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免疫窗狂犬病疫苗
可预防的疾病狂犬病.狂犬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病毒性疾病.在发达国家以野生动物感染为主,在发展中国家则以人和动物感染为主.目前该病还没有特效药物可治疗,一旦发病几乎百分之百死亡.绝大多数的温血动物,如狐狸、狼、蝙蝠、浣熊等野生动物及家禽家畜均可感染狂犬病.
-
24例狂犬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回顾性研究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4例狂犬病例,分析研究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加强狂犬病防治能力.结果 本组病例壮年人群发病多,男性多,农村地区病例多,夏秋季节发病多,潜伏期随暴露部位距头部的距离而延长.36.8%的患者在暴露后处理了伤口,15.8%的患者注射了狂犬病疫苗,仅有5.3%的患者注射了狂犬病抗毒血清,25%的病例以恐水、恐风症状起病,绝大多数的患者在兴奋期有典型的恐水、恐风、流涎等症状;70.8%患者出现了一种以上的并发症;自然病程平均天数为5.92±3.8天;41.7%的患者在初诊时被误诊.结论 由于狂犬病的病死率几乎为100%,对人民健康危害极大,将狂犬病病原学诊断尽快应用于临床诊疗可有效提高确诊率,积极采取防控措施非常重要.
-
2013年中国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中国2013年狂犬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与趋势,探讨相应防治对策建议.方法 利用2013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6省监测点监测上报的数据,进行回顾性描述分析.结果 2013年我国28个省共报告狂犬病1172例,较2012年下降17.75%.病例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广西(161例)、广东(140例)、贵州(84例)、湖南(83例)和河南(81例),占全国报告发病总数的46.84%.高发季节为夏秋季,病例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27∶1.40-64岁组报告病例多,其次为0-14岁组.共收集到319例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致伤动物仍以犬为主(占93.83%),其次为猫(占5.48%).病例潜伏期中位数为67天.暴露程度以Ⅲ级暴露为主,占64.36%.暴露后疫苗接种率为11.86%,但疫苗全程接种率仅1.36%,Ⅲ级暴露者的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5.91%.结论 2013年全国狂犬病疫情总体继续呈下降趋势,南方病例仍然多于北方,但北方地区疫情有上升和扩散的趋势.病例主要分布于农村地区,病例职业以农民、学生、散居儿童为主.病例的伤口自行处理与医疗机构处理率、疫苗接种率与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均很低.应加强狂犬病监测工作,以农村地区为重点,加强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宣传.
-
天津市2005-2017年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及病例分析
目的 了解天津市2005-2017年人间狂犬病流行情况及病例特征,为狂犬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天津市2005-2017年人间狂犬病病例疫情报告数据及个案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对狂犬病流行情况及病例特征进行描述.结果 2005-2017年天津市共报告狂犬病病例85例,年均发病率为0.05/10万.各月均有病例报告.男女性别比为3.3∶1.45~59岁年龄组病例数占总数的50.6%(43/85).职业以农民(38.8%,33/85)和外来务工人员(31.7%,27/85)为主.78例病例为犬致伤,暴露动物均无狂犬疫苗免疫史.手部为主要暴露部位(62.5%,50/80).46.3%(37/80)的病例在暴露后未进行任何处置,全部病例中仅有1例完成全程正规暴露后处置.病例潜伏期中位数为60.5 (9.0~1 461.0)d,不同暴露部位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7.80,P<0.01).结论 农村仍是天津市狂犬病防控工作的重点,狂犬病知识的科普和规范化动物致伤处置门诊的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
假病毒在狂犬病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研究中的应用
狂犬病(rabies)是由Lyssavirus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患者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病死率几乎100%.全世界每年约有5.5万人死于狂犬病,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印度和中国年均狂犬病死亡人数居全球第一和第二位[1-2].应用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rabies immune globulin,RIG)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的狂犬病中和抗体检测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apidfluorescent focus inhibition test,RFFIT)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效果监测可及时发现问题采取补救措施.
