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动物媒介在淘大花园SARS暴发中可能的角色
2003年3月末,在香港淘大花园复合住宅区大规模暴发的SARS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感染了300多居民,使得全世界的流行病学家对这种新传染病的传播方式迷惑不解,而那时该传染病被认为是单一地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这次暴发的源头后来追溯到1个曾在淘大花园呆过2晚的SARS患者.官方的解释难以阐释在短短的时间内、宽广的区域里,造成大量人群的感染.这次暴发必然由1种高效的环境传播机制所引发,该传播机制可有效地扩增并播散致病原体.此种传播机制也许是生物媒介,很可能是屋顶鼠,在其被源头病人感染后,将疾病播散给150户家庭.
-
天津市蓟县地区莱姆病螺旋体主要生物媒介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当地莱姆病的主要生物媒介-蜱的种类、带菌状况以及在传播莱姆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布旗法及动物诱捕法在山林地区采集蜱,对蜱种进行鉴定.并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和 PCR 检测.结果 共收集到 1 226 只蜱,经鉴定属于硬蜱科中 2 属 2 种:硬蜱属的全沟硬蜱和血蜱属的长角血蜱.其中以长角血蜱为优势种,构成比占 92.58%(1 135/1 226);随机对 300 只长角血蜱进行针对莱姆病螺旋体的 PCR 检测,有 14 只阳性,阳性率为 4.67%.并对其余 926 只蜱进行病原分离培养,未得到莱姆病螺旋体.结论 血蜱可能是天津蓟县地区莱姆病传播的主要生物媒介.
-
三峡库区蓄水前后(1997-2009年)以生物媒介传播疾病为重点的人群健康状况监测与评价
目的 评价1997-2009年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状况以及蓄水对健康的影响.方法 在三峡库区选择9个县(区)的17个乡镇(街道)设立疾病和生物媒介监测点,1997-2009年连续系统收集人口出生死亡、传染病、生物媒介等监测数据.采用时间和空间分析以及蓄水前后比较,分析疾病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价库区人群健康状况.结果 三峡库区监测点2003年蓄水后7年室内平均鼠密度(2.22%)比蓄水前6年平均鼠密度(4.38%)下降49.32%;蓄水后室外平均鼠密度(2.76%)比蓄水前平均鼠密度(4.43%)下降37.70%.蓄水后人房年均蚊密度[35.09只/(间·人工小时)]较蓄水前[54.24只/(间·人工小时)]下降35.31%.蓄水后畜圈年均蚊密度[125.75只/(间·人工小时)]比蓄水前[179.46只/(间·人工小时)]下降29.93%.2003年蓄水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疟疾、钩端螺旋体(钩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发病率分别较蓄水前下降22.88%、84.85%、95.03%和81.82%.在蓄水后,钩体病、疟疾和出血热各年发病率均处于较低水平(<0.4/10万),乙脑历年发病率<2/10万,下降幅度略低于重庆市和宜昌市.各年粗死亡率低于重庆市和湖北省的平均水平,标化死亡率为3.77% ~ 5.1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婴儿死亡率为11.8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 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后未诱发疟疾、乙脑、钩体病、出血热等生物媒介传播疾病的明显升高,尚未发现水库蓄水对人群死亡率造成影响,库区人群总体健康状况较好.
-
江苏省莱姆病生物媒介生态及防制研究
目的:为摸清我省莱姆病生物媒介-蜱的种群、分布、消长及其带菌情况,研究防制方法.方法:用布旗法及动物体外捕捉法收集蜱,分类鉴定,并进行季节消长调查;应用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查蜱中肠带菌率,BSK培养基分离病原体.现场喷洒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比较处理前后及处理组与对照组蜱密度变化情况;使用避蚊胺作实验室和现场驱蜱效果观察.结果:我省长江南北均有蜱存在,隶属1科3属5种;蜱密度有明显的季节性.二棘血蜱中肠带螺旋体率为13.0%;捕捉活蜱4 000多只作螺旋体分离,未获阳性培养物.现场喷洒0.5%毒死蜱和0.045%高效氯氰菊酯,可将蜱杀灭,持效在30d以上;用同样的药物对动物及其圈舍喷洒,24h可杀灭所有的蜱;避蚊胺实验室驱蜱效果在4h以上,现场效果达3h.结论:蜱在我省广泛存在,现场喷洒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及使用避蚊胺,对蜱有较好的防制和驱避效果.
-
开平口岸蚊类本底调查
由于江门经济发达,外来货物和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市区人口密集,加之地处亚热带,适于生物媒介的生长繁殖.为搞好疾病监测及防蚊、灭蚊工作,1997年4~11月对开平口岸(包括三埠港客运、货运点及水口货运点)的蚊密度、种类分布及季节消长情况作了调查.
