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离体人肺内微小动脉培养技术的建立及其收缩特性的观察

    作者:邝素娟;杨慧;饶芳;郝宁;崔建修;侯兴华;林秋雄;单志新;吴书林

    目的 建立体外培养人肺内微小动脉的方法,并观察其对收缩剂反应的基本特性,为研究药物及各种活性因子对人肺血管的长期作用提供有效的实验模型.方法 取癌旁5 cm以上的肺组织,于冰浴和无菌条件下,利用显微操作分离出肺内微小动脉,制备成1.8~2.0 mm长的血管条,分两组,一组急性分离组(新鲜组)马上进行血管张力测定;另一组(培养组)置于含DMEM-F12培养基(内含10%胎牛血清、1%青链霉素)的培养皿内,通以95%02、5%CO2混合气,在37℃的条件下培养48 h,再进行张力测试.进行血管张力测定时,用两根直径40 μm的不锈钢丝平行穿过血管腔,钢丝的四个端分别固定于微血管张力测定仪浴槽内钳夹的四个螺丝上.采用累积给药法,分别给予血管受体依赖性收缩剂血栓素A2类似物(U46619)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非受体依赖性收缩剂60 mtmol· L-1 KCL,然后测定血管的张力变化.结果 培养组对血管收缩剂U46619和ET-1能产生浓度依赖性收缩,U46619的pD2为7.60±0.10,Em.为136.40%±6.17% (n=11);ET-1的pD2为7.17±0.22,Emax为137.14%±5.52% (n=9),结果类似于新鲜组:U46619的pD2为7.78±0.11,Emax为131.29%±3.79%(n=13);ET-1的pD2为7.53±0.15,Emax为139.11%±6.66% (n=1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组对血管非受体依赖性收缩剂60mmol· L-1 KCL产生的收缩力Emax为(7.67±0.85)mN(n=12);新鲜组的Emax为(7.73±0.97)mN(n=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血管器官培养的方法培养人肺内微小动脉48 h,能维持血管平滑肌的基本收缩特性,可作为研究各种物质对血管长效作用的有效模型.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肺内小动脉对血栓素及内皮素的反应性降低

    作者:陈怡静;邓春玉;邝素娟;马珏;赵国栋;张光燕;崔建修

    目的 探讨肺通气功能正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肺内小动脉对血管活性物质(如:血栓素A2、内皮素等)的反应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分离人肺内小动脉,制备血管条,采用微血管张力测定技术,分别比较肺通气功能正常与COPD病人肺内小动脉对60 mmol/L高钾溶液、血栓素A2类似物U46619(100 nmmol/L)、内皮素(ET-1) (30 nmol/L)诱导反应的张力变化;观察用非特异性环氧化酶抑制剂吲哚美辛孵育后肺内小动脉张力变化幅度的差异.结果 与肺通气功能正常病人相比,COPD病人肺内小动脉对U46619(对照组:7.68±2.31mN,COPD组:5.89±2.43mN,P<0.05)和ET-1(对照组:5.97±2.08mN,COPD组:3.99+2.15 mN,P<0.01)引起的张力明显下降,而两组对高钾溶液引起的张力变化无明显差异(对照组:5.65±1.70mN,COPD组:5.02±1.38mN,P>0.05);吲哚美辛孵育后,对照组肺血管张力下降(对照组:孵育前平均张力比孵育后平均下降39%,P<0.01;COPD组:孵育前平均张力比孵育后平均上升5%,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对血栓素类似物U46619、内皮素ET-1反应性降低.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