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采血前与检验科血型检测结果不一致1例
目的 对献血者采血前与检验科检测血型结果不一致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用血清学方法检测ABO、H抗原;应用PCR-SSP方法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并对ABO基因第6,7外显子进行直接测序分析.结果 经过试管法检测为B(A)型,PCR-SSP和直接测序得到血型为B(A)04/O01.结论 血型鉴定中,不同试验方法检测灵敏度有差异,高通量的检测方法中可能无法检测到一些弱凝集反应.
-
HLA-DR单倍型与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HLA-DR基因单倍型在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应用PCR-SSP技术对110例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患者和101例中国南方汉族健康对照者的23个HLA-DR等位基因进行分型,比较两组间DR53-DRB1、DR52-DRB1和DR51-DRB1单倍型频率(HF)并计算其相对危险性(RR).结果 DR16-DR52单倍型的频率肺结核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01〈P〈0.05),其RR为3.10;DR1-DR53、DR1-DR52、DR13.3-DR53、DR12-DR53、DR13.3-DR52、 DR7-DR52、DR9-DR52单倍型的频率肺结核病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前四者P〈0.01,后三者0.01〈P〈0.05),其RR分别为0.29、0.26、0.38、0.52、0.25、0.10、0.42.结论 DR12-DR53、DR7-DR52、DR9-DR52单倍型的存在可能与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的发病有关联,而其它单倍型的差异则可能是因其组成基因的基因频率差异所致.
-
HLA-DQB1-HLA-DRB1单倍型与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HLA-DQB1-HLA-DRB1单倍型在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应用PCR-SSP技术对110例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患者和101例中国南方汉族健康对照者的20个HLA-DRB1和8个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比较两组间DQ2,3(8)-DRB1、DQ3(7)-DRB1、DQ3(8,9)-DRB1、DQ2,3(7,9)-DRB1、DQ2-DRB1、DQ4-DRB1、DQ5-DRB1和DQ6-DRB1单倍型频率(HF)并计算其相对危险性(RR).结果 DQ2,3(8)-DR14.1、DQ3(7)-DR16单倍型的频率肺结核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10 vs.0.50、4.18 vs.0.99),其RR分别为13.40和4.41;DQ2-DR1、DQ2-DR12、DQ2-DR13.3、DQ3(7)-DR1、DQ3(7)-DR13.3、 DQ3(8,9)-DR13.3、DQ2,3(7,9)-DR1、DQ2,3(7,9)-DR13.3、DQ2,3(7,9)-DR13.4、DQ4-DR4单倍型的频率肺结核病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84 vs.5.60、1.37 vs.5.60、4.18 vs. 11.00 、2.30 vs.9.89、12.62 vs.22.28、5.61 vs.11.56、3.70 vs. 14.40、16.88 vs.28.94、5.13 vs.12.12、2.30 vs. 6.13),其RR分别为0.31、0.23、0.34、0.21、0.47、0.44、0.46、0.38和0.35.结论 DQ2,3(8)-DR14.1、DQ2-DR12、DQ2,3(7,9)-DR13.4、DQ4-DR4单倍型的存在可能与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的发病有着关联,而其他单倍型差异的显著性则可能是因其组成基因的基因频率差异所致.
-
用PCR-SSP技术对MN血型系统基因分型
目的: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PCR-SSP)技术对MN血型系统基因定型,观察其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2对DNA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等位基因M和N,用扩增人类生长素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作内对照,对103例随机供血者进行了基因分型,并与血清学所定表型结果比较.结果:103例随机供血者标本均获得了满意的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所定表型结果完全相符合.用基因直接计数法统计,M、N基因频率分别为0.4806和0.5194,P>0.5.结论:PCR-SSP用于MN血型系统基因分型结果可靠,易操作,需检材量小,且不受限制,在输血医学、法医学、遗传学等领域有推广价值.
