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针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作者:王佩玲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6例神经根型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腹针治疗组、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组和腹针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组(综合组)各42例,三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腹针组、梅花针刺络拔罐组、综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83.3%、97.6%.结论:腹针组、梅花针组二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差不多,均能取得不错疗效;综合组与其他二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疗效型.

  • 腹针结合留针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作者:杨海峰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留针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结合留针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疼痛指数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疼痛指数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2组下降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治疗组止痛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8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针结合留针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 腹针配合体针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滕春光;孙靖若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体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配至腹针配合体针组和药物组各30例,3个月经周期为一观察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痛经的各种症状均有改善,症状积分均下降(P<0.01),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药物组(P<0.01);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病程越短,病情越轻,疗效越好.结论:腹针配合体针对原发性痛经有明确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改善原发性痛经的各种临床症状,且无毒副作用.

  • 腹针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作者:夏兆新;薛宁;张秀丽;朱栋华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62例女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治疗组采用腹针结合低频电刺激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治疗30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针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优于单纯盆底肌训练。

  • 腹针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海城;陈华德

    简要介绍睡眠障碍的腹针及其配合治疗方法,包括单纯腹针治疗、腹针结合体针治疗、腹针配合耳穴埋针治疗、腹针配合耳穴贴压磁珠治疗、腹针配合四神聪、腹针配合针刺安神点和腹针结合灵龟八法等治疗方法.说明腹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副作用少,不失为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并对腹针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做了讨论.

    关键词: 腹针 失眠 综述
  • 腹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钰;樊凌云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使用腹针(一次/d)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一剂/d,早晚分服)治疗,2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显效7例,占14%,有效38例,占76%,无效5例,占10%,总有效率90%.结论:腹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较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腹针联合浮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6例疗效观察

    作者:梁彦

    目的:腹针与浮针联合使用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观察.方法:腹针主穴:下脘、中脘、关元、气海、患侧上风湿点、健侧商曲、患侧滑肉门三角刺.配穴:风寒湿型灸神阙,气滞血瘀型加双滑门、双外陵,气血亏虚型配双大横.配以浮针:进针点在距离压痛点1~2cm,以此为支点进行扫散动作.结果:36例就诊者中痊愈26例,好转10例,有效率达100%.结论:腹针与浮针联合使用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效果甚佳.

  •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贾一波;冯先霞;罗凯;周友龙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疗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疗法;观察组给予薄氏腹针疗法,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采用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HSS评分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薄氏腹针疗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效果良好,优于常规方法.

  • 腹针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62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文雅;樊凌云;王惠生;邓晓鹏;孙俊珍;周慧文;王晓霞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对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影响.方法:依照本研究纳入标准选取入选病例脑卒中患者6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常规取穴,治疗组在上述体针基础上加用腹针疗法,两组均留针35min.疗程共计21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患肢感觉及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分别以Fugl-Meyer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进行相应客观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显著提高FMMS积分与ADL积分,并降低NIHSS量表积分(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提高FMMS积分与ADL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针在改善患者感觉功能与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上均具有明显作用,证实其对缺血性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具有良好疗效.

  • 近年针灸治疗失眠的进展及思考

    作者:王乐琴;杜永康

    现代的快节奏生活使失眠渐渐成为人们头痛的疾病,针灸疗法作为中医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治疗失眠在临床上都有着见效快、安全、绿色的特点,笔者系统整理了近年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现代临床治疗失眠多从心、脑、神入手,临床多利用体针、耳针、腹针等针法治疗失眠,而且临床疗效确切.但我们也发现,目前临床治疗失眠,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文献质量普通不高,临床研究的循证医学思维还不够完善,且缺少对针刺疗程、针刺间隔相关因素的研究;关于针刺刺激量、刺法与临床疗效的研究也比较少;灸法作为针灸的一项重要治疗方法,治疗失眠对灸法的利用率普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临床优化针灸治疗失眠的治疗方案提供了研究方向.

  • 腹针配合神阙隔姜灸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的临床研究

    作者:魏裕红;邓扬嘉;刘晶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神阙隔姜灸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用腹针配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单用腹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总分及各因子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总分、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睡眠药物3个因子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针配合隔姜灸改善失眠患者PSQI,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效率及减少睡眠药物方面优于单用腹针.

  • 针刺宁神穴结合腹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义敏;徐冬梅;宋春华;董勤建

    目的:通过针刺宁神穴与腹针相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为宁神穴结合腹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门诊确诊为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患者按照时间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1组:宁神穴结合腹针加常规针刺治疗;治疗2组:宁神穴加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每组治疗40min/d,连续治疗6d,休息1次,共治疗12d.治疗前后分别用PSQI、中医临床症状量表及临床疗效诊断标准进行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的PSQI量表评分前后差异显著,说明三组患者均有所改善;在中医症状评分中,三组患者也均有所改善.三组间比较,PSQI量表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是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说明治疗1组效果佳.结论:①三组均可有效地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②针刺宁神穴结合腹针加常规取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优于针刺宁神穴加常规取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优于常规取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

  • 局部围刺和腹针联合中药治疗黄褐斑35例观察

    作者:张娜

    目的:观察局部围刺和腹针联合中药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72例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用局部围刺和腹针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局部围刺和腹针联合中药治疗黄褐斑见效快、疗效好。

  • 腹针合脐灸干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万清;林少贞;曹湘萍;陈丽兰;苏丽玲

    目的:探讨腹针合脐灸干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我院就诊及体检的10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腹针合脐灸干预,对照组实施运动和饮食控制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及体质指数变化,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及体质指数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合脐灸疗法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干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腹针配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作者:王佩玲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腹针治疗组、梅花针拔罐刺络治疗组、腹针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综合组)各40例,三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腹针治疗组、梅花针拔罐刺络治疗组、腹针结合梅花针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90.0%、97.5%.结论:腹针治疗组、梅花针拔罐刺络治疗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差无几,都能取得较好疗效;综合组和其他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综合疗法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疗效.

