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磁共振成像与多层螺旋CT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CT(MSCT)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2016年收治的80例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全部患者均行MRI及MS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胆管显示能力,并对比分析影像检查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结果:MRI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图像显示质量明显优于MSCT,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MRI对胆管梗阻性病变性质检查诊断结果,总体上明显优于MSCT检查(P<0.05).结论:MRI与MSCT在胆管显示能力、胆管梗阻性病变性质诊断结果方面显著优于MSCT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参考.
-
肝外胆管梗阻病因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改进的肝外胆管超声检查方法,对胆管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术前对90例肝外梗阻性黄疸病人进行了超声显像检查,并与手术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90例肝外梗阻性黄疸中,胆总管结石41例,胰头癌18例,壶腹癌13例,胆总管癌9例,十二指肠乳头癌9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3.3%(75/90).结论:经改进的超声显像方法,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应用价值较大.
-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加乳头切开术在胆管梗阻性疾病中的诊疗价值
目的:评价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以及内窥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RCP表现以及62例胆总管结石的EST取石治疗.结果:本组82例,78例ERCP显示异常,其中胆管结石65例,胆管癌7例,胆管炎症狭窄3例,胆总管囊肿、胆道蛔虫、外科手术后胆总管瘘各1例.4例ERCP未显示病变,ER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诊断正确率为95.1%(78/82).ERCP指导EST行网篮、球篮和机械碎石网篮取石,取石60例,2例失败,取石成功率为96.8%(58/60).结论:ER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在EST网篮碎石、取石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可指导网篮取石及观察疗效.
关键词: 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管梗阻性疾病 影像诊断 胆总管结石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
核磁共振MRCP成像原理及成像技术
目的 分析核磁共振MRCP成像原理及成像技术.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50例医院收治的疑为胆管梗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并以病理检查为标准,判断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并记录两组患者检查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0例患者经病理组织检查均确诊为胆管梗阻,其中MRCP与ERCP的诊断准确率为94.0% 和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RCP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MRCP(P<0.05).结论 MRCP在胆管梗阻性疾病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能够避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引起的并发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和胆管梗阻性疾病104例护理体会
2004年6月~2007年6月,我院共为104例胆总管结石和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实施内镜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内镜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胆管梗阻性疾病ERCP治疗的临床应用
随着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的发展,治疗性ERCP技术趋于成熟,内镜下治疗胆管梗阻性疾病取得了与外科手术相似的结果.2001年1月至12月一年内我们行ERCP治疗50例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疗效满意.
-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胆管梗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目前B超、CT和直接胆胰管造影,包括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和经皮肝穿胆管造影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是常用的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然而它们各有局限性.近年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飞速发展,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尤其适用于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本文对4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合有关文献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