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张仲景对姜的运用

    作者:施亚芹

    目的:姜是一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药,在传统中医中,姜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张仲景对姜的运用,为临床提供探讨。

    关键词: 张仲景 运用
  • 《妇科採珍》用药特点分析

    作者:翟春涛;穆俊霞

    《妇科揉珍》为我国清代山西代州人冯晋台所辑,该书从调经、胎前、产后等方面论述了妇产科各种疾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冯氏在用药特点方面也颇有特色:第一、重视温补,主要体现在冯氏临床用药以温性药物和补益类多及临证善用具有温性和发散作用的姜(包括炮姜、黑姜、干姜、生姜皮、生姜、煨姜、姜炭、姜汁)和具有温通作用的酒.第二、重视药物的炮制,该书所载方剂,基本上每首方剂中都有一些药物要进行炮制,具体炮制的方法包括炒、浸、洗、碎、煅、蒸等.第三、重视剂型的选择,如对于慢性、虚弱性的疾病多选用丸剂、膏剂等,且临证剂型选择因人而异,灵活多变.

  • 姜半夏炮制辅料研究概况

    作者:刘逊;吴皓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块茎,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已有几千年的用药历史.其性温,味辛,有小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用价值.

  • 姜提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王林;阎东海;陈建玉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姜流浸膏、姜酊以不同提取物方式分别被现行版<中国药典>收载.姜蒸馏姜油、姜乙醇提取物、姜超临界提取精姜油、姜油树脂、啤酒姜汁、高辣姜油、姜酚等也以姜不同提取物的方式作为药用原料或食品添加剂在国内外广泛应用.2003-2005年,我们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专项课题--生姜提取物质量标准研究,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姜提取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标准操作规程(SOP).笔者结合文献及我们研究成果,综述了姜的提取技术及其研究概貌,以期反映姜提取技术的历史、现状和新进展.

  • 怀姜试管姜诱导技术的研究

    作者:薛建平;黄月琴;张爱民

    目的:以清化姜脱毒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蔗糖,NAA,PP333,6-BA对试管姜诱导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配制成不同的培养基.结果与结论:蔗糖是试管姜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PP333,NAA次之,6-BA则抑制试管姜的形成.诱导试管姜的适宜培养基为MS+NAA 1.0 mg·L-1+PP3330.2 mg·L-1+8%蔗糖.

  • 姜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包磊;邓安珺;李志宏;杜冠华;秦海林

    目的:对姜科姜属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根状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棕榈酸酯(β-sitosterol palmitate,1),异香草醛(isovanillin,2),棕榈酸乙二醇单酯,(glycol monopalmitate,3),二十六烷酸单甘油酯(hexacosanoic 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4),马来酸酰亚胺-5-肟(maleimide-5-oxime,5),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6),腺嘌呤(adenine,7),6-姜酚(6-gingerol,8),6-姜烯酚(6-shogaol,9),和1个组合物1-(ω-ferulyloxyceratyl)glycerols(10a~10f),结论:化合物1~7,10a~10e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30-ferulyloxytriaconatanoyl)glycerol(10f)是新化合物.

    关键词: 姜科 化学成分
  • 姜的化学、药理研究进展

    作者:王维皓;王智民

    通过对姜在近10年国内外化学研究、药理作用方面相关文献的查阅,以及对其炮制沿革及现代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情况的总结,发现姜中姜辣素及其类似结构化合物是姜中的重要活性成分.提示中药的化学研究非常重要,化学成分研究作为其他相关研究的物质基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 辨姜及其炮制品药理和临床运用特点

    作者:董艳;姚魁武;王阶

    生姜、干姜、生姜汁、炮姜和煨姜均源于植物姜的根茎,5者皆同出一物,为临床常用中药,但炮制方法完全不同,性味归经及功效特点亦有差异.探究姜不同炮制品临床运用之异,当首推《伤寒杂病论》,书中所载经方用姜者数量近半,涉及生姜、干姜、生姜汁及炮姜等品种.现代研究亦发现诸姜所含化学成分含量亦不完全相同,药理作用也各有偏重,故它们的运用不能混为一谈.然而,临证时医家常遇药源不足或炮制不当之状,故目前诸姜临床运用较为混乱.因此,该文通过梳理诸姜源流、炮制方法及化学成分,对比它们的性味归经及药理作用,总结其功效特点及运用规律,以期为诸姜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炮制 药理 临床运用
  • 干姜、生姜、炮姜分化的历史沿革与变迁

