爱云;樊贤超;陆茵;张伟伟;郑仕中

    肿瘤休眠中断引起的转移复发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休眠是肿瘤细胞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又没有明显生长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打破终引起肿瘤转移复发.肿瘤休眠使得在无法根除肿瘤细胞的情况下,允许通过诱导其休眠防止肿瘤复发或通过靶定存活机制、耐药机制来诱导残留休眠细胞死亡:休眠标志物的发现还有助于判断预后.因此肿瘤休眠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目前肿瘤休眠疗法在临床抗癌治疗中己获得明显的进展.中医药在肿瘤患者术后或放化疗后的无病阶段使用极为普遍,中医药有可能通过诱导或维持肿瘤休眠状态,从而防止肿瘤复发.

  • 肿瘤休眠治疗-癌治疗的新战略

    作者:王湘辉;柴福录

    1 肿瘤休眠的概念 肿瘤休眠(Tumor dormancy)指肿瘤的生长处于休止状态,但休眠的肿瘤细胞仍具有增殖潜能。细胞学上肿瘤细胞处于分裂停止(G0期) (cell cycle arrest)或增殖与凋亡(apoptosis)的平衡状态[1]。当肿瘤从原发灶转移到机体其他部位时往往要经历一个数月至数年的休眠期。对肿瘤休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如在肿瘤休眠期实施手术治疗往往得到良好预后,而在不适当时期进行手术则有可能促进癌呈暴发性生长、增殖以及转移。目前对于肿瘤休眠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它可能是机体的一种重要抗癌机制,与宿主的免疫功能,细胞周期调控,内分泌状态及肿瘤营养血管等综合因素有关。通常认为以下因素可能诱发肿瘤休眠:1)缺乏诱导血管生成的反应或产生抗血管生成的肽,造成肿瘤血管缺乏;2)免疫系统的激活,诱发细胞介导的细胞溶解作用;3)增生的调节作用:如缺乏生长激素的刺激和细胞因子诱导的生长抑制及分化诱导。其中肿瘤血管缺乏或选择性消除肿瘤血管生成的反应近来尤引人注目[2]。

  • 肿瘤休眠与血管新生

    作者:张瑜;车国卫

    肿瘤休眠是指肿瘤细胞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而没有明显生长的一种状态,存在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是恶性肿瘤难以彻底根治的根源之一.现在研究表明血管新生与肿瘤演进密切相关.本文从血管新生与肿瘤休眠的关系,肿瘤休眠模型的建立,肿瘤休眠的研究方法,休眠标志物的检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为阐明血管生成与肿瘤休眠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肿瘤提供有益的线索.

  • 情绪因素及抗焦虑药物对肿瘤休眠及复发的影响

    作者:苏广彦;刘玉琴;任乐荣;刘险峰;顾蓓;董继红;高进

    目的:研究情绪因素以及通过药物控制情绪因素对肿瘤休眠状态的维持与打破及后续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利用肿瘤休眠模型,附加单笼饲养和不定时空瓶刺激联合诱导小鼠产生焦虑、愤怒等应激情绪的小鼠慢性情绪应激模型.通过灌胃给予常规抗焦虑药物地西泮来控制焦虑情绪,探讨情绪及抗焦虑药物对肿瘤休眠状态的维持及防止肿瘤复发的作用.实验分为五组,分别为休眠对照组、单纯给药组、诱导焦虑组、焦虑给药组和外伤刺激组.以500个小鼠乳腺癌细胞Ca761-03接种于小鼠左腿肌肉.休眠对照组、单纯给药组和外伤刺激组常规饲养,其中外伤刺激组在第1个月末切除右爪作为外伤刺激,单纯给药组每天定量灌胃给予地西泮溶液.诱导焦虑组和焦虑给药组以单笼饲养和不定时空瓶刺激联合诱导小鼠产生焦虑、愤怒等应激情绪,其中焦虑给药组每天定量灌胃给予地西泮溶液.连续观察2个月,观察小鼠焦虑情况,观察肿瘤休眠打破(肿瘤发生)及肿瘤转移发生情况.结果:各组肿瘤休眠率分别为70%、100%、60%、90%和40%.各组成瘤率分别为30%、0、40%、10%和60%.各组的肺转移率分别为20%、0、30%、0和60%.结论:本项研究结果证实,长期负面情绪会促进肿瘤休眠状态的打破,加速肿瘤的生长、复发及转移.抗焦虑药物可以明显减少焦虑行为,并有利于肿瘤休眠状态的维持,减少肿瘤的复发.

