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婴儿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例

    作者:李银洁;黄开宇;罗运春

    患儿,男,85 d,因腹泻20余天,加重2 d于2011年1月6日入院.20余天前出现黄色水样便,5~10次/ d,无呕吐,无发热,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 10.4×109/L,N 21.9%,E 33%,予"头孢甲肟针、蒙脱石散、亿活散及补液"治疗,大便次数、性状好转出院.2 d前患儿出现腹泻加重,日解黄色稀糊便10余次,其中数次含少许黏液及血丝.入院查体:颜面部有湿疹,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活跃,神经系统阴性.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8例临床分析

    作者:林细州;金指望;郑恩典;郑亮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gastroenteritis, EG)是以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cell,EOS)异常浸润胃肠道组织为特征的少见良性消化道疾病。1997年至2007年我国共报告173例,但临床特点无特异性,明确误诊70例,占40.46%。本次研究回顾分析18例EG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水平。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综合征并发肠梗阻的治疗体会及文献复习

    作者:陈海平;李钢;王凯诚

    嗜酸性细胞性胃肠炎(Eosmophilic Gastroentertis,EG ) 属于少见病,临床报道少,易误诊.2004年1月本院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陈玉;刘艳辉;庄恒国;徐方平;王小冰

    目的 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和预后.方法 报道1例EG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55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CT示胆总管下端肿瘤,腹腔积液,胃壁、部分小肠壁增厚.临床考虑为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并小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检查示胃壁、十二指肠壁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论 EG是一种罕见胃肠道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确诊主要依据病理检查证实胃肠道黏膜组织受嗜酸细胞异常浸润,并应排除其他情况.激素治疗有效,为自限性疾病,目前无恶变报道.

  • 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点

    作者:万盛华;李香莲;张双红;杨文萍;刘云;万宏;刘岚

    目的:研究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表现、内镜下特点及组织病理学改变,以提高儿童 EG 的诊断水平。方法对43例 EG 患儿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内镜下特点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 EG患儿中腹痛26例(60.47%),呕吐19例(44.19%),腹胀16例(37.21%),呕血13例(30.23%),便血7例(16.28%),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35例(81.40%)。镜下均表现为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充血、水肿,伴有点、片状糜烂,单发或多发性溃疡,其中胃炎40例,胃溃疡2例,十二指肠球炎2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例,结肠炎1例。组织病理均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20个·HPF-1)。结论儿童 EG 的临床表现和内镜下表现均无特异性,胃肠黏膜组织中嗜酸粒细胞计数是诊断的关键。EG 极易造成误诊,明确诊断需依靠活组织病理检查及嗜酸粒细胞计数,并结合临床特点来证实。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分析

    作者:余志强;郭晓白

    目的 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病因、诊断、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6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EG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内镜特征和误诊原因及治疗预后.结果 EG患者均有腹痛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水症状,内镜下表现胃、肠黏膜充血、糜烂、出血、溃疡.误诊原因:(1)临床罕见;(2)临床表现和内镜表现缺乏特异性;(3)实验室检查不具有特异性.皮质激素治疗疗效好,作用迅速.结论 EG临床表现多样性、无特异性;易误诊;皮质激素疗效好、作用迅速.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诊治体会

    作者:梁宏

    目的 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4月对6例门诊或急诊有不同程度腹痛的患者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查.确诊后均应用糖皮质激及对症治疗1~4周.结果 均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白细胞总数增高3例,血IgE增高4例;大便常规均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红细胞,大便潜血实验均阳性,大便培养全部阴性,无一例发现寄生虫或寄生虫卵;尿常规、肝功、肾功等均正常.1例腹水常规符合渗出液,但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6例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均增高,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满意.结论 本病极易与常见的急性胃肠炎病例相混淆,易误诊及延误治疗.特殊病例更为少见,但提高警惕,充分利用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检查是筛查或诊断嗜酸性胃肠炎的简便、有价值、基本的方法.

