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引导下MMT与Bard活检针在乳腺触诊阴性的乳腺癌活检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作者:付浩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MMT)与传统Bard活检针穿刺对乳腺触诊阴性病灶的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3例经乳腺超声、X线钼靶发现且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计167个乳腺病灶,其中80例(120个病灶)在超声引导下经MMT旋切活检(MMT组)、33例(47个病灶)采取Bard穿刺活检(Bard组),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2种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MMT组活检成功率100%,显著高于Bard组的8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T法活检鉴别诊断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6.67%、特异度为97.78%、漏诊率为3.33%、误诊率为2.22%;Bard法活检鉴别诊断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良恶性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92.22%、漏诊率为16.67%、误诊率为7.78%.MMT法活检的并发症率为10.00%,显著低于Bard组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MMT活检较BARD活检针穿刺对乳腺触诊阴性病灶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 麦默通联合彩超在无乳头溢液乳管内占位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曲文志;张云微

    探讨彩超联合麦默通在无乳头溢液乳管内占位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对34例行彩超诊断乳管疾病与麦默通病变乳管切除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彩超诊断乳管内占位比率73.53%,单纯乳管扩张26.47%,病理诊断乳管内占位比率76.49%、单纯乳管扩张伴乳管炎23.53%.彩超诊断乳管内占位性病变敏感度73.07%,特异度25.00%,漏诊率26.92%.彩超对无乳头溢液的乳管内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也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彩超联合麦默通对病变乳管进行切除活检,既得到有效治疗,又避免漏诊的发生,从而提高了诊治水平.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临床分析

    作者:冯艳洁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6-01-2017-01间在洛阳石化医院拟行乳腺肿块切除手术的92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常规组实施传统切除术,对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麦默通微创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疗效.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疤痕愈合长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获6个月随访,均未发现乳腺内残留病灶.结论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乳腺肿块切除术治疗良性肿块,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无明显增加、安全性高且美容效果好.

  • 高频及三维超声引导在乳腺微创外科围术期的应用

    作者:伦知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MMT)在乳腺微创外科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高频及三维超声引导下对386例乳腺肿块患者的546处乳腺病灶应用MMT微创切除和(或)活检术,分析在乳腺微创外科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术中超声检查证实肿块完整切除.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病变378例538处肿块,其中乳腺纤维瘤372处肿块,乳腺腺病148处肿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8处肿块.恶性病变8例8处肿块,其中非浸润性导管癌3例,小叶原位癌5例.术后临床和超声检查定期随访均未发现肿块复发.结论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对3 cm以下乳腺病灶可进行微创完整切除并可获得明确的病理学诊断,具有定位准确、安全可靠、穿刺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在切除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应用

    作者:陈莉蓉;周平;田双明;钱滢;张萍;罗婷婷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麦默通旋切系统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引导及监护作用.方法:在高频超声引导并监护下采用麦默通旋切系统对382例患者共计457处乳腺良性肿块微创切除.结果:除6例外,其余376例超声均清晰显示出了肿块切除全过程,引导成功率98%,手术切口瘢痕微小,所有患者对术后乳房外形及治疗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方便、安全、有效、极具美观,但要求超声医师与手术医师配合默契.

  •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手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静;张劭;胡建林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Mammotone微创旋切手术系统治疗乳腺肿块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112例乳腺良性肿块在B超引导下应用Mammotone系统施行旋切术,对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医生,术后给予伤口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 提高了患者手术依从性,确保手术安全性,112例156处病灶完全被切除,术后护理得当,无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Mammotone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操作简易,切口小,疤痕小且隐蔽,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乳腺新微创技术.做好护理配合是确保手术顺利实施的关键.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在不可触及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正明;孙德胜;鲁树坤;钟洁愉;于志强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在不可触及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1例患者共189个临床触诊阴性而超声显示的乳腺病灶行麦默通旋切手术,其中单发肿块53例,多发肿块68例,手术标本行术中冰冻切片.结果 121例患者中恶性病变4例,改行保乳手术或改良根治术,其余为良性病变.术后复查有1例病灶残留,皮肤淤血5例,局部血肿7例.结论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是诊断不可触及乳腺病变的高效、安全方法,具有定位准确、无疤痕等优点,并且在诊断的同时可完全切除病灶.

