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邓道昌教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经验

    作者:马成杰

    邓道昌教授根据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特点,把现代医学的Rai和Binet分期引入中医辨证论治当中,早、中、晚三期各归一主证,分期论治,执简驭繁,临床实用性强,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特点.

  • 梁冰教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经验

    作者:林双;梁冰;代喜平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的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疾病,以淋巴细胞在周围血、骨髓、淋巴结和脾脏聚集为特征.梁冰教授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数十载,通过观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中医药治疗经验,在临床上取得较佳疗效.

  • 史哲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验1则

    作者:陈海静;史哲新

    史哲新教授现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中西医结合血液学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在血液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现将临床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医案1则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

  • 史哲新治疗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验案

    作者:杨曦

    史哲新教授现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临床及科研工作20余年,对各类血液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现将临床治验医案介绍如下.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05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子遗传学异常

    作者:王焕萍;徐欢;陈志妹;楼基余;金洁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分子遗传学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FISH技术,用CLL组套探针(D13S319/13q14、ATM/11q22、P53 /17p13、CEP12)对105例初诊的CLL患者进行检测,分析分子遗传学异常率及异常与Binet分期的关系,并分析异常对预后的价值.结果 在105例CLL患者中,81例存在分子遗传学异常,异常率为77.1%,其中以D13S319/13q14缺失发生率高,共49例,占46.67%;12号三体24例(22.86%);ATM/11q缺失21例(20.00%);P53 /17p缺失12例(11.43%).Binet分期ABC期与分子遗传学异常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10个月,死亡11例(10.5%),13q-患者具有预后较好的趋势,P53缺失患者有预后较差的趋势,各异常患者之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SH可以检出CLL的常见遗传学异常;D13S319/13q14缺失是CLL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分子遗传学异常的分布与Binet分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不同遗传学异常患者之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新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53基因缺失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买买提力·依马木;古再丽努尔·吾甫尔;王晓敏;刘虹;李燕;肖萌

    目的 探讨新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临床特征及p53基因缺失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77例CLL患者进行p53基因缺失的检测,分析p53基因缺失对预后的价值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部分预后参数的关系.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结果 (1)77例CLL中,10例(12.9%)检测出p53缺失,而20例对照中均不存在p53缺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2例汉族CLL中4例检测出p53缺失,45例维吾尔族CLL中6例检测出p53缺失,缺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53基因缺失与患者性别、年龄、民族、外周血(除血红蛋白以外)、血清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及CD38表达水平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疾病后期及ZAP-70高表达有相关性(P<0.05).(2)20例患者接受含氟达拉滨方案治疗,其中p53基因缺失者5例,部份缓解1例,无1例达完全缓解,总缓解率为20%;p53基因无缺失者15例,部份缓解11例,完全缓解4例,总缓解率为75%,二者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39.0(8.0~136.0)个月,死亡11例(14.3%),其中死于CLL及其相关并发症者7例,其他原因者4例.死亡的7例患者均伴有p53基因缺失.伴有p53基因缺失组无进展生存期(18个月)明显短于无p53基因缺失者(5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10%以上CLL患者存在p53基因缺失,但维吾尔族和汉族CLL患者p53基因缺失率无差异,p53基因缺失与疾病后期及ZAP-70高表达有关,p53基因缺失者生存期较短,采用含氟达拉滨方案治疗总缓解率低于无缺失者,故应避免选择影响p53信号传导系统的药物.

