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0-2014年全国口岸检出和处置核与辐射超标事件情况分析

    作者:戴雨;吴海磊;赵睿;路吉龙;慈颖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全国口岸检出和处置核与辐射有害因子超标事件的情况,为科学有效地开展口岸核生化有害因子监测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对2010-2014年期间,全国口岸报告的核与辐射有害因子超标案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全国口岸共检出核与辐射超标事件9 964起,来源于人员放射性诊疗7 078起(71.04%)、人员携带物635起(6.37%)、货物1 311起(13.16%)、集装箱860起(8.63%)、行李邮包30起(0.30%)和其他50起(0.50%).后续处置方式包括退运(5.56%)、排查后放行(87.95%)、交公安部门处置(0.04%)、交环保部门处置(5.46%)和其他(0.99%).结论 需结合检出核与辐射超标事件的特点,继续加强口岸核与辐射有害因子监测,同时应完善后续处置方式.

  • 直肠癌淋巴结检出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苏柳

    直肠癌转移常见的是淋巴结转移.直肠癌的病理分期、直肠癌患者术后治疗,都要通过观察淋巴结的具体转移情况来确定.本文通过研究影响淋巴检出数量的各因素、淋巴结检出数目对临床的意义(淋巴结检出数目对病理分期的影响和淋巴结检出数目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来阐述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研究进展,具体过程如下.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结 检出
  • B超诊断无症状性胆结石及跟踪随访的意义分析

    作者:苏华

    目的:探讨B超在健康体检中对无症状性胆结石的检出的临床价值及对检出患者跟踪随访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检查的1516例无胆结石症状健康体检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腹部B超检查,统计各个年龄段无症状性胆囊结石检出率、结石类型分布,同时,对研究对象跟踪随访,了解患者病情状况,并引导采取措施加以处理.结果:在本组检查中,一共检出47例无症状性胆结石患者,检出发生率3.10%.其中,中年组发病率(4.91%)高于青年组(2.68%)和老年组(1.17%).老年组发病率低;B超诊断结石类型中I型胆结石占27.66%、Ⅱ型胆结石占31.91%、Ⅲ型胆结石占14.90%、I V型胆结石占25.53%;在随访中82.98%患者均反馈了临床症状表现,51.06%症状明显患者施行溶石治疗均顺利排石或大部分排石,10.64%患者行手术治疗均治愈,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B超能够有效地诊断患者是否存在无症状性胆结石,检出率较高,并可准确诊断分型.且在检出后,给予定期跟踪随访,能够引导患者及时对症处理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病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

  • 单中心8年泌尿男生殖系肿瘤检出情况及特征

    作者:张宇;邵强;郭宇文;杨培谦;张道新;李军;田野

    目的 探讨北京友谊医院8年来泌尿男生殖系肿瘤检出情况及相关特征.方法 收集北京友谊医院2008~2015年泌尿男生殖系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对诊断的各种肿瘤的检出情况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8年间共诊治泌尿男生殖系原发肿瘤共4 627例,其中肾脏肿瘤1 799例,肾盂输尿管肿瘤594例,膀胱肿瘤1 483例,前列腺肿瘤675例,阴茎肿瘤36例,睾丸肿瘤40例.小于50岁、50~59岁、60~ 69岁、70~ 79岁、80岁及以上肿瘤人数为747例(16.1%)、1 024例(22.1%)、1 155例(25.0%)、1 234例(26.7%)、467例(10.1%).相同年龄分组下前列腺癌检出率分别为0.0%、23.9%、40.1%、56.0%、72.2%.膀胱肿瘤、前列腺癌的好发年龄为70~ 79岁,肾肿瘤的好发年龄为50~ 59岁.肾脏肿瘤中常见三种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78.0%,1516/1799)、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0.1%,197/1 799)、乳头状肾细胞癌(5.6%、108/1 799);膀胱肿瘤中常见两种病理类型为移行细胞癌(93.7%、1 390/1 483)、乳头状瘤 (4.2%、62/1 483).泌尿系恶性肿瘤占比,肾89.1%(1 603/1 799)、肾盂输尿管99.8% (593/594)、膀胱95.8%(1 421/1 483)、前列腺100%(675/675)、阴茎100% (36/36)、睾丸97.5% (39/40),肾脏、膀胱、睾丸肿瘤中各病理类型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5.6/363.9/44.29,P<0.05).8年来每2年低危前列腺癌检出率为2.3%、2.9%、3.1%、6.4%,不同年间低危前列腺癌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1,P <0.05).结论 该院8年来泌尿男生殖系肿瘤发病以恶性肿瘤为主.目前临床低危前列腺癌检出正逐渐增加.年龄越大,前列腺穿刺阳性率越高.

