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松贝HPLC图谱的专属共有峰鉴别

    作者:杨永茂;王琳玲;翟映红;张大永;叶本贵;王曙

    目的 研究松贝HPLC色谱图的专属共有峰,建立松贝的专属鉴别方法.方法 比较松贝与平贝母的HPLC指纹图谱,找出松贝的专属共有峰.结果 找出了松贝与平贝母相区别的4个专属共有峰,初步建立了松贝的专属理化鉴别方法.结论 所建HPLC法对松贝共有成分鉴别的专属性高、重复性较好,可以作为松贝理化鉴别的方法之一.

  • 药用红树植物桐花树的生药学鉴别

    作者:梁天坚;宁小清;韦金秀;雷燕枝;谈远锋;韦威;那袭雪

    目的 对药用红树植物桐花树药材进行生药学鉴别.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桐花树的根坚韧,具皮孔,根皮层具木栓孔结构;茎横断面有木质部棕色同心环,中柱鞘有石细胞群和纤维束组成的厚壁细胞环,髓部有分泌腔散在;叶上、下表面有盐腺分布;粉末中可见石细胞、盐腺、气孔及导管等特征.紫外扫描有明显的吸收峰;薄层色谱展开良好.结论 上述特征可作为桐花树药材鉴定的参考依据.

  • 川贝母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王琳玲;王玲玲;于国强;江云;张大永;叶本贵;王曙

    目的 研究不同品种川贝母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贝母的指纹图谱,分析比对各图谱,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基于色谱图的直观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可将川贝母的指纹图谱分为4类典型的指纹图谱.结论 利用化学模式识别来对川贝母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其理化鉴别的专属性.

  • 鹞鹰风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黎理;曾锦燕;颜萍花;蔡毅

    目的 研究鹞鹰风的质量标准.方法 通过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四大经典鉴别法鉴别鹞鹰风;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方法测定鹞鹰风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以绿原酸为指标性成分测定鹞鹰风的含量.结果 四大鉴别均具显著特征,可作为鹞鹰风药材的鉴别方法;并初步拟定鹞鹰风中水分的含量不得超过13.0%,总灰分的含量不得超过10.0%,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不得超过1.2%,浸出物的含量不得少于6.0%;绿原酸的含量不得少于0.08‰.结论 所用方法可为鹞鹰风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 酸藤子的生药学鉴别

    作者:梁臣艳;梁雁;蔡毅;黎理;朱意麟

    目的 鉴别酸藤子的生药学特征.方法 对药材进行基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结果 酸藤子根木栓层内壁增厚,似石细胞样,内皮层细胞较小,内含棕色物,射线中可见类圆形的油细胞;茎、叶横切面均有离生式分泌腔;叶表面可见腺鳞.粉末中可见棕色块、油细胞、晶鞘纤维、草酸钙方晶、腺鳞等.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鉴别为阳性反应,薄层可检出芦丁斑点.结论 所用方法可为酸藤子药材的鉴别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 红直獐牙菜的生药学研究

    作者:夏从龙;张浩;刘光明

    目的 对红直獐牙菜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别等方法.结果 描述了红直獐牙菜的生药性状、横切面构造、粉末特征,并进行了化学分析.结论 所得结果可以为生药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红直獐牙菜提供依据.

  • 山芝麻茎叶的生药鉴别

    作者:何报作;黄佳民;陈若泽

    目的:研究山芝麻的茎、叶的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特征,供鉴别真伪参考.方法:常规性状鉴别法、显微鉴别法(包括电镜扫描法)、理化鉴别法.结果:全体密被星状毛,单叶革质,长椭圆形或条状披针形,常有蒴果宿存.显微鉴别特征:多数星状毛,叶下面具发达的气孔窝,气孔指数39.3~43.7~48.0,栅表比12.8~15.9~17.5,脉岛数4.0~8.7~11.0 mm-2.茎横切面韧皮纤维束与筛管群、韧皮薄壁细胞相间排列,粉末中可见大量韧皮纤维束、晶纤维、分泌细胞、草酸钙方晶及簇晶.理化鉴别特征:可能含有黄酮类成分;乙醇提取液的三氯化铝反应(+);无水乙醇提取液有两个吸收峰209±2 nm和275±2 nm.结论:性状、显微、理化鉴别特征稳定,不受不同采收期因素的影响,可作鉴别依据.

