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师多点执业现状的认知调查和分析

    作者:刘思佳;沙胜楠;仇星谕;杜伟

    医师多点执业是指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后,受聘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的行为.通过对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现状进行认知调查后,认为制度不完善与医护人员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是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主要发展困难原因;医师主观意愿不强烈使得医师多点执业推进缓慢;国家法律法规制度仍不完善成为制约多点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 我国医师多点执业实施受阻的原因分析和对策探讨

    作者:李秋华;潘小炎;王诗意;韦艳妮

    医师多点执业的意义在于通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间人才的纵向与横向交流,进而实现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多元化办医、体现医师劳务价值、实现医师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促进公立医院改革等目标.本文从卫生行政部门、医院、执业医师、患者等4个层面梳理分析医师多点执业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提出探索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合理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医师多点执业的合法性、培养老百姓“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理念等对策建议.

  • 京津冀区域三甲医院医师多点执业意愿调查与分析

    作者:赵金红;戚海琴;晏苗苗;彭静;王晗影;马新乐;何蓓

    目的 了解京津冀区域三甲医院医生群体对医师多点执业的意愿状况,分析影响其意愿的多方面因素,为京津冀区域医疗服务一体化协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天津和河北保定三地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逐个匿名问卷调查方式.结果 被调查488名医生对多点执业总了解率为94.3%,有多点执业意愿的为84.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医生群体多点执业意愿的因素为性别(OR =0.488,95% CI:0.267~0.894)、职称(OR=0.574,95% CI:0.332~0.991)、收入满意度(OR=3.435,95% CI:1.928~6.120)和多点执业了解度(OR=0.313,95%CI:0.148~0.659);医生群体在外多点执业需求情况中环境好、设备完善(76.2%)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78.9%)所占比例高.结论 京津冀区域三甲医院医生群体对多点执业总的意愿较高,女性和职称较低者对多点执业的意愿相对较低,是医师多点执业宣传的重点人群,收入不满意者更容易选择多点执业.

  • 某医院医疗纠纷成因216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作者:张元宇

    目的 分析某医院医疗纠纷成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对该院医疗纠纷发生主要原因按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观察病情不细致、处理不及时、漏诊误诊、医疗器械质量不过关、医师技术责任造成事故、患方医学知识缺乏、费用纠纷及医师多点执业等几方面分类整理并录入电脑,采用Excel 2007进行分析,对医疗纠纷年间分布、患者情况、当事医师情况等内容等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本组医疗纠纷发生主要原因为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观察病情不细致、处理不及时,漏诊误诊,医疗器械质量不过关,医师技术责任造成事故,患方医学知识缺乏,费用纠纷,所占比例分别为25.00%、20.83%、9.72%、11.11%、6.94%、18.06%、8.33%;本组医疗纠纷特点随着时间呈上升趋势,2010年为39.35%,患者高龄发生率为31.02%、急诊抢救阶段多发(35.65%),当事医师学历低,大专及以下发生率为45.37%,医师多点执业发生率为7.87%.结论 造成医疗纠纷的原因很多,有医方因素,有患方因素,也有社会因素.防范重点在于,加强医疗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诊,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对医师多点执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论医师多点执业中患方的法律风险与防控

    作者:阚凯;石悦

    允许医师多点执业是新医改方案中的一项重大探索,各方参与者面临的潜在法律风险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其中,患方的法律风险表现在生命健康权易受侵害、责任承担主体不明确、知情同意权利和财产权益难保障三个方面.医师多点执业患方法律风险的防控机制建构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前者包括坚持公益性原则,整治走穴行为,开发新型的医疗责任保险险种等;后者包括建立多点执业首诊负责制、严格交接班制、特别档案管理下的准入准出制,对多点执业聘用合同的必要条款作出强制性规范等.

  • 医师多点执业问题刍议

    作者:陈王华;沈春明;徐洁

    新医改方案提出了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要求,这对于更好地统筹调配医疗卫生资源,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促进区域间、机构间人员和技术的交流,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技术水平,方便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看病就医,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但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我们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对其进行鼓励与规范.

  • 基于劳务关系角度对医师多点执业的法律分析

    作者:殷琦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劳务关系中医师与医疗机构之间将面临的问题及其法律后果,并对医师多点执业劳务关系所存在的法律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

  • 公共政策执行博弈理论在医师多点执业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季宝轶

    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具有对我国稀缺的医疗资源进行再分配的性质,政策执行不可避免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而引入公共政策执行博弈理论,可以从公共政策执行中所遇到的问题入手,剖析相关影响因素,推导出深层次原因,为对应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

  • 医师多点执业背景下公立医院的困惑

    作者:张齐梅;贺晓萍;王忠朝

    本文从公立医院视角捋析了医师多点执业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以此探寻医师多点执业遭受公立医院阻碍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供相关后续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参考.

