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介入术的应用

    作者:李飒;王慧峰;杨玉华;佟秋艳;郝建文;王与章

    目的 评价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及盐酸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01—2011-01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10例,入选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100%闭塞伴冠脉内血栓,随机分为两组.A组(106例)使用血栓抽吸导管抽血栓,同时静脉泵入盐酸替罗非班,造影提示血栓影消失后置入支架;B组(104例)按常规方法完成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比较两组间血管开通率,无复流发生率,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血管开通率均为100%,但A组达到TIMI血流3级比例明显高于B组(89.6% VS 50.0%),无复流发生率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2.8% VS 30.8%,3.8% VS 15.4%,P均<0.05).大出血发生率均为0.结论在急诊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及静脉盐酸替罗非班泵入可以增加冠脉TIMI 3级血流率,减少无复流及不良心脏事件,同时安全性好.

  •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疗效观察

    作者:丁雪波

    目的 观察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血栓抽吸+PCI组(A组)及常规PCI组(B组).观察两组术中TIMI血流分级及心肌呈色分级(MBG).结果 A组无复流发生率为5.26%(2/38),低于B组的25.0%(8/32)(P<0.05).A组心肌再灌注发生率为65.8%(25/38),高于B组的37.5%(12/32)(P<0.05).结论 血栓抽吸导管应用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中能明显改善患者冠状动脉TIMI血流及心肌再灌注.

  • 血栓抽吸导管在急诊PCI术中的临床运用体会

    作者:杨有东;顾成圻

    我院目前正在成立大同市胸痛中心,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按照国家胸痛中心要求,开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PCI术) ,使梗死相关血管( IRA)得到及时开通,从而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当冠状动脉内血栓负荷过重或血栓脱落导致血管远端栓塞时,经常出现"无复流"或"慢复流"现象,严重影响急诊PCI的疗效,并增加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1]. 血栓抽吸导管的应用可以降低病变血管血栓负荷,改善心肌灌注,降低无复流发生率.

  •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

    作者:丰冠鹏;魏运亮;宗书峰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4例STEMI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及对照组(27例),观察组用6F Rebirth Pro血栓抽吸导管在闭塞处进行血栓抽吸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照组直接进行PCI.比较两组病患在住院时间段的重要心脏方面的不良时间来(MACE)的发生率,术后1星期左室的射血分值(LVEF)和左室的舒张尾期内径(LVEDD),手术进行之前之后心肌梗死TIMI血流的变化以及出血性情况的并发症产生率.结果实验组的病患在住院的期间总的MACE发生率(3.7%)低于对照组(14.8%),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意义(P<0.05);两组均无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出血、死亡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术后TIMI3级比例和出院前LVEF值观察组略好于对照组,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均< 0.05),但两组间LVED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中应用Rebirth Pro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安全有效.

  • 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张国英;孙彦博;李冰;景莉;薛晓健

    目的:评估 ZEEK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92例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使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使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冠脉 TIMI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术后 ST段回落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和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冠脉 TIMI血流、无复流发生率、ST段回落率、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0%和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段抬高心肌梗死在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可以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无复流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血栓抽吸导管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健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2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成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介入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栓抽吸导管进行治疗,对比及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有效率97.8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4.78%,表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而言,采用血栓抽吸导管及介入法进行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比较高,可以将冠状动脉中的血栓全部有效清除,使心肌组织的灌注得到改善,进而使心功能得到提升。

  • 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艾辉;王春梅;朱小玲;高海;李南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2月至2008年11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因AMI行直接PCI并于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的患者共113例,以单纯行PCI的249例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抽吸+替罗非班组在发病距血管再通时间(P=0.026)、直接支架置入率(P=0.009)和术后达TIMI3级血流(P=0.019)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无复流率则明显减少(P=0.028),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抽吸+替罗非班组在TnI峰值(P=0.030)及CK-MB峰值(P=0.027)、ST段回落率(P=0.005)、住院期间心衰(P=0.022)、再次AMI(P=0.040)、病死率(P=0.042)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MI患者行直接PCI过程中应用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可明显减少无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改善近期预后.

