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牙痛莫愁,合谷穴来收服
中医四总穴歌诀有“面口合谷收”之歌.合谷穴为古代历代医家推崇为万能穴,能够运用到多种病症,其中首推的就是治疗牙痛.牙痛时,我们可以按压这个虎口部位的“止痛药”,解决燃眉之急.平时经常按揉合谷穴,还能够保护牙齿,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除了牙痛外,头痛、腰腿痛之类的疾病也可以解决.
-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面口合谷收”的机制研究概述
“合谷穴”能有效治疗大肠经远端循行所过部位“面口部”的疾患.面口部与合谷穴在感觉传人路径的重叠会聚,也为“面口合谷收”提供神经解剖基础.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功能磁共振成像由于无创伤性、时间空间分辨率高及代谢物质的测定,已成为研究针刺中枢效应机制的手段.针刺合谷穴发现激活脑区具有穴位偏侧性,且不同的刺激方法(包括手针、电针、经皮电刺激)及得气情况也影响脑功能变化.本文从合谷穴的外周神经解剖结构、针刺中枢响应特征、穴位特异性中枢机制来阐述“面口合谷收”的中枢效应机制.
-
基于肌电反应的合谷穴与面口部联系机制研究
目的:运用肌肉电生理学方法,研究合谷穴区与面口部之间的特异性联系及其规律。方法:针刺健康成年及老年志愿者、按压健康婴儿志愿者合谷穴观察对面部肌肉的肌电活动的影响。结果:针刺20~30岁健康成年志愿者合谷穴,肌电反应与同侧及对侧口轮匝肌相关;针刺65~75岁健康老年志愿者合谷穴,肌电反应与同侧及对侧口轮匝肌、咬肌相关;按压2~6个月月龄的婴儿合谷穴,面部肌电出现率可达100%。结论:合谷穴与面口部之间存在“体表-体表”的相对特异性联系,此种联系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
-
恒河猴感觉皮层手区切除后的脑功能重组
目的:研究切除恒河猴感觉皮层手区对恒河猴感觉皮层脑功能重组的影响,探讨病理状况下大脑皮层对手区与面区感觉功能的调控作用是否发生代偿,揭示“面口合谷收”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方法:手术切除恒河猴感觉皮层手区,通过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寻找恒河猴感觉皮层 SⅠ神经元的放电,观察其外周感受野的变化。结果:恒河猴感觉皮层手区切除后3个月、6个月、9个月,手区神经元的外周感受野消失,随着切除时间的延长,在已切除的手区可逐步记录到数量不等对面部和前臂刺激起反应的神经元,对面部刺激起反应的区域明显大于对前臂刺激起反应的区域。结论:1)感觉皮层手区功能的丧失导致与其毗邻的面区、前臂之间发生功能重组,面区和前臂区均逐步向手区扩展。2)功能重组似乎有一定的趋向性,即面区和手区之间的功能重组强于前臂区和手区。3)病理状况下大脑皮层手区和面区的功能重组可能是“面口合谷收”重要的生物学机制。
-
“面口合谷收”的中医理论发微
“面口合谷收”是四总穴之一,其治疗头面五官疾病,传统上一般分别从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脉、经别、经筋均上行于头面,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以及合谷为大肠经原穴的作用来说明其机制.笔者认为还可以从脏腑别通和子午流注的对冲两方面理解“面口合谷收”的中医机制,从而更合理、更系统的解释其机制,扩展了合谷穴治疗头面五官疾病的功用与主治范围.
-
基于掌颏反射的“面口合谷收”的研究
目的:探究手部与面口部之间的相关性,为“面口合谷收”经络理论提供神经反射基础.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763例,分为不同的年龄段,轻划其手掌大鱼际肌部皮肤,观察颏肌是否出现不自主运动,即掌颏反射,记录掌颏反射引出情况.结果:掌颏反射的总引出率为46.26%.其中0~1岁年龄段掌颏反射全部阳性,>21~36岁年龄段阳性率低,仅20.45%,>65~85岁年龄段一半以上阳性;0~2岁年龄段掌颏反射双侧阳性者较多,>65~85岁年龄段单侧掌颏反射阳性者较多见.结论:手与面口部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掌颏反射的引出率呈现出随年龄增长由高变低、又随衰老由低变高的“高-低-高”的“U”形曲线变化趋势,可能与神经系统的发育与衰退有关.
-
按摩——我的养生法
我们当地流传一首歌诀:"肚腹三里求,腰背委中揉,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意思是:胃肠不好,可按摩足三里穴;腰酸背痛可按摩委中穴;头痛、项强可按摩列缺穴;面部、口部有病,可按摩合谷穴.