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701名女大学生儿童期性虐待回顾性调查

    作者:孙言平;段亚平;孙殿凤;衣明纪;高风格;王玖

    目的探讨成年女生儿童期性虐待危险因素及施虐者特征.方法用自编性虐待问题及家庭环境问卷,对某学院701名成年女生就有关儿童期受性虐待经历、家庭情况及施虐者特征进行不记名的回顾性调查.结果701名女生中有155人(22.11%)回答18岁以前曾经历过非身体接触和/或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其中26人(3.71%)经历被试图性交或肛交,8人(1.14%)经历被强行性交或肛交.有117人(16.69%)16岁以前曾经历过性虐待.施虐者大多数为男性(99.4%);只有少数(3.2%)的施虐者采用了暴力手段;非身体接触性虐待主要由陌生人所为(78.7%),而71.3%的身体接触性虐待是由熟人所为,其中老师占12.5%,邻居占17.5%,亲戚占21.3%.父、母亲经常在家庭中使用暴力、有不良嗜好、体弱多病、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及生活在重组家庭是儿童性虐待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父亲文化程度高是保护因素.结论儿童期性虐待问题在被调查的女生中并非少见,且家庭环境在儿童性虐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565名大学生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回顾性调查

    作者:陈晶琦

    目的了解大学生中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探讨性虐待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用自填式问卷,于2003年9月对一所普通高校565名大学生就有关儿童期受性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回顾性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565名大学生中,有20.0%(32/160)的女生和14.3%(58/405)的男生报告16岁以前曾经历过非身体接触或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其中18名(11.3%)女生和31名(7.7%)男生经历过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儿童期性虐待经历首次发生年龄59.4%的女生、51.7%的男生发生在11岁及以下.与没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学生比较,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学生抑郁情绪量表得分高;健康状况自我感觉评价得分低;症状自评简表中的躯体症状、敌意、强迫症状和焦虑得分高;有过性交行为及在调查的近一年里考虑过自杀、饮酒醉过的比例高.结论儿童性虐待问题在中国并非少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相关.亟待开展儿童期性虐待的预防工作及为受害者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 1386名大学生童年期性虐待与不良心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苏普玉;陶芳标;曹秀菁;郝加虎;张存红;陈涛

    目前我国对儿童性虐待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青少年或成年人童年期性虐待的发生类型上,对其不良心理行为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笔者对某高校1386名大学生童年期性虐待与其不良心理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为系统研究奠定基础.

  • 中国儿童期性虐待发生率的Meta分析

    作者:彭淋;张思恒;杨剑;李洋;叶云凤;董晓梅;王声湧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近10年来中国儿童期性虐待的发生情况,为预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Springer Link、Elsevier-SDO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2000-2013年发表有关中国儿童性虐待发生率的研究文献,利用疾病患病率或发病率质量准则评价文献质量,采用Stata软件估计儿童性虐待的Meta合并发生率,并对性别执行亚组分析,采用敏感性分析评价研究对象类型和研究质量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合格文献15篇,总样本量为16 682人,儿童期性虐待人数发生率为18.20%(95%CI:13.74% ~ 22.66%).亚组分析显示,女生身体接触性虐待发生率(11.22%)高于男生(8.25%),不同性别间非身体接触性虐待和总性虐待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敏感性分析,删除文献质量评价得分低和研究对象为非学生群体的文献后,Meta分析的结果稍有变化.结论 中国儿童期性虐待已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应得到关注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 239名高中男生儿童期性虐待调查

    作者:陈晶琦;王兴文;Michael P.Dunne

    目的:了解高中男生中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探讨性虐待经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用自填式问卷,对某中学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的239名高中男生就有关儿童期性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横断面回顾性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239名男生中,有55人(23.0%)报告16岁前曾经历过非情愿的或非身体接触或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其中3人(1.3%)经历过被试图性交,2人(0.8%)经历过被强行性交.49.1%的儿童期性虐待首次发生年龄在11岁及以下.与没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男生比较,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男生抑郁情绪量表得分高;自尊量表得分和健康状况自我感觉评价得分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应重视男童中儿童性虐待问题的研究;儿童期性虐待经历是影响受害者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 小学生家长对儿童性虐待的认识

    作者:陈晶琦;韩萍;陈海华;李秀珍

    目的:了解小学生家长有关预防儿童性虐待的知识、态度和与子女交流的情况.方法:用自填式问卷,对某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1-5年级5个班的271名小学生家长就其对儿童性虐待问题的认识及与孩子交流的情况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家长中,93.6%的家长赞成学校进行预防儿童性虐待的教育,但同时有41.5%的家长担心这种教育可能会导致儿童对"性"知道得太多.有半数左右的家长在儿童性虐待问题认识上尚存在明显差距,与孩子交流不够,只有1.8%的家长给孩子看过有关预防儿童性虐待内容的书刊或音像制品.未成年时父母与其谈论过如何预防性虐待话题的家长其知识、态度及与自己子女交流的得分均明显好于父母没有与其谈论过如何预防性虐待话题的家长的得分.结论:应重视对小学生进行预防儿童性虐待教育的研究,尽快出版相关书籍和音像制品,提高家长对儿童性虐待问题的意识.