    作者:方文韬;詹志来;彭华胜;黄璐琦

    姜为常用药食两用中药,药用姜主要分为干姜、生姜与炮姜.该文通过梳理历代本草著作,对干姜、生姜和炮姜分化的历史沿革与变迁进行考证.结果表明,历史上干姜、生姜与炮姜在产地、加工方法等方面随着朝代的变迁而逐渐出现分化.干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汉末《名医别录》首次将生姜与干姜分别收录.干姜与生姜在产地上有所区分;汉末至明朝《本草纲目》出版之前,干姜为生姜经过水淹、去皮、晒干等环节加工而成;明朝《本草纲目》发行之后,大多数本草学家支持李时珍的观点,认为“干姜以母姜造之”.汉朝出现了炮姜.清朝《得配本草》将炮姜单独作为一味药列出,指出炮姜为“干姜水净炙黄者”.姜的道地产区随着朝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但是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现代药用姜的主要道地产区是四川犍为,与历代本草记载一致.从明朝开始,诸多本草学家认为肉厚饱满、色泽白净、质地坚实的干姜品质较好.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姜及其不同炮制品中5种姜辣素的含量

    作者:张永鑫;李俊松;陈丽华;彭稳稳;蔡宝昌

    目的 建立测定姜及其炮制品中的姜酮、6-姜酚、8-姜酚、6-姜烯酚、10-姜酚含量的方法,并对生姜、干姜、炮姜、姜炭中的5种姜辣素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比较,探讨5种化学成分在姜的炮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用Kromasil-C18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B)-0.1%醋酸水溶液(A),梯度洗脱(0~10 min,B:40%;10 ~ 40 min,B:40%→90%;40~45 min,B:90%→ 100%;45 ~50 min,B:100%→4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5 nm,柱温30℃,进样量10 μL.结果 5个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姜酮:0.625 ~ 20 μg·mL-1(r=0.999 1)、6-姜酚:6.25 ~ 200μg·mL-1(r=0.9997)、8-姜酚:1.25 ~ 40 μg·mL-1(r=0.999 9)、6-姜烯酚:1.25~40 μg·mL-1 (r =0.999 1)、10-姜酚:1.875~60μg·mL-1(r=0.999 4);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1.5%,100.9%,104.7%,102.1%,105.5%;RSD分别为1.26%,1.60%,3.35%,2.98%,3.05%;从生姜到干姜、炮姜、姜炭的炮制过程中6-姜酚,8-姜酚,10-姜酚相对含量逐渐降低,6-姜烯酚的相对含量逐渐增高;姜酮在加工至炮姜时出现,且含量较少,在姜炭中含量有所增加. 结论 本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能够准确的测定姜及其炮制品中5种成分的含量,为评价姜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提供了分析方法;生姜在炮制过程中,5种姜辣素类成分在质与量上均发生了变化.

  • 姜的研究进展

    作者:项佳媚;许利嘉;肖伟;肖培根

    姜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可作药用,亦常作调味品、食品、茶饮等.笔者通过文献整理,对姜在中国古文献中的记载及其传统应用、现代应用、化学物质基础、药理作用等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姜主要含有挥发油、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等几类成分,其药理作用主要有止呕、抗胃溃疡、抗菌、抗炎镇痛、抗氧化、抗晕动症、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改善心脑血管系统等.姜作为药食两用从古至今都被广泛应用,现在仍是中老名医首推的保健良品,值得深入研究并进一步开发.

