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专业志愿者介入农村社区老人临终关怀服务的实证研究
目的:从专业志愿服务视角出发,以宁波农村社区老年临终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专业志愿服务介入社区老年临终关怀的长效机制.方法: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宁波市农村社区134名临终老人及其家属进行调研,分析临终老人对专业志愿服务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认知、要求和满意度等.结果:农村临终老人对临终关怀服务的认知度低;对专业志愿服务需求项目主要集中在压疮护理、皮肤护理和心理疏导等方面;对农村临终老人实施半年专业志愿服务后,老人对专业志愿服务的认同有明显提升.结论:农村临终老人在体验临终志愿服务项目后认为需要此项服务有99人,占总调研人数的73.9%,农村临终老人需要专业的临终关怀志愿服务,要搭建临终关怀实践服务平台,加强对临终关怀志愿者的专业培训,重视临终关怀的“三心”服务.
-
新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及其生活满意度的调查
目的:了解新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及对生活的满意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笔者所在社区的百位老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新农村老年人对生活满意度:觉得满意的为25%,一般的为41%,不满意的为34%,.而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心里孤独,身体不好,经济拮据.结论:要关心新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社会与家庭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帮助老年人愉快地度过晚年.
-
云南省瑞丽傣族农村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初步研究
目的 对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傣族农村老人失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边疆地区评估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规划养老事业发展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与意见.方法 运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进行样本抽取,采用国际通用的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标准化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对瑞丽市12个村民小组的187名傣族农村老人(≥60岁)失能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傣族农村老人失能率点估计及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重度失能率为6.95% (6.02%,7.88%),中度失能率为4.28% (3.69%,4.87%),轻度失能率为77.叭%(74.47%,79.54%),无失能率为11.76%(10.28%,13.25%),合并重度与中度失能即中重度的失能率为11.23% (9.80%,12.66%).分年龄段的ADL比较,呈现出明显的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失能越严重(P<0.001);65岁前女性老人的失能状况比男性老人严重(P<0.01).65岁及以上,失能状况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文在国内首次报道了瑞丽傣族农村老人的失能率情况估计及其95%置信区间,为评估民族地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和养老事业发展规划决策提供依据.瑞丽傣族农村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逐渐下降,失能率随之升高.女性年幼老人(≥60岁,≤65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于男性老人.瑞丽傣族农村老人的中重度失能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蚌埠市农村老人子女数和健康状况对养老意愿的影响分析
目的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研究农村地区老人子女数和健康状况对老人养老意愿的影响,为政府制定养老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2016年利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蚌埠市李楼乡农村老人(≥60岁)进行问卷调查,共计收回有效问卷249份,实际纳入研究244份.针对老人子女数和健康状况对其养老意愿的影响,分别进行单因素x2检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个子女的老人居多[70(28.7%)],老人健康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本地区老人养老意愿选择上家庭养老占多数[178(73.0%)].95%置信区间:67.2%~78.3%.在养老意愿单因素分析中,子女数(x2=2.803,P=0.246)和健康状况(自评:x2=5.38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x2=2.987,生活满意:x2=2.111,均P>0.05)在对老人养老意愿选择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女数(P>0.05)对老人养老意愿选择上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健康状况自变量中,只有自评健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OR值为8.802,95%置信区间:1.030~75.210.结论 子女的多少对老人养老意愿的选择无影响,本研究给我们一个启示,今后的研究可以从子女数上转向社会经济状况(如子女经济状况、婚姻状况等).家庭养老在老人心中仍占有重要地位.自评健康状况差的老人更倾向选择家庭养老方式,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家庭护理水平,让老人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
-
农村老人髋部骨折术前心里护理
目的探讨农村老人髋部骨折后的心里护理对策。方法详细了解113例农村老人骨折发生的原因、存在的心里的问题给以相应的心里护理。结果113例通过术前心里干预,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老人骨折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缓解创伤后心理冲突、调节情绪角色、减轻躯体不适感、增强精神活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手术成功率和生活质量。
-
农村养老护理模式的变化与主流媒体话语建构
