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北京西城贫困妇女宫颈癌筛查
子宫颈癌是威胁妇女健康严重的疾病.已有研究证明性生活过早、多性伴、多孕多产、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病毒感染等是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为了解贫困妇女人群中宫颈癌的主要因素,为其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对贫困妇女人群的官颈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
-
四川凉山州某县彝汉族村民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凉山州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地防控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凉山州某县15~45岁农村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艾滋病知识知晓率46.14%(1101/2 386),汉族高于彝族(x2=245.566,P<0.01).对婚前性行为、婚后婚外性行为持“可以”态度的调查对象分别占38.60% (921/2 386)和35.96% (858/2 386),有累计多性伴和近一年多性伴者分别占28.14% (601/2 136)和4.96% (106/2 1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有外出打工经历、对婚后婚外性行为持“可以”态度、初次性行为年龄较小者、艾滋病知识合格者近一年更容易发生多性伴行为.结论 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多性伴行为较普遍,需结合当地社会规范加强多性伴行为干预,强化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控工作.
-
HIV阳性男男性行为人群多性伴高危性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H1V阳性MSM多性伴高危性行为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滚雪球”方法,在成都、重庆和广州市招募年龄≥18岁、经男男性行为感染HIV者为研究对象,取得知情同意后进行电子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近6个月的性伴和性行为状况、焦虑和抑郁症状评定等.采用x2检验、t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501名HIV阳性MSM平均年龄(30.24±7.70)岁,近6个月多性伴高危性行为报告率为17.4%(87/5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近6个月多性伴高危性行为的危险因素:婚姻状况为在婚(OR=1.93,95%CI:0.77~ 4.84)、离异或丧偶(OR=3.94,95%CI:1.66~9.36),有焦虑症状(OR=2.22,95%CI:1.16 ~4.27),有男性固定性伴(OR=5.04,95%CI:1.08 ~ 23.54)、男性偶然/商业性伴(OR=2.54,95%C1:1.34 ~ 4.80),高危性行为时饮酒(OR=3.00,95%CI:1.37 ~ 6.62)、性行为时使用Rush主要成分为(烷基亚硝酸盐)(OR=3.53,95%CI:1.72 ~ 7.23),将自己的HIV感染状况对男性固定性伴部分告知(OR=1.84,95%CI:0.78~ 4.33)、均未告知(OR=2.68,95%CI:1.25~5.73)和性感觉评分高者(OR=1.09,95%CI:1.03 ~ 1.15).结论 HIV阳性MSM的多性伴高危性行为加速HIV的流行,因此,在发展针对该人群心理行为特征的高危性行为干预方法的同时,亟需建立有效遏制HIV经性传播的医学或生物学措施.
关键词: HIV阳性男男性行为人群 多性伴 高危性行为 影响因素 -
某县校外青少年多性伴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为加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分析某县15~24岁校外青少年中,多性伴行为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参与式调查方法,培训职业培训中心的校外青少年学员作为同伴调查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511名校外青少年,有3个以上性伴者占38.3%.多性伴行为的影响因素很复杂,主要的保护因素是艾滋病相关知识(OR=0.85),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朋友中多性伴现象(OR=4.91)和卖淫现象(OR=3.37).结论 提高青少年应对不良伙伴压力的能力,是降低校外青少年中多性伴的工作重点.
-
3城市感染HIV MSM的多性伴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男男性行为者(MSM)拥有多性伴的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完善相应艾滋病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成都、重庆和广州市,采用“滚雪球”方法招募经男男性行为途径感染HIV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电子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近6个月的性行为和性伴种类、性伴告知状况和性感觉评分等.采用x2检验、t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调查HIV抗体阳性MSM 501人,其中20.6%(103人)报告近6个月拥有2个及以上性伴(包括同性性伴和异性性伴),拥有两种类型的男性性伴(固定性伴、偶然性伴或商业性伴)的比例为39.8% (41/103),拥有女性性伴的比例为22.3%(23/1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婚、离异或丧偶,高中及以下文化,近6个月有男性固定性伴、男性偶然或商业性伴、群交行为,将自己的HIV感染状况未告知全部固定性伴,性行为时饮酒、使用烷基亚硝酸盐和较高的性感觉评分,均与拥有多性伴密切关联.结论 HIV阳性MSM拥有多性伴状况普遍存在,多个性伴和多种类型性伴构成了“继续传播网络”,因而急需完善性伴干预策略,以遏制HIV阳性MSM在同性和异性性伴间的继续传播.
