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剖宫产术后早期不同时段乳房按摩对产妇泌乳情况的影响

    作者:初剑英;张磊;张雨健;杨美菊;李晓伟;孙琳琳

    目的 调查剖宫产术后早期不同时段乳房按摩对产妇泌乳情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山东省某医院产科病房80名剖宫产术后产妇分为4组,每组各20名,其中3组分别于术后2、12、24 h进行乳房按摩,每隔24 h重复1次,共进行3次,对照组不进行乳房按摩.术后即开始观察记录各组泌乳始动时间和乳汁分泌状况.分别于术前2 h、术后6、12、24、48、72 h采集对象静脉血5 ml,测定血清泌乳素含量.对各组产妇的泌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2、12、24 h按摩组和对照组的泌乳始动时间P50(P25~P75)依次为3(2~6)、4(2~8)、4(3~12)和4(2~1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3.32,P=0.345).术后2 h按摩组和对照组术后24 h泌乳充足人数分别为10和2名,术后48 h乳汁分泌充足人数分别为18和8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1和0.008).术后2 h按摩组术后6、12、24、48和72 h血清泌乳素含量分别为(195.9±78.5)、(176.0±96.5)、(216.4±110.0)、(190.0±56.8)和(184.8±69.6)μg/L,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128.8 ± 40.6)、(127.3 ± 66.8)、(162.2 ± 58.8)、(145.1 ± 64.7)和(141.7 ± 49.3)μg/L](P=0.007).结论 剖宫产术后2 h进行乳房按摩可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泌乳状况.

  • 2013年中国乳母下奶延迟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姜珊;段一凡;庞学红;毕烨;王杰;赵丽云;荫士安;杨振宇

    目的:研究中国乳母下奶延迟(下奶超过3d)的现状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2岁以下儿童乳母的调查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中国内地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5个监测点,共调查目前哺乳或曾经哺乳过的乳母11178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乳母的基本信息、下奶时间、开奶时间、哺乳困难和母乳喂养知识等相关信息。采用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据进行复杂抽样的加权处理,分析中国乳母下奶延迟率,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1178名乳母中,3388名乳母下奶时间超过3 d,下奶延迟率为30.3%;经复杂加权后,中国乳母下奶延迟率为31.2%(95%CI:25.7%~36.8%)。剖宫产(OR=1.28,95%CI:1.06~1.53)、开奶时间≥4 h (OR=2.34,95%CI:1.76~3.11)是下奶延迟的不利因素;与大城市乳母相比,中小城市的乳母(OR=1.39,95%CI:1.05~1.84)发生下奶延迟的风险更高;与职业为家务的乳母相比,职业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OR=0.68,95%CI:0.47~0.99)、服务业从业人员(OR=0.61,95%CI:0.43~0.86)、农林渔牧民(OR=0.65,95%CI:0.44~0.96)和待业(OR=0.64,95%CI:0.46~0.90)的乳母发生下奶延迟的风险较低(P<0.05)。孕期接受过母乳喂养教育(OR=0.78,95%CI:0.62~0.98)下奶延迟的风险较低。结论我国乳母下奶延迟率较高,剖宫产、开奶时间晚是下奶延迟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小城市乳母和职业为家务的乳母是需要干预的重点人群,建议通过孕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降低下奶延迟率。

  • 祖传针灸"行气活血方"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传岐

    介绍由笔者高祖父传下来的"行气活血方"的组成及临床应用.该方组成:间使、三阴交.其治疗范围非常广泛,可用于内科、外科、妇科、骨伤科的多种病证.临证时凡属瘀血停滞、气滞血瘀的病证,欲施行气活血之法者均可选用本方.

  • 推拿手法治疗产后缺乳的研究

    作者:郑娟娟;陆萍;赵毅

    本文介绍了产后缺乳的中医分型,归纳总结了推拿治疗产后缺乳操作的手法和时间,并提出推拿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认为在产后缺乳发病率不断增加的形势下,推拿治疗有着广阔的前景,规范的推拿操作能推动产后按摩护理的发展,同时能为推拿进入妇产科及扩大推拿治疗的范围作出一定贡献.

