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102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英;武秀梅;李园园;索磊;张红爱;张惠芳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TP)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NTP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 102例NTP患儿中,60例(58.8%)为感染导致的血小板减少,10例(9.8%)围生期窒息缺氧,8例(7.8%)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9例(8.8%)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11例(10.8%)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其他4例(3.9%).61.8%的患儿无出血表现,多见皮肤出血点或紫癜、瘀斑、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经病因及对症治疗后患儿血小板计数很快恢复正常,大部分预后良好.结论 NTP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因复杂多样,早期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及对症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孕妇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

    作者:徐琦;梁梅英;徐雪;窦莎;宋庆华;陈哲

    目的 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孕妇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PIT)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2008年1月至2014年11月诊治并分娩的107例(3例双胎)ITP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出生后第1~5天新生儿血小板计数,将新生儿分为PIT组(血小板计数<100×109/L,22例)和血小板正常组(88例).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并对新生儿PIT的发生与孕妇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PIT组与血小板正常组孕妇年龄、ITP确诊孕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血小板计数低值、分娩前血小板计数、妊娠期是否使用激素或丙种球蛋白、分娩孕周及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PIT的发生与孕妇年龄、孕产次、妊娠期血小板计数低值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22例新生儿PIT中,出生日血小板减低16例(73%),出生后第1~5天6例(27%);出生日出现血小板低值7例(32%),出生后3日内出现20例(91%).结论 新生儿PIT的发生可能与ITP孕妇年龄、诊断时间、妊娠期血小板水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是否接受治疗及分娩方式无关.但应严密监测新生儿出生当日及5天内血小板水平,及早诊断.

  •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治疗及预后

    作者:李书朝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临床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11年5月~2013年10月救治的218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考察其发病原因、临床治疗措施以及预后。结果:经研究发现,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主要由以下因素所导致: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病因的47.2%;围生期新生儿窒息缺氧,约占23.9%;寒冷损伤,约占13.3%;子宫内感染,约占6.4%;新生儿溶血症,约占5.5%。另外,患儿遗传、免疫等方面因素也具有一定程度影响。经病因治疗后,大多数患儿能够康复,但病情严重者则可能出现预后不良的情况。结论: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症,病因复杂多样,易发生多种脏器出血等并发症,应及早诊断、积极采取对因治疗措施,以改善预后。

  • 某医院2014-2016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卫晓慧;王静;白媛

    目的 调查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TP)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NTP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以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74例新生儿为对象,回顾性分析其NTP发生情况,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NT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574例新生儿NTP的发生率为7.49%(43/574),其中早发型NTP患儿中存在肺部疾病、细菌性感染、临床出血、血小板计数<50×109/L、死亡例数明显低于晚发型NTP患儿,差异显著(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体质量、胎龄、宫内生长迟缓、宫内感染、产妇表面血小板抗体、GPⅡb/Ⅲa与新生儿发生NTP密切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宫内感染、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是影响新生儿发生NTP的高危因素.结论 宫内感染、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是影响新生儿发生NTP的高危因素,临床可以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以便有效预防NTP的发生.

  • 新生儿重度血小板减少症30例临床分析

    作者:林冰纯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新生儿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30例血小板减少症患儿中足月儿15例,早产儿15例;平均胎龄(35.0±4.8)周;平均体重(2.19±0.94) kg;宫内生长迟缓、宫内感染、晚发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为常见病因。其中早发性重度血小板减少症常见病因为宫内生长迟缓,而晚发性重度血小板减少症常见病因为晚发败血症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重度血小板减少患儿发生出血13例(43.33%),但按血小板计数进行分组比较临床出血情况,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重度血小板减少症常见病因为宫内生长迟缓、宫内感染、晚发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出血比例高,需早期明确诊断,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

  •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相关因素的分析

    作者:胡海燕;张健;傅燕娜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T)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预后及与危重评分的关系.方法:将89例新生儿NT患儿根据血小板减少程度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分析NT相关因素、治疗、预后及与危重评分的关系.结果:重度组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时间明显长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红细胞计数、危重评分明显低于轻度组(P<0.05~P<0.01),C反应蛋白、败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P<0.01).结论:感染是NT的主要因素,血小板减少程度与危重评分关系密切,早期诊断及时病因治疗至关重要,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65例

    作者:黄梅;何炎志

    目的 观察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不同剂量治疗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儿65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IVIG治疗,并根据IVIG用量分为大剂量组1 g/(kg·d)×2d;小剂量组400mg/(kg·d)×3~5 d;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2,3,5d后,治疗组血小板计数值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小剂量丙种球蛋白可有效升高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的血小板水平,减少严重出血,同时避免大剂量IVIG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 1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发现HPA-21bw等位基因报告

    作者:周豪杰;邓晶;丁浩强;聂咏梅

    目的 调查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儿是否携带人类血小板抗原HPA-21w等位基因.方法 对20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及其母亲采用DNA测序方法进行HPA-21bw基因分型.结果 DNA测序表明1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儿GPⅢa编码基因1 960位G→A,为HPA-21 a/b杂合子;而其母亲为HPA-21 a/a纯合子,与患儿HPA-21bw不配合.结论 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儿中首次检出HPA-21 bw等位基因,提示HPA-21 bw抗原是中国人群引起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潜在抗原位点.

  •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邵智利;马德冉;韩利霞;王乐;陈静;刘景汉

    目的 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T)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固相凝集法(MASPAT)对2014年5月-2016年10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10名NT患儿和其中18名患儿的母亲做血小板抗体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血小板抗体阳性组(观察组)和阴性组(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发病时间、颅内出血情况,分析组间差异,对比2组随机输注患儿的24 h血小板纠正计数增加值(24h CCI).结果 本组患儿血小板抗体阳性率20.91% (23/110).观察组与对照组NT发病时间:≤72 h者分别为82.61%(19/23) vs 49.43% (43/87),>72 h者分别为17.39%(4/23) vs 50.57%(44/87) (P<0.05);颅内出血:60.87%(14/23) vs 31.03%(27/87) (P<0.05);对34名Ph<50×109/L需输注血小板的重症NT患儿采取随机输注,24 h CCI(×109/L)组间比较:≥7.5者分别为100% (7/7) vs 85.19%(23/27)(P>0.05).结论 免疫性NT患儿多为重症,发病时间急,伴有严重的颅内出血;免疫因素所致NT患儿可不做配型随机输注血小板,亦能达到预期疗效.对围生期血小板减少孕妇做免疫性血小板抗体监测有助于降低NT发病率.

  • 100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病因及临床分析

    作者:杨子怡

    目的:研究分析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及临床表现,降低该病的死亡率.方法:从我院2016年5月~2016年11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选取100个,分析其临床资料得出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并制定治疗方案.结果: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因素有很多,包括免疫因素、窒息因素和感染因素,100个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由免疫因素引起的有42个,与窒息因素相关的有12个,由感染因素引起的有25个,经过治疗后,治愈的患者有33个,治疗无效死亡的新生儿5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根据患者病因作出应对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