-
蒙古族儿童过敏性紫癜及其重要脏器损害与HLA-DRB1基因的关联性
目的:探索内蒙地区蒙古族儿童过敏性紫癜(AP)及其累及肾脏、胃肠道和关节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关联性.方法:引入PCR-SSP技术,在内蒙地区无血缘关系、与异族通婚史及其他风湿性疾病史和家族史的蒙古族人群中,收集AP57例,其中累及肾脏20例、胃肠道29例和关节26例,分别与同群体中102名健康儿童的HLA-DRB1等位基因者进行型别分析.结果:HLA-DRB1*110x、*130x和*070x基因频率分别在AP及其累及肾脏和胃肠道为13.2%、22.5%和23.4%,比相应对照组的6.1%、7.1%和9.2%增高(x2分别是4.378-和7.203,P分别是0.036、0.010和0.007).并得出OR分别是2.386、4.108和3.231,均>1,其95%可信区间分别是1.045-5.447、1.495-11.286和1.354-7.709,其内均不包含1.EF分别是0.143、0.303和0.286,均>0.而DRB1*120x基因频率在累及胃肠道和关节分别为3.5%和1.9%,均比对照组13.7%低(x分别是4.645和5.831,P分别是0.031和0.016).并得出0R分别是0.306和0.219,均<1,其95%可信区间分别是0.086-1.087和0.049-0.987,前者内包含1,后者不包含1.PF分别是0.136和0.12,均>0.结论:HLA-DRB1*110x、*130x和*070x等位基因可能分别是内蒙地区蒙古族儿童AP及其累及肾脏和胃肠道发病单体型中一个遗传易感基因;而DRB1*120x等位基因可能为累及关节的遗传保护基因,是否为累及胃肠道的保护基因尚待进一步实验证实.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与HLA等位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AITD与HLA-DQA1*0501、DQA1*020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干预组GD患者194例、患者118例以及健康者148例,采用PCR-SSP扩增HLA-DQA1*0501、DQA1*0201目的基因片段方法,后根据SPSS 10.0统计,进行率的X(2)检验,计算OR值,对比分析他们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探讨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按照两组对比,干预组194例GD患者和118例HT患者的HLA-DQA1*050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这GD患者和HT患者的HLA-DQA1*020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按照性别对比,只发现DQA1*020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两组女性患者中显著降低.结论:通过研究得出,HLA-DQA1*0501等位基因与GD患者和HT患者的发病易感性有相关性,而DQA1*0201等位基因则女性患者的保护性相关.
-
中国牡丹江地区献血人群HPA基因分布特征的研究及数据库的建立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牡丹江地区献血人群HPA基因及其多态性分布特征,判断HPA抗原不配合比率,确定有临床意义的抗原系统,建立已知HPA基因型血小板献血者数据库.采用PCR- SSP方法对154名无血缘关系的献血者做HPA基因分型,计算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并与国内外不同人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54名健康、无血缘关系的献血者均表达出HPA-a基因中的1a -17a基因;仅表达HPA-b基因中的1b、2b、3b、5b、6b和15b,未表达HPA4b、7b -14b、16b和17b;在基因型中主要以aa纯合子表达为多,具有高杂合度的为HPA15,其次为HPA3.HPA基因组合型有23种组合型,其中5种频率>10%,其余18种频率<8%,经x2检验验证本地区HPA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定律.结论:本研究已确立牡丹江地区154人的HPA血型分布遗传特征,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相比具有本地区人群特点,由此建立了牡丹江地区已知HPA基因型的血小板供者数据库,可为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者提供相匹配的供者,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免疫学意义.
-
婴儿ABO血型的鉴定及应用于临床输血
为了研究6个月内婴儿ABO血型正确定型方法及影响因素,采用常规血清学法、凝胶柱法及PCR-SSP 3种方法对6个月以内的婴儿进行血型鉴定.结果表明:在使用不同方法检测婴儿ABO血型结果不符的33例中,常规血清学方法32例红细胞定型与血清定型不符,1例是由细菌感染产生类B抗原所致的假相合.凝胶柱法可正确定型27例,正确率84.4%.PCR-SSP法可对所有标本做出正确定型.凝胶柱法与PCR-SSP法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6个月以内的婴儿进行ABO血型鉴定,推荐采用凝胶柱技术.凝胶柱法红细胞定型与血清定型相符的婴儿输血采用同型输注,但若婴儿患有感染性疾病时,应考虑到类B抗原引起的假相合.凝胶柱法红细胞定型与血清定型不符的婴儿输血时使用O型洗涤红细胞等成分血,待PCR-SSP法分型结果做出后,改为同型输血.