  • 绵阳市年轻男男性行为者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对个体行为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王毅;李六林;周万明;樊静;赵西和;唐宇;何静;刘江;周力;张晓军

    目的 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MSM)儿童期性虐待(CSA)经历,分析对个体行为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以四川省绵阳市15~24岁YMSM为对象,用滚雪球抽样法进行招募、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CSA对个体行为人及心理健康影响单因素分析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 共合格调查336人,有CSA经历者占5.4%(18人).有、无CSA经历者的HIV感染率分别为16.7%(3/18)、8.2%(26/317)(删除不确定1人).多因素分析结果:有焦虑症状[比值比(OR)=11.704,95%可信区间(CI):1.567~87.412)]、曾有自杀念头(OR=49.017,95%CI:2.651~906.244)、因性向遭朋友或同事歧视(OR=17.544,95%CI:1.443~200.000)者,CSA经历发生率较高;近6个月做插入方肛交有保护性(OR=0.060 1,95%CI:0.005~0.721)较低.结论 YMSM的CSA发生率较高,对受害者行为及心理消极影响明显且长远,增加HIV感染风险.应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有针对性地开展CSA经历YMSM的心理及行为干预.

  • 儿童保护工作者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培训需求评价

    作者:陈晶琦;黄金霞;何舒青;王粉燕;张浩然;杜小娜

    目的:了解儿童保护工作者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相关知识、开展教育的自信程度和所面临的困难,为做好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07年10月对28名来自教育系统的教师和学生卫生保健人员、民政系统和妇联机构的儿童保护人员以及儿科医生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96.4%的被调查人员赞成学校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被调查人员对儿童性侵犯问题有所了解,但仍有近半数人员缺少预防儿童性侵犯的基本知识,如只有32.1%的人知道对儿童进行性侵犯的人,多为儿童熟悉的人.近半数人员对讲授预防儿童性侵犯基本内容缺少信心或没有信心.相对于其他年级,比较多的被调查人员认为有关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内容"人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好的接触和坏的接触"、"与他人交往原则"、"安全注意事项"等应该从幼儿园开始讲.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主要困难是担心这种教育不被家长和学校领导接受;缺少专门的培训和系统教材.结论:研究结果提示我们急需编写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培训资料和针对不同年龄儿童发育阶段的教案,重视对儿童保护工作者的培训,提高专业人员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和教育技能.

  • 学校卫生人员对儿童性虐待问题的认识

    作者:陈晶琦;韩萍

    目的:了解学校卫生人员对儿童性虐待问题的认识.方法:于2002年10月~2003年3月,对63名来自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校卫生人员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人员一致认为儿童性虐待问题存在于世界各地,有必要对儿童进行预防性虐待的教育.37.1%认为对儿童进行性侵犯的人通常是儿童熟悉的人,81%认为男孩也可受到性虐待,11.3%回答自上幼儿园开始直到上大学或研究生期间老师讲过如何预防儿童性虐待.分别有93.7%和77.8%回答想了解如何预防儿童性虐待知识和如何为性虐待受害儿童提供服务知识.结论:学校卫生人员对预防儿童性虐待教育持支持态度,但相当部分人员在儿童性虐待问题认识上存在误区,表示希望了解预防儿童性虐待知识.

  • 儿童性虐待对其受害者的影响及其预防和干预

    作者:邵燕;孙宏伟

    儿童性虐待(CSA)是一个严肃而敏感的问题,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CSA常常被隐瞒或者忽视,这给CSA的研究带来了种种局限。近年来由于CSA事件报道的增加,CSA的研究逐渐被重视。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从CSA的定义、CSA的研究现状、CSA对其受害者的身心影响、CSA的预防和干预等方面对CSA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 "儿童性虐待"的危害与预防

    作者:蒲昭和

    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不仅家庭儿童性虐待的事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一些跨国犯罪集团专门经营儿童卖淫等犯罪活动也日益猖獗.国外的不法分子利用现代资讯优势,经常在网上公开一些成人与儿童性交的录像、色情图片,以满足某些特殊人群的"嗜好",还大肆进行一系列针对儿童的可耻"性交易".有的组织还打着旅游的幌子,专门从事组织儿童卖淫活动.前几年公开曝光的德国、日本一些旅游团到东南亚某国进行集体"嫖雏妓"案件就是典型的例子.

