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脊髓DAD2受体介导的抗炎症痛作用与中枢阿片肽系统的关系

    作者:高秀;张玉秋;吴根诚

    在以往的实验中我们发现,脊髓中DAD2受体可以介导明显的抗炎症性痛作用,但其作用途径及机制尚不清楚.脊髓中的阿片肽能神经元主要作为中间神经元而存在于背角的胶状质中.脊髓中DAD2受体介导的抗炎症痛作用是否通过脊髓内阿片肽系统而实现呢?本实验拟采用鞘内注射(i.t.)与免疫荧光双标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的方法来阐明此问题.

  • 化学突触传递的数值模拟

    作者:刘利华;刘深泉

    为了进一步认识突触功能,构造了两个简单的突触连接模型,并对化学突触传递进行模拟,数值研究化学突触的传递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神经信号通过化学突触进行传递时,存在明显的突触延搁现象;突触后膜上化学门控离子通道的开放比例与突触前膜电位呈正相关;化学突触传递存在阈电位.上述结果与神经生物学的相关理论基本吻合.本研究以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过程,也为后续的神经网络的模拟仿真研究奠定基础.

  • 培养大鼠海马胆囊收缩素阳性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性

    作者:张阳慧;魏晓菲;司军强;马克涛;张露露;王钦文

    目的 探索海马内胆囊收缩素(CCK)阳性(CCK+)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性.方法 用整合有CCK启动子-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腺病毒对培养海马CCK+神经元进行标记,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标记CCK+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CCK+神经元的胞体长径为(22.85±0.77) μm,短径为(16.21±0.42) μm(n=20),静息电位(RMP)为(-55.90±1.30)mV,膜电容(Cm)为(45.77±2.06) pF,膜阻抗(Rm)为(711.00±46.69) MΩ; CCK+神经元500 ms内100 pA去极化电流诱发动作电位的发生频率为(26.17±3.41) Hz (n=12);CCK+神经元的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发生频率[(5.26-±0.71)Hz,n=7]显著高于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发生频率[(3.24 ±0.62)Hz,n=6].结论 CCK+神经元的相关电生理学特征可能与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重要的调节功能相关.

  • 偏头痛大鼠颈髓中间神经元的变化及其对运动神经元的影响

    作者:严妤函;关欣颖;张成林;刘东;王成云;万琪

    目的:探讨偏头痛大鼠模型颈髓1~2中间神经元的变化及其对运动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致炎剂(inflammatory soup,IS)组(IS 3 d、6d、10 d)、生理盐水组.采用IS刺激大鼠硬脑膜模型,应用Von Frey纤维丝测定大鼠眶周痛觉阈值,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观察颈髓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的变化.结果:随着IS反复刺激,大鼠眶周痛阈逐渐下降;IS组大鼠运动神经元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和c-Fos表达量较对照组增多,平均吸光度值增加;谷氨酸能中间神经元表达增强,GABA能中间神经元表达减弱.结论:反复硬脑膜给予致炎剂能有效诱导大鼠反复发作偏头痛并出现痛觉超敏,颈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增加,这可能与颈髓中间神经元"兴奋一抑制"稳态失调相关.

  • 神经病理性疼痛脊髓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萍;田玉科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一种难以治疗的慢性痛状态,其产生机制十分复杂,从神经损伤(伤害性刺激)到疼痛产生,在神经系统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脊髓是疼痛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初级中枢,脊髓背角汇聚着来自外周的不同传入神经与来自脑干和大脑皮质的下行投射神经,加上背角局部中间神经元,组成十分复杂的神经网络,并含有非常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因此,脊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生理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及疼痛学临床技术的迅速发展,神经病理性疼痛脊髓机制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

