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多层螺旋CT的SSD、MPR表现

    作者:谭光喜;余成新;陈小林;张晓磷;陆鹏;刘卫红

    目的:探讨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在多层螺旋CT的支气管肺表面重建(SSD),多层面重建(MPR)的表现.方法:8例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都用多层螺旋CT(4i)进行薄层扫描.测量囊肿的大小和CT值,并将原始图象在工作站上进行支气管和肺SSD和MPR重建.结果:8例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中单发7例,多发1例;右肺6例,左肺2例.含气囊肿3例;含液囊肿2例;含气液混合囊肿3例.囊肿大12.4 cm×10.1 cm×9.2 cm,小1 cm×1 cm×1 cm;CT值低-1 008 HU,高80.5 HU.3例含气囊肿用支气管和肺SSD表面重建能很好显示;2例含液囊肿则用MPR重建能良好地显示;3例含气液混合囊肿用支气管和肺SSD和MPR重建都能很好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支气管和肺SSD表面重建、MPR多层面重建是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的佳检查方法.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外伤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宁;雷遂乾;贾晓妮

    目的:了解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在外伤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6例骨折病例,然后进行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并与X线平片对比、分析.结果:经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骨折的范围、骨折片的数目、骨折断端移位程度及隐匿性骨折都能清晰、直观地表现出来.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骨折的范围、移位程度能明确诊断,特别是对隐匿性骨折,是一种好的检查方法.

  • ADI公司的ADC建立新的速率和精度标准

    作者:李涛

    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nalog Devices Inc.,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ADI),全球领先的高性能信号处理半导体与数据转换器供应商,日前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两款新的具有业界高速率和佳精度、分辨率分别为18 bit和20bit的模数转换器(ADC).选用这两款ADC可以省去复杂的前端信号调理电路,从而简化电路设计并降低系统成本.这些优点为要求高性能的数据转换应用(例如,用于医用和通信市场的仪器仪表、图象处理和振动分析)带来明显益处.

  • 小波变换方法对原位分子杂交中银粒的检测和增强

    作者:王浩军;毛柏鑫;毕笃彦;郑崇勋;张旭

    0 引言用同位素标记分子探针做原位分子杂交,细胞上标记的银粒数目往往相对地反映细胞中某种物质的mRNA含量.在对不同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同一组织或细胞中某种物质基因表达改变进行分析时,对细胞上银粒数目进行统计比较是阐明其基因表达改变的关键方法.直接在显微镜下对银粒计数有耗时及不精确的缺点.因此,对原位分子杂交中的银粒进行定量分析已纳入图象分析仪功能范围,但几乎目前所有的图象分析软件对银粒进行定量(计数)分析都不准确,因此银粒的检测和增强处理对定量结果显得十分重要.在图象分析仪上银粒检测和增强的方法已有报道[1],但一般采用传统的图象处理方法,如线性或非线性的灰度变换、直方图均衡和不同大小的拉普拉斯算子的空间滤波,方法上大多没有什么创新.近年来,小波变换在图象特征检测与增强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重视.特别其在医学图象处理方面的应用也是一大分支[2],但利用小波变换方法对原位分子杂交中的银粒进行检测和增强的文献尚未见到.

  • 广义模糊集合论及其在图象处理中的新应用

    作者:陈武凡;谢新鹏;洪文松

    作者的早期研究成果广义模糊集合论在本文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相对完整系统地探讨了广义模糊集合的性质,并给出了一些新的定义和运算公式.此外还将其运用到图象处理的某些领域如数字减影和目标识别,实验结果证实了它的优越性,显示出广义模糊集合论在图象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DLT算法中象平面误差对三维重构的影响

    作者:杨年峰;王季军;黄昌华;王人成;金德闻

    DLT算法是利用平面图象进行三维重构的广泛采用的基本算法.本文针对平面图象处理中难以避免的象坐标误差,讨论了各坐标误差对三维重构坐标的影响,由此分析了三维重构坐标对各象坐标误差的敏感程度,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三维重构的各分坐标对象坐标误差具有不同的敏感度,而且与相机的空间位置有密切的联系.这说明DLT算法中虽然在理论上对相机的空间配置无特别要求,但从三维重构精度角度考虑相机的空间位置有重大影响.