  • 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莉;马燚;谭峥;赵碧琼;田美荣;耿学斌;宋玉新;赵国玉;王宏玲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可显著改善减少"无复流"发生率,可明显改善血流,改善心肌灌注,不增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对于STEAMI溶栓失败行补救PCI这部分患者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研究很少,本文通过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辅助急诊补救性PCI治疗STEAMI,观察其对无复流现象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航;刘童;卢聪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时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70例,其中A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结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B组不采用血栓抽吸导管抽吸血栓。比较两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ST段回落情况、复流情况、出血率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cTnT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记录两组不良心脏事件。结果 A组患者均成功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抽吸1~4次,抽吸血量为25~100 ml,抽吸血液经过滤器过滤后可见红色血栓及脂质。术后A组TIMI血流分级3级占85.71%,明显高于B组(64.29%,P<0.05);且ST段回落率也高于B组(P<0.05);无复流现象少于对照B组(P<0.05);复查心脏彩超, A组CK-MB峰值、cTnT峰值、LVEDd以及LVESd均低于B组,LVEF高于B组(均P<0.05);B 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A组(10.0% vs 0%, 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过程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疗效好。

  •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

    作者:何小伍;马礼坤;黄文胜;冷利华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ST性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的效果。方法老年急性 STEMI患者71例按照多中心、双盲分组方式进行对照研究,A组35例,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单纯性导管抽吸治疗后植入药物支架;B组36例,在PCI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发症情况,探析术后TIMI心肌灌注分级与心肌梗死溶栓血流发生情况。结果两组PCI治疗后,病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中B组恢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3级和心肌灌注分级(TMPG)3级患者均明显多于A组( P<0.05);两组治疗期间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靶病变血运重建、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B 组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治疗中给予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可有效改善冠脉血流效率,提高心肌再灌注成功率,降低治疗期间无复流症状的发生率,提高心功能,控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 介入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高血栓负荷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陈怡粤;余小平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高血栓负荷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过程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连续选择2009~2013年符合急诊PCI治疗条件的高血栓负荷的患者283例,其中血栓抽吸导管(TAC)+替罗非班+常规手术组(A组)76例,替罗非班+常规手术组(B组)72例,常规手术组(C组,对照组)135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罪犯血管TIMI血流变化、术后1 w及1年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PCI术后即刻达TIMI Ⅲ级血流比例三组间有差异(P<0.05);(2)术后1 w及1年 LVEF及 LVEDD,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患者住院期间总MACE发生率三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PCI术后1年总MACE发生率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A组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MACE发生率均低(P<0.05);(4)三组间大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AC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高血栓负荷患者术后TIMI血流、心功能,降低MACE发生率,不增加患者大出血风险。

  • 联用盐酸替罗非班与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术对行PCI的AMI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

    作者:黄修平;邓志美

    目的:探讨联用盐酸替罗非班与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术对接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石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联用盐酸替罗非班与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术进行辅助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中TIMI分级为3级、TMPG分级为3级的患者占比均较高(P<0.05).结论:联用盐酸替罗非班与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术对接受PCI的AMI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提高其临床疗效,显著改善其冠状动脉的血流情况及其心肌血液灌注的情况.

  •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蕾;陶虹霏;段秋艳;杨洋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血流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观察组)60例及单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组(对照组)60例,观察联合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心电图2 h STR>50%比例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心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明显改善心肌血流灌注,并且有利于恢复心功能,改善预后.

  •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段秋艳

    目的 研究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8例,根据病情分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观察组)58例及单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组(对照组)40例,观察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术后心电图2 h STR>50% 比例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明显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改善预后.

  •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ZHAO Jinghui

    作者:赵井辉

    目的 观察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38例,根据是否需要行血栓抽吸分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观察组)70例及单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组(对照组)68例,观察联合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心电图2 h STR>50%比例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左室舒末内径、LVEF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MACE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更好的恢复心肌再灌注,促进心功能恢复.