  • 以腹水为表现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炎3例护理干预

    作者:张萍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全世界仅报道300多例,而以腹水为表现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更为少见[1].2005年2月~2010年6月,我们共诊治EG患者9例,其中浆膜型以腹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有3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红丽;刘军楼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以大量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 EOS)浸润胃肠道为特征,病因、机制尚不明确,因其浸润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多样,临床上易误诊、漏诊.主要依据病理活检中EOS浸润数量确诊,但目前病理诊断标准仍不规范.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主.本文通过对该病的病因、机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面作一概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

    作者:金世柱;韩明子;赵晶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亦称嗜酸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少见疾病,以胃肠道的某些部位弥漫性或局限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临床表现为腹部痉挛性疼痛,可伴恶心、呕吐、发热等,部分患者有特殊食物过敏史.

  • 12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分析

    作者:叶妮娜;米雪勤;赵洪川;霍晓灵

    目的 分析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治疗预后,并探讨其误诊原因.方法 对12例EG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和治疗随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黏膜型EG患者常以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为主要表现.肌层型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可有腹痛、便秘.浆膜型以腹痛、腹胀、腹水为主要症状,可伴恶心、呕吐等.外周血和骨髓中嗜酸细胞计数明显增高(0.445±0.202,0.327±0.018),以成熟型为主,其变化随症状的有无而增减.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正常.腹水为渗出液,可见嗜酸细胞.内镜表现多为黏膜片状糜烂、浅溃疡、散在充血斑或出血点,以十二指肠、胃窦、和回肠末端、回盲部明显,活检可证实大量嗜酸细胞浸润.激素治疗可在1周内迅速缓解症状,并使嗜酸细胞恢复正常.结论 EG临床和内镜表现无特异性,外周血嗜酸细胞、腹水嗜酸细胞,尤其是胃肠黏膜组织中嗜酸细胞增多是诊断的关键.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作者:王果;王皓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和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对6例EG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和治疗随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黏膜型EG患者常以腹痛和腹泻为首发症状,而浆膜型以腹痛、腹胀和腹水为首发症状,可伴恶心呕吐、低热等,肌型以肠梗阻表现为主.②外周血和骨髓中嗜酸细胞计数明显增高(43.5%±20.5%,33.4%±15.6%),以成熟型为主,其变化与症状有关.③血沉、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正常,IgG可下降.④腹水为渗出液,可见嗜酸细胞.⑤内镜表现多为黏膜片状糜烂和水肿,以胃窦和回盲部明显,活检可证实大量嗜酸细胞浸润.⑥激素可在1周内迅速缓解症状,并使嗜酸细胞恢复正常.⑦病情可有反复,但预后良好.结论EG临床和内镜表现无特异性,外周血嗜酸细胞、腹水嗜酸细胞、胃肠黏膜组织中嗜酸细胞增多是诊断的关键.误诊原因:①对EG认识不足;②临床表现无特异性;③未注意外周血嗜酸细胞;④未及时行内镜检查并多点活检;⑤腹水未行EG检查;⑥腹腔镜检查未普及;⑦病理医师未注意到嗜酸细胞;⑧未行人工嗜酸细胞分类计数.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4例临床分析

    作者:贺奇彬;李运红;郝迎迎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以嗜酸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罕见胃肠道疾病,临床和内镜表现无特异性.本文总结分析4例EG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病理表现及治疗.注意本病的诊断线索,结合内镜病理等检查,同时排除其他疾病是诊断EG的关键,激素是治疗EG的有效药物.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诊治

    作者:温小恒;佟建丽;孙钢;杨爱明

    目的 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n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 对40例EG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①黏膜型27例,肌型5例,浆膜型8例.②黏膜型EG患者常以腹痛、腹泻和体质量减轻为主要症状,肌型以肠梗阻表现为主,浆膜型以腹水为首发症状.③外周血中嗜酸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三型分别为4949.6±2075.0(27/27),2659.2±1344.0(4/5)和5876.0±1515.9(6/8),各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内镜下活检阴性者,胃窦10例次(10/22),十二指肠7例次(7/30),结直肠7例次(7/16),反复做胃肠镜检查确诊者3例.⑤治疗以激素为主,可迅速缓解症状,但病情可有反复.结论 诊断时尽可能内镜多次、多灶取活检,以提高诊断率,治疗仍以激素为主,长期小剂量激素治疗是预防病情复发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案.

