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黄林峰

    目的 探讨研究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抽选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6例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将其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术后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15.25±18.25)min、(83.26±18.24)mL、(6.24±1.35)d均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分别为(1.85±0.56)d、(3.84±0.15)d、(48.21±13.68)h、(2.85±0.75)d均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11%(P<0.05).结论 对老年中低位直肠癌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不仅有利于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降低其术中出血量,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并且其并发症少,有效加快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进度,安全性更高,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肛门功能的比较

    作者:马全民;申占龙;刘凡;高志冬;丁超;尹慕军;谢启伟;姜可伟;叶颖江;王杉

    目的 探索与传统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TME)相比,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TaTME)的肛门功能情况.方法 回顾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施行的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资料40例,其中TaTME组20例,lap-TME组20例,用直肠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量表比较lap-TME与TaTME两组患者术后的肛门功能.结果 TaTME组与lap-TME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天数、远切缘和环周切缘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内TaTME组LARS总评分和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lap-TME组(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在排气控制和稀便漏出两项问题中的得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在排气控制、稀便漏出与排便后1小时内再次排便三项问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排便次数和排便急迫问题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术后早期,接受TaTME手术患者的肛门功能可能差于lap-TME患者,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经过适当的功能锻炼,TaTME术后肛门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 骶生殖襞作为解剖标志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预防输尿管损伤的临床观察

    作者:易青群;梁天伟;杨冬雪

    目的 研究骶生殖襞作为解剖标志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enteric excision,TME)中预防输尿管损伤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0月确诊为直肠癌并接受腹腔镜TME患者109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个组别,对照组52例,观察组5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腹腔镜TME,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骶生殖襞作为解剖标志,所有操作均在骶生殖襞内侧进行.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排尿功能、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住院期间均无死亡及中转开腹手术者.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排尿量、大膀胱逼尿肌收缩压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术后留置导尿时间[(1.3±0.5)d vs(1.5±0.5)d]、膀胱残余尿量[(18.5±7.5) ml vs(21.4±6.9) ml]、尿潴留例数[0(0)vs 4(7.8%)]和住院时间[(8.9±2.8)dvs (10.1±3.4)d]减少(P均<0.05),大尿流率增大[(20.4±3.4) ml/s vs (19.1±2.9) ml/s,P=0.037).观察组无输尿管损伤案例,两组的直肠损伤、骶前静脉丛损伤及阴道/输精管/精囊损伤发生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骶生殖襞作为解剖标志可用于腹腔镜TME术中预防输尿管损伤,可改善排尿功能.

  •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血清GAS、bFGF、MOT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腾高;李丽军;卢益芳;张磊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血清胃泌素(GA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胃动素(MOT)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胃肠动力恢复及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并评定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观察组GAS、MOT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RMTV高于对照组.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GAS、MOT影响小,且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观察

    作者:王励;刘建;张勇;祝东强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与开腹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围术期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肛门功能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11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TME+ISR,对照组行开腹ISR,记录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胃动素、胃泌素、Wexner便秘评分)及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分级、肛门功能满意度、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Wexner便秘评分低于照组(P<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肛门功能分级、肛门功能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年2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TME+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肛门功能及其满意度、生存率与开腹ISR相当,且创伤小、胃肠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开腹根治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冯桂红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开腹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对照组(开腹根治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淋巴结清除数目、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数目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保肛治疗直肠癌围术期护理研究

    作者:刘燕

    目的 总结经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TME)治疗直肠癌的护理方法.方法 25例行LTME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护理评估、肠道及皮肤准备,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心理护理、肛周皮肤护理并指导肛门括约肌功能锻炼.结果 25例手术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术毕均安全返回病房,术后24 h可下床活动,24~48 h肠道通气恢复,出院时生活完全自理,患者生活质量均良好,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通过精心、细致、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密切的病情观察使治疗达到良好的效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术后不适,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性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探究

    作者:王少渊;李春山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性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老年性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开腹组(n=65)和微创组(n=65).为开腹组患者采用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为微创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相关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肿瘤的局部复发率.结果:微创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患者,其术毕至离床活动的时间、术毕至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患者,其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用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相比,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性低位直肠癌具有术中的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的速度更快、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等优点.因此,临床上应将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作为治疗老年性低位直肠癌的首选疗法.

  •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中低位直肠癌老年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苏智锋

    目的:观察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中低位直肠癌老年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92例中低位直肠癌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术前12h和术后24h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观察组的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1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胃肪功能恢复,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 腹腔镜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比较

    作者:王耀明;李致文;覃军;黄正有;周腾贤

    目的 分析与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开腹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病人80例,将这些病人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病人开腹手术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然后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病人的保肛率为67.5%(27/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 (23/40) (P<0.05),术中出血量为(86.1±31.4) 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20.5±30.8)ml(P<0.05),手术时间为(178.5±65.2) min,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24.1±40.0)min(P<0.05),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48.3±16.5)h、切口愈合时间为(8.0±1.1)d、术后住院时间为(9.8±4.6)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90.6±38.9)h、(12.5±1.0)d和(14.1±6.0)d(P<0.05),复发率为2.5%、死亡率为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和15.0%,3年生存率(95.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较开腹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具有较好的效果及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肥胖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评价

