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脾动脉栓塞辅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的术中观察

    作者:金鹏飞;吴华文;金德西;陈国富

    目的 探讨术前脾动脉栓塞(SAE)辅助腹腔镜脾切除术(LS)治疗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中心收治的38例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行LS患者21例(单纯组),术前SAE辅助LS患者17例(联合组).通过比较两组脾脏长径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术中输血率、中转开腹手术等资料,对术前SAE辅助LS治疗门静脉高压继发性脾大伴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联合组栓塞前脾脏体积(998 ± 251)cm3,栓塞后(627 ± 195)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有5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中转率为23.8%(5/21),联合组无中转开腹病例.与单纯组相比,联合组手术时间短[(143 ± 27)min比(189 ± 33)min]、术中出血量少[(155 ± 49)ml比(302 ± 7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中2例输血,输血量(192 ± 42)ml,单纯组术中7例输血,输血量(399 ± 87)ml,联合组输血率和输血量均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5,P=0.024;t=-3.091,P=0.029).结论 术前SAE辅助LS治疗门静脉高压继发性脾大伴脾功能亢进具有手术时间短、中转开腹率低、术中出血量少、术中输血量少及术中输血率低等优势.

  • 改良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30例脾功能亢进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毛金忠;邵媛媛;李如刚;葛国洪;谭友文;吴翠松

    目的 评价改良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选择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住院治疗的脾功能亢进患者30例,行改良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观察术后血常规、肝功能、门静脉内径、平均血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0例脾功能亢进患者栓塞术后化验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高于栓塞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术后1周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2周和1、3、6个月门静脉压力、血管内径、每分血流量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发生消化道出血、明显腹痛、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改良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是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部分脾动脉栓塞结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脾外伤应用体会

    作者:康金科;高春江

    脾破裂约85%以上由外伤引起,开放性损伤约占6%[1],闭合性损伤约占25%.约85%有脾包膜及脾实质损伤,占腹部损伤的20%~40%.脾切除术后高病死率及感染率及免疫功能减退等要求外科医生用各种手术方法保留脾脏[2].

  • 肝移植术后患者行脾动脉栓塞治疗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颖;孙璐;李俊杰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行脾动脉栓塞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例肝移植术后脾功能亢进接受脾动脉栓塞治疗患者的术后护理资料,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和细心护理,8例患者均未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1例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患者,肌内注射盐酸甲氧氯复安10 mg后1 h恶心缓解.3例出现发热症状,2例体温未超过38 ℃,患者可耐受,多饮水后体温恢复至37 ℃以下,1例持续发热患者肌内注射安痛定2 mL 2 h后体温降至37.3 ℃, 4 h后体温降至正常.1例患者返回病房后4 h松解压迫器,1周后出现穿刺点渗血,重新拧紧压迫器,渗血停止,未出现血肿.7例患者术后疼痛可耐受;1例患者疼痛剧烈,疼痛评分7分给予多瑞吉贴剂以缓减疼痛.8例患者均未出现血栓,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肝移植术后行脾动脉栓塞治疗后细致病情观察、对症支持治疗、防范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是确保患者安全、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

  • 3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脾动脉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张文;郭玉霞;段姚尧

    近年来,我们采用脾动脉部分栓塞(partial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36例晚期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

    作者:陈建红

    脾脏具有参与血液调节、免疫、内分泌的功能,脾外伤救治应在"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1]的原则下进行,随着现代脾脏外科对脾脏解剖及功能的深入研究,各种保脾方式层出不穷.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5月采用超选择脾动脉栓塞(PSE)治疗2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均取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的护理

    作者:张秀桢;陈艳清

    脾动脉栓塞术是我院近几年来刚开展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其方法是在影像学方法的引导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选择性地插入脾动脉,注入栓塞剂或药物将部分脾动脉栓塞.2004年3月-2005年12月,本院对47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施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经临床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脾动脉栓塞 护理
  • 彩超对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观察

    作者:张丽琼;鲁建兴;倪婉珍;石鹏

    目的观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脾动脉栓塞术前后的脾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栓塞术前后脾动脉内径、血流速度. 结果脾动脉内径缩小(P<0.05),收缩期血流峰值、舒张期小速度值降低(P<0.01),而阻力指数无明显改变(P>0.05). 血小板、白细胞计数上升. 结论该项技术可用于检测脾动脉栓塞术前后脾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动脉栓塞治疗前后血小板抗体变化

    作者:赵振华;王伯胤;徐利军;刘忠民;王挺;卢增新

    目的探讨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动脉栓塞治疗前后血小板抗体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慢性难治性ITP患者,行三明治法脾动脉栓塞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7 d检测血小板抗体、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并对疗效进行2~4 a长期随访.结果术前血小板抗体PAIgG、PAIgM、PAIgA升高例教分别为13例(41%)、17例(53%)、13例(41%),术后血小板抗体均值均较术前下降,PAIgM术前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AIgM、PAIgA的升高与慢性难治性ITP患者的发病联系密切,血小板抗体水平下降对脾动脉栓塞治疗慢性难治性ITP中远期疗效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作者:龚丽娟;刘杰;曹建彪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行脾动脉栓塞治疗的脾功能亢进患者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运用循证方法制定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包括治疗前后用药、心理疏导、并发症预防等,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对治疗知识的掌握程度、情绪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在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中应用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16例效果总结