  • 麦默通旋切系统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应用

    作者:陈晓明;甄乐锋;钟锋;胡学升;王金重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中的诊疗作用。方法对62例共85个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进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结果85个病灶皆被准确、完整切除。术中冰冻切片病理示良性病变77例,乳腺癌8例。85例术中冰冻切片和术后石蜡切片诊断均相符。术后3个月复查B超均未见局部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是确诊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有效方法,在诊断的同时可完整切除良性病灶,达到治疗效果。

  •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附326例病例报告)

    作者:凌飞海;崔世恩;黄伟钊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手术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 我科2008年3月-2008年12月对326例患者406个乳腺病灶进行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手术切除.对活检病理为良性的患者进行不少于8个月的随访;对于恶性或交界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开放性手术:个别组织学和影像学特征不一致的患者进行开放性手术活检.结果 术后病理学诊断恶性及良恶交接性病例共14例,均接受开放性手术.其中组织学低估1例(7.1%),针道种植1例(11.1%);312例共392个病灶为良性病变,其中假阴性1例;出现近期并发症5例(1.5%),无患者出现远期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blammotome旋切微创手术能完全切除5~30 mm的乳腺病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麦默通旋切系统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晓申;叶熹罡;潘凌霄;郑文博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P)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 1年9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1例(35个病灶)IP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所有病灶定位准确,手术时间5~20 min,平均手术时间(9.2±12.7) min术中及术后患者均无明显疼痛,术后无血肿形成.病理检查示6例(19.4%)为不典型IP,接受开放手术切除,其中1例(16.7%)为浸润性导管癌,改行单纯乳房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术;25例(80.6%)为良性IP,接受定期超声检查 术后3个月复查,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明显疤痕形成l例术后15个月复发,接受开放手术切除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可准确定位并切除IP,具有微创、美观、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当病理为不典型导管内乳头状瘤时,需进一步行开放手术切除.

  • 超声引导麦默通在乳腺微小钙化灶定位切取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征毅;张家庭;李泉水;何劲松;王先明;徐达传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微小钙化灶切取活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在高频超声引导下应用Mammotome系统对32例于本院乳腺外科就诊的乳腺微小钙化灶施行微创旋切术,钙化灶切除后行病理检查.结果:超声可显示的所有病灶均被准确、完全切除,每个肿块平均手术时间(20±10)min,每个病灶平均旋切组织条为(8±3)条.结论:采用超声引导,对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诊治含微小钙化灶的乳腺疾病安全可靠,痛苦少,术后恢复快,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是诊治该病的有效方法.

  •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切除乳腺良性肿物中的应用

    作者:吕荣钊;王宁霞;庞钊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切除乳腺良性肿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7年9月本院本科室38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应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57个乳腺病灶进行手术,病灶均为乳腺良性肿物.结果:所有肿物均完全切除,每个肿物的平均切除时间为18 min,平均旋切次数9次,肿物长径平均(1.4±0.6)cm,皮肤切口0.4~0.5 cm,1处(1/57,1.75%)局部出现轻度瘀斑.结论: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良性肿物,操作简易、准确、安全,损伤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乳腺微创技术.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对临床无法触及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海燕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在-临床上无法触及的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患者共46个临床无法触及而超声显示的乳腺病灶行麦默通旋切手术,术中行标本冰冻切片.结果:术后病理提示:恶性病变1例,改行保乳手术,良性病变45例.术中无一例出血,术后复查无一例病灶残留,皮肤淤血1例,局部血肿1例,超声随访1~6个月未见局部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适合临床无法触及乳腺病变的微创切除,具有高效、安全、定位准确、无瘢痕等优点.

  • 1356例乳腺肿物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临床经验总结

    作者:罗学平;莫春生;姚维深

    目的 总结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进行乳腺病灶切除或活组织检查(活检)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 对l 356例2 573个乳腺病灶进行了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所有病灶均行超声术前诊断、定位,术中引导旋切刀植入并监测旋切过程,术后明确病灶被切除.结果 1 356例共2 573个乳腺病灶被切除,手术成功率100%,术后84例(6.2%)出现并发症,均较轻微.术后随访l~18个月,仅2例复发,复发率为0.1%.结论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用于乳腺肿物切除、活检,安全、准确、美观、微创,手术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病灶120例