-
河口县跨境越南媳妇高危性行为及多性伴对比分析
目的 了解跨境越南媳妇的高危性行为及其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3月,由经培训的双语外展人员,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口县越南媳妇(事实或登记婚姻半年以上)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了解人口学特征、高危性行为及多性伴(>2个)情况.资料采用Excel 2007录入,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86人,第一次性行为平均年龄(17.5±1.9)岁;跨境前后多性伴者分别占23.3%(20人)、72.1%(62人);近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者占46.5%(40人);HIV阳性1例,占1.2%.第一次性行为年龄、婚姻状况、结婚时间长短、有无小孩的多性伴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河口县跨境越南媳妇高危性行为及多性伴现象普遍存在,是潜在造成艾滋病病毒(HIV)在边境双侧传播蔓延的危险因素之一.
-
新型毒品滥用者的高危性行为和HIV传播风险的定性研究
目的 了解新型毒品滥用者毒品滥用后高危性行为的发生情况,探索新型毒品滥用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关联.方法 采用滚雪球的方式在开远市红丝带家园招募新型毒品滥用者,通过半结构式个人深入访谈的形式收集其毒品滥用情况和使用后性行为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访谈18名新型毒品滥用者,均为口吸食麻古(冰毒片剂);均承认吸毒后与多个性伴发生过性行为,14人承认发生过“双飞”或群交行为;15人承认吸毒后会增加性交频次和延长性交持续时间.研究对象都承认不是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不使用安全套的原因主要是兴奋来不及用或忘记使用等.1人曾发生性暴力.结论 新型毒品使用后大多伴随有高危性行为,其滥用者是感染和传播HIV的潜在高危人群.
-
中国男男性接触者和STD/AIDS防治
世界上首例艾滋病(AIDS)是在男性同性恋人群中发现,并首先在该人群中传播.随着相关调查的开展,人们认识到AIDS在该人群的传播是由于男性与男性间的多性伴及无保护肛交行为造成的,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是传播AIDS的高危人群.目前,世界上5%~10%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病例是由于男男性行为传播的.尽管不同的国家所占比例不同,但在世界一些地区男男性行为已经成为HIV主要的传播途径[1].
-
重症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误诊患者1例护理体会
1病例简介
患者,男,32岁,未婚,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症状渐加重伴盗汗、乏力,活动时呼吸困难。入院前曾在外院拟诊“肺部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20余天,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病情无好转,症状加重。因本人有不洁性行为史、多性伴,在云南艾滋病高发区生活5年。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化验:人类免疾缺陷病毒(HIV)阳性,市CDC确诊抗HIV阳性。 -
吸毒和暗娼人群的艾滋病KAP及其影响因素
静脉吸毒人群感染HIV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吸毒伙伴之间共用静脉吸毒的注射器具[1];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有多性伴、无保护性性行为.有报道,湖北吸毒人群中的HIV感染尚为传入阶段,还未丧失控制HIV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较佳时机[2].为了解湖北省吸毒人员及暗娼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知晓,及态度行为情况,对湖北省的部分吸毒人员和暗娼进行问卷调查.
-
四川省某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知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四川省某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知识、性行为现状,并分析多性伴行为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MSM人群的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016年1-12月在VCT门诊做咨询检测的MSM开展匿名式问卷调查,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268名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1.79%.文化程度、职业、首次性行为年龄及近半年安全套使用频率是MSM近半年多性伴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MSM知行分离现象较严重,应充分利用互联网,重点加强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服务.
-
某地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该人群的多性伴、无保护性性行为和双性性接触等高危行为构成HIV/AIDS在该群体中高度流行的条件.为进一步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状况,掌握流行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采取有效的高危行为干预措施.我们2010年4-7月,对无锡市MSM人群开展了调查.
