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皮肤缺损的护理体会

    作者:滕毓静;金小青

    目的:总结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皮肤缺损的护理体会.方法: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采用心理护理、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护理、基础护理、功能锻炼、营养支持等措施,规范护理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皮肤缺损患者16例.结果: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等并发症;除3例损伤较严重的患者术后肢体活动受限外,其余患者均恢复至术前正常生活状态.结论:科学规范的护理措施,有助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皮肤缺损患者的疾病恢复.

  • 前臂损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作者:蔡玲芳

    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创伤后极易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自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我院收治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23例,在实施护理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总结介绍如下.

  • 桃红四物汤治疗兔早期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赵佳盛;张耘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早期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气压止血带压迫法将2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制成后肢筋膜间隔综合征模型,造模后将20只兔子随机分为药物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药物组动物以桃红四物汤灌胃,每次7 mL;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2次,连续1周。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12 h、1 d、2 d、4 d、7 d 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小腿肿胀度、胫前间室内压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造模后7 d 观察完成之后处死所有动物,取造模侧小腿胫前肌及腓深神经标本在光镜下检查。结果:①一般情况。在实验过程中模型组动物精神不振,饮食减少,大便正常,1只动物死亡;药物组动物精神、饮食尚可,大便稀溏,1只动物死亡。②小腿肿胀度。造模前后不同时间造模侧小腿肿胀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 =244.260,P =0.000)。2组造模侧小腿肿胀度比较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 =128.651,P =0.000);除造模前和造模后12 h 时外,其余各时点模型组的造模侧小腿肿胀度均高于药物组。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 =39.453,P =0.000)。③胫前间室内压。造模前后不同时间造模侧胫前间室内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 =317.971,P =0.000)。2组胫前间室内压比较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 =72.285,P =0.000);除造模前和造模后12 h 时外,其余各时点模型组的胫前间室内压均高于药物组。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 =31.071,P =0.000)。④血液流变学指标。造模前后不同时间全血黏度(200/S、30/S、5/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 =420.316,P =0.000;F =977.477,P =0.000;F =3283.000,P =0.000)。2组全血黏度(200/S、30/S、5/S)比较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 =87.665,P =0.000;F =166.701,P =0.000;F =624.171,P =0.000);除造模前和造模后12 h 时外,其余各时点模型组的全血黏度(200/S、30/S、5/S)均高于药物组。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 =87.611,P =0.000;F =204.266,P =0.000;F =744.771,P =0.000)。造模前后不同时间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η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 =214.357,P =0.000)。2组ηp 比较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 =14.874,P =0.000);除造模前和造模后12 h 时外,其余各时点模型组的ηp 均高于药物组。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 =70.651,P =0.000)。造模前后不同时间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 =137.992,P =0.000)。2组 HCT 比较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 =21.696,P =0.000);除造模前和造模后12 h 时外,其余各时点模型组的 HCT 均高于药物组。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 =109.939,P =0.000)。造模前后不同时间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 =71.738,P =0.000)。2组 ESR 比较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 =12.227,P =0.003);除造模前和造模后12 h 时外,其余各时点模型组的 ESR 均高于药物组。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 =44.082,P =0.000)。⑤肌肉及神经组织形态。模型组造模侧胫前肌肌纤维严重萎缩、坏死,呈玻璃样变性,横纹模糊不清,组织间质纤维化;腓深神经纤维变性、水肿,核固缩、减少或消失,神经束膜增厚。药物组造模侧胫前肌肌纤维萎缩、横纹模糊,组织间隙增宽,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腓深神经纤维水肿,少量变性,神经束膜增厚。结论:桃红四物汤对于早期筋膜间隔综合征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血液及微循环状态。

  • 创伤后迟发性出血致臀筋膜间室综合征1例

    作者:毛玉峰;谢波;孙海威

    筋膜间室综合征是骨伤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于小腿及前臂,发生于臀部者又称臀筋膜间室综合征(gluteal compartment syndrome,GCS),临床较为少见。2015年6月,我院收治了1例创伤后迟发性出血引起的 GCS,现报告如下。