-
中国汉族Rh血型基因多态性观察
为了观察中国汉族非血缘关系随机个体和家系Rh血型的基因多态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扩增技术,扩增Rh血型C/E基因,D基因外显子,内含子2和10,插入片段以及Rh Box,检测160例Rh阳性个体,71例Rh阴性个体及7个先证者为Rh阴性的家系的血样品.研究结果显示,带有C抗原的Rh D阴性个体D基因结构具有多态性,D基因外显子有完整的、部分缺失和完全缺失的3种形式;先证者为Rh D阴性的家系中,大部分成员均出现插入片段和Rh Box,且在遗传上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插入片段或Rh Box并未影响D基因的表达;全部Rh D阴性和阳性个体中没有发现"正常的"Rh D外显子4.结论:中国人带C抗原的Rh D阴性者的基因结构具有多态性,具有完全缺失、部分缺失和不缺失3种情况,并可能存在特殊的D(nf)Ce单体型;本组样本不能确定插入片段和Rh Box与D基因表达有关,插入片段和Rh Box的生物学功能尚需进一步研究;中国汉族的Rh血型基因序列不同于白种人,应建立本民族的Rh基因文库.
-
311份脐血样本HLA基因型无法判读原因探讨
本研究探讨影响脐血样本HLA分型结果的因素.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反应(sequence-specific priming,SSP)对311份经过PCR-SSO和PCR-SSP方法仍无法判读HLA型别的脐血进行HLA低分辨重新分型,并对其中7份仍然无法确定HLA型别的脐血样本进行直接测序(sequence-based typing,SBT),分析无法判读的原因.结果显示:311份脐血样本中99.4%样本不能判定是因为当时HLA分型方法本身的限制性所造成的,0.6%样本不能判定的原因怀疑是脐血中存在母血污染所致.结论:HLA基因分型方法中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法(sequence-specific oligonueleotide probe hybridization,SSO)探针设计不足及PCR-SSP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的缺乏是影响HLA分型结果无法判读的主要因素.
-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进行HLA-DRB1配型的可行性研究
为了探讨通过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进行HLA-DRB1配型的可行性, 选择经PCR-SSP证实的20例HLA-DRB1相合及2例HLA-DRB1不相合的病人及其同胞供者的标本为实验对象,全部标本通过PCR扩增HLA-DRB1第二外显子基因片段,PCR产物经梯度变性处理后通过DHPLC检测,在部分变性温度下,检测病人与供者的HLA-DRB1第二外显子DHPLC峰型是否相同,以判断供受者的HLA-DRB1基因型是否相同.结果表明: DHPLC与PCR-SSP进行DRB1配型比较分析, 经kappa检验,kappa值为0.776, P值=0.00, 说明两种方法的配型结果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用于HLA-DRB1配型方便,经济实用并解决了HLA新基因的不断出现与相应的位点的引物或探针设计和开发的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DHPLC HLA-DRB1配型 PCR-SSP -
人RHD基因Rhesus盒的检测及其意义
为了解人RHD基因的组合情况,进一步研究RHD基因遗传结构和预测新生儿溶血病,采用PCR-SSP方法,设计4条引物,用同一PCR反应条件同时检测人RHD基因的上游、下游和杂交的Rhesus盒.结果显示:RHD-/RHD-纯合子个体只检出杂交Rhesus盒,无上、下游Rhesus盒,RHD+/RHD-杂合子个体能同时检出上、下游和杂交Rhesus盒,RHD+/RHD+纯合子个体只检出上、下游Rhesus盒,无杂交Rhesus盒.50例RhD阳性样本中5例(10%)为RHD+/RHD-型,其余(90%)均为RHD+/RHD+型.98例无血缘关系RhD阴性汉族人样本中,54例(55.1%)为RHD-/RHD-纯合子,36例(36 7%)为RHD+/RHD-杂合子即RHD基因单体型(可用于对RHD基因单体型进一步分析),8例(8 2%)为RHD+/RHD+纯合子.2例弱D型样本同时检出上、下游和杂交Rhesus盒,为RHD+/RHD-型.16例Del型中10例(62.5%)同时检出上、下游和杂交Rhesus盒,为RHD+/RHD-型,6例(37.5%)只检出上、下游Rhesus盒,无杂交Rhesus盒,为RHD+/RHD+型.这些样本RHD基因10个外显子的检测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结论:本方法所需引物少,操作简便,结果判断直观,适合临床应用.在RhD阴性中国汉族人中存在为数不少的RHD无效基因(非缺失型和部分缺失型占44.9%).
