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眼眶特发性炎性假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颜建华;吴中耀;毛羽翔;杨华胜;庞友鉴;陈智聪

    目的;眼眶特发性炎性假瘤通常首选全身激素治疗,本文旨在探讨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1980年1月至1994年1月住院病人中用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到20年,平均2.9年.结果:29例完全治愈,2例部分有效,21例复发.21例复发病人中,2例经再次手术,5例经再手术加用全身激素,5例加用激素和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药,5例加用激素和低剂量放射治疗(20GY,分2个疗程)后终治愈.总治愈率为88%(46/52),有效率为92%(48/52).结论:手术治疗对表现为局限性占位性病变者有利于一次性清除病灶,提高治疗效果.术后加用全身激素或眶局部放射治疗可减少其用量与并发症.

  • 62例眼眶炎性假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李东豪;庞友鉴

    目的:评价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分析62例眼眶炎性假瘤的影象学检查特点、组织病理学分型、治疗方式及其效果.结果:①手术切除联合皮质类固醇治疗组的复发率19%低于单纯皮质类固醇治疗组的复发率35.3%(P<0.05);②纤维组织增生型假瘤的复发率16.7%低于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型假瘤的复发率(32.3%)(P<0.05).结论:手术切除联合口服皮质类固醇是治疗眼眶炎性假瘤比较有效的方法.

  • 眼眶炎性假瘤病理分型的探讨

    作者:郭海江;霍建军;冼美生

    眶内炎性假瘤临床可拟似真性肿瘤,以往文献组织病理学分型不统一且较繁锁,不易掌握,本文分析本院十年来所见47例手术切除标本全部取材观察,根据假瘤主要构成成份的组织学表现将之简化分为5型,认为便于诊断及可供临床术后处理参考,即分为淋巴组织增生型,淋巴-纤维增生型,血管一纤维增生型,纤维增生型及混合型.本文认为眼眶炎性假瘤的组织学改变的多样性与不同致炎刺激因素作用强度和机体对炎性刺激反应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免疫学反应基础及变动有关.

  • 眼眶特发性炎性假瘤放射治疗13例临床观察

    作者:彭蔚;蓝育青;刘宜敏;肖剑晖;王梅

    目的 探讨眼眶放射治疗在眼眶特发性炎性假瘤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眼眶特发性炎性假瘤在我院接受眼眶放射治疗的患者,均为全身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及不能耐受激素治疗患者.采用直线加速器眼眶外放射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2-4年.13例患者放射治疗后有10例不同程度眼睑肿胀结膜水肿减轻,疼痛减轻,眼球运动改善,眼球突出度降低;其中5例患者完全治愈,5例部分治愈.2例无效,1例患眼复发,1例对侧眼又发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低剂量直线加速器眼眶局部放射治疗对活动性难治性眼眶炎性假瘤能有效缓解症状,且安全可靠.

  • 眼眶嗜酸性肉芽肿3例

    作者:毕颖文;陈荣家

    眼眶嗜酸性肉芽肿是少见的眼眶肿瘤,主要见于儿童,与眼眶血管瘤,眶蜂窝织炎,眼眶血肿和炎性假瘤相鉴别,因可伴有全身其他部位的病变,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现将我院2002年收治的3例嗜酸性肉芽肿患者报告如下.

  • 右眼内直肌炎性假瘤误诊1例

    作者:李惠芳;唐淑林

    患者于××男37岁1个月前右眼内侧结膜隆起,不痛,轻度充血,当时未在意,近来发现隆起增大,来院就诊.患者平素身体健康,否认家族史.右眼视力5.0,左眼5.0.右眼鼻侧球结膜距角膜缘6mm左右可见局限性隆起(约4×5mm),无触痛,质中等硬度.

  • 转移性恶性淋巴瘤误诊1例

    作者:张美;张惠成;施丽萍

    炎性假瘤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其临床症状和体征类似肿瘤,故不易与肿瘤相鉴别.本院收治1例左眼转移性恶性淋巴瘤被误诊为结膜炎、病毒性角膜炎和非特异性眼外肌炎,现报告如下.

  • 颅眶浆细胞瘤1例

    作者:徐青;肖利华;黑砚;冯慧萍

    患者女 50岁因右眼胀、眼球突出2月余于2003年6月16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曾于当地医院就诊,CT检查提示右眼眶内占位(未见颅内病变).当地医院考虑炎性假瘤,给予抗生素及激素治疗,每日强的松20mg,服用两周无效.入院后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3,眼睑无水肿,眼球运动好,前节及眼底未见改变,眶压T+1.眼球突出4mm.复查CT发现肿瘤位于眶外上方,破坏部分眶上壁,侵及颅内.

  • 眼睑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1例

    作者:刘光洁;刘光中

    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为结膜和眼眶内常见的一种炎性假瘤,多累及一侧眼眶或结膜,临床上出现类似肿瘤症状.本病对小剂量X线放射治疗有显著疗效.我科收治1例,经放射治疗效果颇佳.

  • 炎性假瘤致上斜视一例

    作者:马鹤

    齐××男 53岁因右眼向上斜、双眼复视两年来诊.2004年末,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红肿疼痛,眼球突出,复视,在他院诊断为炎性假瘤,予激素等治疗,病情逐渐好转,肿痛消失,眼球炎症及突出缓解,但右眼向上斜视,复视仍明显.