-
上海市264名男男性行为者孤独感与多性伴行为研究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孤独心理并探讨其与艾滋病高危多性伴性行为的关系. 方法 2015年3-6月,采用滚雪球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264名MSM进行一般人口学信息,多性伴行为,孤独感评定的问卷调查. 结果 MSM人群孤独检出比例为17.4%,多性伴检出比例为52.7%,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非本地户籍(OR=2.08,95% CI:1.20~ 3.63)和高孤独感(OR =2.00,95% CI:1.01 ~3.94)是发生多性伴行为的危险因素. 结论 对MSM人群进行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时,应当注意他们的孤独心理的问题.
-
过早性生活多性伴易招惹HPV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开展的HPV(人类乳头瘤病毒,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HPV感染以20~30岁妇女比率高,有稳定婚姻关系的妇女中感染低.HPV感染与性行为及其他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过早开始性生活和多性伴易诱发HPV感染.
-
衢州市旅店安全套推广影响因素调查
艾滋病已成为威胁群众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市自2002年首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以来,艾滋病感染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长54.3%.我市艾滋病感染途径以性途径为主,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有多性伴、元保护性性行为[1].
-
247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知信行调查
男男性行为者(MSM)由于受传统的性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国内仍然是一个比较隐蔽的群体.该人群普遍存在多性伴、无保护性肛交(口交)、安全套使用率低等现象,是遭受艾滋病危害为严重的人群之一[1].我国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也显示,MSM人群HIV抗体阳性率连续几年呈上升趋势[2],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艾滋病流行趋势的重点人群.为进一步了解平湖市MSM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以及高危行为发生情况,为制定MSM人群的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依据,进行了本次调查,现报告如下.
-
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实践与思考
在艾滋病的流行和传播中,流动人口由于流动性大、大多处于性活跃期、防治知识相对缺乏、多性伴、商业性性行为等因素的促进下,使艾滋病在流动人群中流行和蔓延[1-3].嘉善县是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县之一,现有本地户籍人口38万,流动人口30万.嘉善县历年的流动人口艾滋病感染者约占全县感染者总数的70%.流动人口规模庞大,缺乏相应的管理部门,给艾滋病防治带来巨大的困难.因此积极探索有效的针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干预模式和工作机制是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之一[4].通过对嘉善县姚庄镇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实施,寻找适合嘉善县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为下一步制定和完善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也为控制艾滋病在嘉善县进一步蔓延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
大学校园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探讨
青少年是艾滋病威胁的主要人群,但更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生力军[1].<艾滋病防治条例>指出:"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的人群,是指卖淫、嫖娼、多性伴、男性同性性行为、注射吸毒等危险行为的人群".
-
MSM两种性取向者的性行为特征比较
目的 了解两种男男性接触者(MSM)性取向者的性行为状况及安全套使用情况,对其不用安全会原因及传播HIV的风险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滚雪球法在海淀区牡丹园地区招募MSM(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调查其性行为特征,比较两种性别认同者性行为特征和安全套使用情况的差异和原因.结果 调查对象中同性性取向者151人,双性性取向者182人;在近6个月,两种性取向组的MSM均100.0%与临时同性性伴发生过性行为;与异性性伴性行为发生率,双性组达33.0% (60/182),同性组仅0.7% (1/151);双性组商业性伴数为3人,同性组为2.5人;近1次性行为中,双性组与固定性伴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仅35.0%(14/40),而同性组达79.4%(27/34);HIV+者近6个月与固定、临时、商业性伴性交时总是使用安全套率均较低;不使用安全套的原因依次为“没有必要”、“对方不愿意”和“自己不愿意”等,两组不使用安全套的原因基本相同.结论 性取向与MSM的多性伴现象基本无关;但双性MSM与固定性伴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双性恋发生率高、商业性伴较多,依然是HIV在该人群传播的重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 艾滋病 男男性接触者(MSM) 性别认同 多性伴 安全套 -
男男性接触者HIV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男男性接触(MSM)人群的多性伴和性行为的多样性,使他们处于HIV感染的危险中.为了解白银市MSM人群HIV感染和危险因素现状,2006年8~12月,通过深入该人群活动场所和滚雪球法对112例MSM者进行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