    作者:曹金鹏;彭翔;邓建中;程龙庆;周永辉;杨平;余思;李志澄

    目的 探讨肥胖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回顾总结该院院胃肠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3例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患者资料.比较同期105例正常体重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0 kg/m2],40例超重组(25.0 kg/m2≤BMI≤29.9kg/m2),8例肥胖组(BMI≥30.0 kg/m2)一般情况、手术危险程度(ASA)分级、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术前分期、手术指标、术后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3组病例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手术危险程度(ASA)分级、术前分期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组病例术前合并症差异有显著性(P<0.01).3组病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中转开腹率分别为5.7%,5%和0%,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获取淋巴结数分别为15.1、14.6及12.4个,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2%、20%及 37.5%,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肥胖直肠癌患者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肠动力学研究

    作者:余思;邓建中;彭翔;伍巧玲;林义办;朱佳成

    目的:观察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肠动力学变化的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26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观察组),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病案室抽取同期同一手术组施行的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30例直肠癌患者为对照(对照组)。观察指标为术前及术后的肛管静息压(ARP)、肛管大收缩压(AMSP)、直肠大耐受容量(RMTV)及直肠肛门抑制反射(RAIR)和Wexner肛门功能评分(得分为0者表明肛门功能正常)。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基线资料的比较,除肿瘤距齿状线距离[(2.9±0.4) cm比(5.0±0.5) cm, P=0.000]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前肛门直肠测压值和Wexner肛门功能评分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4.5月和14.0月。术后3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排粪频率[(6.0±1.5)次/d比(2.5±1.0)次/d]、Wexner肛门功能评分[(5.0±0.9)分比(2.9±1.2)分]、ARP[(32.0±6.7) mmHg比(45.0±8.2) mmHg]、AMSP[(90.1±6.9) mmHg比(110.0±7.5) mmHg]、RMTV[(61.0±7.2) ml比(91.1±7.5)ml]和RAIR阳性率[11.5%(3/26)比66.7%(20/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0);术后1年,两组排粪频率、Wexner肛门功能评分、ARP、AMSP和RMTV比较,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RAIR阳性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38.5%(10/26)比93.3%(28/30), P =0.000]。结论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可获得满意的肛肠动力学效果。

  •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作者:毛益虎

    目的 研究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n=25)与开腹组(n=35),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延长(P<0.05),但术中出血量及出院时间显著减少/缩短(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0%和28.57%(P<0.05);术后6个月,两组Williams分级、肛管测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随访3年,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TME联合ISR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微创优势,其效果与开腹手术相似.

  •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作者:刘晶晶;段乐乐;余开湖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4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组(TEM)及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组(La-TaTME).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EM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La-TaTME组(P<0.05),La-TaTME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TE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直肠系膜完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M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La-TaTME组,住院时间显著高于La-TaTM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TEM组出现2例(5.88%)肠梗阻,1例(2.94%)吻合口瘘,La-TaTME组出现1例(2.94%)肠梗阻及1例(2.94%)骶前感染,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时间5~1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3.2个月,均未出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死亡者.结论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临床可根据患者个人病情选择手术方案.

  • 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比较的Meta分析

    作者:廖刚;王子卫;李革;张能;帅磊渊;唐喜

    目的:探讨腹腔镜的应用是否会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造成影响.方法:全面检索中、英文献,收集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TME)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OTME)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临床对照试验和病例系列.由两名作者独立评价文献,采用RevMan5.0.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项个体RCT,2项个体病例对照研究和13项病例系列.纳入研究存在方法学异质性,根据纳入研究的方法学类型进行亚组分析,亚组内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LTME与OTME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合并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为0.90(0.60,1.34).结论:腹腔镜的应用不会对TME吻合口漏发生率造成影响.然而由于是在缺乏足够数量的RCT的情况下,纳入部分分级为3 b和4的非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使论证强度受到一定的限制,有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RCT结果的进一步验证.

  • 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对伴心脑血管疾病的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TME术后出血的影响

    作者:袁虎勤;马若飞

    为探讨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对伴心脑血管疾病的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后出血的影响,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64例伴心脑血管疾病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均拟行直肠癌TME治疗,将其随机分为2组,一组围手术期间继续服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另一组术前7d停用阿司匹林,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阿司匹林(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凝血指标.结果显示,2组患者均完成腹腔镜TME手术,术中无中转开腹治疗者,治疗过程中无死亡、术后输血和再次手术治疗者.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降低值、术后前3d腹腔引流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凝血指标及心脑血管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随访1年,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果表明,伴心脑血管疾病的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TME治疗期间继续服用阿司匹林不增加术后出血风险,安全可行.

  • 开腹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对比评价

    作者:田红

    目的:研究开腹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8月收治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的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在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与切口愈合时间等指标方面,实验组明显要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患者只有1例,参照组术后并发症患者5例,实验组少于参照组,更具有优势,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讨论: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的优势,其疗效更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