  • 臀部肌肉注射致臀筋膜间室综合征1例

    作者:韩静;王美千;连建强

    臀筋膜间室综合征(gluteal compartment syndrome,GCS)是指臀部筋膜室内组织压力升高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临床较为少见.臀部肌肉注射引起的GCS,国内文献上仅有少数个案报道.2011年10月,我院收治了1例臀部肌肉注射引起的GCS,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8岁.因"左侧臀部肌肉注射部位疼痛6h"人院.患者由于感冒,曾于当天下午3点在个体门诊处肌注利巴韦林300 mg,30 min后自觉注射部位疼痛,门诊护士了解情况后采用局部按摩、热敷等方法进行处理.

  • 腰骶部慢性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金鑫;翁文水

    腰骶部慢性筋膜间隔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其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无特异性,临床上常归为慢性腰肌劳损或慢性腰痛。本文从解剖结构、病理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对腰骶部慢性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新生儿腹壁缺损术后腹腔室隔综合症的诊治

    作者:余家康;钟微;夏慧敏;邝小华

    目的 总结新生儿严重腹壁缺损术后腹腔室隔综合症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不伴有致死性畸形的巨大脐膨出和腹裂患儿手术后腹腔室隔综合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采用机械通气、肌松剂和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治疗措施的效果.结果 治愈22例,死亡1例.无1例再次紧急开腹.平均机械通气5.35±3.07 d,其中4例采用高频振荡通气.关腹后,膀胱内压在20 cm H2O~25 cm H2O者7例,膀胱压≥25 cm H2O者16例,ETCO2≥45者10例,曾出现尿量<1ml·kg-1·h-16例.符合ACS诊断13例.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3例,小型切口疝2例,肺部感染3例,可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结论 预防和早期干预腹腔室隔综合症,采用呼吸机支持、高频震荡通气、肌松剂、控制晶体液入量及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治疗措施控制腹腔压力,可提高巨大脐膨出和腹裂的一期手术成功率.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俊豪;张帅;陈定启;梁麦添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月到2013年11月在广东省阳江市中医医院行筋膜切开减压手术治疗的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创面处理方法的不同分组,其中对照组(n =41)采用传统换药方式处理术后创面,VSD组(n =41)接受VSD治疗。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术前2 d、1 h及术后7 h、3 d、5 d和7 d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着受伤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术前血清TNF-α和IL-6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比较VSD组和对照组之间术前血清TNF-α和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各相点,VSD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肿胀消退时间、更换敷料次数、住院时间、感染率等方面VSD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换药方式比较,VSD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创面的处理似乎较传统方法更有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和恢复,同时能够有效促进术后创面的肿胀消退,减少换药次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113例创伤性腘动脉损伤的诊治经验

    作者:王娟;刘勃;陈伟;张奇;邢欣;韩梅;张英泽

    目的 总结创伤性腘动脉损伤的诊治经验,以期提高骨科医生对腘动脉损伤的认识和警惕性,从而避免延误诊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 13例创伤性腘动脉损伤患者,男100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33.0岁;根据Chen等提出的动脉损伤分型:A型34例,B型7例,C型72例.95例患者伤后即有肢体缺血表现,18例患者合并小腿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治疗方式:腘动脉修复94例,包括端端吻合47例,大隐静脉移植40例,小隐静脉移植3例,伴行静脉移植1例,取栓3例;保守治疗6例;小腿筋膜间室切开减张4例;截肢9例.94例行腘动脉修复术的患者受伤至动脉再通血中位时间为15.8h,其中由外院转入我院的23例患者受伤至动脉再通血中位时间为32.0 h. 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 147 d,平均20.0d.腘动脉损伤手术修复率为83.2%(94/113),修复后截肢19例,保肢率为79.8% (75/94).本组患者总截肢率为24.8% (28/113),受伤至截肢时间为1 ~43 d(平均10.9 d),截肢主要原因为小腿肌肉广泛坏死.外院转入患者的腘动脉损伤诊出率仅为21.7% (5/23),截肢率为30.4% (7/23).术后并发症包括软组织缺血坏死、感染22例,肌酸激酶显著升高6例. 结论 膝部外伤后要高度警惕腘动脉损伤,骨科医生应掌握其受伤机制、特点和临床表现,注意与骨筋膜间隔综合征鉴别,以做到及时识别和修复腘动脉损伤,同时要积极处理筋膜间室高压.