  • 匹罗卡品致(癎)大鼠海马中表达生长抑素的中间神经元数目变化及其轴突出芽

    作者:冯莉;龙莉莉;肖波;龙小艳;李蜀渝;易芳;陈锶;吴小妹

    目的 探讨表达生长抑素(SS)的中间神经元在颞叶癫(癎)的发生和自我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匹罗卡品致(癎)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时间点海马不同区域SS中间神经元的数目变化及其轴突出芽情况;结合Fluoro-Jade B(FJB)行免疫荧光双标方法特异性检测大鼠癫(癎)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7 d和60 d海马不同区域SS中间神经元及其轴、树突的变性情况.结果 实验组大鼠海马各区Ss阳性神经元数目均在SE后7 d减至低(门区11.1±3.3,CA1区2.8±0.9,CA1区1.8±0.7,t=13.519、9.644、8.808,均P<0.01),慢性期开始部分恢复,SE后60 d时CA1区SS神经元数目(12.8±1.5)超过对照组(8.8±1.3,t=-4.506,P<0.01),但门区和CA3区SS神经元数目(分别为25.5±4.6和4.8±0.8)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t=4.691、3.953,P<0.01);sE后30 d大鼠海马回腔隙.分子层(lacunosum-moleculare,lm)和齿状回外分子层出现大量SS染色阳性纤维,60 d时海马CA1区全层均可见大量增多的SS阳性纤维.实验组中SE后7 d的海马CA1区、60 d的CA1、CA1区和门区均可观察到少部分被FJB染色的SS中间神经元胞体及其轴、树突.结论 SS中间神经元的缺失在颞叶癫(癎)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缺失部分是由于神经元的变性死亡所致;慢性期CA,区SS阳性纤维大量增多,可能在颞叶癫(癎)的发生和自我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 神经元周围基质网与其在药物成瘾中的功能

    作者:付杨雪;王文豪;章文

    神经元周围基质网(perineuronal nets,PNNs)在中枢系统中作为一种特殊而重要的细胞外基质,以网状结构包绕在小清蛋白阳性(Parvalbumin+,PV+)中间神经元周围,并参与了一系列重要的神经生物学功能.本文主要介绍了PNNs的主要构成与成熟过程,简述了PNNs与学习和记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以及PNNs的组成蛋白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后以病理性意义为着眼点,介绍了PNNs在成瘾过程中发挥的重要功能.

  • 皮层神经元动作电位不应期和阈电位与神经元动作电位编码的关系

    作者:陈娜;吴英良;王晋辉

    目的:测量和比较感觉运动皮层Ⅱ/Ⅲ层锥体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的内在特性并研究其与动作电位编码频率和精确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全细胞电流钳记录模式,获得的数据输入pClamp和Orign进行处理分析.结果:与锥体神经元相比,中间神经元群集动作电位具有较低的阈电位水平和较短的不应期,从而中间神经元具有较高的动作电位编码频率和精确性.结论:皮层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阈电位水平和不应期调控动作电位的编码频率和精确性.

  • 匹罗卡品致(癎)大鼠海马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生长抑素和微清蛋白mRNA表达研究

    作者:房雅娜;肖波

    后7d逐渐升高且高于对照组(t=1.021,P=0.005).结论 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SSmRNA和PVmRNA表达水平的下调可能在颞叶癫(癎)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至慢性期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SSmRNA和PVmRNA表达水平的恢复或上调可能与颞叶癫(癎)的发展或修复有关.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数目的 变化,部分是由于其标志物mRNA表达水平的调节所致,并非神经元数目变化的唯一因素.

  • 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凋亡及Bax和Bcl-2的表达

    作者:孔明健;胡兴国;曾因明

    早期的组织学研究表明外周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可发生跨突触变性死亡[1],近年的研究采用末端生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生物素标记(TUNEL)技术证实凋亡是外周神经损伤后脊髓神经元死亡的重要方式[2].

  • 阿片类镇痛药的临床应用

    作者:徐惠芳

    阿片类药现已广泛用于疼痛治疗.本文就临床所用阿片类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受体机制进行讨论,后对阿片类药的成瘾性研究以及实验性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开发加以介绍.一、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机制和位点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机制涉及脊髓和脊髓以上多个中枢神经系统部位.吗啡和其它作用于μ受体的阿片激动剂选择性的抑制多种伤害性反射,当鞘内给药或局部脊髓背角滴注时,镇痛效果显著,其它感觉传导通常不受影响.其机制至少包括三个以上:①抑制位于传入神经末梢上的阿片受体所介导的神经递质释放,如P物质;②吗啡也拮抗外源性P物质,通过对中间神经元突触后抑制;③对脊丘束上传神经元的抑制所致[1].

