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异丙酚腹主动脉灌注和静脉输入在兔脊髓组织内药物浓度的比较

    作者:林艳君;廖志敏;张晋峰;张兰

    目的 测定腹主动脉灌注与静脉输入异丙酚在缺血再灌注脊髓损伤组织内的药物浓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部位.方法 取健康4~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46只,体重2.0~2.5 kg,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组,n=10)、异丙酚腹主动脉灌注组(A组,n=18)、异丙酚静脉输入组(V组,n=18)组.建立肾下腹主动脉阻断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A组经腹主动脉阻断远端持续泵入异丙酚(50 mg/kg)30 min,N组泵入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V组经静脉持续泵入异丙酚(50 mg/kg)30 min.测定再灌注即刻A组和V组L4~6节段和T6~8节段的脊髓组织中异丙酚浓度,观察再灌注后48 h 3组动物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计数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结果 3组在腹主动脉阻断后平均动脉压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V组降低幅度明显,阻断5min后显著低于N组,阻断10min后低于同时间点A组(P<0.05);A组在阻断15 min后显著低于N组(P<0.05).N、A组组内不同时间点心率与基础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组于阻断期间心率增加明显,于阻断15 min开始心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的N组和A组(P<0.05).A组与N组间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L4~6节段脊髓组织异丙酚浓度为(26 950.5±30 242.3)ng/g,显著高于T6~8节段的(3 587.4±2 479.3)ng/g、V组L4~6节段的(3 045.9±2 252.9)ng/g及T6~8节段的(3 181.1±1 720.9)n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行为学观察显示,A组动物术后截瘫率为30%,明显低于N组的80%和V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V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计数为8.4(4.0~11.5),明显多于N组的2.2(0~4.3)和V组的1.9(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V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腹主动脉灌注较静脉输入能获得更高的靶器官药物浓度,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