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华东地区感染梅毒孕产妇血清学指标监测分析

    作者:窦丽霞;王前;王潇滟;乔亚萍;苏敏;金曦;王爱玲

    目的 分析2013年中国华东地区梅毒感染梅毒的孕产妇孕期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检测和滴度变化情况及滴度有效控制相关因素.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选择其中华东地区报告的分娩日期在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共5206例.收集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测和药物治疗等信息,描述孕期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监测情况和滴度分布特征,比较规范与非规范滴度监测、基线与分娩前/孕晚期孕妇的构成差异,并将基线和分娩前/孕晚期滴度均有记录的3940例孕产妇纳入孕期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有效控制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的年龄为(28.1±5.8)岁.接受了青霉素治疗、其他替代方案治疗和未治疗的孕产妇分别为2967(57.0%)、281 (5.4%)和1958例(37.6%).349例(6.7%)孕产妇的滴度转阴,251例(4.8%)降低4倍及以上,而有28例(0.5%)升高4倍及以上.与无既往感染史的孕产妇相比,有既往感染史者孕期滴度得到有效控制的OR(95%CI)值为1.49(1.18~1.88);与≤28孕周就已开始治疗者相比,>28孕周开始治疗者或未治疗者孕期滴度得到有效控制的OR(95%CI)值为4.09(3.19~5.24);与青霉素治疗组相比,其他替代方案治疗组和未治疗组的孕期滴度得到有效控制的OR(95%CI)值分别为2.35(1.46~3.76)和1.55(1.13~2.12).结论 我国华东地区感染梅毒的孕产妇中孕期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转阴或者降低4倍及以上者所占比例较少,无既往梅毒感染史、孕期及早开始治疗和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感染孕产妇孕期滴度易得到控制.

  • 国产试剂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评价

    作者:蒋郁青;谢志贤;方雯丹;刘添翼

    目的 对国产化学发光法试剂盒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收集来自卫生部北京医院的血清样品共1200例,包括经临床确诊的梅毒患者血清300例,正常人血清900例.对标本分别用国产化学发光法试剂盒和国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试剂盒同时测定梅毒螺旋体抗体,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算两种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临床符合率.结果 对临床确诊的血清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试剂盒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敏感度为99.3%,特异度为99.9%,阳性结果预测值为99.7%,阴性结果预测值100%.与ELISA法比较,两者阳性符合率98.7%,阴性符合率99.8%.总符合(有效)率为99.5%.结论 国产CLIA试剂盒与ELISA试剂盒的临床符合率达到临床检测要求,可用于临床检测.

  • 不同程度溶血对四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影响

    作者:胥加耕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梅毒血清学检测的影响.方法:将梅毒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30例血清分别制成不溶血及轻、中、重度溶血标本同时进行TP-ELISA、TPPA、RPR和TRUST检测.结果:重度溶血时TRUST和TPPA各有1例低一滴度梯度,TP-ELISA阴性者A值明显增高(p<0.01).结论:轻、中度溶血对四种梅毒血清学检测基本无影响,重度溶血对TPPA、TRUST滴度和TP-ELISA法A值有一定的影响.

  • ELISA与RPR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分析

    作者:刘保林

    目前国内血站系统筛查梅毒螺旋体的试验方法多采用非特异性血清试验(TRUST或RPR法),其结果有假阴性和假阳性[1].采用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法对献血员进行抗体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利于提高输血安全,现报告如下.

  • 7种国产梅毒螺旋体抗体ELISA检测试剂的质量评价

    作者:李雪梅;付海忠;崔悦;覃星;肖玉华

    笔者对目前国内常用的7种ELISA国产梅毒螺旋体抗体试剂盒进行了质量评价,目的是了解各厂家的试剂在血液筛查实验室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为试剂选择提供依据.

  • 输血前四项血清学指标检测3 475例分析

    作者:张建敏;王佳玲;商晓丽;白沈英

    了解输血前患者血清学四项指标的感染情况,保证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有效避免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同时有助于患者的诊治,有助于医护人员诊治过程中的隔离防护,避免自身感染.对输血前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和梅毒非特异性抗体(TRUST)检测.