  • 脑石的性状和理化鉴别

    作者:龙飞;王曙

    目的对脑石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考证、性状鉴别和理化鉴别.结果观察了脑石的性状特征,建立了脑石的理化鉴别方法.结论证明脑石就是赤石脂和白石脂,可用鉴别赤石脂和白石脂的方法来鉴别脑石.

  • 妙翅玉的性状及理化鉴别

    作者:阿萍;王冬冬;叶本贵;王曙

    目的 研究妙翅玉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文献考证、产地调查、性状鉴别和理化鉴别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观察了样品的性状特征,建立了理化鉴别方法.结论 样品属于昆仑玉的青白玉,与<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的药材玉屑相符.为了便于药材的应用和推广,建议更名为玉屑.

  • 白头翁伪充秦艽的生药鉴别

    作者:何志刚;吴宗勤

    对正品秦艽及其伪充品白头翁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实验进行鉴别比较.结果表明,用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enensis (Bge ) Regel的干燥根切除芦头后伪充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虽然其药材外观极其相似,但二者在药材形状和显微特征上仍有不同.其主要鉴别特征是:秦艽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断面略显油性,气特异.而白头翁的根头均被人为切除而呈平截状,有的还可见残留的白色绒毛.同时白头翁的皮部易脱落,露出黄色木部.断面也不显油性,更无秦艽的特异气味.白头翁与秦艽不同之外还有:白头翁的粉末中有韧皮纤维、后生皮层细胞和淀粉粒,而无栓化细胞、草酸钙针晶和内皮层细胞.在理化鉴别实验中,白头翁无秦艽的生物碱鉴别反应和荧光鉴别反应(见表1).

  • 地榆与充伪品虎杖的鉴别

    作者:庄元春;庄诚;张丹

    目的:正确区分药材地榆和虎杖,避免临床上混用.方法:对地榆和虎杖两种药材采用性状鉴别、显微粉末鉴别和理化鉴别的方法,寻找二者的不同之处.结果:虎杖根的断面皮木易分离,根茎中心有髓为空洞状,粉末显微有分隔木纤维和壁呈连珠状增厚的木射线细胞,以及含蒽醌类化合物能遇碱液变红,均不同于地榆.结论:地榆和其充伪品虎杖可以通过常用的中药鉴定方法区别.

  • 中药半枝莲的研究进展

    作者:谭永红;王诗华;梁容梅

    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主产于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全草入药.别名有小韩信草、半支莲、半向花、并头草等.其味辛、苦,性寒,归肺、肝、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及抗癌等功效.

  • 野甘草的生药学研究

    作者:杨全;唐晓敏

    目的:建立野甘草的生药鉴定方法.方法:利用性状、显微、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野甘草茎髓部存在针晶,茎、叶表皮细胞均有非腺毛存在,而且叶表皮存在6~8个细胞组成的腺鳞;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及黄酮类,生物碱主要分布在根部,黄酮类主要分布在地上部分.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为野甘草的药材的鉴别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 宽叶重楼的生药学研究

    作者:赵兴蕊;刘常逊;杨发建;王洪云

    目的:对重楼药材宽叶重楼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传统分类鉴定、 药材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的方法对宽叶重楼进行鉴别研究.结果:宽叶重楼在植物形态上叶较宽,子房和果有粒状小瘤;在组织构造上的表皮细胞排列整齐,上表皮是长方形或方形,内皮层细胞明显,皮层与中柱比为2:1;薄层鉴别可见重楼皂苷Ⅰ、 Ⅱ、Ⅵ、 Ⅶ.结论:研究可为快速鉴定宽叶重楼植物提供参考,为扩大重楼属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 中藏药材甘西鼠尾草的研究进展

