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卒中单元模式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雪雁

    急性脑血管病(ACV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症,其致残率、病死率很高,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我国是卒中高发国家,研究临床医疗方法是医务工作者的紧迫任务.卒中单元模式改善了卒中患者传统的医疗模式,提高了疗效,为卒中患者提供了有效的诊断、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健康教育,减低了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我院以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急性脑血管病进行规范化管理及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卒中单元的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估

    作者:张丽丽;陈志琴;李华;冯大勇;陈枫;连爱华;陈欢;张琳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的卫生经济学效益,为脑卒中的治疗和评估提供有效方法.方法 通过对卒中单元建立后3年2 220例脑卒中患者与建立前3年1797例脑卒中患者综合疗效和卫生经济学指标对比研究,比较脑卒中单元的疗效及卫生经济学指标.结果 脑梗死对照组和卒中单元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986,P<0.01),脑出血对照组和卒中单元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03,P<0.01).卒中单元建立后脑梗死住院天数由12天降低到11天,住院费由3 586.24元提高至3 625.97元,药品费占总费用比例由0.42降低至0.36(Z=6.310、2.859、11.362,均P<0.01);脑出血住院费由5 319.65元提高至6 116.96元(Z=2.692,P<0.01).综合满意度由90.8%提高到97.4%(x2=77.431,P<0.01).结论 卒中单元提高了脑卒中疗效、卫生经济学效益及满意度.

  • 降低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张桂明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降低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佳护理方法.方法:将8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一般内科护理常规+健康教育+早期康复介入及出院后随访等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护理.发病后3个月对其并发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常规内科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指导,早期康复指导及患者出院后跟踪随访,可有效降低并发症.

  • 卒中单元护理措施在降低脑卒中患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谭宝玲

    目的:探讨降低脑卒中患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机会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及常规护理,而试验组则加用卒中单元护理,比较两组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试验组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在基础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卒中单元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率,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临床护理路径在卒中单元的应用

    作者:蒋金凤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卒中单元的应用效果,探讨卒中单元的规范化护理方案.方法:将310例住院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 158例和152例,对照组住普通病房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住卒中单元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分别以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满意度以及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对比评价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首日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及出院后评分有显著差异(P <0.05 );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及护理相关并发症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满意度实验组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 ).结论:护理临床路径的实施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减少住院日,降低费用,改善医患关系,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社区卒中单元模式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作者:黄银娟;邓秋兰;潘素兰;何丽霞;叶文玲;宁辉;黄鳞茜

    目的:探讨社区卒中单元模式对社区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支持状况的影响.方法:将南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社区卒中单元模式指导下的家庭康复组(简称康复组)40例,由社区护士按“社区卒中单元指导家庭康复训练+文体疗法+心理支持”方案实施干预;对照组40例为传统的家庭照顾,不施加干预.结果:康复组在干预3个月及6个月时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高于对照组,社会支持水平、患者及家属对社区护士的满意度在6个月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卒中单元模式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支持状况,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夏锦锦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卒中护理单元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评分、Fugl - Meyer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卒中单元护理模式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和治疗效果。

  • 探索疗养院建立卒中康复单元的模式

    作者:单守勤;楚燕萍;闫玮娟;王佳冰;李桂粉

    目的 为患者提供康复的早期介入,终使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疗养院建立卒中康复单元,将环境与医疗、疗养与康复结合起来.结果 疗养院建立卒中康复单元,有利于形成专病疗养、专科康复特色,大大提高了整体康复效果.结论 疗养院应建立卒中康复单元,以适应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形势,形成一套具有疗养特色的卒中康复单元,规范卒中单元病人的入出院模式,平时将脑卒中防治扩展到家庭、社区,战时将卒中单元应用于部队战创伤救治和康复护理.

  • 疗养院建立卒中单元的思考

    作者:代新年;单守勤;陈庆华;蔡鸣;闫玮娟

    脑卒中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及治愈率低的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在我国,卒中每年发病率为150/10万,死亡率为120/10万.那么,什么是卒中有效的治疗手段呢?循证医学告诉我们,只有4种方法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分别是: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OR值为0.71)、溶栓治疗(OR值为0.83)、抗血小板治疗(OR值为0.95)和抗凝治疗(OR值为0.99)[1].下面探讨卒中单元在疗养院发展的有关问题.

