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乡村医生医学继续教育培训的探讨
医学继续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已普遍开展,但三级卫生网的网底--乡村医生的医学继续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为探讨这一课题,笔者分析了2001年枞阳县638名乡医医学理论考试情况,结果显示成绩普遍低下,并将培训组与未培训组进行了对照,培训组明显高于未培训组.结合全县乡医现状,认为提高乡医素质已刻不容缓,继教培训是提高乡医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途径.并就如何搞好乡医继教培训工作,提出了方法和措施.
-
村卫生室办医形式小议
全国行政村卫生室办医形式多样,就枞阳县而言,大体可概括为集体办(包括乡村一体化管理)、乡医联办、个体办3种形式.
-
夕阳下的生命之旅
枞阳县委党校退休干部张家乐自1995年冬至今的6年间,患过胃癌、食道癌、脑中风,住院8次,大手术2次3刀,胃切除五分之三,胆囊摘除.这位70岁的老人,用他那顽强豁达和乐观精神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
农村人口中影响血压的环境因素分析
高血压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的流行病学、临床证据表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一种主要的危险因素.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的高血压病和退化性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在增高.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85%,为探讨环境因素对血压水平的影响,我们于1993年8月1日-11月30日在安徽省枞阳县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横断面调查.
-
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患者病亡详情
2005年11月16日晚,卫生部通报了我国两例确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病例,其中一例为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周潭镇永兴村24岁女性患者周某,已于11月10日救治无效死亡.近日,铜陵市人民医院五位全程参与诊断救治周某的医务人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首次详细披露了他们迅速诊断、全力救治周某并规范处理的详情.这五名医务人员是:铜陵市人民医院院长罗宗甫、业务副院长潘华、感染疾病科主任吴同生、预防保健科科长王长秀、护士长余虹.
-
他为什么离奇死亡
2008年7月1日上午,安徽省枞阳县某中学36岁的老师江伟(化名)离奇地死在家中,死前双脚被绳子捆着,脖子上也套着绳子.是上吊自杀,还是他杀?枞阳街头,关于江伟死因的猜测多了起来.然而,枞阳警方通过法医鉴定,排除了他杀的可能,而其"离奇死亡"的原因缘于-种"捆绑自虐"的SM电脑游戏.当天,江伟趁妻子不在家,独自一人通过模拟SM场景获取生理上的快感,没想到遭遇不幸.
-
脑起搏器治愈怪病
47岁的安徽枞阳县农民老周近半年来饱受怪病煎熬,头歪颈斜,面部抽搐,咬肌痉挛,无法正常生活.曾到许多大医院求诊,均无疗效.辗转来到我们医院,经检查确诊为肌张力障碍,安装了"脑起搏器"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
2006-2010年枞阳县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2006-2010年枞阳县血吸虫病疫情分析显示,人群血吸虫感染率维持在较低程度,且呈逐年下降趋势,急性血吸虫病每年仅有散发;但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密度维持在较高程度.提示应继续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尤其是要加大传染源控制力度,降低感染性钉螺密度,减轻血吸虫病对人畜的危害.
