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配药物湿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化疗药液外渗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观察50例不同分期化疗药液外渗患者,用自配药物:泼尼松(5mg) 15片,云南白药12粒,甲硝唑(0.2g)15片,吲哚美辛(25mg)10粒,用75%酒精混合成糊状湿敷于患处的效果.结果:50例患者用自配药物湿敷,患处均治愈.结论:用自行配置的药物治疗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有很好临床效果.
-
运用紫草油外敷治疗化疗类药物外渗的护理临床观察24例
目的:研究紫草油外敷治疗化疗类药物外渗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12例化疗药物外渗患者采用封闭治疗,治疗组12例另外配合紫草油外敷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紫草油外敷对化疗类药物外渗的护理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静脉应用化疗药外渗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本文通过分析和总结静脉应用化疗药外渗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醒和指导护理人员将有效的预防措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目前化疗药种类多、更新快,护理任务重,病人病情复杂,护理人员短缺的情况下,将护理意外风险降低到小,使化疗药静脉应用能安全地作用于全过程,终达到减轻病人的痛苦,增加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的目的.
-
中药加激光治疗药渗性软组织坏死
抗癌化疗药物静脉注射时,若不慎渗漏在血管外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严重者可出现组织糜烂、坏死,不易愈合.年老体弱病人,由于血管硬化、血管脆性增大等原因,较易发生化疗药的渗漏.目前,对于化疗药外渗而引起的周围组织坏死,尚无好的治疗办法.我科采用He-Ne激光照射加敷中药的综合疗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非穿刺损伤引起化疗药外渗的护理
肿瘤化疗药外渗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操作者刺破血管壁或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内而引起药液外漏.在我科近一年来进行化疗注射881人次中,发现3例病人为非刺破血管壁所致的化疗药外渗,现报告如下.
-
护理干预对发生化疗药外渗的影响
目的 科学合理的运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化疗药外渗的发生.方法 选取该科住院需静脉化疗的患者460例按低差别,排除干扰原则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23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化疗药外渗例数﹑范围和程度的差别.结果 干预组发生化疗药外渗的例数,发生范围>3 cm的例数,发生红肿,局部溃疡,坏死的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渗发生范围≤3 cm的例数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化疗患者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化疗药的发生率,缩小化疗药外渗发生的范围,降低其对局部组织造成的危害程度.
-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的主要途径是静脉给药,如不慎发生外渗或外漏,轻者可引起红肿、疼痛,重者可损伤神经肌腱,甚至造成组织坏死,所以,对癌症患者化疗的护理将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转归.据文献报道,由外周静脉给化疗药外渗的发生率可达2%~8%,现将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经验作一介绍.
-
留置PICC导管感染原因及预防措施
PICC置管是一条安全、科学的静脉输液途径,尤其对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可减少频繁穿刺的痛苦及有效防止化疗药外渗,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为了了解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现将科室168例PICC置管中4例导管感染的情况分析如下:
-
化疗药物外渗/漏的护理
在输注化疗药物过程中, 如不慎发生外渗或外漏可造成患者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溃疡, 重者可造成组织坏死以及深部组织如肌腱和关节损伤. 据文献报道, 由外周静脉给化疗药外渗的发生率可达2%~8%. 现将化疗药物外渗的常规护理介绍如下.
-
穴位注射加三黄汤外敷治疗化疗外渗的疗效观察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主要途径是静脉给药,化疗药物一旦外漏,轻者疼痛,重者引起组织坏死,伤口不能愈合,甚至功能障碍,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同时也影响了治疗.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常用的局部封闭治疗方案效果并不理想,近几年采用穴位注射加三黄汤外敷治疗化疗药外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化疗药外渗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前,化疗药静脉治疗已被临床广泛应用,而且化疗药种类越来越多、更新快,其毒副反应也不尽相同;加之护理工作量重、患者病情复杂、护理人员短缺等原因,都给化疗药静脉应用带来一定的危险性.
-
1例非穿刺损伤引起化疗药外渗的护理
肿瘤化疗药外渗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操作者刺破血管壁或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而引起药液外渗.2002年1月我科发现1例病人为非刺破血管壁所致的化疗药外渗,现报告如下.
-
专人观察静脉化疗局部反应的体会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外渗性皮肤损伤是静脉输注化疗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局部血管损伤较大,漏至皮下会导致组织溃烂坏死.
-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护理
化疗已成为当治疗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主要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化疗外渗的发生率为5%~6%.一旦药物渗入皮下组织时可造成局部组织化学性炎症,红肿疼痛甚至组织坏死和溃疡.化疗药外渗已成为临床静脉输注抗癌药物的严莺并发症之一[1].化疗药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化疗药外渗变得更为复杂,现结合国内外护理学者对于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护理进展作一综述.以指导临床工作.
-
化疗药物外渗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自美国发现氮芥,开创药物治疗肿瘤已50多年.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肿瘤患者的生命,但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1].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国内报道是0.1%~6.0%[2],国外报道是5%[3].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渗漏部位红肿、疼痛、周围组织坏死,严重者须外科清创、植皮,引起医疗纠纷[41].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定为四级医疗事故,更是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压力和责任.由此可见,掌握化疗药外渗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知识至关重要.
-
化疗药血管外渗的护理
肿瘤化疗药外渗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穿破血管壁或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而引起药液外渗.在我科近一年来,化疗注射756人次,发现了4例病人为非穿破血管所致化疗药外渗,现总结如下.
-
中药方剂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效果及护理报告
化学药物在恶性肿瘤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药物外渗是化疗药静脉用药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及时有效地处理化疗药外渗,可防止静脉炎和局部组织坏死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我科室通过给予患者口服外洗活血化瘀中药,成功治愈1例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红肿、疼痛患者,现报告如下.
-
5-Fu化疗时应用点滴通护理体会
5-Fu,是氟尿嘧啶(5-Fluorourari)的简称,化疗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乳腺癌、胃癌、大肠癌等恶性肿瘤.可以口服、静滴、动脉灌注等方法给药.临床多采用静脉给药.因为5-Fu需要缓慢静滴,这样才能减轻药物的毒性,并增加其疗效.但是律往临床护理时,护士人为调节输液速度不够准确,或者有时患者改变体位也会改变滴速,从而影响5-Fu的药效,而且还易引起化疗药外渗,造成皮下组织坏死.于2005年2月起至2006年2月,尝试使用Kenz NE-1型点滴通(DripWatch)来控制5-Fu静滴,共应用67例患者,均收到满意效果.
-
化疗药外渗的局部毒性临床分析及护理
随着癌症发病率的增加,化疗药物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化疗药的细胞毒作用,在临床上大约50%的病人在静脉化疗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外渗,轻者注射局部疼痛、发红,重者出现水疱、溃疡、坏死.为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我科自2001年1月~2003年5月,对20例因化疗药外渗的患者进行分析与护理,现介绍如下.
-
138例PICC穿刺和维护体会
在肿瘤内科治疗中,静脉输入化疗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化疗药刺激性强,传统的外周静脉给药极易引起静脉炎,严重者引起静脉栓塞,如不慎化疗药外渗,常导致局部组织坏死[1].采用外周静脉导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可给肿瘤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静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