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和自我接纳的影响

    作者:李会;穆喜术;李淑芬;袁红伟;王金成;康龙飞;王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和自我接纳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荣军医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分别在护理前及护理后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杀态度问卷(QSA)、自我接纳问卷(SAQ)分别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自杀态度状况及自我接纳水平.结果通过综合护理干预,两组 HAMD 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组更明显(P <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对安乐死的态度评分显著提高,并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自我评价的水平显著提高,并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理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态度和自我评价.

  • 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态度、抑郁水平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作者:蒋庆飞;徐秋萍;陈明敏;胡美玉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抑郁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S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114名抑郁症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本研究对象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病程、不同受教育程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态度、抑郁水平、应对方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1.46,P>0.05);(2)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的F1、F2、F4等维度均分小于2.5分,而F3维度均分在2.5~3.5分之间;(3)抑郁症患者的积极应对得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t=-12.85,P<0.01),而消极应对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t=4.82,P<0.01).(4)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抑郁水平和应对方式有不同程度、性质各异的相关性(r=-0.56,-0.65;P<0.01或P<0.05).结论 鼓励患者多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降低抑郁情绪,预防自杀行为发生.

  • 研究生新生自杀态度与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王玲;卞茜;张维平;谢斌

    目的 了解新入学研究生对自杀的态度及其与心理社会学因素的关系,为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和自杀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4 877名研究生新生通过网络平台填写了调查问卷,完成有效问卷4 822人.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自杀态度问卷,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等.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生新生对自杀行为(2.5±0.4)、自杀者(2.6±0.3)和对安乐死(3.0±0.6)持矛盾和中立态度;对自杀者家属(2.3±0.4)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消极应对得分较高、来自农村、家庭收入低和家庭亲密程度较低者更倾向对自杀行为持理解和宽容态度(R2=0.019);消极应对得分高、男性、客观支持得分高和家庭收入较低者更倾向对自杀者持理解和宽容态度(R2=0.011);消极应对得分高和来自城市者更倾向于对自杀者家属持理解和宽容态度(R2=0.011);消极应对得分高、积极应对得分低、男性和家庭亲密度较低更倾向于对安乐死持理解和宽容态度(R2=0.065).结论 男性、农村生源、消极应对方式、社会客观支持程度高、家庭收入和家庭亲密度高的研究生新生对自杀的态度更倾向于理解支持.研究生新生对自杀的态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 农村老年人对自杀的态度调查

    作者:李建芳

    预防自杀和自杀未遂主要的策略之一是针对自杀及自杀相关问题开展公众心理教育,而有效的心理教育需要首先了解不同人群对自杀的态度、自杀知识水平以及不同人群对自杀态度的差异性.

  • 主观幸福感在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中的中介作用

    作者:谢杏利;邹兵

    目的 了解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探讨主观幸福感在自杀态度形成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的方法,对5所高校的1 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的调查,分别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SA)、生命意义感问卷(MLQ)、生活目的量表(PIL)和幸福感指数量表(IWB)为检测工具,分析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及其相关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主观幸福感在生命意义感对自杀态度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 038份,有效率94.4%;其中贫困生316名,非贫困生722名.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对自杀者的态度和生活感受得分均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P<0.05).贫困大学生中,女生对自杀者家属态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但男生寻求意义感、生活目标和自主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和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P <0.05,P<0.01).主观幸福感在生命意义感对自杀态度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结论 生命意义感和主观幸福感是影响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的重要因素,高校应开展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进行引导.

  • 医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杀态度分析

    作者:张浩

    目的 了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杀态度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加强和改进辅导员心理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方法 使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QSA)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200名大学生进行整群随机抽样,对调查结果采用分类比较的方法,比较不同类别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及大学生对自杀问题的基本态度.结果 200个样本自杀态度的总均分为(2.74±0.44)分,均值在2.5~3.5分之间,表明大学生总体上对自杀持中立和矛盾的态度.测评SCL-90的9个常规因子平均水平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各因子水平也高于常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的各项因子得分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大学生水平(P<0.01).结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SCI-90各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不容忽视.亟待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因此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 临安市中学生自杀行为及态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何晓燕;赵国秋;严园;曹日芳;鲁一成

    目的:了解临安市中学生自杀行为发生情况,探讨自杀行为与自杀态度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临安市6所中学6个年级36个班共1 693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推断.结果:1 693名学生中有440人(26.0%)曾经有过自杀意念,有自杀意念的440人中46人(10.5%)有过自杀未遂行为.1 693名学生中对自杀行为、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和安乐死持肯定或理解态度的学生分别占7.3%、26.4%、56.5%和2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对自杀者的态度以及对安乐死的态度是产生自杀意念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自杀意念在临安市中学生中较为常见,对自杀行为持肯定支持者不在少数,预防中学生自杀行为应以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为主.