  • 自强天健,理性姜跃滨——访天健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姜跃滨

    作者:冉庆欣

    天健与姜跃滨的成功转型从记者到教师,从文学到理工,从作家到商人,姜跃滨的事业转变就像其人生转变一样——挥一挥袖,不带走一片云彩。1993,姜跃滨接管了朋友创立的天健公司(以下简称天健),并当上了企业的法人,这一当就是18年。

  • 姜在养生学中的运用

    作者:张茜

    本文讨论了药用姜及食用姜在养生学中的运用,总结出了生姜御百邪,生姜抗衰老,生姜连皮吃,吃姜应有节,吃姜看时辰,冬吃萝卜夏吃姜.由此展望了姜在养生学中的发展.

    关键词: 养生 药用
  • 《伤寒论》用姜之我见

    作者:辛桂英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又因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临床医学专著而饮誉医林.书中所载方剂被尊称为经方,历代医家均推崇备至,不仅经得起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的推敲,而且还经得起不同时期临床实践及现代科学的检验.笔者在对该书的整理发掘中,发现书中用姜的方剂占所收录方剂的一半以上.仲景如此青睐姜的作用,其基础源于《神农本草经》,并有了较大的发挥与创建,现将《伤寒论》姜之功效分述如下.

  • 姜外敷幽门穴治疗妊娠剧吐的效果

    作者:王志坚;钱静芳

    目的::探讨姜外敷幽门穴治疗妊娠剧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因妊娠剧吐入院治疗的单胎妊娠患者6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支持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幽门穴外敷姜治疗。结果:在治疗24 h及48 h后,试验组恶心呕吐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外敷幽门穴可以有效改善妊娠剧吐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 《伤寒论》太阳病篇姜之应用

    作者:郭亚鹏;李艳彦;李志强

    姜既有药用价值,也有食用价值,古今医家爱姜之人颇多,医圣张仲景尤其对姜情有独钟,而且在姜的应用及配伍方面甚是精妙.通过总结《伤寒论》太阳病篇涉及姜的条文,分析姜在太阳病篇的不同应用,归纳姜的功效及配伍特点,探究其在《伤寒论》中的运用和配伍规律,以供学者参考.

    关键词: 伤寒论 太阳病
  • 姜不同炮制品对苓甘五味姜辛汤UPLC指纹图谱影响研究

    作者:孙方方;冉姗;宋燕;潘凌宇;洪燕;韩燕全

    目的:建立苓甘五味姜辛汤的超高效液相(UPLC)指纹图谱,探明姜不同炮制品对苓甘五味姜辛汤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UPLC BEH色谱柱C18(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80 nm;分别用生、干、炮姜配伍成苓甘五味(生/干/炮)姜辛汤各10批,对其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直观比较和PCA分析.结果:建立了分离度、重现性均较好的苓甘五味(生/干/炮)姜辛汤UPLC指纹图谱;同一炮制品组成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但苓甘五味(生/干/炮)姜辛汤指纹图谱直观比较及PCA结果差异明显.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简便、稳定、可行;姜的不同炮制品对苓甘五味姜辛汤的指纹图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干姜和白术挥发油提取工艺

    作者:李孝栋;潘卫三;吴立军;殷沃权

    目的研究干姜和白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用共水回流冷凝法分别提取干姜和白术的混合挥发油、干姜挥发油以及白术挥发油,并将提取的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检测其主要成分.结果经GC-MS分析,3种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一致,性质稳定.结论共水回流冷凝法对干姜和白术混合提取挥发油的工艺可行、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

  • 探究姜对于心脑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作者:薄新苗

    姜一种作为人们熟知的食物,常被用作菜肴的提味等方面,其实它还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本文中,笔者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和文献,总结了姜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

  • 姜多靶点多途径抗癌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郭丽丽;王阶

    综述姜多靶点多途径抗癌机制研究进展.姜含有姜辣素、挥发油等多种植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多种癌细胞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调节免疫、抗病原微生物、抑制癌细胞浸润转移、减缓癌症化疗药毒副作用等多种药理作用.姜及其提取物对癌症的防治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安全无毒的特点,在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皮肤癌、肝癌、乳腺癌等的防治中显示出明显效果.

55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