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护理体会
近年来外科各领域向微创方向迈进,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因其美容效果明显、安全、微创、恢复快等优点,得以迅速发展.良好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细致的手术室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支持和保证.
-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小切口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小切口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3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采取经下腹皮横纹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本组3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的手术全部顺利完成并取得治愈,术后有着良好的恢复效果.结论:本术式有着损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成功率高和费用低廉等特点,尤其对小儿斜疝的优越性显著.
-
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2001年8月~2002年12月77例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患儿术后恢复快,哭闹少,小便未尿湿小切口,手术完全清醒后能饮水,12 h可进食,术后次日下床活动,出院后随访2~12个月,复发1例.结论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效果好,传统疝修补术的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该手术的要求,需要建立新的护理模式与其相适应.
-
注水分离腹膜法在腹腔镜小儿疝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注水分离腹膜法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确诊为腹股沟斜疝的男性患儿56例,应用注水分离腹膜法进行腹腔镜手术.结果 5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1 min,平均出血量少于1 ml,无腹内脏器损伤、阴囊血肿、输精管或精索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注水分离腹膜法,使得腹腔镜小儿疝手术相对简化,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得值推广应用.
-
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的临床效果分折
目的 分析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7年2月接诊的40例疝气患儿,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患儿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2.21±2.11)min、术中出血量(1.45±0.40)ml、自主活动时间(22.42±2.38)h、住院时间(3.21±1.21)d,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2.47±3.21)min、(5.45± 0.87)ml、(12.11±2.79)h、(5.53±1.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阴囊肿胀、腹胀和疝复发,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使用腹腔镜治疗更具优势,能够明显减少患儿所受的创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值得推广.
-
小儿单孔一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术式比较
目的:探讨小儿单孔一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术式相比较的优点.方法:小儿单孔一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228例与同期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200例进行比较.结果:小儿单孔一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结论:腹腔镜组和对照组比较,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值得推广.
-
冰盐水纱布局部冷敷对减轻小儿疝术后阴囊水肿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疝术后立即使用冰盐水纱布对阴囊及腹股沟区局部冷敷减轻阴囊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510例小儿疝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5例。对照组采用术后传统的局部加压、阴囊抬高等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术后立即使用冰盐水纱布对阴囊及腹股沟区局部冷敷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术后24 h内阴囊水肿情况及阴囊水肿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24 h内阴囊水肿总发生率12.5%显著低于对照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阴囊水肿消退时间(3.5±0.17)d显著短于对照组(5.5±0.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盐水纱布局部冷敷对减轻小儿疝术后阴囊水肿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微切口小儿疝疝囊高位结扎术1069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疝腹股沟区顺皮纹微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疝手术中的临床体会。方法对1069例小儿疝患者行腹股沟区顺皮纹微切口小儿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本术式手术操作时间平均为28 min,双侧<70 min。术中出血少约1 mL,住院时间平均4 d,术后未发生伤口感染,无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等并发症,手术瘢痕小,隐匿美观。本组手术1069例,随访6个月~7年,复发率1%。结论微切口小儿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应用腹腔镜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81例(128侧)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为4-16min、平均4.5min,术后2~3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5月至2年、平均1.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手术安全、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并具有同时发现和处理对侧隐匿性疝的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微小切口小儿斜疝手术261例治疗体会
近年来,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已趋向微创,多采用腹腔镜或皮纹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我院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61例,报告如下.
-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修补10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103例(151侧)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为3~16 min、平均4.6 min,术后1~2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5月至2年、平均1.8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手术安全、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并具有同时发现和处理对侧隐匿性疝的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普外一科收治的126例小儿疝患儿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这12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儿进行传统的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对观察组患儿进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病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持续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的效果显著,具有手术的用时短、患儿术中的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 小儿疝 并发症 -
用脑室镜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31例报告
目的:介绍31例用脑室镜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体会。方法:采用镜鞘小的脑室镜及自制器械,高位结扎疝囊。结果:31例术后住院时间3~5天,平均3.5天,无并发症。结论:此方法简便,快捷,易掌握,效果好。
-
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与氯胺酮全身麻醉在小儿疝手术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对比氯胺酮(肌注诱导+静脉维持)全身麻醉在小儿疝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将46例小儿疝手术随机分为氯胺酮(C)组和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S)组,每组23例.S组患儿入室后应用高浓度七氟烷(4~7%),入睡后开放静脉,手术开始前静滴舒芬太尼0.2~0.3 μg/kg,术中吸入七氟烷浓度维持在2%~4%,至手术结束前3 min.C组患儿肌注氯胺酮5~6 mg/kg,入睡后开放静脉,术中静脉泵注氯胺酮7~8 mg/(kg·h),至手术结束前5min停用氯胺酮.观察2组患儿的诱导时间、诱导期间哭闹、切皮时有无体动反应、术中氧饱和度下降情况、手术结束后患儿苏醒时间.结果 S组与C组患儿在诱导时间、术中氧饱和度维持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诱导哭闹、术中体动反应以及术后苏醒时间等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 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组用于小儿疝手术的麻醉较氯胺酮更加适合,更易被患儿接受,心理刺激较小,可控性好术后苏醒时间大大减少.