  • 急性肢体筋膜间隔综合征的诊疗进展

    作者:黄钊;苏伟;程建文;刘军廷;薛明强;赵劲民

    肢体筋膜间隔综合征可引起筋膜室内神经、肌肉缺血,代谢产物淤积,直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损害肢体功能.对成人及儿童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临床体征及筋膜室内压力测定尤为关键.本文就近年来对急性筋膜间隔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作一综述.

  • 改良Whiteside法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诊治骨筋膜间室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曾展鹏;黄枫;苏博源

    目的 探讨骨筋膜间室综合征(OCS)的早期诊断方法及迅速、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16例OCS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5~55岁,平均32岁.OCS部位:小腿部12例,足部4例.全部患者均无血管神经损伤.采用改良Whiteside法测量筋膜间室内压力,切开减压使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肿胀基本消退后,创面予以直接缝合或创面植皮术,以及根据骨折部位和特点,行骨折内固定术.术后根据Merchant评分标准分别从患肢关节功能、疼痛程度、步态、关节稳定度和活动范围等方面评定疗效. 结果 16例患者术后获12~14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切开减压应用VSD技术治疗后切口或创面均获愈合,14例恢复佳,患肢远端运动、感觉恢复正常;1例远端感觉减退、麻木;1例出现肌挛缩、感觉麻木、肢体功能活动障碍.根据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 结论 采用改良Whiteside法测定筋膜间室压力是早期诊断OCS的可靠方法;切开减压联合VSD技术可迅速并有效治疗OCS,降低患肢致残率.

  • 血液透析桡动脉穿刺引起前臂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护理对策

    作者:张晓莺;池小风;许平辉

    目的:旨在加强对桡动脉穿刺引起前臂筋膜室综合征的认识,提高其诊治、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治疗、护理对策.结果:9例保守治疗,3例手术治疗,均治愈,未留任何后遗症.结论: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桡动脉穿刺的一种罕见的严重的并发症.应提高对此症的认识,若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部分病人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保守治疗无效,要及时切开减压,以免造成致残.良好的护理,过硬的穿刺本领,选择血管状况好的动脉进行穿刺是预防该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五步蛇咬伤所致的筋膜间隔综合征

    作者:周文忠

    血循毒毒蛇咬伤后,由于组织液的渗出、水肿等,可发生蛇伤筋膜间隔综合征,且并非偶见,但文献报道少.鉴于此症常导致严重的肢体残废,甚至截肢,因此有必要单题讨论,引起同道们重视.

  •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骨筋膜室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郑斌;姜晨;冯世波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RtSWE)技术在诊疗急性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AE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该科室收治的40例AE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3例和手术组27例(其中定性组7例、定量组20例),利用RtSWE技术的“马赫锥”原理在组织中产生剪切波,通过杨氏公式计算局部模量(M)值,通过弹性和硬度参数间接反映组织的肿胀程度和受压情况.分析各组间一般资料、临床特点、检验结果、治疗方式,对比不同时间段灌注压(△P)和模量比(△M)值的差异,探讨RtSWE在AECS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本研究中,男24例(60.00%)、女16例(40.00%),年龄18~62岁,平均(36.15±11.33)岁;确诊时间为伤后11.5~55.0 h,发病窗口期波动较大.(1)对照组和手术组,伤后△M值变化具有可比性:两组在伤后入院时、△P=50 mm Hg时和△P=45 mm Hg时的△M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组患者在△P=40 mm Hg时和△P=35 mm Hg时的△M值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组中定性组和定量组,伤后△M值变化也具有可比性:两组在健侧M值和入院时伤肢△M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定性组患者在△P=40 mm Hg时、诊断AECS时和减压术后8h时伤肢△M值均低于定量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定性组患者出院时的肢体功能优良率显著优于定量组(P<0.05).结论 AECS发生和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较大.RtSWE技术能更加及时、敏感和精准地反映组织条件变化,有助于AECS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