  • 催乳颗粒联合推拿治疗气血虚弱型缺乳疗效观察

    作者:梁秀秀

    缺乳是指产后乳汁分泌不足,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需要,或产后乳汁分泌甚少甚至全无。近年来,剖宫产率增加,因产妇精神紧张、术后伤口疼痛等因素导致泌乳障碍。笔者采用催乳颗粒联合推拿疗法治疗剖宫产后缺乳120例,现报道如下。

  • 自制营养滋补套餐促进产妇泌乳的效果

    作者:郑彩霞;陈颖茵;郑雪珍;涂晋梅;梁小勤

    目的 探讨自配制营养滋补套餐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 筛选第1胎顺产,分娩后无乳汁或只有极少乳汁分泌的正常产妇12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进食采用自配制营养滋补套餐;对照组进食一般产后膳食餐或家属自主包办膳食,不做特别规定.结果 产妇产后泌乳启动时间,对照组为(23.19±6.39)h,试验组为(16.35±5.3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1,P<0.01);产后48,72,96h泌乳量,试验组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893,1.786,1.812;P均<0.05).结论 给产妇进食自配制营养滋补套餐有利于促进产妇早泌乳与多泌乳.

  • 一种新的泌乳干预策略-产后集束泌乳干预对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泌乳的影响

    作者:刘金凤;赵敏慧;余慧;庄薇;贲晓明

    目的:探讨集束泌乳干预对提高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泌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早产分娩并住院、且早产儿生后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n=25)和对照组(n=22)。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泌乳方法指导,干预组接受集束泌乳干预,即协助产妇确定泌乳目标、指导并帮助产妇产后6 h内开始泵奶/挤奶、指导产妇通过“泌乳日记”记录每天泵奶/挤奶和送奶情况。观察并记录2组产妇产后初次泵奶/挤奶的时间,及产后第1~7、14、21、42天泵奶/挤奶次数和每天泌乳总量,以及产后第42天喂养方式。组间数据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及非参数检验。结果干预组开始泵奶/挤奶的时间为产后(6.1±3.4) h,早于对照组[(10.7±9.3)h](t=-2.301,P=0.026)。产后第1~3天干预组产妇每天泵奶/挤奶次数分别为(4.2±2.2)、(6.2±1.1)和(7.1±1.9)次,多于对照组[分别为(3.0±1.6)、(4.7±1.9)和(5.9±1.9)次](t值分别为2.083、2.564和2.194,P值均<0.05)。产后第2天开始,干预组产妇每日泌乳量高于对照组[M(全距)为10.0(25.0)与2.0(5.0),Z=-2.879,P=0.005];到产后第21天,干预组产妇泌乳量达到800.0(295.0) ml,依然高于对照组[300.0(155.0) ml](Z=-3.179,P=0.001)。产后第42天干预组主要母乳喂养率(每日添加配方奶≤2次)高于对照组[68%(17/25)与41%(9/22),χ2=5.874,P=0.045]。结论集束泌乳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泌乳。

  • 浅析泌乳障碍的常见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探讨产妇泌乳不足的常见影响因素及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631对母婴资料,调查产妇泌乳情况。结果剖宫产、精神因素、产妇因素、乳房凹陷及缺乏喂养技巧等是影响产妇泌乳不足的主要原因。

  • 醒脾通络方对产后缺乳患者催乳素的影响

    作者:张淑英;李开侠;王爽;米彦肖

    产后缺乳是产科常见病,直接影响新生儿的健康发育。国际上已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由于产妇年龄趋于两极化,加之剖宫产率上升,妊娠期营养过盛,精神高度紧张,以及产妇独生子女增多等诸多因素,使产后缺乳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尤其在城市产妇中较为明显。我国目前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仅为16.0%~4.4%[1]。现代医学对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且哺乳期用药存在安全问题,因此中医药治疗成为治疗产后缺乳的主要手段。2012-03-2013-03,我们采用醒脾通络方治疗痰湿质产妇产后缺乳50例,并与未用药物者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醒脾通络方治疗产后缺乳50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开侠;张淑英;王爽;刘新民;陈文骞

    产后缺乳是指在产后哺乳期内,产妇乳汁分泌甚少或者完全没有,不能满足婴幼儿的喂养需要,产后缺乳一般发生在产后2~3 d,甚至1个月,也可发生在整个哺乳期,其发病率为产妇的20%~30%[1]。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孕妇孕期营养过剩,疏于运动,保胎过度,肥胖人群过度增长,剖宫产率上升等诸多原因,造成产后缺乳患者日渐增多。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以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乳汁为气血所化为理论基础,以醒脾通络法治疗脾困不运型产后缺乳50例,结果如下。

  • 补益通乳汤治疗产后缺乳167例疗效观察

    作者:杜凤香;李文红;王淑斌

    母乳是新生儿的理想食物,其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适合新生儿消化能力和生长发育的需要,由于产后初几日,乳汁分泌不足,常需要配合其他代乳品,因此可引起新生儿的消化不良等反应.2001~2002年,我们用补益通乳汤治疗产后缺乳167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163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 针刺结合按摩治疗产后缺乳86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慧敏;许雷;苏红光