  • 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对女生心理的影响

    作者:陈晶琦;Michael P.Dunne

    儿童性虐待(child sexual abuse,又称儿童性侵犯)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拟通过对323名高中和中专女生的调查研究,初步探讨我国女童中儿童性虐待的发生及性虐待经历对其心理和性行为的影响,以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为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也为我国将来制定相关预防与服务策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 儿童心理行为及其发育障碍 第24讲 儿童性虐待

    作者:静进

    1 概述儿童性虐待(child sexual abuse)是指成年人利用16岁以下儿童获得性的满足,造成儿童明显的心理或精神创伤的现象.目前西方学者对性虐待的认识意见不一.Mrazek 1980年把性虐待行为分为以下4类:(1)观看儿童性器官或对儿童进行性暴露;(2)猥亵行为;(3)性交;(4)强奸.而另外一些学者则只把与儿童年龄相差较大的人同儿童发生长期性关系称做儿童性虐待.从临床角度出发,判断性虐待行为需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1)性行为发生的频率与性质;(2)受害儿童的年龄、智龄以及情感发展状态;(3)儿童是否受到情感伤害;(4)施虐者与受害者双方的性行为目的和认识;(5)家庭成员和社会对这种行为的态度与反应.

  • "儿童性虐待"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

    作者:蒲昭和

    1 儿童性虐待的概念不同国家或不同学者对儿童性虐待的定义有不同界定.美国是儿童性虐待案件发生较高的国家,这方面的研究也较为深入.美国国家虐待和歧视儿童中心对儿童性虐待的定义为:成年人对儿童施以性刺激以满足自己性冲动的行为.包括:带有性刺激目的的亲吻、拥抱、调戏儿童身体;玩弄儿童性器官;其中严重的强迫性交、乱伦和逼迫儿童卖淫[1].这个定义概念清晰、具体,便于司法操作.

  • 《现代性病学》购书信息

    作者:

    吴志华教授主编、陈洪铎院士作序的《现代性病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ISBN 978-7-117-20566-5/R.20567。该书编入了梅毒、淋病和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沙眼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一并入编。性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和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和治疗评估以及预防咨询,均有较详尽的描述。同时增设了性病的相关疾病、并发症、后遗症、综合征;同性恋及相关疾病、特殊人群的防护、STD/AIDS医疗管理、性强暴及性虐待、儿童性虐待和性病及其法律诉讼,性病的病征处理等。该书彩色印刷、大16开、614页、120万字、彩图200余幅。定价299元,优惠价240元,免费挂号邮寄。购书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人民大道南57号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吴志华,邮编524001,电话:0759-2387584;Email:pfkewzh@126.com。

  • 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性虐待情况的调查

    作者:徐汉明;李少文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性受虐情况,分析探讨儿童性虐待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童年生活经历问卷>,对216例符合研究条件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有33.33%的病人报告他们在童年时期遭遇过性虐待.女性报告率为43.6%,男性为22.6%,女性明显多于男性(X2=10.707,P<0.001).结论儿童性虐待可能与受害者在成年后出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有关,临床医生要注意了解病人的童年性受虐史,尤其是女性病人.

  • 心理理论对儿童性虐待早期预防的影响

    作者:张文静;邓丽芳

    目的:探讨幼儿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与其预防性虐待知识和技能的关系,为更好开展儿童早期预防性虐待工作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方法:使用幼儿版预防性虐待知识问卷(PSQ)、幼儿版预防性虐待技能问卷(WIST)和3项儿童心理理论错误信念任务对262名3~5岁幼儿进行施测.结果:①与心理理论低水平组相比,高水平组在辨别性虐待情景、言语拒绝说“不”、行为拒绝“离开”、告诉信任的人和正确报告性虐待事件等预防性虐待技能的得分较高.②心理理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在预防性虐待知识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学前儿童预防性虐待技能水平与心理理论发展存在密切关联.

  • 儿童性虐待

    作者:孙晓勉;刘黎明;王懿

    1概况1.1概念美国国家虐待和歧视儿童中心对儿童性虐待(Child Sexu-Abuse,CSA)的定义为:成年人对儿童施以性刺激以满足自己性冲动的行为.它包括:带有性刺激目的的亲吻、拥抱、调戏儿童身体;玩弄儿童的性器官;其中严重的是强迫性交、乱伦和逼迫儿童卖淫.

  • 家庭环境与男性儿童性虐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孙言平;仇莉;孙殿风;衣明纪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儿童性虐待发生的影响,为有关部门制定预防儿童性虐待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自编性虐待问题及家庭情况问卷,对某学院606名成年男生就有关儿童期受性虐待经历及家庭情况进行不记名的回顾性调查.[结果]606名男生中有89人(14.7%)回答18岁以前曾经历过非身体接触和/或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其中包括9人经历过被试图性交或肛交,3人经历过被强行性交或肛交.有69人(11.4%)回答16岁以前曾经历过性虐待.施虐者大多数为男性(85.4%);只有少数(6.7%)的施虐者采用了暴力手段;89.9%(80/89)的受害者自述在受虐前与施虐者认识,其中老师为14.6%(13/89),邻居为21.3%(19/89).父亲有不良嗜好、母亲经常在家庭中使用暴力、体弱多病、与祖父母之间关系紧张及生活在重组家庭是男童性虐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期性虐待问题在被调查的男生中并非少见,且家庭环境在儿童性虐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