  • 澜沧县拉祜族、爱尼族对自杀态度的调查

    作者:李光华;陈文明;鲁文兴;陈庆龄;李小龙;姚坚

    目的:了解澜沧县不同民族对自杀的态度.方法:在澜沧县拉祜族、爱尼族聚居的两个村随机抽取调查样本,采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中的3个维度:对自杀行为性质的态度,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进行分级评分,对照分析.结果:共完成有效调查表200份,拉祜族和爱尼族各100份,两民族间对自杀的态度差异显著.结论:两种民族对待自杀的态度有所不同.

  • 大学工科生、医学生与医务人员自杀态度的对照研究

    作者:王耀龙;徐英;王金华;陈文

    为了解大学工科生、医学生与医务人员对自杀的态度及三者之间的异同,该研究应用自杀态度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取样,对383名大学工科生、医学生和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组人群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都持矛盾或中立态度,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对安乐死持肯定、认可、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工科生对安乐死持矛盾或中立态度.认为自杀的干预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引导与教育社会公众保持适当的态度.

  • 城市社区成年人对自杀的态度调查

    作者:雷兰英;曹日芳

    目的 调查城市社区成年人对自杀的态度.方法 在杭州市4个社区随机抽取795名成年人接受调查,采用自杀态度问卷进行评估.结果 社区成年人对自杀行为和自杀者多数持矛盾或中立态度(49.2%、50.6%),对自杀的态度各维度男女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老年组对自杀行为、自杀者、自杀者家属以及安乐死所持肯定或理解态度明显高于青壮年组(P<0.01或0.001).结论 老年人对自杀的高肯定或理解态度是其高自杀率的主要原因,社会需高度关注老年人自杀预防的重要性.

  • 中专学生的自杀态度与自杀行为的研究

    作者:李光友;汪长如

    目的:探讨不同民族、年级和性别的中专学生对自杀态度的认识;对不同的自杀态度的认识对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企图的影响.方法:以某市两所中专学校共2032名中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况调查.自杀行为的定义与问卷设计与美国CDC青年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RBSS)相同.结果:不同民族、性别和年级的中专生对自杀态度有所不同;中专生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和对安乐死的态度影响自杀行为的发生.结论:加强中专生对自杀的认识有助预防中专生自杀行为的发生.

  • 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杀态度的社会心理相关因素探讨

    作者:孔刚;孙业桓;杨林胜;周纯先

    目的:探讨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杀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变大学生自杀态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某医学院校大学生3 030名,用自杀态度量表、Beck自杀意念量表、Beck抑郁问卷等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于自杀的歧视(得分29.12±14.13)、自杀的社会重要性(得分25.34±15.57)持肯定态度;大学生对于自杀的不可预防性(得分71.52±13.82)、自杀的不可自我控制性(得分65.01±18.72)、对自杀的正性态度(得分64.65±17.35),对自杀能改变他人行为程度的看法(得分65.81±15.24)持否定态度;而对自杀未遂与自杀死亡相似程度的看法(得分53.70±21.48)持中立态度.单因素分析显示,自杀态度各分量表影响因素不一致.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家庭功能是保护因素,自杀意念、抑郁是危险因素.结论:需采取相关措施,改变消极的自杀态度,进而消除由此带来的伤害事件.

  • 不同人群自杀态度研究进展

    作者:夏云

    自杀是当今社会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一种神秘的文化现象.本文综述国内外研究对自杀态度的理论纷争、目前对自杀的研究手段与工具,以及不同人群(青少年、医务人员、律师等人群)对自杀的态度.研究结果表明自杀与自杀态度密切相关,不同人群对自杀的态度有差异.对自杀问题不应回避,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正确认识,积极预防.

  • 高中生自杀态度与孤独、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楹;王帅;张金玲;陈洁;刘金同

    目的 了解高中生对自杀的态度,探讨自杀态度与孤独、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为自杀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自杀态度问卷(QSA)、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Beck抑郁问卷(BDI)对临沂市某地5所高级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共20个班的1 12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数据结果采用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结果 高中生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持否定、排斥的态度[(3.56±0.65)分],对自杀者持宽容、理解的态度[ (2.44±0.44)分],对自杀者家属持宽容、理解的态度[(2.44±0.51)分],对安乐死的态度持矛盾、中立的态度[(3.09±0.91)分];高中生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与孤独、抑郁情绪呈负相关(P<0.05),对自杀者的态度与情绪孤立、社会孤独及抑郁情绪呈负相关(P<0.05),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P<0.05),对安乐死的态度与情绪孤立、情绪孤独、社会孤独呈负相关(P<0.05).结论 孤独、抑郁情绪与高中生的自杀态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对自杀态度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的研究