  • nm23-H1基因对实验性裸鼠肺癌细胞休眠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延军;刘伦旭;车国卫;朱文;朱大兴

    目的:建立人非小细胞肺癌实验性裸鼠肺部的肿瘤细胞休眠模型,并验证nm23-H1基因是否具有促进肿瘤细胞休眠的作用.方法:L9981-nm23-EGFP是nm23-H1基因以真核载体pEGFP质粒转染L998l所构建的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EGFP是转染真核空载体pEGFP质粒的不合nm23-H1基因的人高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以L9981-nm23-EGFP肺癌细胞作为实验组,空载高转移性肺癌细胞株L9981-EGFP作为对照组,分别接种裸鼠,8周后处死全部裸鼠,检测2组裸鼠肺部肺癌细胞的Ki-67增殖指数,凋亡指数,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裸鼠肺组织的调亡指数和G0/G1期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结果:L9981-nm23-EGFP组免疫组化增殖指数、凋亡指数和VEGF的表达均低于高转移性L9981-EGFP组.流式细胞术检测裸鼠肺组织的凋亡指数亦支持免疫组化的结果.实验组Co/G1期细胞占细胞总数的比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裸鼠肺部有肺癌休眠细胞存在.实验组裸鼠肺部肺癌休眠细胞多于对照组.nm23-H1基因可能具有促进肺癌细胞休眠的作用.

  • 肿瘤休眠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孟琳;王丹丹;唐琪;李杏;刘杰;辛颖;孙宏晨

    肿瘤休眠是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之一。肿瘤休眠也是临床上肿瘤难以根治、发生转移和复发的重要原因。肿瘤休眠机制涉及一系列相关基因、细胞因子和蛋白质等,因此肿瘤休眠机制是多样而复杂的。近年来,随着对肿瘤休眠研究的逐渐深入,许多肿瘤休眠的相关机制被发现。本文分别从免疫抑制激活肿瘤休眠、血管休眠促进肿瘤休眠和肿瘤休眠相关的信号通路对肿瘤休眠影响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 节律化疗诱导肿瘤休眠的研究进展

    作者:乔京京;辛彦

    肿瘤休眠是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基础,各种微转移病灶及循环中的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被认为是休眠状态的肿瘤细胞可能的存在形式.目前认为靶向治疗及内分泌治疗等手段可以诱导肿瘤细胞长期处于休眠状态,抑制肿瘤复发.节律化疗是以小剂量持续给药为特点的化疗方式,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恢复宿主抗肿瘤免疫,是一种作用于肿瘤微环境,诱导肿瘤休眠的治疗手段.但因其用药方式、剂量及疗效判定方式尚无统一认识,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尚未清楚,需要进一步体内、体外实验证实.

  •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心血管系统护理体会

    作者:卢竹菊;陈晓钟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商品名:恩度,山东先声麦得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产品)能多靶点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导致肿瘤休眠或退缩,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1].国内外多个研究中心将恩度应用于晚期鼻咽癌患者,使患者生存获益并得到生活质量改善.该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心脏反应.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放疗科2010年4月以来共有17例晚期鼻咽癌患者接受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治疗过程顺利.现将心血管系统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肿瘤干细胞与转移

    作者:张众;王华新;谢丰培

    肿瘤干细胞( cancer stem ce11,CSC)的某些基本生物学性能,如CSC启动和维持癌繁殖的能力,符合终形成转移所必需的条件。已有实验证明癌干细胞具有转移能力。癌干细胞呈异质性,其中含有具转移能力的亚群。癌巢侵袭性边缘的单个癌细胞可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epithe1ia1-mesen-chyma1 transition,EMT),从而变成CSC状态。对播散性瘤细胞的分析证明其中所含表达CSC的癌细胞比原发灶多。微环境对转移CSC具有重要作用。休眠瘤细胞与CSC有显著的相似性。微环境改变与瘤细胞休眠的起止过程密切相关。

  • 肿瘤休眠与血管新生

    作者:严晓慧

    肿瘤休眠是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之一,其机制未被完全阐明.研究表明,肿瘤休眠与血管新生受损有关,当环境中促血管生成因子超过抗血管生成因子时,休眠肿瘤可获得血管新生表型而逃脱休眠.虽然休眠肿瘤获得血管新生表型转换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抗血管生成治疗仍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诱导肿瘤休眠的策略.

  • Transwell小室环境下小鼠不同器官微环境对人舌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郭梦竹;牟云;于大海;梁飞新;温琦涛;王振瑞

    目的:探讨骨髓和淋巴结微环境对人舌癌细胞SCC-9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Transwell小室建立微环境与SCC-9共培养体外模型,分为5组:SCC-9单独培养组(对照组),SCC-9+Balb/c小鼠骨髓共培养组,SCC-9+Balb/c小鼠淋巴结共培养组,SCC-9+Balb/c裸鼠骨髓共培养组,SCC-9+Balb/c裸鼠淋巴结共培养组。采用直接计数法分别于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检测SCC-9的数量。结果:利用Transwell小室成功构建骨髓、淋巴结微环境与SCC-9共培养体外模型。计数结果显示,SCC-9在Balb/c裸鼠淋巴结共培养组中的增殖程度高于其他4组(P<0.05);在Balb/c裸鼠骨髓,Balb/c小鼠骨髓和淋巴结共培养组中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抑制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微环境可能通过不同的肿瘤休眠机制,控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休眠,终被动形成淋巴转移的靶向性。

  • 肿瘤休眠研究进展

    作者:苏广彦;刘玉琴

    肿瘤休眠是肿瘤细胞在体内长期存在而又没有明显生长的一种状态,它是肿瘤复发的根本原因.阐明肿瘤休眠机制,对于控制肿瘤复发有着重要意义.