  • 痰热内扰型女性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针刺方案的优选

    作者:焦玥;韩颖;栗新;刘朝晖;周文娜;周劲草;吴中朝;杨金洪;孟凡颖

    目的 从失眠及相关抑郁、焦虑症状综合评价针刺治疗痰热内扰型女性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优选方案.方法 以27例痰热内扰型女性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设计,以体针、耳针、腹针分别结合不针刺、常规选穴、常规选穴+辨证选穴对患者进行2个疗程共20次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疗程后、第2疗程后及治疗后1个月测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观察睡眠情况,测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观察抑郁和焦虑情况.结果 随着治疗的进行,体针、耳针对PSQI评分的改善效果呈上升趋势,而腹针呈下降趋势,治疗结束后体针和耳针对于降低PSQI评分仍然有远期疗效;体针对于HAMD评分的降低效果呈上升趋势,耳针先上升后下降,而腹针呈略下降趋势,治疗结束后体针和耳针对于降低HAMD评分仍然有远期疗效;体针对于HAMA评分的改善呈先上升后略有下降的趋势,耳针略有上升,而腹针呈下降趋势,治疗结束后体针和耳针对于降低HAMA评分仍然有远期疗效.体针常规选穴、耳穴常规选穴、腹针常规选穴+辨证选穴治疗对PSQI评分降低趋势影响大;体针常规选穴、耳针常规选穴+辨证选穴、腹针常规选穴+辨证选穴治疗对HAMD评分降低趋势影响大;体针不针刺、耳针常规选穴+辨证选穴、腹针常规选穴治疗对HAMA评分降低趋势影响较大.结论 针刺治疗痰热内扰型女性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优选方案为腹针(常规选穴+辨证选穴)配合体针(常规选穴)和/或耳针(常规选穴+辨证选穴).

  •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胃肠调理在针灸治疗脑病中的应用

    作者:黄凯裕;梁爽;傅淑平;于美玲;卢圣锋

    胃肠道与脑关系密切,脑肠轴理论的提出把对脑与胃肠道相互作用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对胃肠道影响脑功能的免疫、神经、内分泌、肠道菌群通路进行梳理,结合胃肠道疾病与脑病发生密切相关的机理、针灸调节胃肠道的效应及针刺调理胃肠道治疗脑病的理论基础,全面剖析和探讨针灸通过胃肠调理治疗脑病的可行性.提出针灸治疗脑病过程中应当重视对胃肠道的调节,加强胃经、大肠经及腹部腧穴的使用.

  • 薄氏腹针治愈甲状腺癌术后失音1例

    作者:刘云霞;杨媛

    喉返神经损伤所致的失音是甲状腺癌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薄氏腹针是以传统经络理论为基础,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及疑难疾病,具有安全、无痛的优点.介绍运用薄氏腹针从脏腑辨证人手,治愈失音1例.

  • 腹针配合McKenzie疗法对颈型颈椎病的镇痛效果

    作者:傅惠兰;曲姗姗;陈俊琦;黄泳

    目的:观察腹针针刺、麦肯基(McKenzie)疗法及二者配合对颈型颈椎病的疼痛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颈型颈椎病颈痛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严格纳入颈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组,分别接受腹针针刺治疗、麦肯基疗法治疗及腹针配合麦肯基疗法治疗.观察镇痛效果及治疗简化McGill量表总分、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的变化.结果:三组的镇痛效果总有效率分别为63.3%、96.7%和100%,三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x2=35.596,P<0.001);三种治疗方法均可显著降低颈型脊椎病患者的颈痛评分,且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19.452,P<0.001);三组患者简化McGill量表在PRI、VAS、PPI方面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 0.001),组间比较显示单纯腹针与腹针配合麦肯基疗法的各项目减分显著大于单纯麦肯基疗法(P<0.05),而腹针组与腹针配合麦肯基组之间,PRI、VAS、PPI的减分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麦肯基疗法与腹针疗法均能显著缓解颈型颈椎病的颈痛症状;二者结合,能够提高镇痛的总有效率.

  • 秦氏头皮针结合调气扶阳腹针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作者:秦敏;傅雨薇;曾科学

    目的 观察秦氏头皮针结合秦氏调气扶阳腹针与传统经穴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差异.方法 60例患者均为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康科门诊女性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设计,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秦氏整体针法治疗,对照组予传统黄褐斑针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两组患者每周治疗3次,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皮损面积、颜色评分、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血清雌二醇(E2)水平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皮损面积、颜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血清雌二醇(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基本治愈12例,显效11例,好转5例,无效2例;对照组基本治愈6例,显效8例,好转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 秦氏整体针法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615 条记录 5/31 页 « 12345678...303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