    作者:翁裕馨;李成义

    对甘西鼠尾草的本草考证、资源分布、生物学特征、品种筛选(种子研究)、化学成分、理化鉴别、药理学研究、野生品与栽培品比较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人血草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朱靖静;杨进;邹坤;汪均植;张红艳;周媛;郭志勇

    目的:研究药材人血草的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为制定人血草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方法.结果:人血草显微特征:表皮细胞为多角形,黄绿色,垂周壁呈念珠状增厚.理化鉴别结果:人血草药材醇提取物与生物碱试剂碘化铋钾反应生成桔红色沉淀;与碘-碘化钾试剂反应生成棕红色沉淀;与硅钨酸,反应生成灰白色沉淀.水分测定结果:人血草药材水分的平均含量为7.74%;人血草药材的总灰分平均含量为12.24%,酸不溶性灰分的平均含量为0.49%;人血草药材的醇溶性浸出物平均含量为12.88%.结论:以上人血草药材的显微特征具有显微鉴定的意义;生物碱特征显色反应可作为人血草理化鉴定指标;建议其质量标准分别控制为:水分含量≤10.00%;总灰分含量≤15.00%.酸不溶性灰分含量≤1.00%;乙醇浸提物浓度≥11.00%.

  • 闽产巴戟天的本草考证及其鉴别

    作者:林美珍;巫庆珍;郑松;田惠桥

    巴戟天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由于历代本草遗留下来的问题及各地用药品种和习惯的不同,来源植物涉及5科,11种;其中福建省有3种.为了鉴别闽产巴戟天的正品与代用品,对闽产巴戟天进行本草考证和来源、形态性状、显微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鉴别.结果表明:闽产巴戟天的正品与代用品在植物形态和结构方面,药材性状和理化特征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可作为巴戟天品种鉴定的依据.

  • 蒙药水柏枝的生药学研究

    作者:庞秀生;高荣;任常胜;刘月;赵利枝

    本文对蒙药水柏枝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等方面的研究,为该药材的使用提供了鉴别依据.

  • 民族药柳兰的生药学鉴别

    作者:李学芳;符德欢;蒲星宇;龚雪;周培军

    目的:对柳兰进行生药学鉴别。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及薄层色谱方法。结果柳兰根横切面皮层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内皮层明显;茎木质部宽广,约占整个横切面的2/3;髓部外缘细胞类圆形,中部多中空。叶中脉维管束半月形,外韧型。全草粉末特征主要有单细胞非腺毛,众多草酸钙针晶及具3孔沟的花粉粒。薄层色谱中,3个不同产地药材所得色谱斑点清晰,分离较好。结论所得结果可为柳兰药材的鉴别、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天然牛黄的真伪鉴别

    作者:赵宝贵;刘红;顿金叶

    牛黄系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动物黄牛Bostau-rus domesticus Gmelin的胆囊结石(少数为胆管,肝管结石),药材称"天然牛黄”,规格分蛋黄牛黄,管黄牛黄.<神农本草>列为上品,主产于北京、辽宁等东北地区,进口牛黄主产于加拿大、阿根廷、马来西亚等国.因其珍贵稀少,价格昂贵,长期以来,牛黄掺假屡有发生,据报道有动物、植物、矿物等.如黄连、黄芩、大黄、姜黄等粉末,牛胆汁、蛋黄、蛋清、树胶、柠檬黄、无粒淀粉,肝管内的沉积物以及水牛、耗牛、犏牛的胆囊结石或以骆驼黄、熊的胆结石充牛黄出售.为确保药物质量,现将天然牛黄的经验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介绍如下:

243 条记录 11/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