  • 骨筋膜室综合征35例的早期观察和诊治体会

    作者:王敏;李斯明;陈文雄;陈玉书;唐盛辉

    目的 总结35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骨筋膜室的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2005年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35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手术治疗12例均治愈出院;手术治疗23例中治愈20例,死于急性肾衰竭1例,出现Volkmann挛缩2例,出院后第3个月门诊复查出现爪形手;全部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疗效满意.结论 骨筋膜室综合征以创伤后小腿、前臂多见,但臀、足、手及医源性所致也十分常见,故要重视除创伤后前臂、小腿以及其他部位的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治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 无创血压监测致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

    作者:陈斌;金桂华;乐明虎

    骨筋膜室综合征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常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若不及时处理,缺血持续加重,发展为缺血性肌挛缩和坏疽,症状和体征也将随之改变.

  • 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4例救治体会

    作者:李龙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因骨折出血血肿形成及肌肉肿胀引起四肢骨筋膜腔室内压力急骤增高,压迫肌肉、神经组织的毛细血管,造成组织缺血、坏死,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相应肌肉功能丧失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候群[1].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时,如果诊治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轻者造成患肢功能障碍,重者致残,甚至继发肾衰竭而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本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中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4例,经及时诊断及处理,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将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 四肢筋膜间区综合征11例护理体会

    作者:张蓉;吕西娟

    我科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共收治四肢筋膜间区综合征患者11例,现将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我科收治四肢骨折并发筋膜间区综合征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0岁.胫腓骨骨折8例,尺桡骨骨折3例.其中1例在外院行手法复位后形成较严重的筋膜间区综合征,导致伤肢缺血性挛缩.此征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肢高度肿胀,皮肤紧张,有张力性水泡,大理石皮纹,肢体感觉减退、麻木,末端血运差.早期疼痛呈进行性加重,患肢不因固定或其它处理而疼痛减轻.肌肉活动障碍,有被动牵拉痛.

  • 皮肤伸展术在修复肢体创伤性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作者:张德;丘宏伟;黄耀斌;钟冰;徐瑞香;李子英

    目的应用渐进皮肤伸展方法早期闭合创伤性肢体皮肤缺损. 方法仿肋骨合拢器制作皮肤伸展装置.在拟修复的减张切口或皮肤缺损的创缘安装伸展器,术后3~5 d后开始,每日逐渐伸展皮肤直至皮肤创缘靠近缝合.12例均为男性,年龄21~38岁,平均27岁;均为交通伤.皮肤缺损创面中,修复腱、骨外露皮肤缺损减张切口 7例,其他皮肤缺损创面 5例.受伤部位及皮肤缺损面积:前臂2例,小腿 1 0例.面积小5 cm× 4 cm,大 18 cm× 9 cm.随访3~6个月,未见伤口退缩和瘢痕增宽现象. 结果 12例皮肤缺损接受皮肤伸展作用时间 5~ 8 d ,平均6.3 d,皮肤伤口均直接缝合. 结论应用渐进皮肤伸展的方法闭合肢体创伤性皮肤缺损,方法简单合理,可闭合4~9 cm宽较规则的肢体皮肤缺损,伤口直接缝合且无需植皮.

  • 筋膜间室综合征早期诊断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志刚;张伯勋;刘郑生;王兵;北京

    目的建立筋膜间室综合征动物模型,以便寻找早期诊断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方法. 方法用血压计袖带包绕犬小腿,充气至80 kPa压迫12 h建立实验模型.12只犬做自身前后对照,动态检测血浆肌磷酸激酶(CPK)、谷草转氨酶(AST)、乳酶脱氢酶(LDH)以及组织压、经皮氧分压和神经传导速度,松开袖带后96 h取材行病理检查. 结果松开袖带后12 h组织压达到7.7 kPa,此时血CPK、AST和LDH分别比正常值高37,21和12倍;经皮氧分压降低为正常值的1/2(4.0 kPa);神经传导速度为零;病理显示为不可逆变化. 结论本研究动物模型成功、可靠;CPK、AST、LDH、组织压、经皮氧分压和神经传导速度均可作为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指标.

64 条记录 3/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