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影响分析
通过对现行各种支付方式的利弊比较分析,探索能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支付方式。在支付方式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我们要以医疗质量和效率优先为条件,综合平衡各方面利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的作用,绝不能因控制医疗费用而牺牲了医疗质量。
-
医疗保险预付制改革可以控制我国医疗费用的上涨吗? ——基于PSM模型及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
在当前我国医疗服务价格不断上涨,居民就医负担仍然较重的背景下,改革医疗保险支付方式被认为是解决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抓手.评估医疗保险预付制改革对控制医疗费用及减轻疾病经济负担的成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使用2011年和2015年CHARLS数据,借鉴DIDPSM思想,运用交互项模型与PSM模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利用2012年新农合预付制支付方式由试点改革阶段进入全面普及阶段的一次自然实验,研究发现:(1)预付制可以控制门诊及住院费用上涨,即与改革初期未参保者相比,全面普及预付制改革后参保患者的门诊和住院费用均有所下降;(2)预付制改革后,参保患者的门诊和住院自付费用分别下降了17%和33%,说明医疗保险及其预付制改革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医疗费用的上涨,减轻了居民就医负担;(3)在PSM的基础上,交互项模型系数的估计值和显著性未发生改变,印证预付制改革效果良好.
-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比较分析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有预付制和后付制两大类,各种支付方式在具备一方面或几方面优点的同时,也伴随着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缺点存在,探索一种适宜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成为世界各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
北京市三甲医院为实施诊断相关分组(DRGs)制度应做的准备工作
通过回顾北京市实施DRGs的历程和国内其他地区的经验,归纳DRGs的临床适用范围,讨论三甲医院在DRGs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进一步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三甲医院应在医院信息化,积累DRGs相关的病历收费数据,标准化诊断和操作编码,推广临床路径等领域做好准备.
-
北京地区16个常见病种DRGs病种费率测算
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预付制是当前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医疗服务预付费方式.这种支付制度通过预定病种费率,使服务提供者承担经济风险,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规范医疗行为、激励医院加强内部管理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1].
-
DRGs预付制病种费率制定方法初探
诊断相关分组预付制(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prospec tive payment system,DRGs-PPS)是一种使用面颇广的价格管制方法.它根据首要诊断、次要诊断、并发症、合并症、年龄、性别等因素,将疾病分成不同的病种组合(DRGs).
-
国内部分城市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现状及启示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尚未实施全国统一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各地均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其他城市的实施经验,制定并实施了适合本地区的费用支付方式.为掌握我国实行的各种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现状,总结各地在实施预付制支付方式中面临的问题、采取的对策及取得的经验,为北京市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课题组根据典型抽样的原则,选取了九江、镇江、深圳等12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在文献复习、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进行了现场考察.
-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DRGs简介
医疗费用控制是个世界性难题,其不合理增长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及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面对与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卫生服务支付方式会影响到医疗服务供方的医疗行为,并对费用控制、资源配置、医疗质量以及卫生服务过程中的效率、公平产生明显的导向或者制约作用.而按诊断相关分组预付费(DRGs-PPS)是当前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医疗服务预付制方式,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规范医疗行为、激励医院加强内部管理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2],值得研究和借鉴.
-
按医疗服务项目付费制与诊断相关分组预付制的利弊分析
医疗服务市场是典型的非完全竞争市场,其显著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其他特征许多都派生于此[1].电子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属性,信号发送、信息甄别和激励与约束等市场机制只能部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有必要运用非市场手段--政府管制来弥补市场的不足,政府通过制定相应制度、政策对市场进行调整,其中价格和支付方式是管制重点.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项目付费制和基于诊断相关分组的预付制的作用机制.
-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比较
选择合理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保证医疗资源有效利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关键.作者通过分析比较总额预算制、按服务项目支付、按服务单元付费、按人头支付、按病种支付和按疾病诊断分类定额预付制等多种支付方式的优劣,认为各种支付制度都是在不同情况下、为了不同目的而实行的,各有利弊.其中,按疾病诊断分类定额预付制,应是我国积极探索和研究的支付方式.
-
美国Medicare定点长期照护医院支付制度简介及启示
美国医疗照护保险(Medicare)中有一类定点医院被称为长期照护医院(LTCH),属于急性后期照护(中期照护)机构,是唯一一类通过住院天数区分的机构.作者回顾并总结了美国LTCH支付制度的发展历程及支付方式,以期对我国完善医疗保险、构建中期照护制度有所借鉴.
-
我国公立医院按病种付费制度的探索与建议
目前,我国医疗服务支付方式正从按项目付费的后付制,转变为按一定服务单元付费的预付制,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引导居民合理就医、改变医疗机构内部激励机制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探索合适、有效的支付方式对于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按病种付费是一种相对合理的医疗费用管理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既兼顾了政府、医院、患者等多方利益,又考虑了医疗质量与费用的平衡[1]。现梳理并总结按病种付费的特点、我国实施按病种付费改革进展及存在问题,借鉴国际经验,为我国推进按病种付费提出实施建议。
-
国内外护理院付费方式现况及启示
随着医疗费用在世界各国的迅猛上涨,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为重要和紧迫的难题.医疗支付方式的改革备受各国政府的重视,成为卫生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1].预付制和后付制是两大基本支付方式,预付制主要包括按总支出额付费、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3种形式;后付制包括按服务项目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2].护理院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各国长期护理政策的不同,支付方式也存在差异.本文着重对国内外护理院的付费方式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同制定护理院的付费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
-
总额预付制下的三级医院住院费用控制办法利弊分析
探讨总额预付制下的三级医院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院内控制办法的利弊.方法采用分科定额的管理办法,将总定额的95%分配给具有独立产生医保费用的科室;5%分配给医技科室,按月核算并兑现.结果2009年医院承担医保费的分担额下降20%,临床科室分担住院费用下降50%.结论总额预付制有利于促进医院在收入总量固定的情况下,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但影响三级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我国的医保制度的医疗保险模式和发展情况面临着一个难题,就是医疗保险支出的过快增长,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1].医疗保险基金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原有的按项目付费的支付制度.为了保证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把完善支付制度作为今后改革的重要方向.医保的支付方式基本分为两类:预付制和后付制.
-
支付改革促公立医院转型
支付方式是指购买方将费用支付给提供方的方式.从医保购买服务的角度来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一种价格的改革,涉及4个价格要素:计价单位、付费标准、质量标准和支付先后时间.而相关改革的实质是改变4个价格要素,即计价单位从按项目付费为主,转变为按结果付费;付费标准从国家的医疗服务定价,转变为依据医疗机构的服务成本和历史数据;质量标准更加规范;支付时间从后付制转为预付制.
-
单病种步入改革序列距离主流路遥水远
全面走向预付制后,中国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迎来向单病种付费推进的新阶段.过去一段时期,提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多表述为“系统推进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支付方式改革”,而近两年以来,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都更多倾向于单病种付费.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到当年底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后,进入2016年,全国各地纷纷推出按病种付费的新政,不少地方设定了实施单病种付费的病种数“不少于100个”的下限,有的地方则要求达到200个甚至更多.医改明星三明更是推出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住院费用全部按病种付费的政策.
-
上海预付制:渐进式改革
-
上海预付制:渐进式改革
-
沪医保总额预付五大隐忧
以国际经验看,医保支付方式经历了一个从后付制向预付制的发展过程,总额预付是医保预付制中的一种.如果说传统的按服务项目付费方式是由医保机构承担全部费用风险的话,那么,预付制中的总额预付就是另一个极端,是由医院和医生承担几乎所有的医疗费用负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