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制简易吸乳器介绍

    作者:连继国

    乳汁淤积或乳汁引流不畅,可致哺乳期妇女乳腺炎.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自制简易吸乳器,用于治疗乳腺炎效果较好.

  • 妇科产后急性乳腺炎的护理干预

    作者:苏春蓉

    目的 减少产后乳腺炎的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 将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的产后护理和宣教.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和宣教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乳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及时采取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乳腺炎的发生有显著作用.

  • 脓肿型乳腺炎的微创手术及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分析

    作者:杜峰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运用微创手术以及综合治疗的方式对脓肿型乳腺炎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42例脓肿型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观察组运用微创手术及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切开方式,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本院脓肿型乳腺炎患者运用微创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术后的愈合速度、治疗期间所承受的疼痛程度、哺乳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出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脓肿型乳腺炎患者采用微创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其治疗过程安全可靠,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较为理想,治疗期间所承受的疼痛相对较低,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 早期急性乳腺炎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洁;蒋燕

    目的:对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分析其效果。方法136例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行常规抗炎治疗等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治疗与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在3d以内52例红肿、热痛基本消退,4~6d,16例炎症消退;对照组:在3d以内23例红肿、热痛基本消退,4~6d,15例炎症消退,6d以上炎症消退的患者有3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避免了排脓手术,不影响婴儿喂养,操作简单,值得应用。

  • 孕期妇女乳头保健预防产后乳腺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林巧红;李思华

    目的 分析孕期乳头保健在预防产后乳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3年2月~ 2015年1月于我中心接受产前检查的210例孕妇参与临床研究,并将210例孕妇分成研究组(105例)和一般组(105例),仅予以研究组孕妇孕期乳头保健,比较两组孕妇产后的乳头状况、乳腺炎发生率和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 产后7、14d上门访视两组孕妇,研究组孕妇产后乳头皲裂发生率为7.8%,乳头凹陷发生率为6.8%,乳腺炎发生率为4.9%,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0.2%,与一般组孕妇的25.2%、18.4%、12.6%和78.6%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胀痛评分(VAS评分法)均低于一般组孕妇(P<0.05).研究组中母乳喂养成功孕妇产后7、14d的日泌乳量分别为(482.6±39.5) mL和(566.5±40.6) mL,明显多于一般组中母乳喂养成功孕妇的(351.5±29.8)mL和(456.8±25.5) mL(P<0.05).结论 孕期乳头保健可有效改善孕妇产后乳头状况,降低乳腺炎的发生率,为孕妇产后母乳喂养奠定良好基础.

  • 乳晕部瘘管切除加一期缝合术治疗乳腺炎效果分析

    作者:邱炎平;曾叻瑜;李一鹏

    目的 探讨乳晕部瘘管切除加一期缝合术治疗乳腺炎效果情况.方法 分析我院2012年2月~ 2015年2月收治的乳腺炎患者78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乳腺病灶清创缝合术)38例和观察组(乳晕部瘘管切除加一期缝合术)40例.观察两组乳腺炎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情况,观察两组乳腺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乳腺炎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9.61±1.90)分和(9.57±1.86)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乳腺炎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0.97±0.72)分均低于对照组(2.53±0.93)分,观察组乳腺炎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晕部瘘管切除加一期缝合术治疗乳腺炎临床症状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宣教方式对乳腺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陆爱玉;刘丽华

    目的:探讨不同宣教方式对乳腺炎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PPT加健康教育手册与传统式单纯性语言进行宣教,观察两种宣教方式对乳腺炎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应用PPT加健康宣教手册为实验组,应用传统式单纯性语言宣教时为对照组。两组掌握度比较χ2=8.58,两组满意度比较χ2=7.912,P均<0.05。结论 PPT加健康教育手册明显优于传统式单纯性语言宣教,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宣教 乳腺炎 满意度
  • 手法催乳及乳房穴位按摩对促进母乳喂养疗效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青文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配合乳房护理对促进母乳喂养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在我市妇婴医院产科住院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配合乳房护理.比较两组乳头皲裂及乳腺炎的发生率、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出院后1个月,试验组乳头皴裂及乳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母乳喂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房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手法催乳配合乳房穴位按摩,可有效降低乳腺炎和乳头皴裂的发生率,促进母乳喂养.

  • 丝瓜络治疗急性乳腺炎35例临床观察

    作者:景艺;卢红;李文英;张锐

    目的 利用中药丝瓜络"通经活络"的药理作用,治疗产后乳管堵塞而致的乳房胀痛、硬结、乳汁排泄不畅.方法 将丝瓜络、蒲公英各20g水煎服.结果 对35例初产妇部分或完全堵塞的乳管进行疏通,总有效率达97%.结论 丝瓜络有"通经脉、利气血、乳汁下等药理功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乳汁排泄不畅,有治疗作用.

  • 肉芽肿性乳腺炎18例临床分析

    作者:魏文;涂毅;姚峰;童鹤翔;孙圣荣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非细菌感染所致的局限于乳腺小叶的慢性乳腺炎性病变,发病率低且容易误诊为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结核、乳腺癌等疾病.本院自2003年到2006年间共收治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18例,现分析如下.