  • 肿瘤休眠疗法的理论与临床研究现状

    作者:钱振超

    早已发现肿瘤可长期处于静止、潜伏、无明显生长的状态--肿瘤休眠.随着对肿瘤休眠本质和机制研究的深入,近年来肿瘤休眠疗法及其临床应用已受到关注:低剂量连续化疗;抗血管生成疗法;单抗、瘤苗等免疫疗法及其综合应用,可能使肿瘤/转移灶长期处于休眠状态,达到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之效,这对进展性、再发癌,尤其是高龄患者不失为可行、可以耐受、可能有效的新疗法.

  • 健脾化瘀方促进小鼠肝癌休眠的作用及其免疫机制研究

    作者:黄旭晖;张晓文;梁荣华;郭苇;陈燕銮;王昌俊

    目的 通过建立小鼠肝癌休眠模型,并予健脾化瘀法干预,研究其促进肿瘤休眠的作用及其免疫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肝癌休眠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化疗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卡莫氟、中剂量健脾化瘀方及高剂量健脾化瘀方进行干预.处死小鼠后,接种部位取材,免疫组化染色检测Ki-67、TGF-β、IL-10等相关指标的表达.结果 ①肿瘤组织休眠情况:在反复外伤刺激下,空白对照组休眠率为0.化疗对照组休眠率为80.0%.中药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休眠率均为86.7%;②对Ki-67增殖指数的影响:化疗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两两比较,其Ki-67增殖指数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与化疗对照组两两比较,均低于化疗对照组(p<0.05);而中药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间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对TGF-β表达水平的影响:化疗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两两比较,空白对照组TGF-β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前三组(p<0.05);但化疗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与中药高剂量治疗组间两两比较,TGF-β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④对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化疗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两两比较,空白对照组IL-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前三组(p<0.05),但化疗对照组、中药低剂量治疗组及高剂量治疗组间两两比较,IL-10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健脾化瘀方有促进小鼠肝癌休眠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调节免疫抑制肿瘤细胞的TGF-β、IL-10表达有关.

  •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外转移灶的观察

    作者:石明;郭荣平;林小军;陈敏山;李锦清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外转移的某些特性.方法:收集11年内在我院施行了根治性肝切除术,术后出现肝外转移而肝内无复发的35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5例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分别于术后1个月到8年出现临床可以查知的转移灶而无肝内复发,其中8例(22.9%)患者于术后3~8年才发现肝外转移灶.结论:肝癌远处小转移灶可以在术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处于肿瘤休眠状态(长达7年多),是远期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治疗术后可能存在的小转移灶,对预防术后复发和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 肿瘤休眠机制与治疗靶点的发现

    作者:李长菲;操胜;孟颂东

    肿瘤休眠(turnor dormancy)是指肿瘤细胞在人体内长期存在而没有明显生长的一种状态.肿瘤休眠的现象非常普遍,休眠的肿瘤细胞在部分肿瘤患者甚至正常人体内均可检测到.休眠细胞的长期存在是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根源之一,对肿瘤休眠机制和标志物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设计靶向治疗.本文中我们主要就肿瘤休眠发生的机制、肿瘤休眠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进行综述.

  • 肿瘤休眠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车国卫;刘伦旭;周清华

    肿瘤休眠(tumor dormancy)是临床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恶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之一,休眠细胞的长期存在是恶性肿瘤难以彻底根治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根源之一.本文从临床上发现肿瘤休眠存在、肿瘤休眠概念的演进、肿瘤休眠动物模型的建立、肿瘤休眠的分子及调控机制,以及肿瘤休眠的诱导、维持、再激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开发诱导肿瘤休眠的药物和应用肿瘤休眠疗法根治肿瘤提供有益的线索.

  • 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策略

    作者:林举择;王昌俊

    恶性肿瘤的病死率居高不下主要与其术后高复发和高转移密切相关,而临床上制约恶性肿瘤远期疗效的重要瓶颈也是肿瘤术后高复发和高转移.免疫功能降低是肿瘤术后发生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拟根据肿瘤休眠理论探讨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主要根源,并且进一步从免疫机制,特别是从逆转免疫逃逸角度探索抗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靶向作用,从而拓宽和发展防治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思路和方法.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