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别让晕车毁了你的旅行
“十一”长假,正是出游的好时节.但是,有些人由于晕车,却无法享受愉快的旅行.乘车旅行,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唾液增多、无精打采;·严重时还会出现虚脱、休克、血压下降.为什么会发生晕动症呢?乘坐交通工具旅行时,由于颠簸或剧烈升降、旋转,人体位置也随着频繁变化,其变化程度甚至超过某些人平衡器官的适应能力,使内耳前庭神经功能出现暂时紊乱,再加上旅途行进中视觉、嗅觉受到不良刺激以及内脏受到颠动等因素,于是就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和呕吐.这便是晕车、晕船、晕飞机的表现,医学上称之为晕动症.过度疲劳、饥饿、过饱、身体衰弱、精神紧张、周围环境湿闷、空气污浊、身边有人呕吐等,都可能加重或诱发本病.
-
浅谈眩晕的病因与诊断要点
眩晕是感到自身在旋转、摇晃的一种幻觉,是患者对空间定向或平衡感觉的障碍,为内耳前庭功能障碍的表现.
-
中医辩证求固治疗眩晕
眩晕属临床上常见和多发的内科症状之一,临床工作中眩晕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其病因比较复杂。一般难于适当处理,此病不仅中老年发病多,近几年来已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眩晕是多系统病变所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于内耳前庭至前神经颅后段之间的病变引起的眩晕称固国性眩晕。前庭神经颅内颅,前庭神经核及其纤维关系。大脑等病变引起的眩晕称中枢性眩晕(也称脑性眩晕)以上多种治法和分法都是现代医学的理论。而中医对眩晕的看法是眼花称之为眩,头晕称之为晕。两者并见称之为眩晕。在临床表现上,轻者闭目即可,重者似坐舟、车。不能站立,伴有呕吐、汗出、甚至昏倒等。
-
车上、船上巧对“晕”
晕车在医学上称为"晕动病"或"运动病",晕动病是晕车、晕船、晕机等的总称,它与我们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官有直接关系.确切地讲运动病不是真正的疾病,与通常意义上的疾病不同,它仅仅是敏感机体对超限刺激的应急反应.
-
局部长期应用庆大霉素致内耳前庭损害1例
氨基甙类抗生素具有耳毒性,以链霉素为常见.长期局部应用庆大霉素致慢性药物性内耳前庭中毒的报道尚少见.作者曾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
-
中老年人眩晕发作常见原因及治疗措施
眩晕和头晕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症状;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临床表现.诊断眩晕是哪一种疾病引起的,有时比较困难.因引起眩晕发作的疾病很多,有中枢性疾病,也有内耳前庭器官疾病等.眩晕与头脑不清、昏昏沉沉是有区别的.眩晕是一种主观感觉障碍,患者感到周围环境或自身在旋转、摆动、上升、倾斜、天翻地覆感觉.眩晕发作时伴随着相应症状;如站立不稳,眼球震颤,恶心、呕吐,耳鸣,复视,错定物位,面色苍白、出汗,甚至血压下降等.
-
前庭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前庭功能减退是众多疾病(如高血压、高黏血症、动脉硬化等导致的内耳前庭供血障碍,各种感染引起的前庭神经炎、内耳迷路炎、梅尼埃病等)对内耳造成影响的结果之一,其常见的症状为眩晕,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往往会引起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前庭抑制性药物虽然对症状有所控制,但会减缓前庭功能的恢复;手术治疗对于一些进展性疾病如肿瘤等引起的前庭功能紊乱有效,但术后常会留下永久的单侧前庭功能损害,依然会带来眩晕及平衡失调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基于前庭代偿机制的前庭康复治疗(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therapy ,VRT )因其有效性和可靠性正逐渐成为前庭功能减退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2,3]。现将 VRT 对前庭功能减退患者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加强对VRT 的理解。
-
颈源性眩晕临床研究及手法治疗进展(下)
(接2003年第5期)1.3颈本体觉紊乱1.3.1本体感受器主要有肌梭和高尔基腱组织、关节感受器、前庭器官.人体姿势的维持和以下因素有关:①前庭器官;②视觉提供身体与环境的关系;⑧颈反射.前庭脊髓外侧束对躯体运动可能有易化作用,前庭脊髓内侧束则只与颈肌和上肢肌有关,具有抑制作用,通过中间神经元影响α和γ运动神经元,参与头颈部肌肉共济活动,以维持头位平衡.任意随意运动均不能脱离感觉系统的调控,尤其是本体感觉、内耳前庭平衡觉和视觉的调控[38].因此,头部对于身体姿势的来源非常重要,中枢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协调各肌群作出姿势反应.
-
84例老年人眩晕护理康复体会
眩晕(Veritgo)—词来原于拉丁文“Vertere”有旋转意思,因引起眩晕发作的疾病很多,有中枢性疾病、也有内耳前庭器官疾病等.眩晕是一种主观感觉障碍,一般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点:①每次发作长短不一,大多数只持续数秒,很少超过10分钟:②表现为周围环境或自身旋转感,站立不稳和有头重脚轻感;③常伴恶心、呕吐、耳鸣、眼花、出汗、肢体麻木和眼球震颤等;④发作前可有疲劳、失眠、精神紧张和感冒等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