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巨大神经纤维瘤恶变病例报告1例

    作者:周庆;杨乐晋

    1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右足包块40年,发现明显增大3年”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广泛0.5 cm ×0.5 cm ×0.5 cm-3 cm ×2 cm ×2 cm结节,质软,无发红,无破溃,无压痛,面部、腹背部及腹股沟皮肤广泛褐色色素斑,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虹膜无色斑,双耳听力正常,脊柱无明显畸形,右足背经外侧至足底巨大包块20cm ×15cm ×12cm,质软,无明显压痛,局部皮温正常,足趾畸形,感觉减退,右踝关节屈伸活动可,右足趾活动障碍,右足趾端血循环良好。右足X片,提示右足显示巨大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增高,第1、2跖骨、趾骨间距增大,1、2、3跖骨显示压迫性骨质吸收弯曲,第二跖骨大部分骨质吸收缺失,残留少许骨皮质,第3跖骨变细弯曲,第4跖骨骨干稍示变细。内中外楔骨及跖跗关节骨质吸收,间隙增大。 MRI 提示,右足见巨大占位影,约12cm ×15cm ×8.6cm,边界清楚,呈不均匀长T1 T2信号影,其内混杂多个大小不等囊变病灶,其内侧份见斑片状短T1信号影。占位周围尚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类似信号结节影,右足跟骨、多个跗骨及趾骨、趾骨骨质破坏。右下肢彩超未发现肿大淋巴结。 ESR、CRP及肿瘤标志物检查正常。入院诊断:1.右足巨大神经纤维瘤,2.Ⅰ型神经纤维瘤病。考虑右足肿瘤巨大,骨性结构严重破坏,右足病废,无保肢条件,行右小腿左下段截肢术,术中见,右足背经外侧至足底巨大包块20cm ×15cm ×12cm,质软,右小腿中下段,大隐静脉曲张,呈串珠样,直径1 cm。术后起开足背肿瘤,多个4 cm ×3 cm ×3 cm-6 cm ×5 cm ×4 cm鱼肉样肿瘤,包膜完整,切取5cm ×4cm ×1cm,3cm ×3cm ×3cm肿瘤组织送检。术后病检报告:右足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免疫组化检测:瘤细胞 S -100(灶性+)、Desmin (-)、SMA(-)、EMA (-)、CK (-)、CD68(-)、Bcl-2(灶性+)、CD99(+)、Calponin (-)、Vimentin (+)、P53(+)、Ki-67指数10%。后诊断:①。右足巨大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②。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术后1个月佩戴假肢活动,功能恢复良好。

  • MR I对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监测的意义

    作者:钟星;张继;崔萍;赵小二;吴慧;连虎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 MRI表现。方法应用3.0T MRI对9例剖宫产术后临床怀疑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进行盆腔 MRI扫描。结果根据 MRI图像特点将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分为2类:Ⅰ类,切口愈合良好,MRI表现为子宫结合带、肌层走行连续、光整,T2 WI切口处见线状低信号瘢痕(2例,22%);Ⅱ类,切口愈合不良,MRI表现为子宫结合带、肌层走行不连续,部分病例切口处肌层见长T2水肿信号(7例,78%)。结论 MRI能直观显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 2种缝合方式对于首次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周文英

    目的 探析两种缝合方式在首次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首次剖宫产产妇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60例/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双层子宫切口缝合法(Ⅰ号DG线连续缝合子宫肌全层,再用1号丝线连续缝合浆膜层),观察组患者接受单层缝合法(Ⅰ号DG线连续缝合子宫肌全层,再用Ⅰ号DG线连续褥式缝合子宫肌层及浆膜层).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对患者术后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恶露时间、月经不调发生率、子宫切口憩室发生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首次剖宫产术后切口的缝合上,采用连续缝合子宫肌全层、连续褥式缝合子宫肌层及浆膜层的缝合方式可获得理想效果,大程度降低对产妇身体健康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慢性骨髓炎致皮肤鳞状细胞癌1例报告

    作者:郝兴哲;冉广文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4岁.因右大腿下段溃烂溢液20余年,4个月前伴疼痛出血入院.患者有慢性骨髓炎伴窦道形成20余年,早期未行正规治疗,后出现死骨流出,反复发作.近期多次在医院切开引流但效果不佳.4个月前逐渐出现窦道口处明显疼痛,并易出血.查体:右下肢肌肉萎缩,大腿下段外侧可见窦道伴溢脓,窦道口周围皮肤溃烂发白约5 cm×6 cm大小,边界尚清,有压痛,轻触即出血.入院CR:右股骨下段骨质密度不均,局部皮质增厚,其间可见密度增高和减低区,有骨质缺损,周围可见软组织影.胸片及腹部B超未见转移征象.窦道口组织病理检查示皮肤中分化鳞状细胞癌.脓液培养示摩根氏菌.入院查肝功示ALB 25.1 g/L,血常规示HGB 80 g/L.入院后经积极术前准备,于3 d后行右大腿中段截肢手术,剖开窦道口组织见切面呈鱼肉状侵犯上皮全层.术前术后予输血浆、蛋白支持等治疗,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转移征象.

  • 不同切口对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晓平

    目的:探讨对阑尾炎患者选择不同切口缝合方式进行干预后对术后切口愈合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2月~2018年03月收治的104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切口方式的选择;对照组(52例):选择常规分层缝合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52例):选择小切口单层缝合方法进行治疗;终就两组阑尾炎患者切口疼痛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临床手术时间以及住院<7d所占比例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阑尾炎患者切口疼痛发生率(40.38%)对比,观察组(36.54%)无明显性差异(P>0.05).同对照组阑尾炎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17.31%)对比,观察组(3.85%)呈现出明显性下降(P<0.05);同对照组阑尾炎患者临床手术时间对比,观察组呈现出明显型缩短(P<0.05);同对照组阑尾炎患者住院<7d所占比例(80.77%)对比,观察组(98.08%)呈现出明显性增加(P<0.05).结论:医疗人员对于阑尾炎患者选择小切口单层缝合法进行治疗,同传统切口缝合法比较,在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临床手术时间以及增加住院<7d所占比例方面,效果明显,从而实现阑尾炎患者的有效治疗并且促进其切口愈合与病情康复.

65 条记录 4/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