  • 应用CpG-寡脱氧核苷酸免疫刺激进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研究

    作者:吴亚芳;薛永权;陈苏宁;姚利;蒋慧;张俊;沈娟;潘金兰;王勇;白淑潇

    目的 验证CpG-寡脱氧核苷酸(CpG-oligodeoxynucleotide,CpG-ODN)免疫刺激是否能提高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核型异常检出率.方法 抽取57例B-CLL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分别加入CpG-ODN DSP30+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美洲商陆(pokeweed,PWM)和IL-2后进行培养,5 d后按常规收获并制备染色体,应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应用Cen12、D13S25、Rb1、ATM、P53、MYB和IgH探针对其中19例核型正常的患者进行组合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抽提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mmunoglobulin variable heavy chain,IgVH)并进行DNA序列分析.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白血病细胞的CD38和ZAP70表达.结果 DSP30+IL-2组的异常核型检出率(43.85%)明显高于PHA组(15.09%)、PWM组(17.31%)和IL-2组(3.13%)(P<0.01).DSP30+IL-2组共检出畸变52种.数目异常以+12或+12伴其它异常为多见(9例);结构异常以易位为多见(14例),包括平衡易位11例和不平衡易位3例,前者中又以14q32重排为多见(7例).FISH显示19例正常核型患者中13例(68.42%)显示1种或多种异常,包括12三体和p53缺失各l例,IgH重排和部分缺失各1例,13q14.3缺失11例,其中5例合并RB1缺失,1例合并RB1部分缺失,未见ATM和MYB缺失者.PCR揭示10/18例有IgVH突变(55.55%).FCM检测揭示10/45例CD38+,35/45例CD38-,11/27例ZAP70+,16/27例ZAP70-.同时进行CD38和ZAP70检测的26例中,5例为CD38+ZAP70+,13例为CD38-ZAP70-,2例为CD38+ZAP70-,6例为CD38-ZAP70+.统计学分析揭示复杂核型异常与IgVH无突变之间有相关性,但未发现CD38或ZAP70表达与核型之间有相关性.结论 CpG-ODN可显著提高CLL的核型异常特别是各种平衡和不平衡易位的检出率;FISH是常规核型分析的重要补充,二者结合能提供更全面的遗传学信息.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号染色体三体异常的研究

    作者:曹鑫;徐卫;刘琼;朱丹霞;乔纯;吴雨洁;仇红霞;李建勇

    论 +8异常在CLL群体中少见,其与预后关系暂不明确.

  • 中国人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组成及突变分析

    作者:张亚平;陈丽娟;徐卫;乔纯;钱思轩;仇红霞;缪扣荣;刘红;李建勇

    目的 研究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mmunoglobulin variable heavy chain region,IGVH)基因各个片段的组成以及突变情况.方法 应用多重PCR技术扩增64例CLL患者的IGVH基因片段,纯化PCR扩增产物后直接测序,应用IMGT/V-QUEST及IGBlast数据库分析,明确VH基因有无突变和突变位置,以及VH、DH,JH家族各个成员组成情况.结果 64例CLL患者中,VH3家族31例(48%)、VH4家族26例(41%)、VH1家族4例(6%)、VH2家族2例(3%)、VH7家族1例(2%).44例患者发生体细胞突变,占CLL患者的69%;20例无突变,占CLL患者的31%,其中6例(9%)VH基因的同源性为100%.VH4家族中有9例无突变(9/26,35%);VH3家族中8例无突变(8/31,26%);VH1家族中1例无突变(1/4,25%).在所检测的CLL标本中,VH4-34是常见的VH基因片段,检测出8例(13%),其中无突变3例;其次为VH4-59,检测出7例(11%),无突变者3例.DH基因中DH3家族常见,有25例(39%);其中11例(11/20,55%)出现在无突变组中.无突变组中常见的DH基因片段为DH3-10和DH3-22,各为4例(4/20,20%).JH基因中JH6家族常见,检测出23例(36%),其中9例出现在无突变组中(9/20,45%).结论 中国CLL患者IGVH基因家族表达比例和突变情况与西方国家存在显著差异,推测可能与不同的种族和环境中的抗原选择有关,其预后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 应用组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基因组异常

    作者:李倩;薛永权;姜海燕;潘金兰;吴亚芳;杨艳波

    目的探讨应用组合荧光原位杂交(panel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panel FISH)技术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CLL)基因组异常检测的价值.方法分别应用3号、12号、18号的着丝粒探针和序列探针D13S272(13q14.3)、ATM(11q23)等5种荧光素标记的DNA探针,对22例CLL患者进行FISH检测,并和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何种方法对检测CLL的染色体和基因组异常更为敏感可靠.结果 22例CLL患者中,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出8例(36.3%)有染色体异常,包括单纯+12 3例;+3、+12 1例;+3、+12、+18 1例;t(5;15)1例;13q-1例;3 q-、18p+1例;4q+和13q- 1例;组合FISH检测出15例(68,1%)有染色体异常,包括+3 4例、+12 6例、+18 1例、11q- 6例、13q- 8例.结论组合FISH技术是检测CLL患者染色体基因组异常的有效手段,与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相结合则可明显提高CLL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真实世界研究进展