-
3438例山东汉族脐血供者HLA-DRB1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特点
为研究山东汉族人群DRB1基因的分布特征,探讨中国广大地区甚至世界其它人种利用山东脐血供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可能性,应用PCR-SSP方法对山东地区3 438例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健康新生儿脐血进行了HLA-DRB1低分辨等位基因的分布调查.结果显示:在山东汉族人群中前5位高频率等位基因依次为DRB1*15(0.1817),*07(0.1369),*09(0.1221),*04(0.1084)和*12(0.1038),低频率的等位基因是DRB1*0302/0303(0.0003),*10(0.0151),*16(0.0262)和*01(0.0322).通过山东汉族人群与相关文献中其它人种和不同地域的汉族人群的比较分析显示:没有任何1个DRB1等位基因是某一人种或民族所特有的,但DRB1基因在不同种族的人群中有其各自独特的人群分布特征,并且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人群中亦有其独特的地理分布特征.结论:北方人在山东脐血库中容易寻找到DR等位基因相合的异基因脐血供者.中国南方人和日本人在山东也完全可能寻找到DR等位基因相合的异基因脐血供者,其机率较北方人稍低.白种人甚至非裔美国人均有可能在山东脐血库中寻找到DR位点低分辨等位基因相匹配的异基因脐血造血干细胞.
-
湖南北部汉族人群MICA/B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 研究MICA/B等位基因在湖南北部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PCR-SSP(PCR-sequence-specific primers)方法和PCR-SBT(PCR-sequence-based typing)方法对95名无亲缘关系的个体进行MICA/B基因分型.结果 在湖南北部汉族人群中共检测到11个MICA等位基因,频率高的依次为MICA *010 (28.95%)、MICA *008∶01(20.53%)和MICA* 002∶01(15.79%);共检测到5种STR(short tandem repeat)型别,其中MICA* A5 (37.89%)和MICA* A5.1(21.05%)频率高.在湖南北部汉族人群中共检测到10个MICB等位基因,以MICB* 005∶02/010常见(58.42%),其他较常见的等位基因有MICB* 002∶01(10.00%)、MICB* 008 (7.89%).在湖南北部汉族人群中,单倍型MICA* 004-MICB* 004∶01与MICA* 010-MICB* 005∶02/010具有显著的连锁不平衡.将MICA/B基因在湖南北部汉族人群中的分布与该基因在其他人群中的分布进行比较,显示MICA/B基因的分布在不同人群之间存在差异.结论 湖南北部汉族人群有自己独特的分布特征.