  • 厚层小密度投影在肺气肿检出中的价值

    作者:简昊;肖云龙;黄巍显

    目的:探讨厚层小密度投影(MinIP)在肺气肿检出中的价值是否高于薄层CT.方法:随机取30例肺气肿患者的CT数据.每例选三个层面(主动脉弓、气管隆突、右膈上),由2名医师用盲法比较8 mm MinIP图像和1 mm常规图像中异常低密度区的大小.并分别在8 mm MinIP图像和1 mm常规图像上计算CT值低于-950HU的肺野占该层面总肺野的面积百分比,即像素指数(PI)的大小进行比较.结果:8 mm MinIP 所显示的异常低密度区明显比1 mm常规图像多,8 mm MinIP测得的PI值明显高于1 mm薄层CT(P<0.01).结论:厚层MinIP有利于肺气肿检出.

  • 伤口分泌物中检出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臭鼻亚种1例

    作者:陈俊瑶;司晓芬;庞洁

    1 病例患者,男性,2002年12月在全麻下行直肠平滑肌肉瘤切除术.两周前患者肛周疼痛、破溃,排大量血性、脓性分泌物,确诊为直肠平滑肌肉瘤术后复发,近1周来患者持续低热,体温37.5~38.7℃,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效果不佳.于3日前取会阴部伤口分泌物做细菌培养2次,结果均一致.细菌培养:血平板长出灰白色、稍凸、湿润、体积较大的菌落,直径3~4 mm,边缘较粗糙,部分菌落相互融合,无溶血现象.挑取单个菌落革兰染色为阴性杆菌.生化反应: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常规鉴定.

  • 从伤口分泌物中检出1株少动鞘氨醇单胞菌

    作者:范本梅;孙燕;李冬梅

    2007年3月24日,我室从1例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分泌物中,分离出1株少动鞘氨醇单胞菌,此菌为我室首次检出,现报道如下.

  • 腹腔囊肿积液中检出1株伴放线菌嗜血菌

    作者:傅爱玲;李希华;王晶晶

    我们在一患者腹腔囊肿积液中培养出一株伴放线菌嗜血菌(Haemophilus actinomycetem comitans),报道如下.

  • 颈部肿物检出结核菌阳性报道

    作者:司晓芬;陈俊瑶;庞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结核病疫情重新上升,成为严重危害公共卫生的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结核分支杆菌,结核菌感染率高、患病率高、耐药率高、死亡率高.因此,对结核菌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颈部肿物 检出 结核
  • 数据挖掘在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出和分析中的应用(下)——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新方法系列讲座(三)

    作者:尚鹏辉;詹思延

    数据挖掘技术拥有一系列较为成熟的算法,包括比值失衡测量法、贝叶斯统计算法、决策树方法、关联规则算法、遗传算法、分类及聚类算法等[1].目前在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研究领域而言,诸多数据挖掘方法应用于药品不良反应信号的检出和分析都是可行的[2-3],没有哪种单一的方法能够完全优于或完全取代其他方法,可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种或多种适宜的算法[4-5].

  •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用药频度与非发酵菌检出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陈爽;李君霞;焦雪峰;罗琳

    目的:研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与非发酵菌检出情况的相关性,探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管理的有效指标,为合理应用该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ICU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季度使用量、非发酵菌检出菌株数及检出率,具体指标包括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DDDs、人均DDDs,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菌株数及检出率,对上述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非发酵菌季度检出菌株数、检出率与亚胺培南的人均DDDs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98、0.910,与美罗培南的DDDs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35、-0.8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鲍曼不动杆菌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季度检出菌株数、检出率与亚胺培南的人均DDDs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15、0.816和0.813、0.8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数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DDDs、人均DDDs与非发酵菌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情况存在相关性,是监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有效指标.