    作者:张凯;崔萌;马军平;董群惠

    目的 研究不同类别抑郁症患者对自杀的态度.方法 应用自杀态度问卷(QSA)作为调查工具,测试不同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态度.结果 不同抑郁症患者有不同自杀态度,有自杀念头并有过自杀行为者,对自杀行为持肯定、理解、宽容的态度,而有自杀念头但无自杀行为者对自杀行为持矛盾或中立的态度,在对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安乐死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均持肯定、理解、认可、宽容的态度.无自杀念头、无自杀行为者对自杀行为持反对、否定、排斥态度,且对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安乐死也持矛盾、中立或反对、否定、排斥态度.结论 应用自杀态度问卷将抑郁症患者加以区分,对重点人群重点关注,在预防自杀方面做到有的放矢,可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态度
  • 山东省西部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与自杀态度的关系

    作者:贾存显;庄茂强;王健

    目的 探讨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与自杀态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山东省西部农村两县,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共获得341户,对每户中20 ~ 75岁人群抽取1~2名进行调查.采用一日重建法(DRM)测量主观幸福感,自杀态度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SA)测量.采用秩和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农村居民一日总体幸福感得分为-24.20~ 36.20,50%分值为20.00.上午、下午、晚上主观幸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5,df=2,P<0.001).农村居民对自杀态度多持中立或矛盾态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因素有体质量超重或肥胖、抑郁得分、焦虑得分,与自杀态度相关的因素有抑郁得分.主观幸福感与自杀态度无关.结论 主观幸福感与自杀态度无相关性,但两者均与抑郁得分相关.改善心境状况将有助于改善主观幸福感或影响农村居民自杀态度.

  • 农村自杀未遂人群对自杀行为的认知与态度研究

    作者:王琳琳;贾存显;邱惠敏;徐爱强;韩梅;刘慧

    目的 探讨农村自杀未遂人群对自杀行为的认知与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山东省6个县及县级市收集发生在2009年10月1日~2011年3月31日的病例409例,采用相关自杀态度问卷进行访谈.结果 成功获得386例病例的自杀态度资料.自杀知识3个问题知晓率分别为24.7%、59.6%和52.6%,家庭经济和精神疾病影响自杀知识的知晓率(P<0.05);14.5%的病例对自杀行为持肯定、认可、理解或宽容的态度,51.6%的病例对自杀行为持中立或矛盾的态度,33.9%的病例对自杀行为持反对、否定、排斥或歧视的态度,患精神疾病的病例倾向于肯定、认可的态度(P<0.05);81.3%的病例同意自杀行为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但是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例倾向于否定自杀的社会重要性.多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不同程度自杀意图的病例对于自杀的态度有所不同.结论 不同特征的自杀未遂人群对自杀行为的认知与态度不同,干预时应区别对待.

  • 基层官兵自杀认识和态度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辛阔林;张康莉;张晓明

    目的 探讨基层官兵的自杀认识和自杀态度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某部553名官兵,使用自制自杀认识问卷和自杀态度问卷(QSA)、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心理健康状况对自杀认识和自杀态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基层官兵对自杀认识总均分为4.84±2.14,整体认知水平偏低,且年龄、职业与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杀认识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杀态度存在弱相关性.对心理健康状态较好者,自杀持反对、否定、排斥和歧视态度者较多,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者对自杀性质、自杀者持矛盾或中立态度者较多,对自杀者家属持理解、宽容态度者较多.结论 基层官兵对自杀前行为征兆等知识了解较少,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对自杀者的态度.加强自杀知识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可作为预防部队官兵自杀的有效策略之一.

  •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态度与儿童期虐待的相关研究

    作者:毕建强;周志坚;王建;冀二妮;朱炼;杨海晨;刘铁榜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态度与儿童期虐待的相互关系.方法 使用自杀态度问卷(QSA)及儿童期虐待量表(CTQ)对纳入的67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及101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与健康对照组在自杀行为的态度、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对安乐死的态度的比较上,两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儿童期虐待的评分上,研究组在情感忽视(中位数M=10分)及躯体忽视(中位数M=9分)两个维度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中位数M=8分)、(中位数M=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组儿童期虐待与自杀态度的相关分析中,情感忽视与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181,P<0.0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存在儿童期虐待,主要表现为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情感忽视越重,患者对自杀行为的态度愈肯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

  • 分离性障碍自杀未遂患者自杀态度研究

    作者:徐宝昌;何为民;甘建光

    分离性障碍患者除表现出急骤发生的意识范围狭窄、具有发泄特点的情感爆发、选择性遗忘及自我身份识别障碍[1]外,很多患者常表现出自杀姿势.定义为"自杀姿势"是由于认为患者做出自杀行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那么具有这种行为的患者其自杀态度究竟如何,本研究对此进行对照研究,以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99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