    关键词: 乳腺炎
  • 非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23例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作者:杨颖;胡崇珠;刘文礼;马宁;王恩庆

    化脓性乳腺炎多见于哺乳期妇女,非哺乳期相对少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哺乳期乳腺炎主要的致病菌[1],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国内尚未见报道.2004年11月至2007年7月我院共收治非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23例,现将上述病例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如下.

    关键词: 乳腺炎
  • 哺乳期中央区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高雅军;马祥君;何湘萍;汪洁;高海凤

    患乳腺炎的部位全部或部分位于乳头乳晕区即可定义为中央区的乳腺炎.因为其特殊的结构,此位置的哺乳期乳腺炎发展迅速,患者回乳率高,长期以来成为治疗上的难点.本研究对2007年2月至2009年3月经治的37例哺乳期中央区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总结分析如下.

    关键词: 乳腺炎
  • 隆胸术后多器官栓塞成功救治一例

    作者:石岩;刘大为;杜斌;隆云

    硅胶液体是一种低组织反应性和较强热稳定性的液体聚合物.当局部注射用于隆胸术时,可引发乳腺炎、局部皮肤硬化,甚至多个器官栓塞[1-3].其引发的栓塞难用溶栓方法去除.一旦发生肺栓塞,常引起呼吸衰竭,死亡率高达50%.相关文献报道共14例,伴有意识障碍的全部死亡.本例经抢救得以存活,特予报道.

  • 哺乳期乳腺积乳囊肿

    作者:崔甦夫

    患者女性,32岁.因左侧乳房肿痛有5天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左侧乳腺炎"收入院.患者哺乳满1个月,5天前哺乳后未将左侧乳房乳汁排空,随后左侧乳房肿痛,伴发热40℃.经当地医院给予消炎药物治疗,入院前3天体温已恢复正常,但左乳肿痛没有减轻.既往身体健康.

  • 乳腺导管扩张症38例临床分析

    作者:曲卫东

    乳腺导管扩张症(mammary duct ectasia,MDE)又名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良性的乳腺疾病,临床易误诊.乳腺导管扩张症好发于经产妇的绝经期前已经退化的乳腺内,多为单侧乳腺受累.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院共收治38例,探讨如下.

  • 手法按摩治疗乳腺炎的体会

    作者:戴景州;宋彩娟

    我院从2008年以来,采用手法按摩治疗乳腺炎疗效好.据初步统计由我院外科治疗的乳腺炎有400多例,疗效令人满意,基本上都能痊愈.现将治疗情况观察如下.

    关键词: 按摩治疗 乳腺炎
  • 光电离子导入蒙药治疗乳腺疾病

    作者:徐桂兰

    由于现代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晚婚晚育甚至不孕不育现象越来越多,导致女性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越来越低,给女性朋友带来很大痛苦。以往乳腺疾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治疗(口服给药)效果很不理想,而且局限性很大,西药口服的副作用太大,中成药口服见效太慢。比如对于乳腺炎患者来说,由于乳腺炎患者大多数是处于哺乳期,抗生素的选择很有局限性,针对这些,目前乳腺疾病的治疗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重视,研究和开发治疗乳腺的药物与仪器种类也日益增多。

  • 针刺、TDP治疗急性乳腺炎32例

    作者:王双龙

    针刺具有镇痛和调整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同时针刺还可以粗间神经细胞的康复,提高人体内源性吗啡肽的形成,促进机体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内分泌机能,从而引起免疫系统的一系列变化.本组病例经针刺后患者病情均有有不同程度好转,表明针刺治疗急性乳腺炎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乳腺炎 针灸 TDP
  • 保元汤加味治疗顽固性乳痈40例

    作者:韩宜容;韩永生

    乳痈(乳腺炎),又名乳症是外科常见病之一.中医经络辩证为:乳痈之形成与足厥阴肝经与足阳明胃经有密切关系,因乳头由足厥阴肝经主之,乳房由足阳明胃经主之,肝经之气与阳明之热互相搏结,气血不调,脉络、乳络不通乃成此证,此病人多发于育龄产后的妇女,以哺乳期初产妇为多见,而顽固性乳痈是指经长时间中西医治疗,其肿痛始终不消或溃后创口久不愈合的乳痈而言.

  •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保守治疗

    作者:朱惠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不同人群的不同类型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11月经本院门诊治疗36例女性非哺乳期各种乳腺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保守治疗治愈。这类患者乳腺均以反复肿块、脓肿、窦道或瘘管为表现。其中2例因就诊时范围较大已累及2到3个象限及乳晕区且乳头均严重凹陷。治疗5到6月,其中2例治疗近10月,随诊至今未见复发。结论非哺乳期不同人群的不同类型乳腺炎临床表现相近,甚至几种类型可同时存在,由临床、影像学、实验室、病理学及各种辅助检查相结合确诊后,给予保守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

872 条记录 10/44 页 « 12...78910111213...434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