  • 医用电子内窥镜图象畸变校正方法的研究

    作者:陈冬青;谢洪波;徐智;郁道银

    为了在有限口径下获得更大的观察范围,医用电子内窥镜广泛采用广角物镜,图象存在较为严重的畸变。畸变的校正对于快速发现、准确定位病灶,定量、定性分析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除利用传统的象差理论实现校正外,使用各种标准样板进行内窥镜图象畸变的校正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绍了畸变的概念,讨论利用点阵样板进行畸变校正的理论;介绍了实现校正方法的三个步骤;样板图象的预处理、空间位置畸变校正和灰度重建;给出了具体的校正结果并分析了二种影响校正精度的误差源。

  • 视网膜循环时间的计算机测量方法研究

    作者:张恒义;虞亚军;郑筱祥

    荧光物质从肘静脉至视网膜血管的平均传输时间(MTT)及动静脉平均循环时间(MCT)等视网膜循环时间(RCT)作为代表视网膜循环状态的参数,可用于对视网膜动、静脉阻塞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视网膜血管疾病的诊断,在临床上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数字图象处理技术的RCT测量新方法:首先通过眼底荧光造影摄像机与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相联接,将造影过程转化为荧光眼底数字图象序列,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对序列图象进行位置匹配,在选定的测量点上,分析眼底荧光稀释过程中荧光强度的变化,进一步数据处理后,计算出RCT.利用本系统测量的结果为正常人从肘至视网膜动脉的MMT为15.2s±1.2s,至静脉的MMT为17.2s±1.5s,MCT为2.1s±0.3s.该方法可消除眼动等引起的位置偏差对测量的影响,测量操作简便易行.

  • 单层厚块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重T2加权序列胎儿成像质量分析

    作者:黎川;蔡萍;王新;梁勇;周代全;王健

    目的 评价单次激发厚层快速自旋回波(single-shot turbo spin echo,SSTSE)重T2加权序列行磁共振胎儿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fetography,MRF)的图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6年4月至2008年2月间,因产前超声筛查诊断或怀疑胎儿异常的孕妇164例,在常规胎儿MRI检查基础上行MRF,采用横断、冠状、矢状多层面多角度对胎儿进行显示,并对MRF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分析图像质量与孕周、胎位和羊水的关系及图像质量降低的原因.结果所有胎儿的MRF检查均顺利完成.MRF能在一幅图像上同时捕捉胎儿的解剖和病理,半透明状态和整体表现相结合是对胎儿的一种全新显示.MRF成像质量与胎儿孕龄、胎位、羊水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伪影、卷褶伪影、母亲膀胱过度充盈可使图像质量降低.结论 MRF提供了一种具有三维立体感的胎儿整体图像,且具有快速、多方位、可重复优质成像的特点,图像质量不受孕周、胎位和羊水的影响,可作为胎儿检查的一种辅助方法.

  • 实时三维超声在诊断产前胎儿唇裂畸形的应用

    作者:禚慧敏

    唇裂是常见的胎儿颜面部先天畸形,目前二维超声是检查该畸形的传统方法,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出现了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可以通过计算机将连续不同平面的二维图象处理成一个有立体感的、连续动态的图形,逼真、形象显示出胎儿面部的动态图像以及胎儿各器官的发育情况[1]。二维超声图像非专业人员难以理解,实时三维超声图像使孕妇及临床医生易懂,、易接受,为提高人口素质,进行优生优育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我们利用三维超声诊断产前胎儿唇裂畸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 细胞核形态学参数对腮腺多形性腺瘤恶性增殖能力的判断价值

    作者:李志刚;平凡;唐建民;曹莉莉;孙德刚;董少鹏;孙亚夫

    目的:探讨细胞核形态学参数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恶性增殖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腮腺多形性腺瘤进行肿瘤细胞群体的增殖周期动力学检测,利用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进行肿瘤细胞核形态计量,根据肿瘤细胞核的形态测量参数和导出参数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从良性多形性腺瘤到多形性腺瘤增生活跃型、恶性多形性腺瘤,随肿瘤细胞增生活跃程度增加,SPF及PI指数逐渐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肿瘤细胞核面积、周长、长径和短径均为依次递增,肿瘤细胞核形状因子、不规则指数均依次增大.多形性腺瘤增生活跃型与恶性多形性腺瘤在周长、长径、短径、形状因子和不规则指数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细胞核形态学测量参数在判断肿瘤恶性增殖方面有重要意义,对于早期确定有高恶变可能的多形性腺瘤病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医学图像处理中可变模型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敏;严勇;夏顺仁

    近年来,基于可变模型的图像处理技术在医学图像处理和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重点阐述了参数和几何两种基本可变模型的基本原理、实际应用中的模型设计,进而从先验知识介入和全局属性建模角度,介绍了几种扩展的可变模型,后展望了该方向的发展趋势.

