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石家庄市某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
目的 了解高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石家庄市某高中一、二、三年级各3个班,共532名学生.用<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定量表>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测评.结果 无论是总量表还是分量表,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P<0.01),文科生的总平均分及师生交往得分均高于理科生(P<0.05).女生在同学交往、家庭成员交往和师生交往方面,"交往能力强"的学生比例高于男生,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女生的交往能力普遍高于男生,文科生高于理科生.
-
医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
目的 了解医学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邓日昌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494名医科大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性别差异(x2=5.07,P=0.024),女生人际交往能力优于男生,特别是交谈能力明显优于男生(x2=9.24,P=0.002);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交谈能力和待人接物能力存在差异(x2=11.323,P=0.001;x2=4.86,P=0.03),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交谈能力及待人接物能力优于独生子女.结论 医学院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一定困扰.
-
交友小组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交友小组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交友小组"的方法对120名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方面的为期1年的训练,训练前后分组分别测查SCL-90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交友小组训练后,编制大学生人际交往量表对其进行检验,其中在自我接纳、责任感、关心别人、说服技巧、乐观心态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训练前后SCL-90的分组测查,A1和B1、B1与B2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等因子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训练结束后,经问卷调查,学生反馈的信息说明了交友小组训练是行之有效的.结论交友小组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可有针对性地广泛开展.
-
临床实习护生人际关系特征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实习护生的人际关系特征.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抽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实习护生278名,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nterpersonal Comprehensive Diagnostic Scale,ICDS)和人际交往能力问卷(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Questionnaire,ICQ)为测评工具,对临床实习护生的人际关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学历、实习时间的临床实习护生人际困扰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实习护生人际交往能力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实习护生人际困扰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人际交往能力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学校和医院应加强对临床实习护生的人际关系教育干预,开展人际关系教育时要充分考虑临床实习护生的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差异.
-
在《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护患沟通能力
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模式从单一的疾病护理逐步转向多元化的健康服务.在提倡整体护理的今天,要求护理专业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护理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1].护理专业学生掌握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和技巧,对改善护理实践中的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浅谈一级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
一级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因分科不细,每天要面对各科服务对象,因此不但要掌握基护理技术,还要通晓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等各科护理知识.具备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护士在一级医院就十分稀缺了.为保障护理安全,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护士的核心能力是关键.根据 Lenbure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护士核心能力包括评估和干预能力、交流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领导才能、教育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1],再结合从新手到专家理论,将护理人员分为5个阶段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现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
影响癌症患者应对方式主要因素的研究
使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调查问卷和淡路性格向性检查卡调查问卷对80例癌症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表明高文化程度、高年龄、外向性格、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支持是癌症患者应对方式的保护因素;而低文化程度、低年龄、内向性格、是癌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为癌症患者的心理社会干预奠定了理论基础.
-
交流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病人由于长时间住院,与外界隔离造成直接的行为限制,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形成住院综合征(孤僻、懒散、少动等)[1].病人对生活要求和兴趣逐渐减少,无进取心,依赖性增加,被动地适应医院生活,终社会功能下降[2],从而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针对这一情况,我院护士对其实施交流技能训练,改变病人目前存在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
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护生人际关系调查
[目的]探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护生的人际关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对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78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15名(41.4%)实习护生人际关系无困扰或困扰较少,109名(39.2%)轻度困扰,47名(16.9%)中度困扰,7名(2.5%)重度困扰.实习护生人际交往能力得分为(135.76±19.70)分,22名(7.9%)人际交往能力较好,256名(92.1%)人际交往能力欠佳.性别、学历是实习护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学校、医院应充分考虑不同实习护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差异,加强对实习护生人际关系的培训.
-
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为了解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促进医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方法:对500名在校医学生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量表进行调查分析,比较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差异。结果:担任学生干部、性格外向、生活态度积极的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结论:社会、学校、家庭给予大学生们积极的引导,可以使大学生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人际交往。
-
引导大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所必备的技能,是大学生获取知识、谋求技能、规划职业、施展才能的关键.如何在学校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闲暇时间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应作为高校闲暇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学校应以提高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意识为前提,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基础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体验,着力为学生搭建提高沟通技能的有效平台,以培养适应时代及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
长学制儿科学PBL教学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目的:探索在七年制临床医学系儿科学PBL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的方法;方法:在长学制儿科学PBL教学中,特意设计了旨在提升学生交往能力的"问题发现-多媒体演示-评估"模式;结果:共有三届123名学生接受了以上教学尝试,课后就"PBL教学效果"和"PBL教学与人际交往能力"所作的无记名调查问卷显示,80%以上的学生予以肯定,认为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自身的交流、沟通乃至教学能力,结论:PBL教学中"问题发现-多媒体演示-评估"模式十分有益于学生的交流、表迭以及教学能力的培养.
-
提高护士沟通能力的培训方法与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多种形式医疗服务和优质护理质量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交流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要求[1],做好患者的沟通交流工作,促进护患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为此,我院对护士进行人际沟通知识教育,鼓励护士人人参与,在沟通能力培训方面大胆创新,引入竞争机制,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做法报告如下.
-
治疗网络成瘾需要电击吗
新闻解读网络成瘾是目前影响中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大问题,具体表现为对网络的再度使用产生强烈的欲望,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戒断反应,同时可伴有相应的精神和躯体症状,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工作、学业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各方面都产生了诸多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网络成瘾也成为家长揪心的问题,往往迫切地为孩子寻求治疗.
-
高职护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
为了解高职护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本研究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对670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职护生人际交往能力处于中等水平,高职护生人际能力三年级高于一年级,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
-
湖北省某医学院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孤独感对自尊的影响分析
目的:了解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孤独感与自尊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省某医学院16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人际交往能力问卷、情感和社交孤独问卷以及自尊量表.结果: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孤独感与自尊显著相关,人际交往能力与孤独感对自尊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是增强医学生自尊的有效途径.
-
探讨社区卫生护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与护理技巧
社区护理的工作范围、社区护士的职责、角色对社区护士的能力提出了有别于与医院不同的更高的要求,社区护士除了具备一般护士所应具备的护理基本能力外,还要特别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各专科护理技能、中西医结合的技能、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预见能力的培养.为了使社区护士作为重要的社区卫生人力资源之一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根据社区护理工作的特点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实践效果的社区护士角色有关一些工作技巧的问题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交往训练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人际交往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精神科住院患者60例,对患者的人际交往技能进行12周培训,每周2次,调查基线水平和培训后患者的社交功能得分差异。结果训练后,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评分均比训练前有显著改善(P<0.05),从总体上看,训练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结论人际交往能力培训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疗效,且接受度较好。建议可以对精神疾病患者开展此类培训,促进患者功能康复。
-
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治疗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人际交往能力评估问卷评定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结果 入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体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露、冲突管理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
集体性体育游戏对中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集体性体育游戏对中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效果,为保障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以70名在校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干预组进行8周集体性体育游戏干预,干预前后进行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比价分析.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中职学生人际交往各因子及总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于预组学生进行了8周的集体性课外体育游戏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学生在适当拒绝、自我表露、人际交往总分方面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8、4.556、3.567,P<0.01);在主动交往、冲突管理、情感支持方面相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江1.961、2.092、2.544,P<0.05).干预组干预后人际交往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干预组得分,并且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t=2.918、2.544、2.302、5.313、2.701、4.026,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因子得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体性体育游戏对中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可起到较好的干预效果,今后应在中职学校予以推广和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