    作者:梁建雄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病灶的效果及应用经验.方法:从2009年12月至2012年6月对120例共265处乳腺病灶实施麦默通微创切除术,评价其对乳腺病灶的诊治作用.结果:良性病变263处,其中乳腺纤维腺瘤188处,乳腺囊肿22处,乳腺增生43处,乳头状瘤5处,硬化性腺病5处.恶性病灶2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良性病例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采用麦默通旋切系统切除乳腺病灶,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

  • 麦默通旋切系统在治疗副乳腺的应用体会

    作者:张海添;陆云飞;吴向华;桂小龙;李杰华

    副乳腺是一种先天性畸形, 发病率约为3%,好发于中青年女性, 可位于腋下, 也可位于腋前线.传统的治疗手术切除方法创伤大, 手术界限不清, 术后腋下留下很长的瘢痕,已不能满足广大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的审美要求.

  • Mammotome微创活检系统诊治乳腺病灶临床分析

    作者:高学忠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病灶的活检及病灶完全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对300例直径0.5~6 cm的乳房肿块进行B超引导下Mammetome微创旋切术.结果 300例经Mammotome微创旋切取材或手术切除,平均旋切25次,用时20 min.该术式组织损伤少,皮肤伤口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B超引导下能很好地进行乳房肿块的组织学标本获取和微创切除术,该手术安全、高效,在切除病灶的同时尚可获得理想美容学效果.

  • 麦默通乳腺微创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梁建雄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的应用,使乳腺病灶的治疗达到微创、准确、安全、美容的效果.从2009年12月至2012年10月,我科对128例共268处乳腺病灶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除术,疗效确切,创口微小不影响美观而深受欢迎,但它也有一些比较突出的并发症,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28例,均为女性病人,年龄17~65岁,中位年龄32岁.病程8~32个月,平均16个月.共计268个肿块.单侧80例,双侧48例,可触及病灶96个,不可触及病灶172个.病灶直径3~50mm,平均直径12mm.其中术前经B超及钼靶等影像学检查考虑为良性病灶的230个,可疑病灶的38个.

  • 麦默通旋切系统在乳腺恶性病变中的诊治分析

    作者:汤鹏;钟晓捷;张宇

    目的 探讨麦默通旋切系统在切除乳腺恶性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麦默通旋切系统切除13例乳腺癌患者病灶(直径0.3~2.5 cm),随后在开放手术中进行残腔及针道活检,检查有无癌组织残留.结果 在13例患者中,开放手术活检后病理提示有5例(38.5%)患者出现癌组织残留,穿刺针道中均未见癌细胞残留.结论 麦默通旋切术后不会引起针道转移,对于肿瘤体积<2.5cm的乳腺癌病灶使用麦默通旋切系统切除后残腔肿瘤残余与肿瘤边界、肿瘤有无钙化性病变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无明显关系.

  • 麦默通旋切系统和环乳晕微切口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疗效比较

    作者:许艳东;李彬;李建全

    目的 比较麦默通旋切系统和环乳晕微切口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普外科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共80例,参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麦默通组和环乳晕微切口组,每组均40例;治疗和疗效分析过程中环乳晕微切口组组资料遗失1例,麦默通组失访1例,两组实际完成研究病例各39例.环乳晕微切口组采用环乳晕微切口术疗法,麦默通组应用麦默通旋切系统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术后瘢痕大小、乳房外观形态、手术时间、术后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疼痛和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两组患者治愈率均为100%.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均胸廓平整,未见复发.环乳晕微切口组患者的舒适度为(71.69±7.85)分,低于麦默通组的(85.12±8.90)分,而瘢痕大小为(0.82±0.10)cm,明显高于麦默通组的(0.36±0.05)cm,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皮肤感觉及自我满意均良好,且无乳晕塌陷发生;麦默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5.71±4.43)min、(4.52±0.55)d和(4.01±0.57)d,均显著高于环乳晕微切口组(P<0.01);环乳晕微切口组患者疼痛和水肿发生率分别为23.08%(9/39)和7.69%(3/39),麦默通组分别为7.69%(3/39)和5.13%(2/3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默通旋切系统和环乳晕微切口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疗效相当,且均未见复发,但麦默通旋切系统疗法在瘢痕大小、舒适度、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环乳晕微切口疗法.

48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