-
越南中部京族HLA-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检测和分析越南中部京族HLA-DQA1等位基因的多态性. 方法应用PCR-SSP方法对214名健康、无血缘关系的越南中部京族儿童、青年进行HLA-DQA1分型. 结果检出10个HLA-DQA1等位基因,频率高的为DQA1*0104(25.8%),低的是DQA1*0601(1%). 结论越南中部京族人的HLA-DQA1等位基因分布具有民族特征,与中国各民族及泰国人的HLA-DQA1等位基因分布有差异.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 PCR-SSP 越南京族 -
病理为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小儿肾病综合征HLA-DRB1基因分型
目的 研究山西汉族小儿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检测20例病理为非IgA MsPGN的小儿肾病综合征HLA-DRB1基因特异性,从而确定该病的HLA分型.结果 20例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非IgA MsPGN患儿的HLA-DRB1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HLA-DRBl*11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50%vs 8.33%,x2=9.544,P=0.002,CI=1.674~9.995,RR=4.09).9例HLA-DRB1*11阳性患儿全部伴血尿、血压增高和短暂的肾功能受累.结论 山西汉族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非IgA MsPC,N患儿与HLA-DRB1*11有显著相关性,具有此基因者易伴血尿、高血压及短暂的肾功能受累.为揭示该病发病机制中免疫遗传学机制所起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
-
人类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PCR-SSP分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目的建立PCR-SSP方法检测人类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方法参照KIR基因数据库,采用计算机软件设计一系列特异性引物建立PCR-SSP方法,以人类生长激素基因特异性引物作为内对照,以Dynal公司的KIR PCR-SSP分型试剂盒作为验证.结果本实验所设计的KIR特异性引物可检测出所有KIR基因,扩增产物条带清晰,特异性强.结论本实验建立的KIRPCR-SSP方法结果准确,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PCR-SSP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基因型 -
HLA-DRB1等位基因与中国北方汉族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与中国北方汉族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中国北方汉族PM/DM患者的HLA-DRB1等位基因. 结果与168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在52例PM/DM患者中HLA-DRB1*040x和DRB1*120x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29.80,RR=6.61,Pc<0.01;χ2=22.22,RR=5.82,Pc<0.01);DRB1*070x的基因频率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基因频率,且差异有显著性(χ2=10.68,RR=4.48,Pc<0.05).38例DM患者中HLA-DRB1*040x和DRB1*120x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26.33,Pc<0.01;χ2=20.82,Pc<0.01);DRB1*070x的基因频率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基因频率,且差异有显著性(χ2=9.62,Pc<0.05).14例PM患者HLA-DRB1*040x基因频率也明显增高,但经P值校正后无统计学意义(χ2=6.12, Pc>0.05).10例伴间质性肺炎型患者HLA-DRB1*120x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的基因频率明显增高,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2.56,Pc<0.01). 结论 PM/DM与HLA-DRB1*040x、*070x和*120x有显著性相关,为揭示PM/DM的发病机制中免疫遗传学机制所起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HLA-DRB1等位基因 PCR-SSP -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以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equence-specific prime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SSP)作为金标准,探讨贝克曼-库尔特EPICS XL HLA-B27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进行HLA-B27流式细胞术检测的患者187例,分别进行流式细胞术HLA-B27抗原检测和PCR-SSP基因型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187份AS患者标本中,DNA抽提合格标本157份.PCR-SSP结果显示58份阳性,99份阴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阳性标本60份,阴性标本97份.以PCR-SSP为金标准,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性为96.7%,准确度为98.7%.结论 流式细胞仪检测HLA-B27对AS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适合于临床大规模样本量的筛查.
-
HBV感染者人类白细胞Ⅰ,Ⅱ类抗原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分析HBV感染者体内病毒持续和清除与HLA-A,B,DRB1各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技术,对6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32例HBV感染后病毒清除者(感染恢复组)和40例骨髓移植供者(正常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HLA-A,B,DRB1)分型检测.结果:在慢性乙型肝炎组,HLA-DRB1*12等位基因分布频率较正常组(0.230vs0.075,P=0.004,OR=3.674,95%CI:1.445-9.338)和HBV感染恢复组(0.230 vs 0.063,P=0.004,OR=4.468,95%CI:1.492-13.377)均显著增高,HLA-B*35,DRB1*13则显著降低(0.066vs0.163,P=0.027,OR=0.362,95%CI:0.143-0.918;0.016vs0.008,P=0.017,OR=0.174,95%CI:0.035-0.859);HLA-A*69,B*56也显著降低(均0.000 vs0.037,P=0.031).HLA-A*02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慢性肝炎组与HBV感染恢复组比较显著降低(P=0.044),HLA-B*51在感染恢复组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9).结论:机体对HBV易感性和病毒持续或清除与HLA等位基因多态性相关.HLA-DRB1*12可能既为易感性位点,又能促进病毒的持续感染;HLA-B*51,A*02可能为易感性位点,但感染后易清除病毒;HLA-DRB1*13可能是抗HBV感染的保护性基因;HLA-B*35,B*56和A*69在中国北方汉族人可能也为抗HBV感染的保护性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