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3的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3共有631个氨基酸组成,具有丝氨酸蛋白酶和三磷酸核苷酶(NTPase)和螺旋酶(Helicase)的功能,在HCV多聚蛋白的成熟和病毒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非结构蛋白NS3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是检测HCV感染的主要抗原之一.近年的研究发现NS3内部的裂解产物更具有致癌潜能.此外,NS3蛋白还参与NS5A的超磷酸化修饰过程等.
-
App17肽对Tau蛋白超磷酸化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Tau蛋白磷酸化在脑内分布的观察,研究App17肽对糖尿病小鼠脑神经元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ion,STZ)诱发小鼠糖尿病模型,并皮下注射App17肽对糖尿病小鼠进行治疗,4周后取脑组织做AT-8、Tau-1、蛋白磷酸酯酶(PP-2B)脱磷酸后的Tau-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糖尿病小鼠脑内AT-8阳性反应神经元广泛分布于压后颗粒皮层、海马、丘脑、下丘脑等部位,胞浆深染,而正常小鼠及App17肽保护的糖尿病小鼠脑内阳性反应细胞仅在海马和压后颗粒皮层表达,阳性细胞数目少,染色淡;用Tau-1单染正常小鼠脑及App17肽治疗的糖尿病小鼠脑的压后颗粒皮层及海马阳性反应神经元数目多,糖尿病小鼠只有用PP-2B脱磷酸后阳性反应神经元数目及染色程度才与正常组接近.结论糖尿病小鼠脑内Tau蛋白磷酸化广泛表达,App17肽可改善糖尿病小鼠脑内Tau蛋白磷酸化,从而改善学习与记忆.
-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Aβ和Tau蛋白磷酸化的关系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包括记忆障碍和痴呆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主要的病理特征包括:神经细胞外以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沉积为核心形成的老年斑(senile plaque,SP),细胞内以超磷酸化的Tau蛋白为核心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及神经细胞丢失等.
-
海马内注射纤丝状Aβ42诱导tau异常磷酸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海马内注射纤丝状Aβ42后神经元Ser 202位点磷酸化的tau蛋白(PS202-tau)的表达,探讨Aβ42与tau蛋白超磷酸化的关系.方法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对老年大鼠进行海马内注射纤丝状Aβ4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PS202-tau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纤丝状Aβ42注射组双侧海马PS202-tau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双蒸水注射组,两侧海马PS202-tau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纤丝状Aβ42能使PS202-tau的表达增加,提示它具有诱导tau蛋白超磷酸化的效应.
-
APP17肽对AT-8在糖尿病小鼠脑内分布的影响
为了观察APP17肽对糖尿病小鼠Tau蛋白 Ser202/Thr205磷酸化的影响,用链脲佐菌素(选择性地破坏胰岛β-p细胞,导致糖尿病)诱发小鼠糖尿病模型,并皮下注射APP17肽(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319~335)给予治疗。4周后取脑组织进行AT-8(抗Ser202/Thr205特异单抗)免疫组化反应。结果证明:糖尿病组AT-8阳性反应细胞广泛分布于压后颗粒皮层、海马、丘脑、下丘脑等部位,而正常对照组及APP17肽治疗组仅在压后颗粒皮层、海马可见阳性反应细胞,且着色淡。本研究提示,糖尿病脑内多个区域的神经元存在较多的AT-8阳性细胞,而APP17肽可使AT-8阳性反应细胞出现的部位和数量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