    作者:焦清海

    脾功能亢进(脾亢)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治疗方法不多.国外1973年由Maddison首先报道门静脉高压伴脾亢病人采用自身凝血块行脾栓塞术,获得一定疗效[1].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方法研究的深入,目前这项技术已成为治疗各种原因所致脾亢的主要方法之一[2].2001年7月~2006年7月我院采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亢1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作者:宋于生;邹嵩;田云飞;谢士彪;谢可平

    肝硬化失代偿期常有脾脏肿大伴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一系、两系减少或三系均有减少,骨髓呈增生状态,脾切除或部分栓塞后可恢复的一组综合征.我们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经随访1~3年,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彩超在肝硬化脾动脉栓塞术前后的应用

    作者:李芳;池永娥;路秀萍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前及术后的应用. 方法:116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脾脏大小,门、脾静脉管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做定量分析和对比.结果:脾脏肿大程度、血流量与栓塞面积呈正相关,栓塞后门、脾静脉管径缩小(P<0.01),平均血流速度降低(P<0.01),血流量减小(P<0.01). 结论:彩色多普勒能对术前病例的选择、栓塞面积大小做出指导,对术后门、脾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做出客观评价.

  •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作者:李振燕;杜瑞清;刘振中;马春华;吴小霞;盖芳;陈勇良

    门静脉血栓(PVT)是指发生在门静脉系统的血栓,常见于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左右支和脾静脉内,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较少见.DVT是门脉高压症患者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随着介入放射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正在逐渐替代外科手术,分析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血栓形成因素,对利用介入放射技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至2010年950例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发现门静脉血栓形成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PVT形成的相关因素.

  • 双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亢22例分析

    作者:植华德;何德荣;郑启越

    目的:讨论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发脾功能亢进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科22例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病人,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术前后外周血细胞、肝癌病灶和脾脏变化情况.结果:双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可明显改善病人血象,使肝癌缺血坏死、缩小,脾脏缩小,部分病人可获得手术治疗机会.结论:不适宜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病人,行双介入治疗,安全有效,能控制肿瘤发展,改善病人血象,提高病人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 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作者:苏铭俊;潘岐作;张呈

    目的:探讨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方法:对21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1d、7d、14d检测血小板抗体、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并对疗效进行6~48个月随访.结果:短、中、远期有效率分别达100%、85.7% 、76.2%.结论: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 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前后的运用

    作者:张林

    脾功能亢进症简称脾亢,临床主要表现为脾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地增生[1].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是治疗脾功能亢进(脾亢)的实用介入技术.PSE能有效地改善外周血常规,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避免脾切除术后的凶险性感染,而且具有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已成为替代脾切除术的有效疗法[2].虽然PSE术属于微创治疗,但术后会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术前、术中、术后需病人的密切配合.护理人员做好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心理状态,改变行为方式,有利于病人的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早期活动对病人的影响

    作者:尹书梅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将接受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时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取术后早期活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舒适度及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腰酸背痛、排尿困难、失眠、烦躁等并发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舒适度提高.[结论]早期活动可以减少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病人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提高舒适度.

  • 脾切除术治疗严重脾动脉部分栓塞综合征1例及文献回顾

    作者:陈硕;单涛;李军辉;杨文斌;曹罡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on,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肯定,由于创伤小,有取代外科手术的趋势[1].脾动脉栓塞后产生并发症主要有栓塞综合征(splenic embolization syndrome,SES),另外还有疼痛、发烧、呃逆、左侧胸腔积液等;感染、脾脓肿形成、肝功能衰竭等[2,3].由于医疗条件的进步,术后并发症已经比较少见,而SES发生率仍非常高,表现或轻或重,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患者预后.目前有关文章多论及临床疗效及并发症,鲜有关于严重SES处理的详细报道,笔者报道1例脾切除术治疗脾动脉部分栓塞后综合征,并通过文献复习SES产生的原因及机制,为治疗SES提供经验.

  • 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盗血综合征治疗选择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邹卫龙;张薇;任秀昀;曾镕;陈新国;沈中阳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盗血综合征(SASS)不同时机治疗方式选择的临床效果,评价脾动脉栓塞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武警总医院191例肝硬化、脾脏增大,术前脾动脉直径/肝动脉直径≥1.5、但术中肝动脉血流≥30 cm/s的肝移植病人SASS发生率及临床表现。根据确诊时机和程度分别采取脾动脉栓塞、肝动脉与脾动脉或腹主动脉重新吻合、脾动脉结扎或脾脏切除,比较4种处理方式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7例(8.9%)病人确诊为SASS,绝大多数(16/17,94.1%)发生在术后15 d内。5例急诊行脾动脉栓塞后肝总动脉血流[栓塞前(16.6±3.0)cm/s vs.栓塞后(39.3±7.7)cm/s,P<0.001]立即改善,阻力指数全部恢复到正常水平(0.5~0.8),未观察到相关并发症。12例继发肝动脉血栓形成病人取出血栓或溶栓后行肝动脉与腹主动脉吻合(4例)、脾动脉结扎(3例)或脾切除(5例);其中3例接受再次肝移植;2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SASS是肝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及时诊断并行脾动脉栓塞是有效的补救措施,具有可靠的疗效和安全性。

96 条记录 2/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