-
抗病毒治疗是狂犬病救治成功的希望
人类狂犬病的历史已有数千年,目前仍居于发展中国家传染病死亡的前列.随着抗病毒药物的发展,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病毒性疾病已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埃博拉病毒病也有抗病毒治疗成功的报告[1],但人类对狂犬病仍然束手无策.狂犬病治疗路在何方?借鉴其他病毒性疾病的治疗经验,笔者提出抗病毒治疗是狂犬病临床救治成功的希望所在.
-
江苏省近3年人间狂犬病疫情回升的成因及对策评价
为了分析江苏省近3年人间狂犬病疫情回升的原因,对部分发病较多的地区的防制效果进行评价,为制定科学防制措施提供依据.通过对近三年发生的狂犬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发病较多的地区犬密度及犬免疫状态进行调查;选择3个近年发病较多的地区,采用不同的防制措施进行对照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我省疫情有反弹趋势,狂犬病发病地区趋于集中,主要发病地区由苏北转向苏中的南通、盐城、泰州三市.犬是主要的动物宿主(91.9%),主要感染方式为咬伤(95.2%),受伤部位主要为近中枢部位,以上肢为主(54.8%).多数病人(70.5%)潜伏期大于30天,此人群疫苗接种率仅为25.6%.犬免疫率小于5%;犬伤后伤口处理率为54.8%,且不够规范;在发病较多地区进行灭犬,推广精制狂犬疫苗,规范伤口处理具有较好的防制效果.结果证明,各地犬免疫率不高,伤口处理率及规范化率较低,犬伤者狂苗接种率不高,这是造成近年我省狂犬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针对我省狂犬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制措施,可控制我省狂犬病疫情.
-
2000-2004年浙江省温州市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浙江省温州市狂犬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方法 对报告的狂犬病病例做流行病学调查,在疫区对动物作尼氏小体检查.结果 2000-2004年共报告狂犬病病例26例,其中2004年发病多.传染源为犬和猫.潜伏期为43 d.绝大部分患者未进行伤口处理或处理不规范.26例中20例在暴露后未接种疫苗,3例未全程接种.26例患者均未使用抗狂犬病血清.在疫区的犬中检出尼氏小体.结论 温州市是狂犬病新发疫源地.应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一旦被动物抓伤、咬伤,应及时清洗创面,正确处理伤口,24 h内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应进一步加强犬类等宿主动物的管理.
-
1986-2006年浙江省湖州市狂犬病流行特征及防制对策研究
目的 分析浙江省湖州市狂犬病疫情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探讨防制对策,遏制全市狂犬病疫情回升趋势.方法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历史疫情资料分析.结果 1986-2006年湖州市共发生狂犬病病例98例,分布于长兴、安吉两县和湖州市区;长兴县发病49例,占总病例数的50%,居全市首位.病例以农村儿童和青壮年为主,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全年均有发病,以夏秋季相对较多.疫情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呈下降趋势,1999-2002年无病例发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2003年开始疫情出现回升趋势.结论 犬类数量不断增加致使暴露机率上升,群众防病知识缺乏、防病意识不强,未能及时规范处理暴露伤口和接种狂犬病疫苗及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及狂犬病自然疫源地的存在是导致湖州市人间狂犬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需采取针对性措施,遏制疫情回升趋势.
-
山东省200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报告
2003年山东省共报告乙类传染病20种,报告发病总数91 121例,发病率100.88/10万.报告死亡101人,死亡率0.11/10万,病死率为0.11%.本年报告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较上年上升4.94%、46.20%、38.85%.与上年相比,报告发病率上升的病种有肝炎、伤寒、艾滋病、淋病、百日咳、流脑、狂犬病、布病、乙型脑炎、疟疾、新生儿破伤风、肺结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13种;报告发病率下降的病种有痢疾、梅毒、麻疹、猩红热、出血热、炭疽、斑疹伤寒等7种.鼠疫、霍乱、脊灰、白喉、钩体病、黑热病、登革热元病例报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为2003年新增乙类传染病,济南市报告1例.