  • 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

    作者:高岩

    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是常见的眼眶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眼眶病.病理特点取决于眶内不同组织、部位和病变处于不同阶段.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和复发件四期.一般的治疗是首选糖皮质激素,对复发、不能耐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或有抵抗的患者依次进行放射治疗、免疫抑制剂等,对于以上治疗无效或视功能丧失的可给予手术治疗.

  • 咽旁间隙炎性假瘤1例

    作者:付尚志;李万平

    病人,男,43岁.10余年前因受凉后出现咽部不适伴异物感,无明显其他不适,自服感冒药物后症状好转,但咽部异物感仍在,且每次感冒后加重.2008年1月,自觉咽部异物感明显加重,并发现左下颌部包块,无疼痛,曾按"淋巴结炎"治疗,效果不佳.

    关键词: 炎性假瘤 咽旁间隙
  • 肝脏炎性假瘤1例报告

    作者:陈河森

    病人,女,36岁.患者于2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持续性隐痛,体质量下降5 kg,多次在外院查B超示:右肝内实质性占位,考虑肝脏肿瘤,转入我院.患者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病史,未到过血吸虫病疫区.

    关键词: 肝脏 炎性假瘤
  • 肝脏炎性假瘤的声像图表现(附23例分析)

    作者:赵国栋;安力春;刘荣;许大彬

    目的 探讨肝脏炎性假瘤(imflammatory pesudotumor of the liver,IPL)的声像学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3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炎性假瘤的声像学资料.结果 B超多表现为不规则低回声,边界尚清,内部多无血流信号,少数内部可见低速、低阻的动脉血流频谱,部分多发病灶可见相互融合征象.结论 IPL声像图上有一定的特征,但定性诊断较难,结合临床资料和其他影像学检查应能提高诊断率,确诊尚需依靠病理.

  • 炎性假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付尚志;付相建

    炎性假瘤是一种病因不清、临床和影像学上呈侵袭性改变、生物行为表现为不可预测的良性病变,好发于肺、眼眶.根据其发生部位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对炎性假瘤的诊断无特征性表现,但可提供病变程度和侵犯范围,对指导治疗有一定的帮助.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其发生与感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炎性假瘤组织病理学上呈非特异性和多样性表现.常采用的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激素治疗和放疗等,预后较好.

    关键词: 炎性假瘤 诊断 治疗
  • 膀胱炎性假瘤1例

    作者:王学一;何龙

    炎性假瘤是机体局部组织在慢性炎症作用下,以局部组织增生形成肿块为特点的一种瘤样病变.临床、影像学多呈浸润性改变,未经病理确诊前易被误判为良性肿瘤.发生于泌尿系统的炎性假瘤非常少见.沈阳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收治1例膀胱前壁间隙炎性假瘤患者,术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CD44V6,HIF-1α,VEGF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作者:张秀亮;朱志图;哈敏文

    目的 探讨CD44V6、HIF-1α、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SP法)测定粘附分子 (CD44V6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D44V6 、HIF-1α和VEGF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7%、61.19%和74.63%;CD44V6 、HIF-1α、VEGF蛋白表达与肿块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分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并且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相互之间存在相关性;这3种蛋白的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结论 CD44V6 、HIF-1α和VEGF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与NSCLC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 肺部炎性假瘤影像学分析

    作者:耿昶

    肺部炎性假瘤是非特异性炎症细胞集聚呈肉芽肿,所导致肺内肿瘤样改变,并非真正肿瘤,也不是另一些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肿瘤样病变,因此,称为炎性假瘤,此病误诊率高,常被误诊为肺癌或结核球.笔者收集的57例术后经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加以总结,从而降低误诊率.现报道如下.

  • 鼻窦内窥镜术后眼眶炎性假瘤5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君;秦甫

    目的 比较单独使用阿片类镇痛药与帕瑞昔布钠联合阿片类镇痛药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60例拟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均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根据术后镇痛方式不同分为两组:Ⅰ组术后常规电子静脉镇痛泵镇痛;Ⅱ组术后常规电子镇痛泵镇痛,半小时后肌注帕瑞昔布钠40mg,以后每12小时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至术后48小时.镇痛不足时由医生根据患者疼痛情况给予哌替啶50mg,肌注.结果 Ⅰ组24小时镇痛药用量高于Ⅱ组,24小时镇痛满意度低于Ⅱ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皮肤瘙痒、呼吸抑制,Ⅰ组有6例需要肌注哌替啶补充镇痛,Ⅱ组有1例需要肌注哌替啶补充镇痛;Ⅰ组有7例恶心,其中呕吐1例,Ⅱ组有2例恶心,无呕吐,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术后中、重度疼痛的患者,帕瑞昔布钠复合阿片类静脉镇痛能获得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并能减少并发症.

  • 颅骨骨膜炎性假瘤1例报告

    作者:朴立新;刘万贵;古兴一;李纳新

    现将我院收治颅骨骨膜炎性假瘤1例报告如下。 女患,48岁。1999年12月12日入院。右前额部包块1年余,约5.5cm×5.5cm;右顶部与右颞部包块4个月,两者各约4.0cm×4.0cm。包块为质硬、凸凹不平、无痛、无活动度的扁平形,渐进性增大,无搏动与血管杂音。恶心(-),呕吐(-),无定位体征。脉搏8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05/80mmHg。

503 条记录 10/26 页 « 12...78910111213...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