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人再婚遇尴尬:80岁了,还要做婚检
北京东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的徐璐近遇到了一件为难事,80多岁的李大爷和70多岁的魏大妈准备再次组成家庭,相伴余生.池们来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时,徐璐告诉他们,按照有关规定,两位老人需要婚检.
-
老人再婚,健康快车加油
中年丧夫的王婆婆今年70岁,早已退休在家.邻家的李大伯今年73岁,也失妻独居.他俩在日常交往中,相互产生了感情,想重新组建一个新家庭,却遭到了双方儿女的极力反对,认为、他们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要找老伴结婚,简直丢人现眼,两位老人只得忍痛分开.
-
对社区丧偶老人再婚前后的心理状态分析
随着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丧偶老人数量也随之增多.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人口的比重已达6.96%,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的7%即为老年型的结构类型,那么2000年我国已开始迈进老年型社会的门坎.
-
老人再婚宜长寿
老年人失偶再婚有益身心健康.因为许多老年人丧偶后,在生活上失去了相互体贴、相互关顾的伴侣,在精神上、情感上失去了依赖,特别是每当在生活上遇到一些困难或者患病之时,就会产生思念配偶之情,这使老年人的心理活动更加复杂,容易产生孤独感,并由此引发成抑郁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加重组织器官的退化衰老,甚至激活癌细胞的发生而扩展成癌症.
-
老人再婚学会忘怀
老伴去世后6年我再婚,可总想在她身上找到前老伴的感觉,为此很痛苦……再婚老人首先要正确对待追怀前老伴的感情.再婚前,如果是因为离婚而使家庭解体的,原先的夫妻关系已经破裂,自然不存在对前老伴的思念之情.但大多数老年人再婚,都是由于丧偶,而这些老人原先的夫妻感情很深厚,即使再婚,也难免触景生情,缅怀前老伴.这虽然可以理解,但不可过于恋旧;尤其是在与对方产生矛盾冲突时,就必须抑制这种情感的流露,而应用体谅、温存、亲昵来化解矛盾,把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对方.
-
不容忽视再婚老人的性问题
有个老年男性丧偶后晚景孤独,65岁那年经人介绍与一位61岁的退休女工结了婚.可婚后不到半年,他们又离婚了,理由是性生活不和谐.像这对老年夫妻情况的例子并不是个别的.据某城市调查结果显示,在再婚后又离婚的老年夫妻中,因经济问题及与子女的关系而离婚的多,其次是因性问题而离婚.有的老人再婚只是为了找个晚年生活的伴侣,没有性欲方面的要求,而对方却希望在性方面得到满足,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中突或不满,以致分手.其实不仅是再婚的老人,就是那些厮守几十年的原配夫妻到了老年,也常常出现性功能障碍和性生活不和谐的现象.
-
老人再婚慎思慎行
老年人特别是退休老人的再婚问题受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是有其原因的.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我国老年人口以平均每年3.2%的速度增长着,截止2006年全国老年人口约为1.42亿,其中丧偶的单身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36%,约有5000万.
-
老人再婚年龄别相差太大
关键词: 老人再婚 -
状告养女拒受房产
想让养女继承房产郑州二七区法院福华街巡回法庭庭长王蕾,接待了一位步履蹒跚的高龄老人.老人姓杨,今年90岁,她希望法庭为她与"女儿"刘玲分割遗产.杨老太原为洛阳市民.1990年,68岁的她与郑州铁路退休职工姚先生登记结婚(均系再婚),姚先生名下有位于郑州二七区北福华街的房产一套.两位老人在这个温馨的"小窝"里相濡以沫.老人说,他们之所以能安度晚年,得益于姚先生的"女儿"刘玲.姚老先生与杨老太结婚时已年近70岁,双方都有子女.姚先生的"女儿"刘玲其实是他的外甥女.因姚与前妻没子女而收养刘玲.刘玲从小因患小儿麻痹,行走不便,但她有一颗善良的心.两位老人再婚后,刘玲全身心放在照顾老人生活上.2003年3月,姚老先生不幸去世,将"父亲"养老送终后,刘玲除照顾已经年迈的生母外,也担起代替养父照顾杨老太的责任.
-
老人再婚牵手健康
<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本世纪30年代人口老龄化将达到高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60岁以上人口为1.3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10%.另一项调查表明,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丧偶的达35%.
-
老人再婚勇敢寻找新的幸福
如今,老年人再婚在我国已逐渐增多.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或看到一些孤独老人找到合意的老伴,重新过上舒心的家庭生活的事例.
-
对丧偶老人再婚前后的心理状态分析
有报道认为老年人由于丧偶而导致家庭结构缺陷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心身健康[1].为此,本文对丧偶与未丧偶者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进行评定,旨在研究再婚对老人心身健康的影响因素.现报道于后.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①准备再婚的30对丧偶老年人(下称再婚组).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66.1±2.10)岁;文盲15例,小学25例,初中9例,高中6例,大专5例;男性平均丧偶至调查时间为(9.2±2.71)年,女性为(10.2±3.05)年,无业12例,退休工人36例,退休干部12例;单独居住22例,与家人同住38例;基本健康24例,患不同程度躯体疾病36例;子女对再婚持支持态度者38例,持不管态度者10例,持反对态度者12例.②选用社区未丧偶老人30对(下称对照组).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65.2±1.87)岁,女性为(63.1±1.98)岁;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及健康情况与丧偶组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