-
1984-2003年全州县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死率极高.近几年来,全州县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仅2003年其发病死亡达29例,居各类传染病之首.为了解全州县狂犬病流行情况及流行特征,为以后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广西全州县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措施分析如下.
-
广西2000~2004年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广西狂犬病防制的重点策略和措施.方法收集广西狂犬病大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广西狂犬病疫情呈现发病率持续快速增长、地区分布不断扩展的趋势,疫情也由经济落后的桂西山区向经济较发达的桂东南、桂北地区扩散.发病时间与季节有关.88.5%的病例为狗伤所致,暴露后没有及时对伤口进行冲洗、消毒、清创的分别为68.0%、88.5%、91.5%,只有5.9%的病例暴露后全程接种狂犬疫苗,使用狂犬抗血清的只有1.7%.从广西抽查的狂犬疫苗中,80%不符合规定;收集89份健康犬的犬脑标本,检出病毒携带率为13.5%.结论广西狂犬病增长迅速,卫生部门应该将加强农村地区宣教、加强疫苗管理和开展狂犬暴露前免疫作为防控工作的重点.
-
2006年贵州省六盘水市48例狂犬病疫情流行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2006年六盘水市1~8月48例狂犬病患者的流行因素并提出预防控制策略.方法 对48例狂犬病患者进行个案调查.结果 六盘水市1~8月发生48例狂犬病,发病率为1.60/10万.咬人动物中家犬41只(85.42%),流浪犬3只(6.25%),家猫3只(6.25%)、牛1头(2.08%).48例中43例(89.58%)未做任何处理,3例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无1例注射抗狂犬病血清、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进行伤口局部浸润注射.结论 饲养量大、管理措施滞后,群众防治知识匮乏,暴露后伤口无处理和处理不当,疫苗接种率低及管理混乱是造成这次流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以"管、免、灭"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
1950-2006年成都市狂犬病流行特征与防治对策
目的 分析成都市狂犬病流行特征和趋势,探讨疫情回升原因,提出防治措施建议.方法 收集成都市1950-2006年狂犬病疫情报告资料和2005-2006年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成都市狂犬病曾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流行高峰,以后1992-2004年长达13年无本地病例报告,2005年以来疫情重现并快速回升.全市90%的行政辖区有病例报告,但辖区东部的5、6个郊区县多发(78.17%),农村居民为主要发病人群,夏秋季相对多发,农村地区犬只是主要传染源,100%病例暴露后未接受规范处置.结论 农村地区犬只动物疫情流行和暴露后处置不规范导致人间疫情回升,疫情可能会持续一定时间,因此,要建立防治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落实狂犬病综合防治措施.
-
1995-2006年云南省狂犬病流行情况及防制对策
目的 分析近年来云南省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发病率回升的因素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制措施.方法 对1995-2006年云南省狂犬病疫情报告、病例调查及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5-2006年云南省狂犬病发病95例,死亡95例,病死率100%.除1995、1996、1998年3年无病例报告外,其余各年均有病例发生,发病呈逐年增长趋势,以5~10月份相对较多,占73.7%.全省有11个州(市)报告病例,其中文山、曲靖、德宏等3个州(市)是主要发病地区,集中了79%的病例.发病多为农民(52.6%),其次是学生(23.2%);年龄小的2岁,大的65岁,男女性别比为2.5:1.病例以犬伤为主,70%以上未进行任何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结论 云南省狂犬病呈快速增长趋势.领导重视不够,犬只数量增多且缺乏监管,犬只免疫率极低,伤后大多未进行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等是狂犬病发病率回升的主要原因,今后应加强以上各方面的工作.