随着人口和家庭结构的不断变化,中国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解决占中国老年人口57%的农村老人的养老护理需求,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于中国正在推进的各种养老护理新模式,大量的农村老人却并不接受。如何更新他们的养老护理意识,就需要主流媒体加以引导。现以国家对农村广播———中国乡村之声的相关报道为例,探讨养老护理模式在主流媒体传播中的话语建构,以期养老护理体系在农村地区更好地发挥作用。
-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老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老人健康状况差异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为国家平衡推进不同地区健康老龄化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4年3-5月采取立意抽样方法对江苏省海安县、河南省南乐县、青海省大通县抽取的3 053名≥60岁农村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老人在经济水平、养老需求、患病情况、医疗服务利用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农村老人常见的慢性病患病率依次为高血压38.78%(1 184/3 053)、关节炎29.97%(915/3 053)、心脏病16.80 %(513/3 053);高血压中部患病率48.73 %(497/1 020)>东部34.33%(344/1 002)>西部33.27%(343/1 031),关节炎西部患病率42.48 %(438/1 031)>中部24.61%(251/1 020)>东部22.55%(226/1 002),心脏病西部患病率25.90 %(267/1 031)>中部13.53%(138/1 020)>东部10.78%(108/1 002),糖尿病东部患病率8.68%(87/1 002)>西部6.30 %(65/1 031)>中部5.49%(56/1 020);中、西部地区患有≥2种慢性病的老人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农村老人健康状况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老人健康状况好于中、西部地区;地区、年龄、性别、家庭结构及平时的生活方式与老人健康状况相关.
-
宁夏南部地区农村老年人养老意愿、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
目的 了解宁夏南部地区农村老年人养老意愿与卫生服务需求.方法 自行编制问卷,内容涉及人口学资料、养老意愿、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采取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宁夏南部地区彭阳县、隆德县、泾源县、西吉县、原洲区2330名老年人.结果 发放问卷2330份,回收有效问卷2150份(92.27%).养老需求中80.98%选择居家养老,15.02%选择社区养老,仅4%选择机构养老.1704例患有慢性病,慢性病种类多,不同年龄段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卫生需求以慢性病预防与护理为主〔1616例(75.16%)〕,家庭护理需求1110例(51.63%),健康保健需求962例(44.74%),传染病预防与护理946例(44.00%),康复护理96例(4.47%).各年龄组卫生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宁夏南部地区农村老年人养老意愿传统,以居家养老为主.慢性病发病率高,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求.应构建并推广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模式,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农村老年人需求的卫生服务体系.
-
无锡地区农村老年人常见病的现状分析
目的 调查无锡地区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常见病的发病率,为提高农村老年人卫生保健防病治病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农村体检老年人血常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乙肝表面抗原及血压等指标.体检异常者由相关临床医生按照有关疾病诊断标准确诊,并作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体检1 200例,身体健康者190例,占15.83%,患有各类疾病者1 010例,占84.17%;其中,高脂血症的患病率36.92%,高血压31.08%,肝脏病9.5%,糖尿病6.67%.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占30.49%(P<0.01);女性高脂血症患病率高,占43.07%(P<0.01).高脂血症主要以高甘油三酯血症为主,占78.56%,高胆固醇血症者占12.42%,混合型高脂血症者占9.03%;60~69岁男性患高甘油三酯血症所占比例高,达90.00%,女性患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比例大于男性;70~79岁的男、女性所患各型高脂血症的比例无明显差异;80~88岁的女性患高甘油三酯血症所占比例高,达72.22%,男性患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比例大于女性.结论 高脂血症、高血压、慢性肝病、糖尿病等已成为农村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且呈年轻化趋势.
-
某农村地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就医行为
目的 了解台州市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就医现状,探讨其就医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台州市农村老年人控制糖尿病和医疗卫生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2011年1-1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登记在册的台州市农村户籍老年糖尿病患者1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台州市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及行为调查问卷"对其进行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医疗保障方式等)、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就医态度(糖尿病的确诊情况、对于复诊的态度以及不配合复诊的原因)、就医目标、遵医行为(遵医嘱改变生活及行为方式、服药情况及不遵医服药的原因等)等调查.结果 50.5%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当"出现身体明显不适时才检出糖尿病";且58.9%的患者诊断后"当身体出现不适时,才再次复诊".44.8%的患者认为"病情轻,不复诊没关系"而选择放弃复诊.89.6%的患者得到医护人员改变生活方式的指导,未按医嘱改变行为、生活方式主要的原因是多年的习惯改不了(44.3%).69.0%的患者能够按照医嘱规律服药,但有20.0%的患者存在误服、漏服现象;在不遵医嘱服药的原因调查中,有31.7%的患者因为"感觉症状轻,没必要"而不遵医服药.结论 患者健康意识和防治意识亟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管理和干预措施.