-
水上绿叶—浮山
在安徽的名山中,有一座曾为古代文人白居易、欧阳修、王阳明、范仲淹、刘大櫆等慕名前往,并大为赞叹的山岳——浮山.浮山坐落在碧波万顷的安徽省枞阳县的白荡湖畔,因其形如船而又三面临水,远视之若浮在水面,故有浮山和浮渡山之称.自古享有“水上绿叶”之美誉.它与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玡山、齐云山并列为安徽六大名山,水陆交通方便,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
枞阳县小学生龋病现状调查
龋病是中小学生常见病之一.如不注重预防对其生长发育会造成严重影响.2000~2004年在全县400所小学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对小学生龋病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
2015年安徽枞阳县钉螺分布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全县钉螺和阳性钉螺分布现状,为急感防控、查灭螺工作及探索今后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开展全县螺情调查,同时收集2013~2014年螺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枞阳县现有钉螺面积1542.8hm2,分布于8个乡镇的28个行政村。全县有螺框出现率16.59%,钉螺平均密度为0.776只/0.11m2,未查到阳性钉螺。钉螺主要分布在江、洲、湖滩,呈片状分布,占总有螺面积98.56%;内陆环境有螺面积较少,钉螺呈点状分布于沟、塘及距居民点附近。2015年全县有螺面积继续下降,仍未查获感染性钉螺。结论枞阳县螺情呈下降趋势,防控成果进一步巩固。
-
2006~2014年安徽枞阳县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目的:通过对2006~2014年枞阳县血吸虫病疫情分析,总结防治经验,为今后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枞阳县2006~2014年防治年度报表等相关防治资料,统计分析逐年的人、牛病情以及螺情指标。结果2006年病原学阳性率4.20%,其后降至1%以下,2013、2014连续两年未检出血吸虫感染者,2011年以后未发生急性血吸虫病;耕牛血吸虫感染率2006年为9.34%,其后降至0.95%~3.98%,2012年底28个重点村耕牛全部淘汰。2006~2014年累计新发现、回升钉螺面积228.32hm2、17.86hm2(以江、洲滩环境为主);净消灭钉螺面积123.87hm2,为2005年实有钉螺面积的5.97%;全县有螺环境的平均活螺密度在0.4173~1.1821只/0.11m2之间波动,不同环境类型的活螺密度无统计学差异;2006~2011年感染性钉螺面积呈下降趋势,2013、2014连续两年未检获感染性钉螺。结论通过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枞阳县血吸虫病疫情得以有效控制,但螺情依然严峻。今后应在持续加强传染源控制的同时,加大螺情控制力度,以巩固防治成果。
-
两种血清学方法在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的应用及比较
为评价血清学方法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地区的现场查病价值,我们在安徽枞阳县选择了两个已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的行政村, 使用IHA、NP30 两种血清学方法开展人群平行检测的横断面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内容与方法一、基本情况调查收集陶圩、红阳两村血吸虫病流行的基本资料,2007 年春季对两村现有和历史有螺环境按10m×10m 等距离设框进行糸统抽样调查, 检获框内所有钉螺,压碎镜检,计算钉螺感染率、活螺密度、感染螺密度,内陆采取环境抽样的方法调查.作者单位:246700 安徽枞阳县, 枞阳县血吸虫病防治站
-
2005~2009年安徽枞阳县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为了解枞阳县血吸虫病的流行现状,掌握血吸虫病疫情尤其是水灾后疫情的动态变化和趋势,为制订我县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和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于2005~2009年开展了血吸虫病疫情监测_丁作,结果报告如下.
-
2001~2005年安徽枞阳县血吸虫病疫情
枞阳县位于长江下游安徽段北岸,属湖沼型洲滩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有16个乡镇(县直)的111个村为血吸虫病流行村,江、湖、洲滩,内陆均有钉螺分布.
-
2006年安徽枞阳县团结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为了解血吸虫病流行状况和流行规律,评价防治效果,并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我县自2005年开始对团结村展开了疫情监测工作[1],现将2006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
2005年安徽枞阳县团结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为了解血吸虫病流行状况,探索流行规律,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枞阳县山山镇团结村设立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现将该点2005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旨在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
枞阳县1982~1998年螺病情资料分析
为了解我县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规律,评价不同防治阶段有关防治措施的效果,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对1982~1998年螺病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如下.
-
枞阳县1999年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枞阳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属湖沼型洲滩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全县20个血吸虫病流行乡(镇),106个行政村,流行区人口 22.8万.1999年按照"安徽省血吸虫病分类防治工作方案"分类,一类村24个49 734人;二类村14个25 390人;三类村57个133 549人;五类村11个19 115人.
-
枞阳县1996~2000年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枞阳县1996~2000年的"九五"期间,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1998、1999年的洪涝灾害,造成钉螺大面积扩散,人群接触疫水机会增多,血吸虫病疫情回升势头明显.为分析这一时期我县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给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