  • 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在临床筛查试验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张晓红;张倩;周学红;耿红艳;刘向祎

    目的:对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 TP)特异性抗体在临床筛查试验中的特异性进行评价。方法对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雅培化学发光法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试剂对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65774份术前检查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初筛阳性标本附加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并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TPPA)进行复检。对化学发光法与TPPA试验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采用免疫印迹法( WB)进行确证,经SPSS 17.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774份术前检查患者血清标本中,共筛检出940份抗-TP抗体阳性标本,经TPPA试验复检后,843份为阳性,97份为阴性;TRUST试验检测结果为阳性330份,阴性610份。97份TPPA试验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血清标本中,经WB试验确证,18份为阳性,7份为不确定,72份为阴性。结论化学发光法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试剂的特异性为99.89%,TPPA试验可作为常规临床实验室中梅毒特异性抗体筛查试验的一种有效的补充试验。必要时,可选用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证。(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780-783)

  • 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作者:孙利华;张华

    神经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感染后出现大脑、脑膜或脊髓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晚期梅毒全身性损害的重要表现.神经梅毒多发生在苍白密螺旋体感染后3~20年,大部分患者为早期梅毒未彻底治疗者[1].根据病理类型不同,梅毒可以分为无症状型(隐性)、间质型(脑膜及血管)、主质型(脊髓痨及麻痹性痴呆)[2-3].梅毒早期侵犯皮肤黏膜,晚期以侵犯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为主,并可侵犯全身组织和器官而产生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亦可感染后多年无任何临床症状.有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神经梅毒发病呈逐渐增多趋势,而神经梅毒发病隐袭,临床表现多样,极易造成误诊、漏诊,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4].现将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自2009年收治的4例梅毒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护理作一总结分析,旨在加深对该疾病认识,提高广大临床工作者的诊疗水平.

  • 妊娠合并梅毒孕期规范治疗后新生儿梅毒血清学的变化特点及转归

    作者:庞琳;曾慧慧;何明

    目的 了解妊娠合并梅毒孕母所生新生儿梅毒血清学变化特点,初步探讨影响婴儿梅毒血清学转归的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经孕期规范治疗后的146例单胎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孕妇产前和新生儿生后3 d内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RPR)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PPA).随访了其中92例婴儿生后24个月内RPR及TPPA的情况.结果 (1)146例新生儿中,140例(95.9%)TPPA阳性,其中94例(90.4%)新生儿期RPR滴度低于或等同于母亲产前RPR滴度;104例(71.2%)RPR和TPPA均为阳性,36例(24.7%)新生儿为TPPA单阳性.RPR和TPPA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RPR阳性比例明显高于TPPA单阳性母亲新生儿(81.4%和36.4%,χ2=25.3,P<0.01).(2)随访的92例婴儿中,出生时RPR及TPPA双阳性者57例,56例(98.2%)的RPR在生后6个月内转阴,8个月内100%转阴,转阴高峰为生后2个月(78.9%,45例);TPPA在生后24个月内100%转阴.转阴高峰为生后10~18个月(64.9%,37例).TPPA单阳性的35例婴儿中,18个月内TPPA 100%转阴,转阴高峰在生后6~12个月(57.1%,20例).(3)母亲产前RPR滴度为1:1~1:4时,其婴儿RPR转阴时间晚于母亲RPR阴性者(P<0.05),1;4组为(2.5±0.8)月,长于1:1组的(1.2±0.4)月(P<0.01);但母亲产前RPR滴度与婴儿生后TPPA转阴时间无关(P>0.05).新生儿期的RPR滴度为1:4时,婴儿RPR转阴所需时间晚于1:1的新生儿[(3.7±0.9)月和(2.3±0.6)月,P<0.01];RPR滴度为1:1~1:4的新生儿,婴儿期TPPA转阴所需时间均晚于RPR阴性组[(11.0±2.2)月、(12.2±2.9)月、(11.2±2.8)月和(6.9±2.1)月,P<0.01)].结论 妊娠合并梅毒孕妇孕期规范治疗后分娩的新生儿梅毒血清学检测大部分仍呈阳性,母亲产前或分娩时静脉血RPR滴度高的婴儿,其阳性持续时间可能较长,但均能在生后一定时间内转阴.建议对梅毒血清学阳性新生儿生后长期随访,诊断先天性梅毒应慎重.