  •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沈燕;王晓玲;杨小芳

    目的 观察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观察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3月于我院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直接PCI术并于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及外周血管应用替罗非班的患者共36例,以单纯行PCI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IMI血流分级、术中无复流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TEMI患者直接PCI前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可以增加冠脉TIMI3级血流率,减少无复流发生率,降低围手术期风险.护士应做好心理护理,血栓抽吸时密切配合和观察,术后观察MACE发生及出血症状.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时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的疗效

    作者:凌永勤

    目的:对行PCI术治疗的心肌梗死急性发病患者应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血栓抽吸导管实施救治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行PCI术治疗的心肌梗死急性发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血栓抽吸导管开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血栓抽吸导管实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血流改善情况、心肌酶学指标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心肌TNPG 3级比例(98.00%)、TIMI血流3级比例(92.00%)与对照组(68.00%、64.00%)相比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CK-MB到达峰值的时间(6.9±2.1)h、CK-MB峰值(177.6±94.5)U/L,与对照组患者的(16.1±3.8)h、(315.3±101.8)U/L相比明显短,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5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PCI术治疗的心肌梗死急性发病患者应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血栓抽吸导管实施救治的效果显著,使患者的心肌酶学指标、冠状动脉血流等得到明显改善,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血栓抽吸导管的研制

    作者:韩修恒;段书霞;刘帅超;石沛龙;常聪;付迎坤;张正男;敖宁建

    冠心病是全球死亡率高的疾病之一,介入治疗以其风险小、见效快,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优先选择.血栓抽吸导管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器械中的重要器械之一,该文根据临床及市场需求,设计制造了用于冠脉血栓治疗用的抽吸导管.通过对材料的性能对比,确定了血栓抽吸导管的主要材质及结构,并对导管的主要性能及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证明本导管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在一些性能方面优于进口品牌,完全符合临床使用要求.

  • 急性左冠脉闭塞病变急诊PCI术血栓预抽吸与球囊预扩张效果对比

    作者:陈锦峰;徐新;唐良秋;周素芸;陈宝峰;孙维倩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左冠脉闭塞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行血栓预抽吸术的使用情况,并与传统球囊预扩张术进行对比.方法 选择2015年至2017年入住粤北人民医院并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50例,患者均为左冠脉急性闭塞病变.随机分两组,血栓预抽吸术组25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给以血栓预抽吸术,球囊预扩张组25例PCI术前常规行球囊预扩张,比较两种介入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50例患者经急诊PCI术,冠脉再通率100%,手术后存活率100%.从冠脉造影术后行球囊预扩张或血栓预抽吸到冠脉恢复血流所需要的操作时间,球囊预扩张组略低于血栓预抽吸组,但无统计学差异[(12.8 ±4.2)minvs(13.2±4.3)min,P>0.05].术中X射线曝光剂量血栓预抽吸组优于球囊预扩张组[(276.0±37.0)mGy vs(369.0 ±47.0)mGy,P<0.01].总体手术操作时间血栓预抽吸组低于球囊预扩张组[(18.3 ±3.2)minvs(23.8±4.5)min,P<0.01].血栓抽吸组患者术后校正的TIMI帧数低于球囊预扩张组[(28.7±11.5)帧/svs(37.5±13.7)帧/s,P<0.05].血栓预抽吸组术后30 min心绞痛缓解率高于球囊预扩张组(96.0%vs68.0%,P<0.05);90 min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左冠脉急性闭塞病变患者,急诊PCI治疗中,预先行血栓抽吸术,有助于改善PCI术后血流再灌注,减少X射线曝光时间,减少术中并发症.

  • 急性STEMI应用ThrombusterII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疗效观察

    作者:林丛;马骏;童宗安;官学强

    目的 观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疗效.方法 选择因STEMI行直接PCI并于术中应用Thrombuster II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推注替罗非班的患者65例作为治疗组,以基础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影像特征相似并单纯行直接PCI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TIMI 3级血流、校正TIMI帧数、术后2 h ST段回落程度、酶峰值和峰值时间以及梗死相关血管(IRA)无复流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 0.01).治疗组术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径(LVESd)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1周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TEMI患者行直接PCI过程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推注替罗非班可减少无复流的发生,改善心肌再灌注水平及左心室功能.

68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