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与 TDP 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针刺与 TDP 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针刺与 TDP 治疗的方式,并采用自身对照的方式,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情况和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进行比较,评价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采用针刺与 TDP 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后,患者的疼痛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较比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而且,治疗后,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同样得到有效的改善(P<0.05)。结论:采用针刺与 TDP 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情况,推动患者的康复,达到通经活络、止痛去湿等效果,进一步推动的患者的腰背疼痛减弱,并减少的腰背肌筋膜炎的复发,改善医患关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
腰肌劳损要治疗吗
现在,办公一族、司机等职业工作者常有反复腰酸、腰痛、受凉后加重等症状,这是由腰背肌筋膜炎,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腰肌劳损引起的.腰肌劳损源于久坐不动人的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和骶椎,其中腰椎是人体承重的关键.在日常活动和运动当中,所需的绝大部分力量都要靠腰椎及腰部肌肉来承担.如果人久坐不动,将导致腰背肌肉过度劳累,椎间盘和椎旁肌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便会导致腰背肌肉充血、炎症、纤维化和粘连,出现慢性腰肌劳损.腰肌劳损的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坐立者、经常搬运重物者和缺乏锻炼者,表现为腰背部僵硬、酸胀、疼痛,或俯仰翻身困难.
-
太极拳运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观察
腰背肌筋膜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难治症.属中医"痹症"范畴[1].多因单一的劳动姿势、持久负重、寒冷或其先天畸形等原因造成骶棘肌、背阔肌、斜方肌等肌肉筋膜劳损、水肿、痉挛,久之出现纤维性变[2].笔者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应用太极拳运动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9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中药熏蒸结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背肌筋膜炎60例
目的 观察中医药内、外治法结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采用中药熏蒸外治结合身痛逐瘀汤中药内服治疗,治疗后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腰背肌筋膜炎60例,治愈45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使用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理气止痛的中药熏蒸经皮给药结合身痛逐瘀汤中药内服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确切,简便有效.
-
火龙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2例
腰背肌筋膜炎多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等引起人体腰背部的筋膜、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神经及脂肪等不同组织的一种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性病变[1].笔者采用火龙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2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我科门诊及住院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32例.
-
推拿配合捏脊治疗脊源性心率失常
近年来笔者通过推拿矫正脊柱治疗脊源性心率失常3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2009年1月-2011年5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推拿门诊脊柱小关节紊乱所致心率失常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8~50岁,平均(32.0±4.2)岁;病程短1个月,长5年,平均(2.7±2.3)年;心电图示:房性早搏8例,室性早搏1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颈胸椎X线检查可发现椎间隙变窄及骨质增生等改变,其中颈椎小关节紊乱9例,胸椎小关节紊乱15例,颈、胸椎均有小关节紊乱6例.所有患者均经系统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并经内科治疗效果欠佳.患者往往有不良生活习惯:半靠在床上看书、弓腰驼背长时间看电脑等;一般都伴随有背部酸困不适或者酸痛,当作腰背肌筋膜炎治疗效果不佳.
-
腰背肌筋膜炎中西医诊疗辨识
目的 分享其对腰背肌筋膜炎的经验体会.方法 概括腰背肌筋膜炎的病因病机、中西医疾病诊断、证候诊断和治疗方法,重点介绍综合治疗理念、外治法的选用优先级和康复指导的注意事项.结论 应用中西医统一的疾病诊断、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方案有基本原则还有针对具体情况的灵活机动性,这些方面都有临床意义.
-
无痛旋冲针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5例
目的 观察研究无痛旋冲针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随机选取的70例患者分别采用无痛旋冲针法(治疗组35例)和常规针灸法(对照组35例)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VAS评分.结果 治疗前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 (33/35),优于对照组85.71% (30/35),且(P<0.05);VAS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P>0.05,表明治疗前2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表明2种方法对于本病均有治疗作用;治疗前后评分差(VAS治疗前-VAS第三疗程)治疗组(6.64±1.18)>对照组(5.51±1.04),P<0.05,提示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无痛旋冲针法对腰背肌筋膜炎有良好疗效.