    作者:毛蕾;王怡;田晨;张翼鷟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西方国家成年人常见的白血病类型,好发于老年人,病程较长,临床异质性大.真实世界研究(RWR)将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反映临床实际,在评价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有一定优势,同时在疾病诊断、预后判断、病因等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与临床试验具有承启关系.目前,RWR在白血病方面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笔者拟就CLL在RWR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重新认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染色体13q14缺失的预后意义

    作者:李菲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临床过程和预后具有很大异质性.根据免疫表型、分子学标志和细胞分子遗传学指标对患者进行预后分层和个体化治疗尤其重要.13q14缺失为CLL患者常见的预后良好的遗传学指标.近年来研究显示,该病患者中存在预后不同的亚群,部分患者病程呈侵袭性进展,预后较差.笔者就近年国内外对13q14缺失CLL患者的预后认识进行综述如下.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研究进展

    作者:杨帆;张桂新;冯四洲

    近年来,随着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干细胞动员和净化技术的改进,支持治疗的改善等,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已有众多研究证实了疾病早期采用AHSCT对于高危患者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干细胞净化有利于减低移植后复发率,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的监测为临床复发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与传统化疗相比,AHSCT能明显延长高危患者的生存期.

  • P53基因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作者:周立涛;徐卫;李建勇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临床病程和转归呈高度异质性,许多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可影响其预后,其中p53基因的异常与CLL的病程及转归密切相关.本文就p53基因的缺失、突变和功能异常与CLL的关系及p53异常患者的治疗作一综述.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正调节基因1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顾卫军;徐卫;李建勇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正调节基因1(CLLU1)位于染色体12q21.33-12q22,是一种新近发现的高水平表达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基因.CLLU1与CLL的临床分期、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VH)基因突变、CD38和zeta链相关蛋白-70等多种预后因素相关,可作为判断CLL预后的重要指标,对CLL临床靶向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进展

    作者:张亚平;钱思轩;李建勇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常见的并发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约有1/4的CLL患者易并发此类疾病.较常见的并发症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但CLL的AID并不仅局限于血液系统,偶尔也会出现非血液系统疾病,如副肿瘤性天疱疮、血管病、肾病综合征等.AID主要是由于自身抗体的产生所致,其发病与CLL的发病年龄、分期、疾病进展以及治疗药物密切相关,如嘌呤类似物可以诱发AID,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常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CLL相关的AID效果不佳,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CD40配体和CpG-寡脱氧核苷酸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染色体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吴亚芳;薛永权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学者分别应用CD40配体(CD40L)和CpG-寡脱氧核苷酸(CpG-ODN)刺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白血病细胞增殖,明显提高了有丝分裂指数和异常核型检出率,特别是发现新的预后不良亚型各种平衡和不平衡易位.CpG-ODN和CD40L相比,技术十分简便,有可能取代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从而成为CLL染色体研究的标准方法.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NA甲基化谱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慧;徐卫;李建勇

    各种类型肿瘤具有特征性的DNA甲基化模式.本文就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DNA甲基化谱、DNA甲基化在CLL发病机制、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阐明CLL与基因DNA甲基化的关系.

  • Campath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王俊;孙爱宁

    Campath,抗CD52单抗,能特异地针对表达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的CD52抗原,通过相关的免疫机制杀伤靶细胞.目前Campath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恶性淋系血液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移植抗宿主病的防治.本文综述了Campath近年来的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治疗现状和进展.

  • ZAP-70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吴雨洁;李建勇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预后异质性很大的疾病.ZAP-70是一种蛋白酪氨酸激酶,在约50%B-CLL表达,与IgVH基因突变、细胞遗传学改变和CD38有明显相关性,已被作为一项独立预后指标,对临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354 条记录 15/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