    产后缺乳是指哺乳期乳腺分泌乳量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婴儿哺乳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孕产妇年龄增高、剖宫产人数增多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产后缺乳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9-12-2010-12,我们采用针刺结合按摩治疗产后缺乳43例,并与生乳汁治疗4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针灸配合推拿按摩治疗产后缺乳临床观察

    作者:李开侠;张淑英;王爽;刘新民;陈文骞

    产后缺乳也称为“乳汁不足”或“产后乳汁不行”,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乳汁分泌少甚至无乳,不能满足婴幼儿的生理需要。中医治疗产后缺乳有着悠久的历史,且疗效佳。2010-2012年,我们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产后缺乳41例,并与单纯食疗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产后缺乳疗效观察

    作者:刘丽;李文丽

    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分娩后乳汁甚少或全无,亦称"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严重影响母婴的身心健康.1999~2004年,我们运用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产后缺乳62例,并与单纯中药内服治疗34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 针灸治疗产后缺乳30例疗效观察

    作者:赵彦;郭晖

    1999~2003年,我们应用针灸治疗产后缺乳30例,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初产妇25例,经产妇5例;年龄大36岁,小31岁;病程2~10日20例,10~20日6例,20~30日3例;乳汁少而稀薄27例,点滴不下3例.多数伴有乳房胀痛,胸闷不畅或食欲不振.

  • 产后母儿无忧汤治疗产后缺乳45例临床研究

    作者:李冬梅;刘艳芹;李立梅

    目的 观察产后母儿无忧汤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产后缺乳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产后母儿无忧汤口服;对照组予坤元通乳口服液口服.2组均于产后3 d开始用药,4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泌乳量、补乳量、新生儿体质量、产妇血清催乳激素(PRL)及雌二醇(E2)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2.2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泌乳量、补乳量、新生儿体质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RL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泌乳量、补乳量、PRL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纽优于对照组.结论 产后母儿无忧汤可能通过调节生殖激素水平促进乳汁分泌,治疗产后缺乳疗效确切.

    关键词: 泌乳障碍 中药疗法
  • 中医辨证施护产后缺乳54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省青;张鲜芳

    产后缺乳,亦称产后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易发生在产后4~7 d,产后4 d缺乳的患者其在产后6周发生缺乳的风险是正常者的9.5倍,说明产后缺乳与整个哺乳期密切相关[1-2]。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对母婴兼有好处,产后缺乳容易使产妇丧失喂养的信心,导致母乳喂养失败。2009-01-2010-11,我们在常规母乳喂养及健康教育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护产后缺乳54例,并与单纯常规母乳喂养及健康教育护理54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关键词: 泌乳障碍 辨证施护
  • 四逆散临床应用举隅

    作者:霍建锐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四逆散是治疗少阴阳气郁遏,枢机不利,四肢厥冷的主方.方由柴胡、白芍药、枳实、甘草4味药组成.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透达郁阳为主药,辅以白芍药益阴和营,二者配伍,一阴一阳,使邪气外透,阳气升发,与阴气相合,

  • 香砂六君子汤配合四逆散临床运用体会

    作者:叶品良;何跃

    香砂六君子汤(<中国医学大辞典>)方以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砂仁、木香等8味药物组成,用于治疗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笔者在临床运用中,将方中人参改用北沙参,取其养阴润燥、益胃生津的功效,其味苦、性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又具有燥湿清热之力,大量使用北沙参,虽补气之力仍不及人参,但其养阴、益胃之力则为人参所不及.况<滇南本草>谓其可"补肺气以及六腑之阴气",故而,改变之后的香砂六君子汤的补气功能虽逊于原方,而健脾燥湿、益胃利气的功能当不减于原方.

  • 电针膻中穴联合电脑中频(透热)治疗仪治疗产后缺乳46例临床研究

    作者:陈蜜蜂;谢金菊

    目的 观察电针膻中穴联合电脑中频(透热)治疗仪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予电脑中频(透热)治疗仪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电针膻中穴.2组均治疗7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乳房充盈程度及泌乳量评分、人工喂养次数及喂养量、婴儿小便次数,并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48%,对照组总有效率76.0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面色少华、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头晕、恶心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乳房充盈程度及泌乳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后每日人工喂养次数及每次喂养量较本组治疗前均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后婴儿每日小便次数较本组治疗前均增多(P<0.05),治疗组治疗后小便次数多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 电针膻中穴联合电脑中频(透热)治疗仪治疗产后缺乳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乳房充盈程度及泌乳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人工喂养次数和喂养量,增加婴儿小便次数.

49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