-
农村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我国农村老人补钙不足,劳动量相对较大,发病率比城市老人高.目前,手术仍是较有效的治疗手段[1].由于老年人全身系统功能减退,加上骨折后需较长时间卧床,易引起一些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农村老人由于经济负担不起多出院时间早,休息时间少,做事情多,大大影响了骨折的愈合.我科1999年至2005年共收治68例股骨颈骨折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经过主动性的护理干预,与家属思想沟通,并教给患者家属骨折恢复期的家庭护理和定期医护人员回访,对农村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恢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广西巴马长寿地区80岁以上农村老人成功老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广西巴马长寿地区农村老人成功老龄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1)以广西巴马长寿地区80岁以上人口构成为基准,以乡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0年对上海市静安区社区老人调查资料为对照.(2)应用《长寿地区老人心理健康调查表》调查,主要包括一般项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等国际通用的标准化工具.(3)根据数据分布特点,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结果 成功老龄检出率研究组为44.20%、对照组为19.6%,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少饮酒、少抽烟、经常锻炼身体和参加社会活动与成功老龄呈正相关.结论 巴马长寿地区农村老人由于有科学的行为方式、良好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以及优良的遗传因子,其成功老龄检出率高,认知功能好.
-
泸州市泸县兆雅镇60岁以上农村老人健康体检分析
目的:了解泸州市泸县兆雅镇60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现况,完善老年人的健康档案.方法:对其健康体检并详细询问,以表格的形式记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这五村共检查出各种指标异常或疾病者共1526例,占90.08%,其中以高血压患病率高,其次为糖尿病,心脏病等.结论:① 通过健康教育是预防慢性病的一种有效的途径;②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
云南省少数民族农村居家老人自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云南省少数民族农村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立意整群抽样法对658名少数民族农村居家老人进行调查,通过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自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少数民族老人的自评健康结果为好的有179名(26.6%),一般252名(38.9%),差227名(34.4%).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性别、年龄和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参与情况的老人自评健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自评健康的主要因素是性别(OR=0.703)、IADL(OR=0.379)和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参与情况(OR=0.573).结论:女性老人、IADL功能受损和不参与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的老人自评健康结果相对较差,是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健康促进和养老服务保障的重点人群.
-
南充市农村老人营养状况评价
目的 了解南充市某地农村老人营养状况. 方法 采用简易营养评价精法对南充市某地农村老人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 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的分值≥11分者有267人(60.5%),<11分者有174人(39.5%).且牙齿缺失较多者的营养状况较差. 结论 该地农村老人存在营养不良的现象,应重视农村老人营养健康教育并改善老人的营养状况.
-
马鞍山市城乡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马鞍山市城乡老人生活质量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为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马鞍山市区及当涂县某乡镇作为本次研究现场,年龄≥60岁且无言语交流障碍者作为调查对象.现场调查采用一对一访谈形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问卷、简版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结果 城乡老人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慢性病、抑郁状况、社会支持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老人生活质量总分及其4个领域得分均低于城市老人,城乡老人生活质量受到性别、年龄、慢性病、抑郁、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P<0.05),但是在影响因素种类和影响程度上有所差别.结论 城乡老人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有所不同,应根据城乡老人不同特点进行干预以便有效地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
农村老人健康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农村老人健康的自我管理现状,帮助农村老人树立健康管理意识,促进农村老人改变行为方式,降低医疗卫生费用开支,减轻其家庭及国家的负担。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及健康自我管理现状的问卷调查问卷,对随机抽取的150名农村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老人健康自我管理现状令人堪忧。结论农村老人健康的自我管理现状有待改善和提高,许多农村老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有限,这就需要政府及医务人员等多方面的促进与支持,激发农村老人的健康意识,转变农村老人不健康的观念,从而影响农村老人健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