  • PACS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朴龙松;褚建国;吕春燕;时立新;邹一军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经历着一场数字化信息革命.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逐渐引进与应用已成为影像科室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以全数字化无胶片化方式采集、阅读、储存、管理和传输医学影像资料,实现影像资源共享,从整体上提高了医院的诊疗质量,开创了医学影像诊断与管理的新纪元."军字一号"工程、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应用,为PACS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 多层螺旋CT薄层及多平面重组技术在成人肠套叠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徐洪恩;吴恩福;郑祥武;殷薇薇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薄层及多平面重组(MPR)显示技术在成人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MSCT检查的成人肠套叠19例(包括误诊1例).比较轴面结合MPR图像与单独使用轴面图像对肠套叠诊断与原发病变的诊断能力,并对MPR图像对轴面图像的附加诊断价值进行评分.结果 19例中轴面MSCT诊断为肠套叠17例,后经MPR图像分析及结肠镜检排除1例,余16例诊断定位准确.有原发病变的肠套叠16例,MSCT检出12例,病变定性诊断准确9例.在肠套叠诊断与原发病变的诊断能力上轴面结合MPR图像与单独使用轴面图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名图像阅读者对MPR图像对轴面图像的附加诊断价值的平均评分分别为3.42和3.58.结论 MSCT薄层图像对成人肠套叠及其原发病变有较高的检出及定性能力.MPR图像较轴面图像能获得更多信息,可以常规实施.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武淮昌;韩靖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及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及图像后处理,后处理技术包括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MPR)、大密度投影(MIP)及仿真内窥镜(VE),其中5例因行腔内隔绝术而行DSA,4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①21例均能明确显示真假腔及内膜片,Ⅰ型6例,Ⅱ型1例,Ⅲ型14例.②18例可见到明确的初始破裂口.破裂口以在VR及MPR像上显示较好,特别是在VR像上,能够立体显示破裂口的大小、形态、及与主动脉的关系.③21例夹层中,1例累及右无名动脉,2例肾动脉受累,4例腹腔动脉干受累,11例髂动脉受累(其中1例涉及股动脉).④14例的假腔内有血栓存在,其中3例的假腔完全被血栓充填.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是无创、快速、准确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而且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不同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杨学华;张仁知;韩庆元;高剑波;张保朋;宋芸;李和平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各种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的显示能力及各自的优势.方法 对58例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均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 CPR)、容积成像(volume rendering,VR )、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等各种后处理,并对其显示主动脉夹层的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MPR、CPR 、VR 对破口的显示率分别为89.3%、93.1%, 21.3%;对内膜片、真假腔的显示率均为100%.MIP不能直接显示破口、内膜片,对真假腔的显示率为78.3%.MPR、CPR较VR发现破口的敏感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R和CPR显示主动脉夹层破口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明显高于VR和MIP.

  • 多排螺旋CT 扫描图像处理联合腹腔及胃注气对胃癌分期的评估

    作者:王玉国;张志国;武传平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胃和腹腔联合注气下扫描处理技术[MSCT-SAG] 对胃癌TNM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胃癌病人62例行多排螺旋CT 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T分期 62例胃癌病例常规MSCT和MSCT-SAG对T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73%和95%,N分期有显著差异 ,M分期:检出无差别.结论:多排螺旋CT 扫描图象处理联合腹腔及胃注气对胃癌分期可明显提高胃癌TN分期的准确性.

  • 纤支镜图像处理系统

    作者:刘妙芳;陈荣昌;徐军;李时悦;王贵谦;钟南山

    介绍一种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配合纤维气管镜,为气道提供高清晰度的活动图像监视、图像捕捉、同步录像及回放等功能的新型装置.该装置操作简单,性能可靠,是腔镜检查的新产品,具有很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 瓣后血流湍流剪应力的在体无创测量的计算机软件技术

    作者:樊瑜波;蒲放;蒋文涛;张桂敏;石应康;陈君楷

    湍流剪应力(TSS)被认为是导致心血管内皮层损伤和生物瓣钙化的重要原因,其研究已由离体的模拟实验逐步发展为在体的无损测量.本文提出了基于彩色超声多普勒仪血流速度频谱分析图象的计算机图象处理的TSS在体无创测量方法及软件.

  • 有关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的几个问题

    作者:蔡志华;李建华;丁涛;于冰;张红霞;刘湘顺

    精液质量分析是男性生育能力评价的重要手段,在男性不育症的诊断、治疗和科研中是一项基本而又极其重要的检查.计算机辅助的精液分析(computer-aided semen analysis,CASA)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将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图象处理技术运用在精子质量的临床分析上,在分析精子运动能力方面显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CASA除可分析精子密度和活动百分率等指标外,尤其能分析与精子运动功能相关的各种参数,如:直线速度(VSL)、曲线速度(VCL)、平均路径速度(VAP)、摆动性(WOB)、侧摆幅度(ALH)、平均移动角度(MAD)、鞭打频率(BCF)等.

3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