  • 左乙拉西坦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高颈髓谷氨酸能和GABA能中间神经元的影响

    作者:吴建坤;牛争平

    目的 观察左乙拉西坦(LEV)对硝酸甘油所致偏头痛大鼠行为学及对高颈髓谷氨酸能和GABA能中间神经元的影响,探讨左乙拉西坦对偏头痛的防治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普通喂养1周,采用分层随机法,将其分成假模型组(6只)和模型组(18只).制作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6只)、LEV低剂量干预组(6只)及LEV高剂量干预组(6只).各组按照实验设计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LEV不同剂量灌胃.造模成功后观察大鼠在行为学方面的改变.30 min作为一个观察时间单元,采取持续时间分段计数的方式观察90 min内各个时间段的大鼠挠头、爬笼和甩头的次数.复制偏头痛模型3 h后,给予腹腔注射麻醉,进行甲醛灌注,取颈髓1-2.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染色,然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谷氨酸和GABA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并在同侧脊髓后角部位随机选取5个高倍视野,依次记录阳性细胞数.结果 行为学变化:与假模型组对照,其余各组大鼠的挠头次数、爬笼次数和甩头次数在各个时间段内均呈现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LEV干预组大鼠挠头次数、爬笼次数和甩头次数均随着给药剂量的升高而降低.谷氨酸和GABA免疫阳性细胞表达:与假模型组比较,其余各组的谷氨酸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多(P<0.05),GABA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LEV低、高剂量干预组大鼠颈髓谷氨酸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明显降低(P<0.05),GABA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多(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LEV可以改善偏头痛大鼠在行为学方面的变化,能使高颈髓谷氨酸能中间神经元的表达降低,GABA能中间神经元的表达增强,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调节颈髓中间神经元"兴奋-抑制"稳态的平衡有关.

  • 肠神经系统在先天性巨结肠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刘辉

    1921年英国生理学家J.N.Langley在研究哺乳动物胃肠道的神经支配时,发现了胃肠道有一个独立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结构,并将其称之为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肠神经系统由108个知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组成,控制原始的肠蠕动、局部血流变化、水和电解质分泌.它们的细胞体位于黏膜下丛(Meissner丛) 或肠肌层丛(Auerbach丛) ,发挥功能而无中枢输入.本文主要就ENS在先天性巨结肠发病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 面、听神经与中间神经及回返穿通动脉关系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乔胜铎;葛前进;黄维国;邱建华

    目的:提供有实用价值的小脑脑桥角手术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对20具甲醛固定的成人尸颅进行测量,观察了小脑脑桥角内回返穿通动脉与中间神经的位置关系.结果:回返穿通动脉出现率为100%,回返穿通动脉位于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之间有32侧(80%),88%位于面听神经中外2/3,位于中间神经外侧的28侧(70%),中间神经内侧的4侧(12%).结论:为小脑脑桥角手术中神经及血管的保护起指导意义.

  • 小鼠嗅球以及吻侧迁移流的发生

    作者:高文静;王志新;徐高磊;邓锦波;高晓群

    目的:探讨嗅球结构和吻侧迁移流(RMS)的发生及其中神经干细胞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H-E染色、Nissl染色标记嗅球形态结构,BrdU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吻侧迁移流中增殖的神经干细胞.结果:嗅球组织结构的发生:胚胎期,嗅球各层的结构轮廓尚未发育完全;生后3d时,各层结构虽然发育完善,但层与层之间的交界处模糊不清,生后5d时,整个嗅球结构发育已经完善,也就意味着嗅觉系统发育成熟.迁移流的发生:胚胎初期,侧脑室是一个很大的空腔,管腔膜上布满了增殖的神经于细胞,脑室下区延伸入中空的嗅球中,之后管腔闭合,形成了原始的吻侧迁移流;出生时,吻侧迁移流中的细胞密度达到大值,之后逐渐降低,直至消失.结论:嗅球片层化结构是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吻侧迁移流的发生是侧脑室腔的闭合和室管下层上神经干细胞遗留的痕迹.