  • 卒中单元与社区医疗服务结合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

    作者:刘广华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由于其具有高发病率及高致残率等特点,已成为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国内关于采用卒中单元治疗脑卒中以及对出院后脑卒中患者开展家庭、社会康复干预方面的报道较多[1],这两种治疗模式均具有一定疗效,但也都存在不足之处,如治疗容易脱节、不连续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功能的进一步恢复.本院采取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卒中单元模式治疗,出院后给予社区康复干预,对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 卒中单元对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新臣;凌云;石军锋;徐显贵;马荣耀;杨玉坤;王天才;冯大磊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医疗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建立符合南阳市情的卒中单元医疗模式,提高我市脑血管病的治疗水平.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卒中单元组与传统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时间、神经功能评价(NIHSS)、生活能力评价(BI)、社会功能评价(OHS)和医疗花费等.结果 两组患者病死率与住院花费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住院时间、神经功能评价(NIHSS)、生活能力评价(BI)、社会功能评价(OHS)、并发症及卒中复发方面,卒中单元组优于传统治疗组(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应用卒中单元医疗模式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医疗模式,能明显提高早期日常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回归社会的能力,并能降低卒中复发率.

  • 早期综合康复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作者:于洋;张琳瑛;郭玉娟

    脑卒中是导致吞咽障碍的主要病因,约30%~50%的脑卒中患者有吞咽困难[1,2].其发生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脱水、心理障碍的风险是无吞咽困难患者的3倍[3],严重影响其康复,所以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摄食-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非常重要[4].我院在卒中单元的病房管理模式下对吞咽障碍患者开展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 当前脑血管病一些研究热点问题

    作者:吕佩源

    1 缺血性脑卒中的急性期治疗根据循证医学研究结果,脑卒中急性期治疗,只有4种治疗方法被认为是有效的,分别是卒中单元、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其中有效的方法是卒中单元,而超早期溶栓治疗被认为是脑卒中根本性的治疗方法.

  • 卒中单元患者128例心理干预研究

    作者:张星

    目的 观察对卒中单元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疗效.方法 12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入住卒中单元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2组均给予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结果 2组治疗前SDS、SAS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DS和SDS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2组治疗后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支持性心理干预是促进脑卒中患者身心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康复.

  • 卒中单元健康教育的实施

    作者:刘红霞

    卒中单元是脑血管病管理的新模式,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肢体康复,心理康复、语言训练和健康教育[1].脑血管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致残率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早期积极治疗并规范脑卒中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关键词: 卒中单元 健康教育
  • 卒中单元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效果观察

    作者:姚东陂;张锦丽;李玲;王璐琰;晏鸿;李静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2012年1-10月采用卒中单元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发病4.5 h内急性脑梗死15例,观察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NIHSS) 评分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各时点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4.5 h内给予卒中单元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可行.

  • 卒中单元模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效果观察

    作者:姚东陂;张锦丽;王红欣;陶小伟;张立景

    目的 观察卒中单元模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为普通病房模式加传统常规治疗,研究组在传统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卒中单元模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14天NIHSS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相同时段(P<0.05),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卒中单元模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联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李曙光

    目的: 探讨联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近期内疗效.方法: 将3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联合卒中单元(Shock Unit)治疗组及神经内科常规病房(General Ward)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月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价(Barthel 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院内感染发生率(肺部及泌尿道)以作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评价指标无明显差异性(P > 0.05),经治疗后治疗组NIHSS、Bl指数、HAMD、院感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联合卒中单元对于急性脑卒中疗效优于单一常规病房治疗.

    关键词: 卒中单元 脑卒中
  • 卒中单元治疗脑梗死的早期疗效观察

    作者:李爱芹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对脑梗死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脑梗死72h内住院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传统住院治疗组和卒中单元组,比较患者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生活能力评价(BI)及住院费用、家属满意度(由家属在患者出院时填写满意度评分(VAS)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卒中单元组NIHSS低于传统治疗组,BI及家属满意度高于传统治疗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优于传统住院治疗,可提高早期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家属满意度,且不明显增加家属的经济负担.

  • 程序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邓书梅;陈健;陈燕霞;蔡文岚;赵琨

    目的:对脑出血急性期综合治疗中实施程序护理的成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144例脑出血急性期病例,将近年采用早期康复介入等综合性治疗及实施系列程序护理的治疗组(87例)与往年应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对照组(57)例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由于程序护理的实施与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22.29±9.76)明显低于对照组(27.39±13.81)(P<0.05),然其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痛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出血急性期综合治疗中运用程序护理,对其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规范的管理也提高了护士自身业务水平,保证了程序护理的质量.完整的程序护理实践记录也为其科研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513 条记录 8/26 页 « 12...567891011...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