  • 关于推进泸州市医师多点执业制度运行的思考

    作者:王琼;孙雪;魏洋;王仕凤

    本文围绕医生多点执业制度的相关问题对四川省泸州市医疗机构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多数被调查者都支持实施该制度,但目前推行该制度尚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障碍:一是医生与其工作单位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人身依附关系,医生与单位之间固定的用工关系难以打破;二是实行医生多点执业后,如何合理地规定医生执业机构数与执业机构级别,以及如何认定可以开展多点执业的医生的资格;三是各方利益的冲突难以解决;四是医生多点执业后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以及监管制度的建立.以此调查结果为基础,提出以下五方面的建议:一是建立完善的医疗领域人才市场体系;二是确立医师多点执业的机构数量、职业职称、职业区域;三是平衡各方利益;四是可借鉴采取"团队多地点执业"模式减少医疗风险;五是完善医生监管制度,保障医疗质量.

  • 医师多点执业的SWOT分析

    作者:王琼;杨艳;孙雪;杜鑫

    “医师多点执业”改革制度是新医改中一项探索性举措,旨在促进优秀医师人才合理流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文章应用SWOT分析法对“医师多点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对基层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减少行业限制、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等促进医生多点执业实施的策略。

  • 我国医师多点执业制度推行受阻的原因及其对策

    作者:王琼;黎志敏;杨艳

    我国2009年的医改方案提出要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但这一制度作为医改的重要内容,却没有稳步实施.本文结合我国实际,从人事分配制度、保障制度、执业风险等方面分析了医生多点执业政策推行受阻的原因,并介绍了国外医生多点执业的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从政府管理、保证医疗安全、平衡相关者利益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医师多点执业制度稳步推进的建议.

  • 基于患方视角对医师多点执业的认知、 需求与评价

    作者:唐立健;李欣怡;乜金茹

    [目的]分析患方对医师多点执业的认知、 需求和评价,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对策.[方法]选择江苏省6家医疗机构,调查患者和家属869人,应用秩相关、 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数据.[结果]6.33%的被调查者了解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对医师多点执业的支持率为51.67%,不同年龄和相关政策了解程度对多点执业支持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果大医院医生定期到基层医院开展多点执业,74.34%的被调查者会首选到基层医院就诊.7.48%的被调查者接受过医师多点执业服务,对医疗技术水平、 治疗效果和总体服务满意度分值分别为3.97分、3.82分和3.92分,三者之间有相关关系(P<0.01).[结论]加强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宣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医疗责任险、 医疗服务监管等配套措施,以保证医师多点执业的诊疗质量和安全.

  • 中国医师多点执业的主要模式比较

    作者:刘振学;赵琨

    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对国内医师多点执业的制度和实践进行总结,分别比较了全面放开、强制到基层、鼓励到基层、部分人员自由执业四种医师多点执业制度模式,医生工作室集团、体制内医生集团、体制外医生集团、通过互联网平台执业四种医师多点执业实践模式.提出医师资源下沉需更有效的多点执业制度支持,应给予医师多点执业实践更宽松的探索空间.

  • 医师多点执业的利弊分析与建议

    作者:陈香桦;朱乐莹

    目的:在医师多点执业推行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为医师多点执业的全面开展提供政策上的建议。方法:在介绍医师多点执业推行现状的基础上,采用 SWOT 分析法深入分析推行医师多点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结论:医师多点执业的推行仍存在很多问题,应通过完善医师信息系统、改革医疗人员编制、健全法律法规等对策保证医师多点执业更好地开展和实施。

  • 医师多点执业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作者:王霞;张勇;张新升

    分析我国职业医师的基本现状,讨论实施医师多点执业的意义及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职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行医理念,建议诚信数据库等建议,为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提供借鉴.

  • 我国医师多点执业的适宜模式研究

    作者:周琳;郭子涵;连斌

    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如何立足国情,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医师多点执业道路至关重要.文章以国家规定的三种多点执业模式为出发点,结合已有的政策,探索医师多点执业的适宜模式.

  • 虚拟化技术基础上的医师多点执业信息系统

    作者:郭浩;张斌;王志强;岳芙蓉;蔺峥嵘

    针对新医疗改革对医疗信息化提出的要求,分析虚拟化技术的内涵,提出建设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医师多点职业信息系统,从医院内网实现、虚拟桌面分配、安全措施等方面介绍系统实现过程,阐述应用效果.

  • 论医生工作室的法律属性及其风险防范

    作者:高丛林

    医生工作室是当前医师多点执业新政下的热门话题,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被认为更能体现医生价值,可以满足多元化需求,让患者看病更容易.但医生工作室并非独立的医疗机构,而是在医师多点执业背景下形成的医疗团队.由于医生工作室与所在医疗机构形成集体劳务关系,与单点执业医师相比需承担更大的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应通过内部约定责任比例和购买医疗责任保险的方式防范风险.

  • 医师多点执业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作者:李平龙

    医师多点执业值得推广,但存在以下法律问题:医师申请多点执业是否须经第一执业机构同意?医师多点执业下医疗损害责任如何承担?医师多点执业下如何加强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监管?对此,我们认为,法律应明确:医师申请多点执业应当经过第一执业机构同意,明确由患者就诊医疗机构对患者承担医疗损害责任,从医师多点执业资格、规定多点执业机构数量、强化内部管理等方面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监管.

88 条记录 4/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