  • 大鼠纹状体parvalbumin阳性中间神经元的超微结构

    作者:欧阳丽斯;穆淑花;刘冰冰;朱亚西;李可一;雷万龙

    目的:研究纹状体parvalbumin (Parv)阳性中间神经元在神经通路上的突触连接.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神经示踪方法标记SD大鼠纹状体Parv及其相关神经元,光镜和电镜观察阳性神经元的结构和位置关系.结果:Parv阳性中间神经元中等大小,散在分布于纹状体,以背外侧居多.光镜免疫双标记显示Parv阳性中间神经元与皮质、丘脑和中脑黑质的传入轴突终末形成明显的形态位置上的邻近关系,其轴突终末则与纹状体不同类型投射神经元在光镜下也形成邻近关系.Parv阳性中间神经元的免疫电镜观察显示阳性产物主要游离于胞体、树突和轴突的胞质内.Parv阳性中间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均接受大量的非对称型突触传入.Parv阳性轴突终末平均大小为(0.62±0.28)μm,可见其与纹状体神经元的树突、胞体和树突棘形成对称型突触,其中与树突形成的突触占69.64%,与胞体和树突棘形成的突触分别为26.78%和3.58%.结论:纹状体Parv阳性中间神经元形态学上与皮质、丘脑、黑质以及纹状体投射神经元形成突触连接,提示其可能在调节纹状体信息传入和输出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非视觉感光系统的研究进展

    作者:熊鲲;黄菊芳;罗学港

    自从人们研究感光系统以来,对于视网膜内主要细胞的功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一般认为:经典感光细胞(即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对光线敏感并且其视色素发生相应化学变化;双极细胞是联系感光细胞与视网膜节细胞(RGCs)的中间神经元;而节细胞作为视网膜的第一级输出神经元,产生可以传导的动作电位,对来源于上一级神经元的信号进行整合与传递.这些认识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2002年Science杂志刊登了有关非视觉感光系统(non-visual photosensitive system, NVPS)的两篇研究论文\[1,2\],打破了传统的视网膜内各主要细胞的分工,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眼睛以及它所具有的功能.

  • 多巴胺D1、D2受体在大鼠前扣带皮层钙结合蛋白阳性中间神经元的分布

    作者:徐蕾;张雪寒

    大量研究表明多巴胺在行为决策、注意力调控和学习记忆等与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密切相关的认知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多巴胺受体在ACC神经元上的分布还不清楚,尤其是在中间神经元上的分布.本研究旨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研究多巴胺D1和D2受体在大鼠ACC一类主要类型的中间神经元,即表达钙结合蛋白的中间神经元上的分布.结果显示,D1和D2受体在ACC的小清蛋白(parvalbumin,PV),钙结合蛋白(calbindinD-28k,CB)及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CR)阳性的中间神经元均有分布.其中,D1和D2受体在PV阳性中间神经元上表达较多,在CR阳性中间神经元上表达少;D1和D2受体在ACC深层PV神经元上的表达比例显著高于浅层.此外,CR阳性中间神经元上D2受体分布比D1受体多.D1和D2受体的这种区域和中间神经元类型特异性的表达,为了解多巴胺对ACC功能的复杂调控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 5,7-双羟色胺侧脑室注射对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作者:范玲玲;胡志红;周玉东;李倩倩;贾焱如;王金峰;赵春伟

    本研究采用在体细胞外记录的方法,探讨了双侧侧脑室注射5,7-双羟色胺(5,7-dihydroxytryptamine,5,7-DHT)损毁大鼠脑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神经元后,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锥体和中间神经元兴奋性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5,7-DHT注射到双侧侧脑室后第2周,mPFC和中缝背核内的5-HT水平较正常组显著下降.mPFC的锥体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爆发式放电显著增多,而中间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显著降低,放电形式趋向不规则活动.结果提示5-HT能递质系统对mPFC神经元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 α2A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大鼠前额叶皮层钙结合蛋白免疫阳性中间神经元上的表达

    作者:何晓婷;于杰;李葆明;张雪寒

    α2A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 αdrenoceptors,α2A受体)是前额叶皮层表达为丰富的肾上腺素能受体亚基.目前普遍认为,激活前额叶皮层锥体神经元上的α2A受体在改善认知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但是,α2A受体在中间神经元上的表达和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研究α2A受体在大鼠前额叶中占主要类型的中间神经元的表达,即表达钙结合蛋白(小清蛋白,钙视网膜蛋白和钙结合蛋白D-28k)的中间神经元.结果显示,α2A受体在钙结合蛋白免疫阳性中间神经元上具有丰富的表达,提示激活α2A受体也可能通过影响兴奋性锥体神经元和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形成的局部神经元网络的活动,发挥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本研究为激活α2A受体改善前额叶认知功能的潜在机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5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