  • 未治和血清固定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研究

    作者:杨日东;蔡川川;田广南;何伟强;张文君;林仕英;梁慕兰;陈展琳;卢国瑞

    目的检测未治和血清固定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淋巴细胞,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细胞免疫的差异.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0例未治梅毒患者和32例血清固定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淋巴细胞,并与30例健康人群的检测结果相对照.结果未治梅毒患者CD3、CD4及NK淋巴细胞与对照组的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CD8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P<0.001);血清固定梅毒患者组外周血CD3、CD4及CD8淋巴细胞均低于对照组的检测结果(P<0.05),而NK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及NK淋巴细胞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未治和血清固定梅毒患者存在细胞免疫不平衡和免疫抑制.

  • 2012年至2014年北京口岸10万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冯孟贤;孙福军;王飞;王康琳;刘民

    目的:分析2012年至2014年北京口岸全部入境体检人员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结果,为梅毒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从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信息系统中获得全部入境体检人员人口学资料与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录入至 Excel 2016,建立入境体检人员数据库,利用 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2年至2014年北京口岸入境体检人员共计106302人次,按照研究标准有71308名人员纳入分析,有277人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阳性率为0.39%(95% CI:0.34%~0.43%)。40~49岁人员阳性率(0.81%)高,男性阳性率(0.50%)高于女性(0.23%),国籍为非洲的入境人员阳性率(1.27%)高于其他5个地区。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40~49岁人员梅毒感染危险是<20岁人员的10.38倍(95%CI:5.59~19.28);男性人员感染危险是女性的1.85倍(95%CI:1.40~2.44);国籍为非洲、南美洲、亚洲的入境人员感染危险分别是北美洲入境人员的4.89倍(95%CI:2.97~8.06)、4.82倍(95%CI:2.39~9.74)和1.72倍(95%CI:1.15~2.59),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均随年龄增加呈现明显升高趋势(趋势卡方检验,P <0.05)。除亚洲外,5个地区人员阳性率均随年份略有上升,但趋势不明显(趋势卡方检验,P >0.05)。在6246名多次检测的入境人员中检出27名梅毒抗体阳性者,其中9人为研究期间内发生阳转者,累积阳转率为0.14%(9/6228),平均阳转时间为(6.3±3.0)个月,不同性别、国籍人员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P >0.05)。结论:梅毒防控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应加强北京口岸入境人员梅毒抗体检测和健康宣教工作,以降低疾病输入和传播的风险,保护易感人群以及促进健康。

  • 抗心磷脂抗体与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荣鑫;张海萍

    抗磷脂抗体是一种自身免疫抗体,目前主要应用于抗磷脂综合征及某些自身免疫病的诊断中.国内有学者应用ELISA方法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以期替代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快速诊断梅毒.笔者就抗心磷脂抗体的分类和检测方法,分析导致检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 梅毒重组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林娜;郑和义;李军;王晓峰;刘秀荣

    目的 比较传统的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与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为基础的梅毒快速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选择249例性传播疾病中心门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集其静脉血,取血清进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RPR试验和重组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以TPHA结果为标准,重组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8.4%.RPR试验血清敏感性为65.1%,特异性为98.4%.结论 以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为基础的试验方法与RPR试验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 神经梅毒7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建豪;罗才历

    梅毒螺旋体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CNS),其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如诊治不及时可损及健康、致残或致死.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10年间共收治7例神经梅毒,现报道如下.

  • 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神经梅毒临床和影像分析

    作者:吴孝苹;龙虎;张芸;施剑;刘永秀

    目的:探讨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神经梅毒的临床及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的8例神经梅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被误诊为双向情感障碍、焦虑症、脑炎等,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反应迟钝、认知能力明显下降。所有患者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均阳性。8例 MRI 均有异常表现,脑部多发的缺血灶5例,其中表现为脑炎样改变2例;混合型2例,表现为额、颞叶萎缩;局部脑膜增厚1例。结论神经梅毒临床和 MRI 表现缺乏特征性,临床易误诊,当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考虑神经梅毒可能。