-
湿性创可贴在小儿疝手术中的应用
儿外病人多系小儿,自主意识差,尿漏极易渗入切口,造成切口感染,通过湿性创口贴的使用,使患者感染率下降.本组85例,均采用湿性创可贴包扎疝气切口,切口感染得到有救控制.
-
小儿疝手术采用氯胺酮复合麻醉的护理配合
目的 观察氯胺酮麻醉复合咪唑安定对小儿疝手术术中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探讨小儿疝手术采用氯胺酮复合麻醉期间手术室护士对患儿的护理观察及麻醉配合方法.方法 选择本院小儿外科2010年2月~2011年3月小儿疝手术80例,麻醉方法采用氯胺酮麻醉复合咪唑安定.观察患儿麻醉前与麻醉期间的无创血压(NI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患儿麻醉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患儿在麻醉期间无创血压、心率高于麻醉前对应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麻醉期间出现头部及肢体无意识摆动10例、唾液分泌增多8例、一过性呼吸抑制3例、SpO2<95%2例.结论 小儿疝手术采用氯胺酮复合麻醉可能导致呼吸道并发症,在麻醉与手术中手术室护士严密细致地观察病情,与麻醉师密切配合进行及时有效的呼吸道管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
腹腔镜在治疗小儿斜疝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腔镜下治疗小儿斜疝是目前国内外小儿外科同行们感兴趣的手术,因其有切口小,损伤小,恢复快等明显优点而得到医生和患儿家属的欢迎.但目前各地有多种不同的腹腔镜手术方法,有些方法出现较多并发症和较高复发率并不能充分体现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优越性.
-
持针式单孔法治疗小儿疝的解剖学基础与手术技巧
目的:总结持针式单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应用解剖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4月,采用持针式单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1735例。右侧892例、左侧595例、双侧248例。均为男孩,年龄23.5~36.8月,平均26.7月。结果1735例患儿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疝囊高位结扎术。除早期出现1例髂血管血肿外,其余无与解剖因素有关的损伤或并发症。结论正确认识手术区域的解剖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基础及关键,而熟练的手术操作是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手术复发率及提高手术安全性的有力保障。
-
安全快捷的微型腹腔镜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
目的:介绍一种安全、高效的微型腹腔镜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方法:通过微型腹腔镜的监视下应用操作钳、带线针、钩针完成疝环高位结扎术.结果:目前已完成153例188侧疝的手术,随访长20个月未见有复发.结论:该术式简单安全易被接受,且所需器材简单,是适于普及的手术方法.
-
一种经腹腔治疗小儿疝的装置设计和制作
针对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采用合成材料制作一种“经腹腔自适应外充式小儿疝囊闭合器”装置从腹腔内对其治疗.装置由充填架,自适应伞状支撑条,底层片,定位外拉线和装置固定线构成.其中,充填架由两个周边固定在一起直径3.0 cm的同心圆片制成,可牵拉塑性成橄榄状或球状;支撑条则由三条边宽0.5 cm,长度4.0 cm交叉固定于充填架顶端构成;底层片是一直径3.0 cm圆形结构,它与充填架底端采用点缝合相连接;调节定位外拉线的一端连接固定于装置顶端,另一端可自由穿过充填架顶端与底层片中央相连固定;固定线是与充填架底端相连,起固定装置作用的两根打结线构成.通过采用这一装置共治愈37例、38侧小儿疝.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4.6±5.89)月,无疝复发,腹股沟区无明显疤痕和硬节存在.这种从腹腔内充填关闭疝环口的装置,为小儿疝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治疗安全有效的封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