  • 探讨B超对无症状性胆结石患者的检出及随访意义

    作者:陈红娟;朱国强

    目的 探讨B超在无症状性胆结石的检出及随访观察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2137名健康体检者B超检查的临床资料,检出90例无症状性胆结石患者,根据年龄段将其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观察和分析各组患者B超检出率的差异,并分析其随访过程中诊断意义.结果 2137名健康体检者B超检查发现,青年组764名,胆囊结石检出18例(2.36%),中年组692名,胆囊结石检出28例(4.05%),老年组681名,胆囊结石检出44例(6.46%),老年组胆囊结石检出率明显高于中年组、青年组(P<0.05);90例胆囊结石类型分类如下:I型23例(25.56%),II型27例(30.00%),III型16例(17.78%),IV型24例(26.66%);90例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随访6个月,出现临床症状8例(8.89%);结论 B超是无症状性胆结石患者的首选检查,需定期随访.

  • 局部点压放大摄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许艳蕾;张玲

    目的 探讨常规乳腺钼靶摄影后加做局部点压放大摄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4年1月—2018年8月该院乳腺外科具有明确术后病理的肿瘤患者60例,将其常规乳腺头尾轴位(caudal,CC)、内外侧斜位(medio-lateral oblique,MLO)的诊断结果及加做局部点压放大摄影后的诊断结果,分别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常规头尾轴位(caudal,CC)、内外侧斜位(medio-lateral oblique,MLO)摄影,能够明确检出50例,病灶检出率为83.3%(50/60),其中良性肿瘤29例,恶性肿瘤21例.加做局部点压放大摄影后能够明确诊断出58例,病灶检出率为96.7%(58/60),其中良性肿瘤35例,恶性肿瘤23例.其中加做局部点压放大摄影后多检出的8例患者中:3例呈现致密腺体中的微小病灶;3例病灶分界不清,内有微小钙化;另外2例病灶位置较深,靠近胸壁.结论 加做局部点压放大摄影有利于微小病灶和位置较深病灶的检出,对病灶的边缘结构显示更好,为临床对病灶进行良恶性分级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产β-内酰胺酶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植志勇

    目的:了解本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主要细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纸片协同法进行初筛,ESBLs确证试验进行ESBLs的检测.结果:3年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2010年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21.2%、30.1%、41.6%;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19.4%、26.7%、33.0%.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显示出较高的敏感性;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只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较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65%以上.结论:实验室应高度重视产ESBLs株的检测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及时有效控制ESBLs菌株的传播和流行.

  • 阴道炎检出及预防对策探讨

    目的:了解阴道感染状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以我科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进行的2550例阴道分泌物检验的情况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细菌性阴道病(BV)、念珠菌性阴道炎及滴虫性阴道炎的检出率。结果在2550例的检验标本中,细菌性阴道病检出675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检出424例,滴虫性阴道炎检出55例。细菌、滴虫混合性阴道炎检出95例,细菌、念珠菌混合性阴道炎检出123例。结论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高,其次为念珠菌性阴道炎,后为滴虫性阴道炎。病原体混合感染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定的预防对策,可以有效的降低阴道炎发病率。

  • 增强磁共振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序列对肝转移瘤检出价值的比较

    作者:钱海峰;祝跃明;吴晓;李凤琪;宣浩波;沈健

    目的 比较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容积动态多时相扫描(LAVA)与MR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对肝转移瘤(≤3 cm)的检出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肝转移瘤患者的MR资料,所用序列包括T1WI、T2WI,3D-LAVA增强MRI和b值为500s/mm2的DWI.将所有患者分成2组并进行比较:A组(T1WI、T2WI和LAVA增强MRI),B组(T1WI、T2WI和DWI).对于所有肝转移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每组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共确定39个肝转移灶,A组的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和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7.4%、88.2%、0.856和0.944,B组分别为82.1%、91.2%、0.733和0.834,其中,A组的AUC(P=0.040)和Youden指数(P=0.043)均明显大于B组.结论 Gd-EOB-DTPA增强MRI在检出小转移灶方面较DWI准确性更高.