  • 六例先天性神经梅毒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

    作者:陈亚玲;胡志亮;陈伟;池云;成骢;魏洪霞

    目的 分析6例先天性神经梅毒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为提高临床对先天性神经梅毒的认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7年3月—2016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感染科收治的先天性神经梅毒患儿6例,均行腰椎穿刺并发现脑脊液异常,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临床转归.结果 (1)临床表现:4例患儿出现皮疹,多为圆形皮疹,伴或不伴脱皮;无一例患儿出现发热、抽搐、黄疸、肺炎、败血症、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2)实验室检查:6例患儿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均为阳性,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异常1例,脑脊液蛋白含量(+)2例,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阳性2例;轻中度肝功能异常5例,胆红素指标临界异常3例,贫血3例.(3)影像学表现:3例经骨X线检查发现四肢长骨异常,1例经颅脑CT检查发现脑白质密度减低.(4)治疗及临床转归:4例患儿给予水剂青霉素G治疗,后症状改善,预后良好;1例患儿给予红霉素治疗,结果血RPR滴度不降反升;1例患儿给予头孢曲松治疗,症状改善.结论 先天性神经梅毒在临床上较少见,多于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常无神经系统症状,脑脊液TPPA阳性对先天性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较高,其治疗首选水剂青霉素G或头孢曲松,不建议使用红霉素.

  • 不同检测方法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武艺

    目的: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苏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2015年收集的梅毒患者血液标本76份,分别采取梅毒螺旋体荧光抗体吸收试验(FTA - ABS)、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SY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凝集试验(TPH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进行梅毒血清学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FTA - ABS、ELISA、TPPA、TPHA 检测各期梅毒和隐性梅毒的检出率均为100%。TRUST 对一、三期梅毒及隐性梅毒检验阳性率均较 SYP 检查低;SYP 对一期梅毒检验阳性率较 ELISA、TPHA、TPPA 检查低。结论 ELISA、TPHA、TPPA 检查在梅毒血清检测中效果较理想,值得关注并推广。

  • 肺梅毒性树胶肿的诊断及鉴别

    作者:韩静茵;王淑娟;贾仰民

    肺梅毒性树胶肿是晚期梅毒患者免疫力低下时发生的罕见并发症,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诊断特异性,易误诊。本文报道1例肺梅毒性树胶肿患者,血清学检查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HA)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RPR)阳性;右肺穿刺活检镜下见广泛中央坏死,伴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结合患者影像学改变,本文从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两方面对该病的鉴别诊断进行探讨,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

  • 科华和 Murex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Kappa 一致性分析

    作者:张秋丽;周俊;郭彦青

    目的:通过对2种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检测方法一致性的研究,为选择佳的血液筛查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以确保输血安全。方法利用科美生物免疫化学试剂盒检测2014年1月至9月我院所有门诊和住院患者的梅毒待检标本;其中可疑和阳性标本利用科华 T P‐ELISA和M urex T P‐ELISA分别进行双孔复检;利用SAS 9.2软件对可疑和阳性复检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分析,并对可疑和阳性结果分别进行Kappa一致性分析,并对Kappa系数进行了U检验。结果科美生物免疫化学试剂盒检测所有标本中共754份可疑和阳性结果,其中171份为可疑结果,583份为阳性结果;科华T P‐ELISA检测754份标本,阴性、可疑和阳性结果分别为85(11%)、19(3%)和650(86%),Murex TP‐ELISA 结果为173(23%)、29(4%)和552(73%)。2种方法针对可疑及阳性标本、阳性标本和可疑标本的Kappa系数分别为Kappa=0.4800,95% CI =(0.4096,0.5505);Kappa=0.3795,95% CI :(0.2312,0.5279);Kappa=0.0108;95% CI =(-0.0787,0.1004)。结论2种方法针对可疑阳性标本和阳性标本有较好的一致性,而仅针对可疑标本时2种方法的一致性可能是由机器造成的。针对可疑标本应采用其他更敏感特异的实验进行验证。

  •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梅毒患者血清TP-DNA

    作者:郑利雄;李放娟;吴育庆;张桂梅;何桂蓉;熊峰

    [目的]了解梅毒螺旋体(TP)-DNA在梅毒患者血清中的检出率.[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4例不同病程阶段梅毒患者的血清TP-DNA.[结果]34例梅毒患者中仅有2例检测出血清TP-DNA,阳性率为6%.[结论]血清TP-DNA的检出率低,故不宜采用血清作为TP-DNA的检测标本.

74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