  • 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作者:芦军萍;黄瑛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罕见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具体病因不明.儿童罹患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可以影响生长发育,引起多种并发症.通过对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进行阐述,有助于加强疾病认识,提高诊治水平.

  • 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研究进展

    作者:张劼为;胡志红

    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不甚明确,可能是对外源性或内源性变应原的全身或局部变态反应所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范围和深度导致该病临床表现的多样化.诊断的金标准取决于内镜多点活检、腹水找嗜酸性粒细胞及腹腔镜检查等.治疗主要有激素治疗及其他药物治疗.近年来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有许多新的观点,现就儿童EG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49例临床及内窥镜特点

    作者:计晓兰;练敏;孙琦;李玫;郭红梅

    目的 探讨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及内窥镜下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EG的49例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窥镜(胃镜和/或肠镜)下表现及诊治情况.结果 儿童EG常见消化道症状分别是便血(23例)、腹泻(20例)、呕吐(18例)和腹痛(15例);初次入院时年龄为1个月7 d~13岁7个月,平均年龄为59.4个月,其中以<1岁的患儿为主(19例,38.77%);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患儿20例(占40.82%),血清IgE水平增高患儿6/18例(占33.33%);内窥镜检查病变累及食管(4例)、胃(14例)、十二指肠(20例)、小肠(15例)、结肠(28例)、直肠(6例),常见的胃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27例次)和糜烂(9例次),常见的结肠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25例次)和结节样增生(24例次).所有患儿首先采用饮食回避治疗,8例患儿予糖皮质激素治疗,9例口服顺尔宁,9例口服氯雷他定治疗.患儿症状均有缓解,5例停药后复发.结论 儿童EG临床表现以便血、腹泻、呕吐和腹痛常见,部分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IgE升高,常见的胃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和糜烂,常见的结肠镜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和结节样增生.

  • 以大量腹水为首发表现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炎6例

    作者:何祖蕙;杨辉;潘键;郝理华

    目的 探讨以大量腹水为首发症状的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表现及胃镜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该病积累经验.方法 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例EG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胃镜表现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儿均为EG浆膜病变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明显增多(5.1×109/L ~20.6×109/L),患儿腹水中均见大量EOS;内镜下表现为6例均有胃黏膜充血水肿,其中2例胃窦黏膜散在糜烂,1例食管下段黏膜粗糙水肿,3例十二指肠黏膜充血水肿,1例十二指肠球部结节样增生,6例黏膜病理检查均可见EOS增多;予回避可疑食物,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1周后,症状缓解.结论 EG浆膜型患儿常以大量腹水为首发症状,外周血和腹水中EOS计数明显增多,内镜下为非特异性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结节样增生等,胃肠黏膜多点活检病理可见固有层EOS浸润,饮食疗法、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和病理分析

    作者:陈丽

    目的 探讨胃镜、肠镜活检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在诊断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中的作用.方法 对有临床症状需要做胃镜或肠镜检查的病人采用常规病理组织学活检,进行组织学诊断和分类.结果 本组病例病理组织学检查示胃、肠壁结构存在,黏膜层、肌层、浆膜层均见大量散在或成团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腹水者细胞学检查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未见其他明显异型细胞.结论 对临床难以解释的胃肠道症状、腹水内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周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者,均需做胃镜或肠镜检查,并取组织做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这样可大大降低对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漏诊或误诊,提高早期诊断率.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伴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作者:庄辛福;程文芳;陈晓星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是胃肠道的某些部位弥漫性或局限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后引起的胃肠道炎症反应,临床上较为少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临床症状多样,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者并不常见.而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例更是罕见.我们近收住1例,报道于下.

110 条记录 4/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