  • 双层探测器能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在兔VX2肝癌模型微小病灶检测中的价值

    作者:高钦宗;王志伟;齐亚飞;金征宇

    目的 评估双层探测器能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monoE)在兔VX2肝癌模型微小病灶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T引导下穿刺建立兔VX2肝癌双瘤模型24只,建模后第5日采用双层探测器能谱CT进行扫描,分别获取常规混合能量图像和不同能级monoE图像(40、45、50、55、60、65、70、80、100 keV).两名诊断医师盲法独立阅片,诊断是否存在病灶、病灶数量及长径测量,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对存在病灶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和主观评分.结果 病理证实共30个病灶建立成功,平均大小(3.99±0.91) mm.常规混合能量CT共检出18个病灶(47.40%);40、45、50、55、60、65 keV能级monoE CT均检出30个病灶(100%).其中40 (r=0.948,P=0.000)、45 (r=0.958,P=0.000)、50(r=0.972,P=0.000)、55 (r=0.952,P=0.000)、60(r=0.921,P=0.000)、65 keV (r=0.917,P=0.000)能级monoE图像病灶长径测量值与新鲜病理标本长径测量值相关性优于常规混合能量图像(r =0.206,P=0.270).40、45、50、55 keV能级monoE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别为4.50 (4.00,4.50)(P =0.000)、5.00 (5.00,5.00) (P=0.000)、5.00 (4.50,5.00) (P=0.000)、4.00 (4.00,4.50) (P=0.002),均明显高于常规混合能量的3.00 (2.50,3.00).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结果显示,在虚拟单能量图像状态下随能级水平的升高,病灶SNR和CNR呈递减趋势;其中,40 (P=0.000)、45 (P =0.002)、50keV (P=0.011)状态下SNR明显高于混合能量图像,40 (P=0.000)、45 (P=0.000)、50 (P=0.000)、55 keV (P=0.002)状态下CNR明显高于混合能量图像.结论 双层探测器能谱CT monoE图像在45~50 keV能级状态下能显著提高兔VX2肝癌模型微小病灶的检出率,同时具有较好的噪声控制和图像质量.

  • 采用PCR和细胞培养方法比较流感样病例不同标本的流感病毒检出观察

    作者:陈丽萍

    目的:探讨采用PCR和细胞培养方法比较流感样病例不同标本的流感病毒检出情况。方法分析我中心2013年12月~2014年3月收集的流感指征患者19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鼻拭子和咽拭子各1份,分别通过荧光PCR、细胞培养对流感病毒进行检测。结果鼻拭子对B亚型流感病毒敏感性较高,通过PCR和MDCK细胞接种中阳性率高于咽拭子(P<0.05),另外A (H1N1)pdm09亚型在咽拭子中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H3N2亚型检出率中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流感病毒监测过程中,根据当地流行主要流感病毒亚型来选择鼻拭子和咽拭子,对于提高流感病毒检出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葡萄球菌在我院空气中的检出及其意义

    作者:黄淑萱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在我院空气中的检出情况,以监测医院环境中空气的消毒情况,以便于控制感染的发生。方法由医院各科室院感监控员按照常规无菌操作规范,采集空气的样本,将空气样本的平板送检,经过35-37℃培养,对培养出的细菌用细菌生化微量鉴定编码方法进行鉴定,部分细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ATB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结果取标本共365份,共培养出葡萄球菌7种51株,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首27株占52.94%,再次是腐生葡萄球菌11株占21.57%,里昂葡萄球菌4株,占7.84%,模仿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各3株,占5.88%;溶血葡萄球菌2株,占3.92%及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占1.96%。结论葡萄球菌污染是医院感染潜在的不可忽略的危险因素,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应引起医务人员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重视,并加强对医院空气进行定期的细菌监测。严格无菌操作制度、及时隔离传染源等措施来减少感染的发生。

  • 上海市奉贤区2006年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情况

    作者:周玲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一旦被它污染后,在20~30℃,4~8 h很快产生毒素,由此引起的食物中毒屡见不鲜.因此,我们对食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是为防止食物中毒的一项重要的卫生指标.2006年我们对158份食品进行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5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