-
动物媒介在淘大花园SARS暴发中可能的角色
2003年3月末,在香港淘大花园复合住宅区大规模暴发的SARS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感染了300多居民,使得全世界的流行病学家对这种新传染病的传播方式迷惑不解,而那时该传染病被认为是单一地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该次暴发的源头后来追溯到一个曾在淘大花园呆过两晚的SARS患者.官方的解释难以阐释在短短的时间内、宽广的区域里,造成大量人群的感染.这次暴发必然由一种高效的环境传播机制所引发,该传播机制可有效地扩增并播散致病病原体.此种传播机制也许是生物媒介,很可能是屋顶鼠,在其被源头病人感染后,将疾病播用给150多户家庭.
-
莱姆病研究进展
1975年人类对莱姆病有了正确认识,1977年耶鲁大学的学者描述了该病的全部临床表现,1980年将该病命名为莱姆病.1981年Burgdorferi发现该病与螺旋体有关,1982年研究人员从莱姆病患者的血液里分离出多株螺旋体,从而确定了该病的病原,1984年正式将其命名为伯氏疏螺旋体.莱姆病是由蜱传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新发现的人兽共患传染病.蜱是伯氏疏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在我国北方林区是全沟硬蜱,南方林区是二棘血蜱和粒形硬蜱.1992年该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重点防治研究对象[1],该病主要经蜱叮咬人、兽而传染,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引起人体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严重者终生致残甚至死亡,对人群健康构成严重危害,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
江阴市2006年"四害"密度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监测"四害"种群、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制订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夹日法;蚊类监测采用人工小时法;蝇类监测采用诱蝇笼诱捕法;蟑螂监测采用蟑螂盒诱捕法.结果:江阴市全年鼠密度为0.92%,褐家鼠为优势鼠种;蚊密度为3.31只/人工小时,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蝇密度为11.62只/笼,以绿蝇为优势蝇种;蟑螂密度为0.45只/盒,主要为美洲大蠊.结论:对鼠、蟑螂的防制应采取加强卫生宣传以及治理环境和化学药物并重的综合治理措施;对蚊、蝇的防制应主要采取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孳生地的综合治理措施.
-
马尾港居民区登革热传播相关指数监测及白纹伊蚊孳生地调查
[目的]了解马尾港居民区登革热传播危险程度及白纹伊蚊孳生习性,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帐诱蚊法调查当地成蚊优势种群.采用WHO推荐方法,7~9月每月2次,10~12月每月1次在福州马尾区两个新村居民屋内外不同环境采集容器中伊蚊幼虫,以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及布雷图指数评估幼虫密度.[结果]在马尾区白纹尹蚊是优势种群,未发现埃及伊蚊;马尾区总体容器指数20.5%,房屋指数7.8,布雷图指数11.41.相较于洲尾新村,罗星塔新村房屋指数与布雷图指数都高,存在显著性差异;白纹伊蚊幼虫孳生主要分布于户外,各种容器类型中,花盆、蓄水缸、盆类等积水容器孳生幼虫的阳性率较高.[结论]该地区登革热媒介蚊种为白纹伊蚊;幼蚊密度已超过安全阈值,一旦该地区有登革热传染源,可引起登革热传播和流行.应及时制定防制措施.
-
天津地区莱姆病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
目的 通过对天津地区自然人群、动物宿主和媒介生物进行研究,以确定该地区是否为莱姆病疫源地.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3个代表性地区10个调查点的居民进行人群的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病原分离培养和PCR方法对动物宿主和媒介生物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研究.并通过测序确定基因型.结果 905份人群血清样本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人群的莱姆病感染率为5.97%;100份野鼠血清样本的感染率是32.00%,并从大林姬鼠、社鼠、小林姬鼠的脾脏和/或肾脏中检查到莱姆病螺旋体的特异片段.经聚类分析定为Borrelia garinii基因型,因此可以推断鼠类可能为此地区莱姆病螺旋体的重要储存宿主.共收集到1 226只蜱,以长角血蜱为优势种.选取300只长角血蜱经PCR检测,其带菌率为4.67%(14/300 ).结论 首次发现天津蓟县山林地区可能为我国莱姆病的疫源地之一.
-
承德林区莱姆病主要生物媒介的调查研究
我国于1986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海林县林区发现了莱姆病,到目前为止,已证实了20多个省、市、区有莱姆病自然疫源地的存在,并从全沟硬蜱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从可疑病人血清中查到阳性抗体,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