-
针刺配合火龙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60例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火龙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为针刺配合火龙灸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布洛芬缓释片治疗.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间隔两天再行下1个疗程.结果 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6.7%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火龙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督脉隔姜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28例
目的 探讨督脉隔姜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督脉隔姜灸法治疗患者28例.结果 痊愈14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结论 督脉隔姜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痛苦小,效果显著.
-
温经通背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68例
腰背肌筋膜炎主要指腰背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背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我们采用组合手法和热疗结合的方法治疗腰背肌肉劳损,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推拿配合滑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
在长期反复的积累性损伤中,腰背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不仅表现多样,且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笔者根据其病因病理,以手法为主,配合滑罐,对64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另设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纯运用手法治疗,现报道如下.
-
羌活熏洗方熏洗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羌活熏洗方熏洗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院内协定方羌活熏洗方熏洗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患者80例,7d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治愈30例,显效38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0%.结论:羌活熏洗方熏洗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
-
穴位植线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穴位植线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植线法,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经过14d 治疗后,对于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63%,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穴位植线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可明显改善其症状与体征,值得推广。
-
刺络加罐配按摩治疗腰背肌筋膜炎160例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验、廉的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新方法.方法:刺络加拔罐配按摩法治疗80例与传统的针灸治疗80例相比较,12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5%和5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刺络加拔罐配按摩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穴位注射结合理疗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研究
项背肌筋膜炎是肌肉筋膜因无菌性炎症而产生粘连等多种病理改变的慢性疼痛性病症.发病原因与局部外伤、劳损和遭受风寒侵袭等诸多因素有关.临床上多主张以保守治疗为主,但因病程较长,病理改变较复杂,因而许多病例不易根治.笔者运用穴位注射结合周林频谱仪治疗腰背肌筋膜炎46例,疗效满意.
-
中药塌渍同时中频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塌渍同时中频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腰背肌筋膜炎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57例采用中药塌渍治疗同时进行中频治疗,对照组57例采用中药塌渍治疗后再进行中频治疗.结果 观察组单次治疗时间为(24.3±3.6)min,对照组为(57.8±6.4)min;观察组单次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75,P<0.001).2组治疗后VAS评分、ODI指数、Barthel评分、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OD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塌渍同时进行中频治疗是临床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腰背部疼痛,进而改善局部生理功能,提高了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
关键词:
-
针刀结合局部封闭注射治疗运动员腰背肌筋膜炎42例报道
1 临床资料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医务所治疗的武术、散打、蹦床、艺术体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腰背肌筋膜炎患者72例,其中,针刀结合局部封闭注射治疗组(以下简称针刀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小16岁,大27岁,平均22.6岁;病程短1个月,长3年,平均10.7个月.
-
走罐对优秀赛艇运动员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观察
1 病例资料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训运动员14名(男性2名,女性12名),全部为国际健将.平均年龄24.21岁,平均身高180.28 cm,平均体重74.86 kg.病例纳入标准[1-3]:(1)长期慢性腰背痛;(2)查体腰背部肌肉紧张、压痛,可触及结节及条索;(3)接受走罐治疗;(4)无下肢放射痛.2 治疗方法采用走罐进行治疗.由赛艇队医务组具有正高职称的医师进行操作,保持室内温暖无风.患者俯卧于治疗床,腰背部充分暴露.以按摩油或润肤油为介质,缓慢沿病变部位推行或拉回,手法宜缓慢、柔和,推时右手掌根稍用力向下压,使罐前缘相对后缘微微上翘;拉回时右手指稍用力向下压,使罐后缘微微上抬,如此往返推拉10次左右,待皮肤呈紫红甚至出现轻度瘀斑即可.走罐范围以肩、背、腰为主,具体为(1)沿督脉、膀胱经方向;(2)沿肌肉走行方向,包括斜方肌、菱形肌、背阔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3)上至头颈夹肌的止点、下至髂嵴.走罐后于疼痛明显处局部留罐1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