-
广西45年狂犬病疫情动态与防制效果分析
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是全国狂犬病高发地区之一.据历年疫情统计,45年(1951~1996 年)共发病11213人,发病率波动在0.03~2.46/10万,年平均发病率0.13/10万,其中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平均发病率分别为0.09/10万、0.72/10万、0.92/10万;80年代为狂犬病高峰期,仅以1981年,发病887人,发病率2.46/10万.自1985年始,连续多年对家犬采取"管、免、灭"与暴露人群疫苗免疫等综合措施,具体为:在犬群中建立免疫屏障,家犬免疫覆盖率在85%时人发病率下降53%;尚未开展犬免疫地区,则人狂犬病上升12.0%;对暴露人群的主要措施:伤口处理、疫苗注射、保护率达86.0%,由于保障疫苗需用量(大幅度增加),由1980年的3.6万人份增到1996年的50万份.到1995年狂犬病发病人数下降到(24人)发病率0.04/10万,降低到历年来低水平,说明了多年的防治措施已初见成效.从另一方面来看,1996年发病人数由1995年的24人,上升到 50人,为上1年的2倍以上,提示我们狂犬病疫情有回升的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1986-2000年江西省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狂犬病目前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病死率几乎100%,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江西省1952年起有狂犬病病例统计,1980年为高发病年份,之后逐年下降,但1997-2000年呈上升趋势,上升速度快,幅度大,发病率居全国之首.为进一步掌握我省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疫情上升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防制对策,现将我省1986-2000年狂犬病的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
2005年中国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及分析
目的 通过对2005年全国人间狂犬病监测数据的分析,描述了狂犬病的疫情特征,探讨狂犬病防制的重点策略和措施.方法 利用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和全国狂犬病监测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中国狂犬病发病近年来呈快速增长趋势,2005年全国共报告狂犬病2537例,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湖南等南方省区.发病人群主要是男性农民,多为青壮年.报告病例个案调查数据显示,高达38.3%~65.8%的病例未处理伤口,只有16.6%~35.0%的病例接种了疫苗,1.2%~16.6%的病例注射了抗血清.结论 近年来人间狂犬病发病快速回升,疫情形势严重.暴露后处理和疫苗、抗血清接种不规范是造成疫情上升的重要因素.有关部门应加强合作,探索现阶段可行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遏制疫情的快速上升势头.
-
2004-2006年全国狂犬病监测分析
目的 介绍中国2004-2006年狂犬病监测工作,总结狂犬病疫情特征,分析疫情上升的原因.方法 搜集2004-2006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和2005、2006年全国狂犬病主动监测系统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6年期间,中国狂犬病年均增加病例429例,广西、湖南、贵州和广东四省2004-2006年合计病例占全国病例总数的61.5%.2006年疫情已波及839个县区,表现出明显的地域蔓延性,呈现出西南、华北和华南三地同时增长、华东及江西持续下降的格局.农村地区居民病例占92.5%、发病率形成儿童和老年人2个高峰.2006年,监测点病例的伤口处理率为32.0%、疫苗注射率和疫苗全程注射率为13.7%和3.2%、Ⅲ级暴露者的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6.1%;农村地区犬密度为14.1只/100人、免疫率为6.0%;监测门诊暴露就诊者的暴露分级构成比分别为19.9%、45.1%和35.1%;暴露就诊者中自行处置伤口比例为27.0%、疫苗接种和全程接种率为99.6%和93.4%、Ⅲ级暴露者的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31.2%,结论2004-2006年中国狂犬病疫情加速上升.疫情主要波及南方地区并呈地域蔓延性扩散,目前呈现出西南、华北和华南三地同时增长格局.农村地区犬密度高而免疫率低,病例暴露后预防处置状况极差是疫情上升的重要原因.
-
2005-2012年安徽省农村监测点狂犬病暴露人群及宿主动物监测分析
目的 描述安徽省狂犬病监测门诊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暴露后处理情况及主要宿主动物免疫和带病毒状况,为狂犬病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2年安徽省5个狂犬病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暴露人群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男性多于女性;Ⅱ、Ⅲ级是主要的暴露级别;81.8%的暴露人群选择门诊处理伤口,88.9%的暴露人群选择门诊全程免疫接种,但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人群仅为3.2%;犬类和猫类的免疫率较低,分别为3.2%和0.1%,自2008年开始犬带病毒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结论 安徽省狂犬病防控策略应为加强暴露人群正确处理伤口,提高免疫接种的比率,特别是Ⅲ级暴露后使用被动免疫制剂率;同时加强对犬类的管理,减少人群暴露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